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的基本路径
2023-06-07陶明芳
陶明芳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每一位教师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黄金时期,也是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教师应该积极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探索更加新颖的教学路径,给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数学学习体验,进一步培育小学生群体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发现,关注数学教学就是在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细心,培育逻辑思维,也可以让学生学会更为严谨的思考方式,探究更高質量的数学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任务不只是为了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成绩,更是为学生之后的学科学习做铺垫。本文结合笔者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教学经验展开深入分析,希望能够对数学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一、小学数学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小学阶段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教师一定要注意,不能把成绩作为优化教学的唯一准则,必须把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位,教学应该逐渐宽化,原本狭窄的调教式教育思路都应当逐渐打开,这样才能够给学生提供有创新色彩的学习体验,也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让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科学的视角审视问题。综合分析认为,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培育学生们的学科核心素养具有以下必要性。
(一)学生思维需要转变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往往处于单线束发展的状态之中。比如,教师为学生讲解了一种解题思路之后,很多学生就只知道用这一种单一的解题思路去解决大部分数学问题,学生的创新思维、抽象思维以及逻辑思维都还不够成熟,需要教师提高关注度,并且把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摆在更重要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变得丰富起来,有利于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二)学生学习习惯需要培养
小学阶段,学生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小学又是培养学生个人习惯的黄金时期,所以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把培育学生的学习习惯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比如,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素养,可以为学生设计巧妙的作业任务,让学生仔细、认真地完成每一道数学运算题目,确保个人的运算正确率。从当下的教学状况来看,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做题正确率,提升班级的数学成绩。从长远的教学方向来看,这种教学方式也可以培养他们认真做题,耐心做事的好习惯,对学生的影响十分深远。
(三)教师能力需要提高
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不止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有益的影响,而且教师还应该意识到,教师个人的教学能力也得到了不断提升,而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刚好为教师转变个人教学理念、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案指明了方向。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正确理解并且准确界定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科性,并且研究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把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位,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也能推动学生成为真正的数学人才。
二、小学数学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路径
数学是一门非常简洁的学科,要求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能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现实世界,也能够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问题,为了把数学知识的内涵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之中,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下教学策略,都是笔者在实践过程中经常采用的,取得了有效的教学效果,希望可以为教师们带来实质性的教学帮助。
(一)积极利用媒体设备,培养数学抽象素养
在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关注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值得每一位数学教师深入探索。传统教学背景之下,为了让学生拥有更为成熟的数学思维,教师可能会在黑板上画画或为学生展示各种实际的教学道具,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他们的数学抽象思维。不过总是用具象的方法培养抽象思维,恐怕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优质的教学效果,所以为了充分体现数学学科的性质和特点,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利用好现代的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带来与众不同的课堂学习体验。
小学三年级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关键时期,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说,到了三年级,学生都会经历所谓的“三年级现象”,这种现象是指学生在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时候,可以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但是一旦来到三年级,学生接触的知识难度突然增加,有的学生的数学成绩会出现断崖式的下降。有可能在低年级阶段还能够考95分以上的孩子,到了三年级,他们的成绩就会下跌到只能考70分或80分。综合分析背后的原因,教师认为是7~9岁的学生很难凭借自己的能力完成思维上的转变,大多数学生刚刚进入三年级的时候,还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数学课堂上,教师教学的很多数学知识逐渐需要学生展现出良好的抽象思维。所以数学教师应该积极设计高质量的教学活动,利用好多媒体设备,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
例如,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周长”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一张美丽的花坛图片,让学生们思考一下这个花坛的周长大概是多少。理解周长这个概念,就需要学生发挥一定的抽象思维。有了媒体设备的加入,学生也能够轻松在脑海中建构周长的概念,紧接着教师会让学生用手中的直尺测量一下数学课本的周长,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这种抽象的数学理论。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媒体教学结束之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学校的升旗台周长大概是多少?让学生用猜测的方式参与课堂讨论活动,有利于体现学生的抽象思维,也能够快速完成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
(二)合理设计学习任务,培养数学运算素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不能给学生布置太过复杂的学习任务,但是在整个小学阶段,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之中,培育学生的数学运算素养却只能依靠大量的练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的时候,应当兼顾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最终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素养,这样才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也可以从教学的角度上培养学生的细心和做题能力,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成绩。
例如,教学“小数乘法”这种知识点时,教师会发现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不困难,很多学生只靠背诵,也能够在短时间内把这些知识灌输到脑子中。但是,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且应用到应用题之中,并保证每一道题的正确率就比较困难了。小学生大多缺乏安静下来,沉浸式做题的耐心,相当一部分学生也会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而无法集中注意力认真做题,很多因素都有可能成为影响学生做题正确率的因素,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要,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任务。比如,教师会为学生布置小组合作计算任务,要求每个小组合作完成100道小数乘法计算题目,这是当日的作业,看似很多,但实际上,对于一个四人小组来讲,每位学生只需要处理25道小数乘法题目即可,不会给学生带来特别沉重的负担,只不过作业做完之后,学生还要在小组合作的氛围中共同检查这100道题目。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教师会把所有小组提交上来的最终答案收集起来,当堂批改,由于学生已经自主检查了一遍,这些小组提供的答案应该是正确率比较高的。教师会将所有小组同学提交上来的答案检查后,按正确率排名,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所在的小组排名靠前或者正确率是100%。所以在提交作业之前,学生会反复检查,如果经常组织这样的合作活动,学生就会发现,其实保证做题正确率最简单也最省时的方法就是在做题的时候耐下心来认真做。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既培养了学生的运算素养,又让学生拥有了出色的学习习惯,一举两得。
(三)结合日常生活体验,培养数据分析素养
小学阶段很多学科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会发现数学学科的生活性特点特别明显,几乎每一节课讲解的数学知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具体的案例,所以教师如果要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就必须关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结合小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培养他们的数学解题能力,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根据笔者个人的教学经验,认为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素养方面颇为有效。
例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教学“数据的处理”这一单元知识时,教师会给学生们讲解扇形统计图和统计图的选择与使用场景,也会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让学生拥有更加成熟的数据分析素养,教师可以根据校园的真实生活场景,带领学生分析数据方面的问题。前段时间,学校里刚刚分配了兴趣小组,学生们都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报名了,不同的小组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提供一张统计表,让学生们分析五年级兴趣小组人数统计表中包含怎样的信息?从这张表格中,你能够发现什么?尽管教师提出的问题是比较宽泛的,但是绝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到数据分析的魅力,接下来教师还可以将统计表与统计图结合起来,让学生自己画一张扇形统计图,统计各个兴趣小组的参与人数。
同样的教学理念,教师还可以把学生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或场景与数据表格相结合。比如,每个家庭都需要交电费,不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现如今绝大多数家庭交电费都是通过手机缴费,每个月的缴费金额还可以生成扇形统计图,教师可以请学生家长帮忙把这种统计图截图展示给孩子,让孩子进行分析,从这种电费扇形统计图中可以得出怎样的信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发现与搜集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素养。
(四)结合趣味数学故事,培养逻辑推理素养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学习枯燥的数学理论是极具挑战性的。但如果教师转变个人教学思想,在数学课堂上给学生分享优质的数学故事,用一种叙事的方式带领学生探究数学问题,或许可以取得不一样的教学效果。笔者在实践过程中就经常为学生讲有趣的数学故事,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教师能够在数学故事中融入一些逻辑推理的问题,也可以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该方法既简单又实用,值得教师们深入探索。
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有趣的数学小故事,如小红、小明和小丁三个人外出游玩,为了拍摄漂亮的图片,三人从学校借了一台照相机,但是三人在回家的路上,不小心将照相機弄丢了。小红说照相机不是我丢的,小明说照相机是小红丢的,小丁说照相机是小明丢的,三个人里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请学生们自主判断照相机究竟是被谁弄丢的。在这样的数学故事中,学生一边听故事,一边分析数学问题,说是数学问题,其实也是在考验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这种有意思的逻辑推理小问题也是很有趣的学习体验,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又能够给学生带来与众不同的学习体验,这种教学方法非常值得教师借鉴。
当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和逻辑推理有关的数学故事,在跨学科教学的视角下,教师可以灵活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语文课堂上,学生读了一些有意思的逻辑推理故事书,学生同样可以把这种故事拿到数学课堂上,让同学们一起试着推理一下。其实,各个学科之间也存在互联互通的关系,只要教师探究出来的教学方法足够科学,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意愿,基本都可以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综合分析跨学科引入逻辑推理故事,培育学生逻辑推理素养的教学方法也值得教师借鉴。
三、结语
数学这门学科在我国的教育教学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贯穿整个学校教育的过程。小学阶段帮助学生打好数学这一学科的基础,能够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起到良好的启发作用。学科素养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重点强调的一项内容,加强对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视,能够从思想意识的角度转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