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机械装备故障浅析
2023-06-06王普超赵文星李福东
王普超 赵文星 李福东
玛纳斯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新疆昌吉
1 农业机械的内涵及特点
农业机械是指在农作物种植、畜牧生产过程,以及农畜产品初加工、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如农用动力、农田施工、土壤耕作、施肥、植保、农田排灌、农作物收获、农产品加工、畜牧等机械。广义的农机还包括林业机械、渔业机械以及副业机械,如蚕桑、养蜂、食用菌类栽培机械等。
2 农业机械常见故障及其解决方法
农业机械设备故障主要表现为液压系统故障、电气控制系统故障、机械性能故障等[1]。
2.1 液压系统故障及解决方法
液压系统是农业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液压系统输送动力的主要介质——液压油,在保证农机系统正常运转的前提下进行的。由于农机设备作业环境恶劣,作业强度大,在作业过程中大量粉尘、砂石、泥土、水和进入液压系统的不洁空气,如不及时进行清理维护,会造成污染,导致液压油纯度降低、杂质增多,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由此造成农机液压系统严重磨损、寿命降低、机件老化松动、系统稳定性受到破坏。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当发现漏油时,应及时检查,若发现密封圈损坏或液压管线老化,立即按要求更换密封圈和液压管线;若油泵失效,立刻停止作业,送到维修厂或更换油泵,防止事故发生。
2.2 电器控制系统故障及解决方法
电器控制失效主要是由于电器控制元件老化、损坏、失效、接触不良等原因引起的,如由于工作环境复杂,导致的粉尘、砂石、泥土、水等物质进入电路系统,同时,电路系统各环路的接触开关又受到振动、磁场干扰等影响,使导线接触不牢固或电流不通;在农业机械日常维护、保养、检修过程中,由于更换配件不规范,造成电器元件使用寿命变短,从而导致电器失灵。工作人员在平时应做到注意观察,使用万用电压经常检测变电器及线路,有效避免线路短路、接触不良、损坏等故障的发生。
2.3 机械性能故障及解决方法
机械性能失效是指农机在运转过程中,出现异响或响动、机身震动明显、设备表面过热等现象。机械性能失效的原因与气阀与液压阀失效、零件磨损、活塞与活塞杆失效、轴承座密封失效等有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个别部位受损严重,应按照规范对磨损严重的部位进行切除,重新制作新的部件,在不影响机械部件结构的情况下,对原部件进行粘接或焊接固定。当维修难度较大时,应及时送到维修厂。
3 农业机械故障预防措施
3.1 提升农业机械润滑性能
实践证明,由于润滑不良导致的农机故障占农机故障发生原因的一半以上。延长农机寿命的最主要手段就是定期做好润滑工作。因此,要根据农机使用季节和环境的不同,合理使用润滑剂,有针对性地使用最适宜的润滑剂,确保农机内部零配件间润滑良好,减少机件磨损。
3.2 正确驾驶与操作农业机械
按照操作规范使用农业机械,避免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故障发生。农机开机前,对冷却液、机油等进行检查和及时增补。农机开机后,要先保持低速预热状态运行,等冷却液和机油升到规定温度后再开始作业。避免造成农机超负荷运转而出现严重毁损的情况。避免超速行驶、禁止超载。
3.3 按标准规范进行维修
除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外,还应在农机故障检修过程中,合理选择检修方式,科学制定应急预案。农机作业遇突发状况维修难度加大时,维修人员要随机应变、冷静对待,选择机件修复法、机件调换或更换修复法、机件弃置法等方法按标准进行维修。
3.4 做好日常维护保养
应将农机放置在通风处,及时清理油污、灰尘、杂草等,保证机身干爽洁净;及时排除水箱、水管中的积水;保证发动机处于开始压缩行程的位置,并通过摇曲柄将其包裹在排气口中,避免进入不洁之物。闲置的农机具要常擦洗补漆,以免机身生锈。
4 维修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
4.1 智能诊断技术及应用
传统农机维修方式通常依赖于人工判断,存在诊断不准确、效率低下等问题。应用智能诊断技术可通过智能传感器、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实现对农机故障的快速、准确的判断[2]。
4.2 远程维修技术及应用
远程维修技术可以通过网络远程连接,实现对远程地区农机故障的维修,有效地缩短了维修时间和成本[3]。
4.3 农机维修应用3D 打印技术
3D 打印技术的优点是设计灵活、制造成本较低,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机械维修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