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苍县花魔芋高产栽培集成技术探究
2023-06-06黄健冯贤兵
黄健 冯贤兵
旺苍县农业农村局,四川广元
旺苍县北部山区气候湿润,沙壤土、沙土、黄壤土分布广泛,属花魔芋比较适宜的种植区域,常年种植花魔芋1 550 hm2,年产量超过4.2 万t,年产值达20 000 多万元。发展花魔芋产业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但花魔芋容易发生根腐病、软腐病和白绢病等病害,严重影响花魔芋的产量和质量。笔者根据花魔芋生长发育对气候、土壤的要求及病虫害发生发展特点,探讨了旺苍县花魔芋高产栽培集成技术。
1 因地制宜,选好区域
花魔芋适宜生长的温度在15~28 ℃之间。旺苍县试验示范区域选择在北部山区的水磨、大两、五权、盐河、天星、国华等乡镇,海拔在800~1 200 m,夏季气温大多在30 ℃以内。示范区域土层疏松、有机质含量高,含钾较高且微酸性,黄壤或沙壤土质分布较广泛。
2 选好地块,土壤消毒
2.1 合理选地
魔芋是一种不能在同一地块连续种植的经济作物,需要每年换茬轮作。示范选择的地块前作是玉米、小麦、红薯或非茄科类蔬菜、中药材,种植过辣椒、马铃薯、茄子等茄科的地块不能种植魔芋,会加重病害的发生。有条件可优先选择水旱轮作地块,效果会更好。
2.2 土壤消毒
在冬季耕地时,指导农户每公顷均匀撒施750 kg生石灰或草木灰对土壤进行消毒,每公顷用敌百虫15 kg 兑水杀灭地下害虫。播种前需要清除地里农作物的秸秆和杂草等,平整土地,按东西向开种植沟、平整厢面。用72%的农用链霉素按比例兑水均匀喷洒厢面,也可每公顷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500 g 兑水450 L 厢面喷雾,对土壤进行彻底消毒。
3 精选种芋,认真消毒
3.1 选种
在播种前,指导农户精挑细选每颗种芋,选择无病斑、无腐烂、无破损和主芽牙饱满的球茎作种芋,杜绝不合格种芋下地。
3.2 分级
将精细挑选的种芋严格按照规格进行分级,同规格种芋种植在同一地块,分类培育,避免大小种芋混种。
3.3 消毒
选择晴好天气,把晒好的种芋按照大小规格进行消毒。小种芋采取喷雾消毒法,把每颗种芋依次摊开,不能重叠在一起,折合每公顷用魔芋灵600 mL 加农用链霉素10 g 兑水150~225 L,均匀喷雾在种芋上,没有喷到的地方,把种芋翻过来再喷。较大的种芋,采取浸泡消毒法,折合每公顷用魔芋灵600 mL加农用链霉素10 g兑水375 L,将种芋浸泡在药水中1 h左右,然后捞起来晾干水分。
4 适时栽种,规范种植
4.1 种植时间
旺苍一般选择在春分即将结束,清明前后,日均气温稳定在15 ℃,且天气晴朗的日子种植魔芋,避免烂种,保证生育期200 d左右。低海拔地区栽种魔芋适当提早,高海拔地区栽种魔芋适当延迟。
4.2 种植方法
1)林下刨坑种植。适用于50 g以上的中种、大种,播种前先把土地翻耕,具备自然荫蔽条件下,挖宽度和深度20~25 cm 的种植坑,用腐殖土垫底5~10 cm 后下种,覆盖腐殖土高出地面10~20 cm。
2)玉米地套种。旺苍县试验示范地块采用150 cm 耕作带,种植两行魔芋间套两行玉米,两行魔芋占地80 cm,余空带70 cm 种两行玉米。播栽方法有两种:一是开播种沟种植。每个带行内开两条魔芋播种沟,沟宽25 cm,沟深20 cm,沟距30 cm,在魔芋播种沟内按株距30~35 cm摆放种芋,每公顷种植魔芋4.50 万株。摆放时魔芋顶芽朝上,雨水较多的地方魔芋顶芽与地面呈45°角摆放,以免顶芽周围积水。播栽好后覆土3~6 cm,同时将两行魔芋垒成宽80 cm、高5 cm 的小畦。再留空带70 cm 作为玉米播种带,行距50 cm,株距25~30 cm,每公顷播种玉米4.50万株。二是挖窝播栽。两行魔芋按行距40 cm,穴距30~35 cm,穴深20 cm,将魔芋顶芽朝上播栽,然后将两行魔芋同样做成宽80 cm、高5 cm 的小畦,再留空带70 cm 作为玉米播种带,行距50 cm,株距25~30 cm,每公顷播种玉米4.50万株。
5 把握需求,科学施肥
5.1 施足基肥
花魔芋的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无机肥料施用。试验示范时,折合每公顷施腐熟的优质农家肥67.5~82.5 t和45%的复合肥750~1 050 kg。种植花魔芋时,基肥施入播种沟底,沟深约25 cm,将肥土混匀,再盖一层约3 cm的肥沃土壤,将种芋斜放在上面,然后再覆土。
5.2 适时追肥
花魔芋生长快,需肥量大,追肥宜早不宜迟,一般追肥两次。结合第一次中耕追施促苗肥,折合每公顷施有机肥525~675 kg 和45%的复合肥150~300 kg,促进幼苗生长。追肥时不能让肥料接触魔芋枝叶,以防发生肥害。花魔芋换头期,结合中耕进行第二次追肥,每公顷追施有机肥525~750 kg和45%的复合肥525~600 kg。
6 抓住时节,搞好防治
6.1 根腐病的防治
一是选择肥沃且土质疏松的地块种植花魔芋,冬季深翻土地时,均匀撒上适量生石灰,把土壤pH 值调成微碱性。二是在种植魔芋时,采取起高畦种植魔芋,重视中耕管理,及时清沟培土,确保魔芋地通畅排水。中耕管理时,避免使用锄头等农具,造成魔芋球茎或根系受到损伤,减少病菌对魔芋的侵染。三是采用轮作方式种植魔芋,旺苍县通常将魔芋与玉米轮作。四是施用的农家肥充分腐熟,并进行杀菌处理。五是药剂防治,选用70%百菌清600 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 000 倍液,喷淋魔芋植株叶柄基部,间隔一周一次,连续防治3周左右。
6.2 软腐病防治主要在于预防
旺苍县在试验示范基地常采用的预防方法,一是淘汰抗病力弱、品种退化的种芋,选用无病的优质种芋。二是播种前对种芋进行全面彻底消毒。三是加强田间预防,齐苗时每公顷用72%农用链霉素3 000 倍液或53.8%可杀得2 000 倍液900~1 500 kg 喷施或灌施2 次;进入7 月,每隔8~10 d用72%农用链霉素3 000倍液喷雾或灌窝6~7 次。四是若发现带软腐病的植株,立即挖走,远离魔芋地挖坑,深埋病株撒上生石灰,并覆土压实。五是对耕作模式加以改进,同一地块不能连续种植魔芋,实施花魔芋与玉米套作。
6.3 白绢病的防治方法
一是淘汰带病的种芋,挑选优良种芋,对种芋彻底消毒。二是化学防治,7月下旬可在魔芋植株根部均匀撒施生石灰,折合每公顷施375~450 kg。同时,用1 000 倍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64%杀毒矾500 倍液喷雾植株基部和叶片,每隔7~10 d 喷施1 次,连续喷施3~5 次。三是加强田间巡查,不放过每一株魔芋病株,发现后立即挖走,远离魔芋地挖坑深埋,在病株上撒上生石灰杀菌消毒,覆土后再撒上生石灰,避免病菌传播。四是种植魔芋的地块,采取轮作,避免连续种植,尽量不要采取净作的方式种植魔芋,采取间种套作是首选。
7 高度重视,加强管理
花魔芋生长过程的管理尤为重要。魔芋种植后,出苗前可用除草剂除草,以禾耐斯或扑草净、盖草能除草剂效果较佳,用量450 mL/hm2兑水675~750 kg 喷雾,不影响魔芋生长。魔芋出苗后除草要人工拔除,不要使用锄头等农具。魔芋生长后期,除做好理沟排水外,要尽量减少农事操作,避免人为弄断、折断植株。
8 把握时机,搞好收储
旺苍县魔芋成熟时期在10 月中下旬,这段时间降雨偏多,不利于魔芋的收获。要抢抓晴好天气,组织劳动力抢收魔芋。收获魔芋时,要逐株挖收,做到细挖轻放,尽量不要伤到魔芋。魔芋挖出后,摊晾在地上,掰掉芋鞭,除尽沙土,晾干表皮水分,按不同大小规格分类:50 g 以内的小魔芋放在一起,50~200 g以内的中魔芋放在一起,作为来年种芋;200 g以上的大魔芋放在一起,作为商品芋出售。
旺苍县贮藏魔芋通常采用地窖贮藏和室内保温贮藏。魔芋进入地窖前,指导农户对地窖进行消毒处理,一般采用简单实用的烟熏法,用干稻草或干茅草将地窖烧一遍,待窖内烟雾散去冷却后,先在地面铺一层干稻草,将魔芋顶芽朝上放置一层,再铺一层干稻草,大魔芋放4 层,小魔芋放多层,地窖留足1/3的空间。封闭窖门,留通气孔,保持地窖通风透气。春季气温回升后,要打开地窖门,通风换气,加强检查,发现烂魔芋,要及时清除,并在烂魔芋放置处撒上生石灰消毒。同时,还可充分利用闲置的农房贮藏魔芋,将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混合后,将农房熏蒸消毒2 h以上。放置几排架子,把魔芋摆放在竹筐内,放在架子上贮藏。也可在架子上放上竹笆,然后把魔芋依次摆放在上面。利用农房窗户,适时通风换气。在冬季寒冷季节,室温低于5 ℃时,可在室外生火,利用室内提前建造的火墙升温,确保室内温度控制在5~10 ℃。地面适时撒水,确保室内空气相对湿度稳定在7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