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雅安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2023-06-06冯志前肖怡李隆姜立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3年5期
关键词:雅安市现代农业园区

冯志前 肖怡 李隆 姜立

1.雅安市种植业发展中心,四川雅安

2.雅安市雨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四川雅安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雅安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着力补短板、强弱项、锻长板,高起点规划、高规格推动、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现代农业“5+3”产业体系发展要素聚集、梯次有序、成效显著,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川藏铁路第一城、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市,不断注入新动能、激发新活力、提供新支撑。

1 雅安市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现状

雅安市坚定不移地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围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做大做强现代农业“5+3”产业体系。经过四年持续用力,全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成效明显。

1.1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体系基本形成

雅安市已建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 个(四川雅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雅安市名山区成功进入2022 年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名山区茶叶现代农业园区、汉源县花椒现代农业园区、天全县冷水鱼现代农业园区被四川省政府认定命名为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雅安市雨城区藏茶现代农业园区被四川省政府认定命名为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宝兴县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汉源县粮经复合现代农业园区、荥经县茶叶生猪种养现代农业园区、石棉县水果生猪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被四川省政府认定命名为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目前,雅安市已建成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8 个、市星级现代农业园区16 个、县级现代农业园区49 个,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园区体系,呈现出梯级提升,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

1.2 现代农业园区资金投入不断加大

近年来,通过不断创新园区投资、建设、运营方式,统筹整合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高标准农田、产业强镇等项目,综合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招商引资、企业融资担保贷款等政策,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园区建设。2019 年至今,雅安市财政投入近3 000 万元对市星级现代农业园区进行奖补。近三年,雅安市中央、省、市、县(区)财政累计投入园区建设资金总额达19.21 亿元,引导社会资本38.03亿元、金融资本10.41亿元投入园区建设“,洼地效应”加速形成。

1.3 现代农业园区产业化水平逐步提升

近年来,雅安市围绕主导产业,强化产业链条培育,建成了一大批分拣分级、烘干冷链、仓储物流等设施。目前,雅安市现代农业园区农产品初加工率达86%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 个百分点。蒙顶山茶被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山区进入国家川西南早茶产业集群建设、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名单、全国首批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天全县建成农业农村部养殖示范基地,全省首批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全省数字乡村试点县;石棉县入选第三批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国家级试点县;荥经县进入全国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试点建设名单。园区内共有10 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 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2 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1.4 现代农业园区效益显著增加

通过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雅安市粮食生产根基更加稳固,粮食产量稳定在36.7万t以上。多个园区串起三条总长762 km的乡村振兴产业带,辐射带动全市33.33万hm2农业特色产业基地提质增效。全市共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6 个,建成绿色(有机)基地5.84 万hm2,认证“两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468 个。2022 年,全市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综合产值达185.50亿元,较2021年度增长68.20亿元。

1.5 现代农业园区辐射带动能力持续增强

全市园区共吸引110 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驻(其中,国家级2 家、省级22 家、市级61 家),培育农民合作社1 084家(其中,省级及以上74家),培育家庭农场1 084家(其中,省级及以上60 家),建成产业化联合体8 家(其中,国家产业化联合体1家)。市级及以上园区内均建有专家工作站,一大批新品种、新技术通过园区示范推广,有效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县域优势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等快速发展。目前,全市现代农业园区内已创建国家级乡村振兴先进乡(镇)2 个、乡村振兴示范村13 个,省级乡村振兴先进乡(镇)7 个、乡村振兴示范村37 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6 个、4A级农旅景区8个。

1.6 现代农业园区助农增收成效显著

园区内农民通过流转土地收取租金、订单收购返利、集体资产股权分红、就地就近就业等方式,收入来源更加广泛,增收效果明显。2022年,全市各级园区带动农民人数超过40.73 万人,吸纳农民工就业人数超过5.80 万人。2022年,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05万元,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2%。

2 雅安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园区基础设施薄弱,建设要素不完善

少数市级园区、大部分县级园区发展基础薄弱,建设要素不健全。在基地建设、设施装备、产品加工、科技支撑、农旅融合等方面整体发展水平不高,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足,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与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有较大差距。

2.2 园区科技创新驱动能力薄弱

大部分园区科技支撑不足,科技创新驱动园区发展能力薄弱。虽然市级及以上园区内均建有专家工作站,针对园区产业发展配备有专家团队、办公场地、实验室等,但专家工作站名不副实,实际运行的较少,对园区产业发展的科技贡献极小。同时,园区内大部分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自身科技研发实力较弱,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也较少,对精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力度不够。

2.3 园区数字农业平台运营管理不足

雅安市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农业平台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与先进园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1]。省、市两级现代农业园区内均建有数字农业平台,平台主要有展示操作、基地可视化监控、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气象数据采集、病虫害监测预警等功能,但大部分园区数字农业平台重建轻管,由于缺乏相应的维护运行经费、缺少数字农业专业管理人才以及网络基础设施落后等原因,数字农业平台的实际运行率很低,在数据录入、采集、存储、应用等环节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支撑平台运转。

2.4 园区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机构五花八门

现代农业园区涉及面较广,在区域上跨乡(镇),产业发展也涵盖耕、种、管、收、销等各个环节,涉及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横跨一二三产业多种业态,涉及农业、水利、交通、自然资源与规划等多个行业部门,统筹协调管理运营难度较大。全市园区在管理机构设置上也是五花八门,有的县成立了专门的园区管理机构(配备有工作专班),有的县由农业农村局牵头管理,下设园区股(现代农业园区服务中心),有的县直接交由园区对应主导产业的股室临时负责,行政级别也由副科到副县级不等。园区管理机构五花八门,机制不健全,大部分由县(区)农业农村局管理,统筹协调难度达,故导致园区存在重创建轻管理的问题。

2.5 农民参与度偏低,利益联结机制有待完善

大部分市、县级园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进和培育不足,导致园区带动农户力度不强。大部分园区的利益联结机制依然停留在土地租金收益、就近打工、订单农业等浅层次的水平,资产入股、二次分红、保底收益等联农带农机制创新不够,对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体现农民主体、确保农民长期受益的促进作用不够。

3 发展对策

3.1 坚持规划引领,统筹推进园区建设

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园区规划建设,坚持规划引领。聘请专业的第三方团队,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高标准、切实际制定园区建设规划,明确园区产业布局,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在制定规划的同时,要确定投资概算,根据园区短板弱项问题,制定各类补短板项目。补短板项目资金来源必须敲定,由县政府层面牵头,立足现有园区各类资源和区位优势,整合农业农村、交通、水利、发改、文旅等部门项目资金和社会资本,举全县之力共同推动园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软硬件要素完善提升。

3.2 强化科技支撑,创新驱动园区发展

科技创新是驱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苍溪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率先建立国内首个红心猕猴桃科技创新中心,选育世界红心猕猴桃系列新品种16 个,创新栽培技术12 项,通过品种培优、栽培技术创新,有力推动了园区猕猴桃产业发展[2]。眉山市东坡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依托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申请国家各类专利88 项,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清酱泡菜、口口脆等泡菜新产品超过100 个,通过科技赋能,给泡菜产业发展插上了翅膀[3]。雅安市各类园区应高度重视科技要素,依托专家工作站,协同科技部门,准确分析制约园区发展的科研瓶颈问题,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联合顶尖高校院所攻克园区发展的技术痛点、难点,创新驱动园区发展。

3.3 抢抓数字农业机遇,激发园区生产潜力

在当前数字经济纳入党政领导考核的背景下,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农业发展将是雅安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雅安园区应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农业平台为重点,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用于农业大数据收集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专业数字化管理人才,以做优做精数字农业示范片建设为突破口,形成成熟的数字农业技术体系,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的方式,推动园区数字农业发展,为雅安优质特色农产品注入数字动能[4]。同时,政府层面应加快构建农业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注重农业大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推动大数据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全程应用。

3.4 明确管理机构,完善管理运营机制

在当前雅安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梯次体系已初步建成的背景下,各县(区)应统一现代农业园区管理机构,强化园区管理服务意识。成立以分管农业的县(区)委副书记为主任的现代农业园区管委会,副县(区)长担任常务副主任,农业农村部门负责人担任副主任、分管负责人担任办公室主任,财政、交通、水利、科技等部门分管负责人和各乡(镇)人大主席为成员。管委会主要负责园区建设规划的制定、规划实施进展监管、园区项目方案制定实施、招商引资、对外合作交流、业主入园审查、对成员单位的任务分解下达、考核激励、管理运营机制创新等[5]。

3.5 强化主体培育,筑牢联农带农机制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着力引进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入驻园区,重点支持带动农户增收能力强的主体,构建规模效应明显、核心竞争力突出、产业链条完善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坚持把农民更多分享增值收益作为基本出发点,以“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联合体培育为着力点,着力构建股份制、合作制等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鼓励企业和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促进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连接,让农民群众充分参与和分享融合发展的红利。

猜你喜欢

雅安市现代农业园区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四川省雅安市第四人民医院
雅安市:全力以赴稳就业、强保障、惠民生
关于雅安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雅安市:织密根治欠薪“根系网”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