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校园建筑的场所精神

2023-06-06朱梦瑜

美与时代·上 2023年2期
关键词:场所精神

摘  要:校园建筑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使用时间也很长,因此,在设计中不仅要具有建筑设计必备的功能性和审美性,更要融入历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不仅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还要关注校园建筑的设计和校园建筑展现出的场所精神。学生在校园建筑中学习和生活时,要有认同感,不仅要有对学校场所的认同感,还要有对城市、家乡、国家的认同感。

关键词:校园建筑;诺伯舒兹;场所精神

一、引言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时,明确要求“广大教师要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1]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不仅要满足日常的教学工作,还要包含功能和审美,要有现代化、园林化、人文化、内涵化的发展趋势。在强调文化自信的今天,分析校园建筑的同时,要关注传统文化、历史和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由挪威的建筑理论家、作家、教育家诺伯舒兹(Christian Norberg-Schulz)提出。诺伯舒兹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一书中,阐述了“场所精神”的来源:“‘场所精神(genius loci)是罗马的想法。根据古罗马人的信仰,每一种‘独立的本体都有自己的灵魂(genius),守护神灵(guaraian spirit)这种灵魂赋予人和场所生命,自生至死伴随人和场所,同时决定了他们的特性和本质。”[2]18场所是一个空间,城市、街道和校园都是场所,他们都有自己的场所精神。场所需要有它的认同感,人处在环境中,要知道自己身处何处,这个人和场所是什么样的关系,以及人如何理解这个场所。同时,诺伯舒兹也解释了“场所精神”是如何形成的:“场所精神的形成是利用建筑物给场所的特质,并使这些特质和人产生亲密的关系。因此,建筑基本的行为是了解场所的‘使命(vocation)。”[2]23场所中的建筑是“物”,这个“物”要帮助体现它所处空间的场所精神,就包含着建筑的意义、认同性和历史。

二、意义

诺伯舒兹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一书中提出:“一般而言,意义是一种精神的函数,取决于认同感,同时暗示着一种归属感,因此构成了住所的基础。”[2]167“一般而言,我们会说意义是由构成场所的场所精神所集结产生的。”[2]172场所分为两种:自然场所和人为场所。自然场所是天地之间的自然环境,包括山、川、湖、海。人为场所是人在天地之间定居的地方,是人构筑出来的场所,在人为场所中存在“意义”,人们通过象征将场所精神具体化。比如,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在设计神殿时,根据神殿供奉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柱式,分为多立克式、爱奥尼克式和科林斯式。其中,多立克式表现人体的健美,爱奥尼克式表现女性的纤细,科林斯式表现苗条的身体曲线,通过不同的象征手法,表现不同神殿供奉对象的特征。神殿是场所,维特鲁威根据建筑的特性,透过建筑物,创造出具有独特场所精神的人为场所。建筑是一种象征性语言,建筑被称为“构筑物”,人构筑了空间,通过建筑,将场所的意义具体化。

校园建筑常常通过象征的手法,将场所精神具体化。以王澍设计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为例(如图1),该校区的平面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书法,建筑之间的关系,像书法文字一样有韵律地摆动着,每一栋建筑都像一个中国字,字与字之间的间隔,如同书法中的留白,是暂时的中断,也是连续。在立面上,建筑的高度在三层到四层之间。建筑刚建成时,校园里的建筑比树高一些,根据设计师的构想,在未来,树的高度要超过建筑的高度,建筑要隐于树木之下,偶尔露出屋顶,把建筑隐于自然之中,以表达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在中国的传统中,这种建筑和自然的关系,大多体现于园林之中。象山校区有山有水,设计师不想建造一个校园中的花园,想要造出中国园林的感觉,校区的建造延续了中国建筑的传统。这种园林与建筑的关系,又引申出一层思考,那就是“城市”与“自然”的关系,校区里的建筑和自然半隐半现,是对话,也是融合,分不清是“城市”置于“自然”之中,还是“自然”置于“城市”之中。象山校区的设计充满了诗意,像一幅山水画。校区的地形、水体、植物和建筑的排列方式,从很多的角度观看,都是一幅山水画,体现着南方建筑的诗意,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延续。在诺伯舒兹的理论中,意义包含了人对自然的理解、建筑物和自然的关系,在思考建筑的场所精神时,不仅要建造一座地标建筑或房子,还要理解人类环境。在建筑设计中,可以基于“文化”,给场所赋予意义。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设计中,融合了中国书法、中国绘画、中国园林理念,甚至探讨了中国城市与自然的的关系,包含着很深的意义。

我国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在建造校园建筑时,要融入“德智体美劳”的内涵,要使校园建筑有意义。校园建筑不仅要具备自身的功能和审美,还要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要让学生产生思考。比如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学生在校园里、在一座座建筑中学习和生活时,既能够感受到中国书法和山水画的魅力,同时也可以思考城市和自然的关系。这是建筑的诗意,也是校园建筑的意义。

三、认同性

诺伯舒兹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一书中提出:“一个场所的认同性系由区位、一般的空间配置和特性的明晰性所决定。”[2]177场所中的一般性认同依赖区位和聚落空间形态的结构,而认同性则是建筑现象学的重要部分。我们要以认同感为基础,结合方向感,才能使人和一个场所产生联结。方向感让人知道他身处何处,认同感决定人如何看待他和环境的关系。有时,一个人在环境中有方向感却没有认同感,比如,他在环境中可以与他人相处的很愉快,却无法在环境中感到舒服,他无法在场所中产生一种归属感。认同感意味着与所处环境为友,比如,北欧人在寒冷天气中,与雾、冰、寒风成为朋友,人走在积雪路面时,听见地面的滋滋声,会产生乐趣;再比如,阿拉伯人已经习惯在沙漠中生存,他们与沙漠中的风沙为友。所以,不同场所中的特殊环境都充满了意义,场所中的人、事物、建筑等产生了场所中的空间结构,一个人想要在场所中停留和定居的前提是对这个场所产生认同感。场所中包含建筑和环境,人在建筑和环境中发生着事件,建筑和环境使场所精神具体化。在分析人与环境的关系时,要先区分聚落空间。聚落空间分为两部分:外在结构和内在结构。外在结构是聚落与环境的直接关系,比如聚落的平原、山谷、海灣的区位等,这些是安置聚落的地方。内在结构是指市民能在都市聚落中,认出一个地方性的区域中心,内在结构必须包含建筑物、纪念物等。外在结构是场所外围与环境的关系,内在结构是场所内部的结构,使聚落成为一个有机体。

校园建筑要有场所精神,就要具有场所的认同性。以路易斯·康设计的耶鲁大学美术馆为例(如图2)。1951年,路易斯·康接到耶鲁大学美术馆扩建的项目,耶鲁大学美术馆里有美国大学美术馆中最古老的藏品和600多件马塞尔·杜尚的作品,这次扩建是耶鲁大学与当代艺术与设计结合的象征,扩建后旧馆变成了美术馆的附属。美术馆位于地面之上,主入口在建筑南侧立面的转角处,主入口前建有入口台阶,另一个门是二楼通往露台的。新馆和旧馆的高度相同,美术馆立面用玻璃幕墙和砖墙建造,回应了旧馆的整体氛围,也使新馆和旧馆的立面形成统一,同时,立面简约大气的风格,也与旧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灰色的砖墙和灰色的街道,表现出校园建筑与街道的关联性,而新馆外延的楼板和钢筋混凝土结构骨架,则是校园建筑与城市之间明确的界定。耶鲁大学美术馆具有场所的认同性,耶鲁大学既是都市焦点,也是文化圈的焦点。耶鲁大学美术馆里来自世界各地的20多万件藏品,从东方到西方、从远古至今日的都有。美术馆在都市聚落中作为一种文化象征而存在,是都市聚落的中心,也是市民能体认出的空间焦点。美术馆灰色的砖墙和灰色的街道,体现了和城市的融合,但是独特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玻璃幕墙也与城市划清了界限。耶鲁大学美术馆使这个都市空间聚落成为一个富有意义的有机体。

在建造校园建筑时,建筑本身要具有认同性,在建筑中学习和生活时,我们要对这个场所产生认同感和方向感。要在校园建筑中融入爱国主义情怀,要从校园建筑中学到知识见识,要在建筑的意义中感受到品德修养。校园建筑不仅是一个学习的场所,还是城市文化圈的中心,比如耶鲁大学美术馆已经成为了一个地标建筑。我国的校园建筑,要体现本校的文化,让学生不仅对学校产生认同感,还要对国家和传统文化产生认同感。

四、历史

建筑与历史是息息相关的,建筑具有深刻的历史性,建筑会承载场所的记忆,也会产生可能的未来。诺伯舒兹在书中,详细解读了罗马和布拉格的场所精神。罗马是一个古老的首都,城市里有许多古迹,给人的感受是“纪念性”和“壮丽”。罗马的场所精神是历史、文化、地理、建筑、意义的集结,这种集结来源于长久以来的历史和文化。在罗马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一直维持着与古典建筑的和谐状态。布拉格给人浓烈的神秘感,城市的空间结构在中世纪就确定下来了,一直到现在,布拉格依然以东西向的街道为中枢,以旧城镇为中心向外扩张,使游客在布拉格的街道走动时,能感受到历史的变化。布拉格的空间结构被确定了,历代的统治者都没有想改变城市的特性,虽然有新建筑和外来建筑文化的输入,但都顺应了该城市的场所精神。现在的布拉格虽然与往日不同,但是还能感受到历史的风貌,这是场所的精神。

在建造校园建筑时,要以当地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呈现它的场所精神。以德国包豪斯校舍为例(如图3)。包豪斯成立于1919年,成立的初衷是为了整合艺术与技术。工业革命后,技术建造和艺术之间开始分裂,包豪斯聚集了很多先锋艺术家,学生们上完基础课程后,就可以选择老师,跟着老师做设计。1925年,包豪斯从原来的魏玛迁至德绍,当时还是包豪斯校长的格罗皮乌斯在新校址设计了一座校舍,这座校舍在包豪斯被查封后,成为包豪斯设计思想的代表。这座著名的包豪斯校舍,在当时是艺术与社会的产物,到现在,它不仅仅是一座校园建筑,还是文化的象征。

我国在建造校园建筑时,不仅要建出符合功能性和审美性的建筑,还要建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建筑,要融入历史的意义。校园建筑不仅要承载着场所的记忆,还要能创造未来。我们一直在强调“德”的重要性,学校是育人的场所,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所以必须要在校园建筑的规划中,融入传统文化,若此,方能更好地立德树人。

五、结语

我国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同时,我国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根据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凸显中国特色,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学校在教学中,要做到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在校园建筑的规划和设计上,同样要做到以上四点。校园建筑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在设计中不仅要具有建筑设计必备的功能性和审美性,更要融入历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分析国外优秀案例后,学习和借鉴国外优秀设计方法。校园建筑要在展现时代意义的同时,发扬面向未来的创造意义和场所精神。学生在校园建筑中学习和生活时,要有认同感,不仅要有对学校场所的认同感,还要有对城市、家乡、国家的认同感。认同感不仅包括对校园文化的认同,还要有对我国独特的历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学校应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同时还要关注校园建筑的设计和校园建筑展现出的场所精神。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编写组.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

[2]诺伯舒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施植明,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

作者简介:朱梦瑜,硕士,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场所精神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场所精神的构建
基于场所精神的棚改集中安置区景观设计研究
建筑回归生活世界
传统村落景观保护性设计研究
城市景观的场所精神初探
人类学视域中的环境艺术设计
园林植物景观的场所精神探究
“场所精神”的回归
基于场所精神的大学校园空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