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技艺口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价值
2023-06-06汪祺汪洋
汪祺 汪洋
摘 要:民间技艺口诀是民间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由民间工匠在漫长的传统工艺发展历程中汲取前人丰富的工艺实践和创作经验,并将此编成歌谣、口诀等形式流传和保留下来。其表述最大的特点是:精炼概括,内涵丰富;保持规范又不失灵活性;口语化传播,形象生动活泼。非物质文化视野下,民间技艺口诀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学术研究价值以及开发应用价值。重视对民间技艺口诀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对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并加强保护,从而使民间技艺口诀在传承中得以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民间技艺口诀;价值特征;文化传承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江南民间手工艺口诀的收集整理与研究”(18YJA760054)研究成果。
民间手工艺领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民间手工艺形式、手工艺技巧、审美及使用等密切相关的、世代相承的传统造物文化的表现形式。民间技艺口诀是民间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工艺条件下,“在长期的实践和创作过程中,艺人们总结出不少本行业的工艺创作经验,然后用民间文体的形式记录下来,其中有文字记载的,也有口头传播的”[1]。这些通俗化、简洁易懂的民间语言载体,形象、精炼地概括了民间艺术的技艺特征,蕴含着丰富的造物思想和审美观念,集趣味性与知识性于一体,成为一直以来指导民间手工艺创作的朴素理论和创作实践的依据。近些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活动逐渐成为社会和学界关注的热点,对民间技艺口诀进行收集、整理与研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传统民间造物理论和民间艺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民间技艺口诀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可以使部分民间技艺口诀得到归类和整理,从而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挖掘,这对保护和传承民间手工艺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民间技艺口诀的历史渊源
民间技艺口诀是在中国传统农耕文化背景下,伴随着民间工艺实践及造物艺术活动而产生的,具有悠久的历史。这从古代各类文献及工艺理论著述中可以管窥,如《考工记》。《考工记》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尽管它属于官方文献,但其中制作技艺和创作经验则来自于工匠的智慧和创造,其中就有记叙造物技艺规范方面的口诀:“圜者中规,方者中矩,立者中县,衡者重水,直者如生焉,继者如附焉。”[2]此外,《考工记·钟氏染羽》还有关于染色工艺口诀的记载:“三入为纁。五入为緅。七入为缁。”[3]《荀子·劝学》篇中亦有“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哲理名言,也是从当时染色工艺实践经验中凝练、概括、升华出来的,这就验证了古代工匠在很早之前就拥有了丰富的染色经验。战国时期的《韩非子》一书中记载有“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目小可大,大不可小”[4],这是刻画人物肖像的口诀式总结;此外,还有关于“狗马难,鬼神易。狗马乃凡俗所见,鬼神乃橘怪之状”的造型认识。唐代有“塑圣”之称的杨惠之不仅是出色的雕塑能手,也是最有成就的匠师之一,他将自己的创作实践总结为雕塑艺诀理论,撰有《塑诀》一卷,今已失传,但据记载,该书曾流传一时。与杨惠之齐名,被后世奉为“画圣”的唐代画家吴道子,也總结有壁画创作方面的技艺口诀流传后世,史料记载:“弯弧挺刃,植柱勾梁,不假界笔直尺,虫须云鬓,数尺飞动,毛根出肉,力健有余当有口诀,人莫得知。”[5]这说明作画口诀在唐代就己流传。元代王绎在《写像秘诀》中有“写真之法,先观八格,次看三庭,眼横五配,口约三匀,明其大局,好定分寸”[6],以口诀化的语言概括出人物面部特征“八格”及五官比例“三庭”“五配”“三匀”。八格即流传至今的八种脸相特征,分别用“田、由、国、用、目、甲、风、申”八个字形来象征。明代漆工黄成的漆艺理论著作《髹饰录》内有雕漆口诀“巧法造化,质则人身,文象阴阳”[7],被称为“三法”,此外还有“二戒”“四失”口诀,“二戒”即“淫巧荡心;行滥夺目”。而“四失”即“制度不中;工不改过;器成不省;倦懒不力”。清代丁皋在其所撰的《写真秘诀》中有“三停五部”的见解,“上停发际至印堂,中停印堂至鼻准,下停鼻准至地阁,此三停竖看法也。察其五部,始知面之阔狭”[8]。这实际上承续了王绎的“三庭”“五配”之说,直至后来民间画诀中“五部三停看头型”“面分三停五眼”等,显然都与之存在着传承关系。总体看来,与中国古代灿烂的手工艺成就相比,历史上有关民间技艺口诀方面的文献记载较少,仅有的也是在文人协助之下总结、记录下来的,并且其传播范围较窄,仅限于行业内传播,而大部分口头文献,由于缺少文字的记载,则消匿于历史长河之中。到了现当代,随着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越来越得到重视,关注民间手工艺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民间技艺口诀也得到了抢救性保护和挖掘,逐渐成为研究关注的对象。
二、民间技艺口诀的价值特征分析
(一)精炼概括,内涵丰富
民间技艺口诀句幅一般比较短小,没有附加的成分,它往往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简单化的事物规律化,其表述的最大特点就是简练、朴素、直接而流畅,具有概括性特征。例如民间年画配色口诀:“红间黄,喜煞娘”“红搭绿,一块玉”“青紫不并列,黄白不随肩”等[9],皆用通俗、精炼的短句,把民间配色的技法要领、配色禁忌概括出来,使学习者能简单明了、准确地掌握配色方法和规律。再如,惠山泥人的创作口诀是“先开相、后装花,描金带彩在后头”,讲的是泥人造型的先后工序及技术要领;“直线要直、曲线要曲”是讲用笔用线的对比方法;“红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白得净”是讲施彩用色如何利用对比获得艳丽的色彩效果等[10]。如此一来,通过直白化、单纯化的方式概括看起来复杂的技巧,使接受者很快领悟其中的精髓。此外,民间手工艺口诀以片言明百意。民间手工艺口诀尽管语句短小精炼,但所表达的内涵却十分丰富。作为一种实践经验的产物,它不是随随便便产生的,而是经过历代工匠艺人集体思维的概括过程,其中积淀了历代工匠对某种工艺的审美和技巧经验总结,是一种实用性、经验性、智慧性的概括。例如,关于云锦图案的艺术规律和创作方法,云锦艺人有一段口诀“量题定格,依材取势;行枝趋叶,生动得体;宾主呼应,层次分明;花清地白,锦空匀齐”[11],这八句口诀全面把握了题材、立意、图案、章法,以及根据纹样素材确立造型范式,再从纹样素材经由艺术化处理直至最后所要达到的艺术性整体效果等,总结了云锦图案创作的艺术规律,可谓是内涵十分丰富。由此可见,民间手工艺口诀是从大量实践中升华、抽象出来的,记载了手工艺人在创作过程中的观察和实践成果,具有普遍规律性,它是在民众口头传播中经过反复锤炼加工、浓缩之后得到的语言艺术精品,不仅简洁、流畅、易懂,而且表达的内涵十分丰富,这也是它得以流传下来并为后人所使用的原因之一。
(二)保持规范而不失灵活性
作为民间技艺制作的重要参照依据,口诀主要在专业创作范围内流传,更倾向于经验性的规范形式。“形式规范的艺诀体现着对民间艺术相对稳定常用的题材、形式、色彩、造型规约,体现了民间艺术形式的稳定性、程式化、规范化的特征。”[12]如民间年画人物造型口诀“娃娃样,要肥胖,短胳膊短腿大脑壳,小鼻子大眼睛没有脖”“若要俏,美女杨柳腰”“青年壮年,蚂蚌眼。儿童娃娃,杏核眼。姑娘媳妇,眼含情。老人要画丹凤眼”[13]等。再如青田石雕植物造型口诀,雕梅花“无‘女不成梅,新枝似箭开,三五成花瓣,枝上苞蕾满”;雕松树“无‘工不成松,干枝曲如龙,树皮龟纹裂,金钱扇形叶”等都具有规范程式化的特征。这种规范性和程式化的“定规”对学艺者来说,提供了可以效仿、易于接受的技艺法则,对于接受者或欣赏者来说,提供了一个评判的标准或衡量艺术品价值的依据。这些都有利于促进民间艺术风格的稳定和延续,有利于民间艺术形式的传承。
然而,民间技艺口诀的“一定之规”并非是固定不变的教条,相反它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技艺口诀的流传既为艺人们提供了整体限制的框架,同时也留有自由发挥的余地。”[14]民间技艺口诀不像民间实物艺谱具有直观性、可视化的实物图样供艺人模仿学习,而主要通过语言描述,让人意领神会。民间手工艺口诀简明扼要,往往一句话,即可道出工艺的技术要领,作为接受者只需明白其中的关键要义所在,借助形象思维,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即可,这样可以避免民间手工艺流入陈陈相因的弊端,也有利于充分调动民间艺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口诀这种宽松、自由的特性,有利于学习者自身情感的表现,使创造力得以充分而不断地发挥,从而也就保证了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品的诞生”[15],也使民间艺术保持长久的活力。
(三)口语化传播,形象生动活泼
历史上民间艺人多数没受过识字的教育,无法用文字来记述他们所获得的各种技艺经验,故他们将技艺经验编制成人们通俗易懂且易记的谚语、歌谣等形式的艺诀,并采用直白、浅显、口语化的形式来进行传播。“口语即群众的生活用语,它的词汇在很大程度上保留着生活的形象和生动。”[16]因为口语直接来源于生活,很多词汇都有一个形象化的现实生活原型,所以普通民众听起来很亲切,交流起来也很方便。同时,口语在语法上也适应着人们的说话节拍,比较容易朗朗上口。民间技艺口诀来自于民间,是民间手工艺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其内容是技艺经验形象化的表现,通过形象化、口语化的语言风格生动地表达经验。如“瓜子脸,鼻如胆,樱桃小嘴蚂蚌眼”“小白脸,拧嘴巴,一个人物拧两下,多拧两下就花花”等[17]。口语化的陈述和顺口溜式的节奏感,不仅形象地概括了民艺的技能和创作方法,而且体现出了民间手工艺独有的审美标准。手工艺口诀形象性特点的形成,与民众情感的表达方式有关,或托物寓意,或依事言理,如民间剪纸狮子纹样口诀,“眼如铜铃方宽口,张嘴露齿伸舌头,铜头铁额大蒜鼻,慈眉善目笑颜开”[18],巧用对称、引类譬喻,以一种简练、质朴、流畅的语言形式,把形象活泼的狮子形象呈现出来,充分显现了民间技艺口诀在口语化传播方面的千变万化和生动有趣。
三、民间技艺口诀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价值与意义
(一)民间技艺口诀面临的现状
尽管民间技艺口诀形成并流传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和工艺条件下,是民间艺人和工匠在造物实践活动中的产物,在民间工艺的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民间技艺口诀已失去了以往的应用价值,面临着传承的危机,甚至出现消亡的迹象。造成这方面的原因较为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原因:
1.科技文明主导的影响。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导致人类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发生巨变。在高科技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传统落后的手工艺生产方式逐渐被淘汰,作为产生于民间工艺实践又服务于工艺实践的民间技艺口诀自然就丧失了存在的基础与价值,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2.传承者的影响。传统民间艺人和工匠是口诀传播的主体,学习与掌握一门行业技艺是其谋生的重要手段,但他们大多出身贫寒,普遍受教育的文化程度偏低或根本不识字,此外技艺的传承主要以师徒“口传心授”的模式进行。因此,口诀是他们学习交流技艺的重要方式。隨着社会转型和经济的发展,很多民间艺人及其后辈不再从事传统手工艺职业,传承者越来越少,从而影响了民间技艺口诀的流传。
3.流传环境的影响。传统民间技艺口诀流传的环境仅局限于传统农耕型家庭作坊环境,现如今这种作坊式的生产环境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大工业自动化生产环境,传统民间技艺也就没有了传播的土壤。再者,新时代的能工巧匠大多接受良好的教育,他们可以借助当今多种媒介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不仅仅依赖于传统的技艺口诀传播来交流技艺。
(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价值
面对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的改变,传统民间技艺口诀因其自身形态的限制和非物质因素活态的流变性,必然会使它的社会存在基础日渐薄弱,甚至会面临消亡的境地。但是,民间技艺口诀作为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仍具有时代价值与意义,对传统民间技艺口诀进行传承与保护,不仅能重新唤起人们对曾经辉煌的非物质“文化记忆”,而且在领略其独特的技艺理论和创作经验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到民间技艺口诀所体现的特定民族、民间的文化精神、情感、思维方式、传统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等。因而,从多维视野审视民间技艺口诀的当代价值,并有针对性加以收集、整理研究和开发利用,有助于保护民间工艺文化的多样性,丰富传统民间文化遗产内涵,使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文化在传承中得以创新与发展。概而言之,非物质文化保护视野下,研究民间技艺口诀具有重要的文化认知价值、教育教学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和开发应用价值等。
1.文化认知价值
民间技艺口诀具有一定的文化认知及传播价值。民间技艺口诀是民间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民间文化观念的反映。“民间文化是一种本能、自发的文化,流传而多于传授来的内容。民间文化活动生于民间、兴于民间、藏于民间,是群众最真实的生命体验。”[19]民间技艺口诀来源于民间,但其流传不仅仅局限于民间工匠范围内,还广泛流传于行业范围之外的民间,为大众所耳熟能详,这是因为口诀中渗透着民间习俗、伦理观念及民众的信仰追求,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原生态性。民间技艺口诀渗透的丰富民俗文化内涵、伦理观念、价值追求等,使其成为地域文化的承载和民众集体记忆的表达,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价值,对其进行发掘和传承保护,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发展传统民间文化,而且还可以启迪民众的智慧,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开阔人们的眼界,这些都有助于传统民间文化的传播。
2.教育教学价值
民间技艺口诀本身是用来传播技艺的,具有鲜明的教育价值与功能。民间技艺口诀是一种通俗易懂且内涵丰富的教科书式的传播媒介,包含有各个门类民间手工制作法则、工序、创作经验、审美标准等,积淀了历代工匠技艺经验和审美创造,是一种实用性、经验性、智慧性的总结,包含了工匠专业性、经验性的教诲。古往今来,在民间技艺传承中,民间手工艺口诀一直作为前辈提供给后人的“学习工具”使用,为后辈学习前人技艺提供了可供参照的目标和复制条件,为他们领会和掌握工艺技巧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时至今日,尽管传统民间手工技艺的传播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仍然是我们学习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媒介和“教科书”,特别是在有些技艺已经失传的情况下,这些民间技艺口诀就显得更为弥足珍贵了。
3.学术研究价值
民间技艺口诀也是一种重要的工艺理论研究学术资源。其一,在民间手工艺发展历程中,民间技艺口诀有效地延续了传统民间工艺的传承文脉,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历史上民间工艺文献记载的不足。对民间技艺口诀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可以使部分民间技艺口诀得到归类和整理,从而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挖掘。其二,对民间技艺口诀的收集与整理研究,也是对传统手工艺理论的丰富与发展。通过运用传统经典工艺美术理论对民间技艺口诀进行研究,解析其中所蕴含的造物思想和技艺观念,一方面可以使民间技艺口诀的理论价值得以彰显,另一方面也为传统工艺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方法与路径,同时也是学界破解民间工艺理论研究难题的重要途径。其三,民间技艺口诀往往将传统复杂工艺理论体系简洁化,令艰深的道理明晰化,并以一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语言加以总结、传播,對纠正学术界长期以来形成的将理论研究晦涩化,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以及忽视实际应用价值的学术研究等误区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4.开发应用价值
民间技艺口诀是一份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的发展造成了民间手工艺生存空间的挤压,随着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不断消亡,作为总结和传承制作技艺的口诀也就不再有用武之地了,所以应以创新的思维,运用多种手段开发民间技艺口诀的应用价值。一方面可依靠现代科技的优势,对传统民间技艺口诀中的科技元素进行系统发掘,把曾经消失的民间手工艺再一次还原于世,同时还可以通过对传统民间技艺加以技术革新、形态转换以及多种材料开发应用的方式,生产制作出能满足现代民众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新产品,这样既使得民间技艺口诀能够延续传承,也使得传统民间手工艺重新焕发新的活力。此外,还可以结合乡村旅游加强民间手工艺的产业开发,通过培养民间传承人,以口诀结合技艺表演的方式,再现传统民间手工艺生产制作的原生态场景,吸引更多的人们关注和体验乡村文化的魅力,在活跃乡村旅游经济的同时也使民间技艺得到有效的传承与保护。
四、结语
民间手工艺口诀不仅是最珍贵的工艺文化精神财富,还是最脆弱、最易消失的文化遗产。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其传承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与影响,许多珍贵的民间技艺口诀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如今伴随着非物质文化保护工程在各个领域的开展,民间技艺口诀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日渐得到人们的关注。对民间技艺口诀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其工艺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探究,还应以跨学科的视野充分发掘其蕴含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重视对民间技艺口诀价值的开发利用有助于提高对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并加强对其保护,从而使民间技艺口诀在传承中得以保护和发展,并发挥其应有的文化传播功能。
参考文献:
[1]潘鲁生.民艺学论纲[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322.
[2]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卷三十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084.
[3]张道一,注释.考工记注释[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232.
[4]韩非.韩非子[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195.
[5]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176.
[6]潘运告.元代书画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336.
[7]王世襄.髹饰录解说[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67.
[8]丁皋.传真心领[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57.
[9]唐家路,潘鲁生.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论[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208.
[10]张道一.中国民间美术辞典[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27.
[11]徐仲杰.南京云锦[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2:56.
[12]王涛.民间技艺口诀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9.
[13]王树村.中国民间画诀[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3:24.
[14]潘鲁生.民艺学论纲[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323.
[15]汪欣.谈民间艺人教徒传艺的重要媒介——口诀[J].美术大观,2013(2):79.
[16]曹茹.浅谈口语化标题的传播效果[J].采·写·编,1996(4):34-35.
[17]王树村.中国民间画诀[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社,2003:89.
[18]张道一.道一论艺:艺术与艺术学文集[M].苏州:苏州大学出社,2008:316.
[19]孙金行.传承创新,守护民族民间文化[N].光明日报,2017-5-11(2).
作者简介:
汪祺,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汪洋,博士,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民间造物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