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方法
2023-06-06陈敏
陈敏
诚信对于道德品质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是保障社会良好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基础,也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一、追溯“诚信”的内涵
结合汉语言文字发展和中国历史研究而言,“诚”和“信”原本是作为两个含义不同的词分离所使用的。其中“诚”有三层含义:一是强调物质所具备的客观实在的价值,是万物的特性;二是强调从认识论的发展进行理解,主要强调对“天道”的相关真实的反应,也具备客观存在的特点;三是针对价值论的意义进行认识,强调真实的对人、事、物的态度,需要充分重视和尊重事实的价值和影响。针对“信”进行理解,主要具备四种不同的含义:首先是重视信实,强调真实的客观存在;其二蕴含于是交朋友的过程之中,需要做到信守承诺;其三强调自身发展的相关原则,在交往的过程中,要真实不撒谎;其四从治国的信用进行理解,要对人民百姓做到真实,要求取信于民。
二、中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方法
我校近几年围绕使学生学会诚信的目标要求,对实施诚信教育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十法”。
1.达理通情法。引导中学生学习伟人的文章,体会伟人的思想。一般可以组织学习原著,举行报告会,开设专题讲座,组织收听收看有关内容的广播、电视,组织学生对一些原著进行讨论,通过相关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影响,使其逐渐内化为学生的自身认识和行为,发挥潜意识教育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觉地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榜样带头法。在我国历史长河中不乏诚信高尚的模范人物,在学生之中也不乏这样的人,这些都是优秀的榜样,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榜样氛围,实现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此外,“师表育人”也应是一种榜样的示范。
3.迁移激励法。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不少先人写下了有关诚信方面的名言警句,为弘扬传统美德提供了生动的教育资料。我校积极开展了互赠名言警句的活动、举行命题作文比赛、开展“诚信与我”的主题班会等,激励学生讲诚信。
4.学科渗透法。课堂教学是学习道德教化的主渠道,我校重视知识和道德教育相结合,发挥相互影响的积极性,“传道”于授业之中。根据学科不同特点开展教育,从而陶冶学生的诚信品质。
5.活动感染法。除了课堂上的渗透外,还可开展外出旅游、下乡下厂、科技节、艺术节等活动,通过实践加强学生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诚信品质也能通过主体活动得以教化。
6.环境熏陶法。我校“团结、求实、奋进”的校风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学生。与此同时还要注意环境的布置,例如增设校园诚信文化设施,诚信名言警句上墙,人物诚信事迹上墙,设“诚信之星”栏等,使学生在良好环境里得到熏陶。
7.身份置换法。有些学生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偏见,我们可以置换身份,让学生设身处地体会一下对方的心境。例如开展“假如我是老师,我将如何教育作弊的學生”或“假如我是家长,我的孩子经常撒谎怎么办”等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对平时产生的问题和现象进行讨论。
8.适时疏导法。学生失信犯错时不要处以简单的批评和呵斥,要引导他们自尊、自重、自制、自强,树立悔改的决心和信心,达到教育的目的,从而增强他们改变的决心和毅力。
9.自我教育法。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每日在就寝前检讨一日的学习生活,或在不同阶段进行自主总结,从中悟出讲诚信的内涵和意义。另外还可组织学生小组对学习生活纪律进行自我管理,达到自治目的。
10.评价促进法。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进行有关诚信的自我评价,培养自我道德评价能力,同时重视互相评价的影响,充分重视群体评价的价值和意义,开展相关的活动,促进群体的进步和发展。评价可以是自己,可以是别人,也可以是个别的或者是普遍的现象。通过评价,使学生分清“真善美”与“假恶丑”,从培养自己的诚信品质。
责任编辑 王思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