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体验式教学的初中生物课堂构建策略

2023-06-06胡婷婷

求知导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课堂构建体验式教学初中生物

摘 要:初中生物教学目标在于帮助学生进一步探查生物世界的奥秘,使学生了解人与自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在“双减”背景下,如何构建更符合“双减”理念和学生成长需求的生物课堂,是每位初中生物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体验式教学更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来深化生物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综合发展。为发挥生物学科育人价值,亦为探索全新的生物教学路径,文章针对体验式教学展开研究,并结合体验式教学策略提出构建初中生物课堂的路径。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初中生物;课堂构建

作者简介:胡婷婷(1989—),女,江苏省高邮市城北中学。

学生有良好的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是保障学科教育的基础。结合初中生的成长特点来看,他们在步入初中前大多未经过系统的生物学习,所以在面对复杂的知识概念时,常出现知识混淆或是理解不当等问题。而体验式教学既能转变学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又能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生物课程的魅力。因此,初中生物教师有必要借助体验式教学,增强学生课堂参与度,使学生能够更为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实现对生物现象的进一步探索,从而达成初中生物教学目标。

一、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开展体验式教学的优势

相較于传统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可优化教学氛围。传统教学模式中,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无论教师、家长还是学生,大多把提高学习成绩当作教育的根本目的,基于此观念所形成的学习氛围,较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体验式教学更强调学生切实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也就是说,以体验式教学为主的初中生物课堂不再局限于教与学,而是有效引导学生参与生物实践。同时,体验式教学更注重师生以及生生间的互动,学生可在生物课堂中表达自己内心所想,教师也会根据学生的反馈来调整教学策略,这能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另外,生物课堂中的体验式教学更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其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既让学生在趣味性生物实验中获得快乐,又通过学生自主参与所获得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使学生的学习思维始终保持在良好状态[1]。除此之外,生物学科本身涉及许多自然现象,生物学习经常能打破学生的既定观念,而体验式教学能将许多自然现象直观且清晰地展现出来,既能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能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的动力,真正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热情。

二、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开展体验式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锻炼理解能力

就初中生物教学现状而言,体验式教学的优势在于教师能够基于教学内容创设情境,使学生基于对情境的参与提高学习兴趣、学习效率等,实现更为有效的学习。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情境设计时还需重视学生的参与感,简而言之,就是要营造情境的氛围。传统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多集中在课前导入环节,但部分教师为尽可能地推进教学流程,常常将课前导入环节用两三句话带过,这种方式明显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心理的分析、对情境氛围的营造便成为教师在情境创设时需要重视的内容。

结合实际分析,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营造情境氛围,主要是通过教学引导、技术配合等方式,使学生感觉知识仿佛近在眼前,触手可及,这意味着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教学实验活动。而教师显然不可能将教材上所有的生物知识都呈现于学生眼前,因此还需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点规划,做到详略得当,并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使学生获得更为良好的课堂体验,让学生亲手操作、独立思考,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进而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印象。例如,在“藻类、苔藓与蕨类植物”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尝试以“模拟生物学家进行实验”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习。这一情境的实验环节便于展开,且相关生物样本较容易获得,能够使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学习中,通过动手操作获得更为综合全面的知识[2]。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将藻类实验、苔藓实验、蕨类植物实验分为三组,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喜好选择研究对象,随后根据教材所述内容尝试开展实验,最终形成实验报告,并通过报告会的方式发表实验结果。在这一情境活动中,学生因角色扮演而充满了探究兴趣,对知识形成了深刻印象,体验式教学较为成功。

除此以外,对于一些不便全程跟进的、时间跨度较大的课程主题,体验式教学可通过阶段记录,或是观察不同个体来实现。如在“被子植物的一生”一课中,课时时间显然不允许学生完整地观察植物的一生。此时,教师便可利用信息技术动态地展现植物的生长周期,也可展示同种植物不同生长周期的形象,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差别。在此环节结束后,教师可将活动时间延长1—2周,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长期记录被子植物的生长变化情况,以实践验证教师在课堂中展示的内容,这一教学方式也能让学生参与体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利用合作学习,增强课堂体验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喜好和想法,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需要合作。从主观角度分析,教师教学的对象为全体学生,这意味着教师应纵观全局地开展教学。而从客观角度分析,合作学习不但能够助力学生学习知识,更能够增强其表达能力,促使其由学习过程中的交流实现思想交互与合作共进。因此,合作学习在体验式教学中的应用需要引起重视。

合作学习在生物教学,尤其是生物体验式课堂教学中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和全程性。体验式课堂教学并不是一味地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学习课本中的生物知识,而是希望他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学习与思考,进而在学习过程中增强综合能力,尤其是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面对问题时能够主动思考[3]。总而言之,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有效合作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交流和理解,最终群策群力地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提升表达能力的同时还能开阔视野,形成求同存异的良好品质。

例如,在学习呼吸作用及相关生物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将不同的蔬菜或水果作为研究对象,进而形成不同的合作小组。各个小组围绕选定的对象,对呼吸作用展开研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不同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在温度、湿度变化的情况下是否存在明显的差异。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既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对象进行研究,也能在与其他同学的交流过程中听取他人的意见和想法。如两名学生选择了相同的水果,在合作小组中两人研究方向不同、所研究的变量不同,但却能够就自身观察结果进行交流,从而获得“双倍”的知识,对呼吸作用形成更深刻的认识。

(三)基于理论知识,创建实践活动

初中生物教材包含学生在初中阶段需掌握的生物知识点,但教材篇幅有限,无法直观呈现更全面的知识,所以,其中许多知识和生物现象均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体现了开展初中生物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实践活动是开展体验式教学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初中生处于思维发展过程中,相较于理论知识学习,他们对实践活动的兴趣更为浓厚。为将体验式教学落于实处,教师有必要结合生物理论知识,创建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借助理论知识开展实践,反过来又能根据实践结果探索生物理论知识,以此促进学生生物学习水平的提高。初中阶段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关键时期,所以借助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现象,使其更深入地探究生物知识,具有一定的必要性[4]。实践活动可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强化学生学科素养的目的,除此之外,在设计实践活动时,教师还需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开发,通过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学习技巧和方法,以此确保体验式教学的有效性,为生物课程的进一步开展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一课期间,教师需明确本课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并掌握这些植被的具体生存情况,由此形成“绿化祖国”思想和爱绿、护绿的意识。为帮助学生进一步突破学习难点,教师需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并向学生传达当前我国所推行的环保理念,组织学生借助信息技术,自主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植被种植规划。此外,教师还可在一些具有环保意义的节日,如植树节时,带领学生利用现有学校资源或是社区资源,参与到种植活动中,并对所种植植物的生存情况进行定期记录和总结。在种植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开展班会,组织学生撰写关于生态系统保护的计划书。为避免学生无法独立完成此类实践活动,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这些活动不但能够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不同植被的类型和生存环境,更让学生在搜集相关资料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绿化祖国”思想,有利于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也能使学生明白学习生物知识的意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与生硬灌输的教学方式相比,体验式教学能真正通过自然引导的方式,促进学生对生物学科的自主探究,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感知生物学科的魅力。

(四)融入信息技术,培养问题意识

问题是促进学生思考的有效途径,大部分初中生物教师也能认识到这一点,通过设计生物问题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但初中生的知识水平相对有限,许多学生虽然对生物现象具有好奇心,但常因知识储备不足或是学习能力有限而难以解决问题,从而逐渐丧失学习热情。因此,初中生物教师不但要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更要合理设计问题。信息技术可将复杂的知识内容以更清晰的方式呈现,紧抓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教师有必要利用信息技术更全面地展现生物知识,以此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改变枯燥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体验式教学中感受生物知识的神奇,进而达到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例如,“血液循环的途径”一课的学习重点在于合理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了解血液成分在血液循环中的变化,并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5]。为落实体验式教学,教师可先将本课重点以视频的方式呈现,如用视频展示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状态,并在学生观看完视频后,提出以下问题:心脏的哪一腔是血液循环的开始,循环途中流经何处,最终又会流回心脏哪一腔?血液在循环过程中,其成分会出现哪些变化,又在哪一处开始变化?这些问题融合了血流循环的方向、种类、特点等知识点,展现了不同难度的相关知识,学生对问题开展分析,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本课知识点,进一步理解和区分动静脉和毛细血管,从根本上增强对本课知识的印象。此外,用信息技术呈现生动的画面,有利于营造问题情境,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提高。

结语

体验式教学属于“双减”背景下的新型教学方法,其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为将体验式教学充分应用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师有必要明确体验式教学的优势,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教学计划。首先,应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情境,以此增强学生的体验感,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其次,借助合作学习促进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吸收更多的学习经验。再次,结合理论知识落实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最后,利用信息技术搭建问题探究桥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學习能力,为学生的生物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邢馨元.体验式教学在初中生物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22.

余科祥.体验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J].天津教育,2022(8):73-75.

张建军.体验式教学与初中生物的有效融合[J].新课程导学,2021(33):69-70.

李响.情境体验式学习:初中生物教学转型的必由之路[J].天津教育,2021(31):87-88.

李立坚.体验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思考研究[J].考试周刊,2021(61):118-120.

猜你喜欢

课堂构建体验式教学初中生物
小学英语“四有”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浅谈阳光语文课堂的构建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