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路径探析

2023-06-05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职教层面应用型

钱 娴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2022 年1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以中职学校为基础、高职专科为主体、职业本科为牵引,建设一批高水平的职业学校和专业。随着政策推动、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迫在眉睫。许多研究者从理论层面对职业本科教育的概念内涵、类型特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析。但在实践探索中,职教本科试点工作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理论层面对其理解和认识存在较大局限,实践层面也面临很多现实问题。本文拟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性、关键问题和路径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增长方式变革的关键时期,新技术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和生产力提高,技术综合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大大提高了职业岗位任务的技术含量。职业更替、岗位复合速度加快,重复性、规则性的岗位被机器代替,市场对劳动力技术技能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深厚的职业素养,还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作为与工作世界紧密联系的职业教育,亟需根据技术进步、产业转型需要提升职业教育办学层次,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满足未来新技术变革带来的日益宽泛且复杂的岗位工作任务要求。

(二)有利于现代职教体系的完善

我国职业教育长期以来仅到专科层次,虽自2019 年以来已有部分学校升格为职业本科大学,但是从数量来看,发展还不够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包括从初等到本科层次结构完善的各层次职业教育。职教本科重点培养学生较强的综合技术能力、解决复杂问题能力以及技术技能创新能力。从国际社会来看,许多国家发展了职业本科教育,如德国、英国、日本等。我国职业教育也应顺应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系统思考职业教育体系内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等如何衔接问题。

(三)有利于满足大众对接受更高层次职业教育的需要

2019 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二十条”)正式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进一步确立了我国“双轨制”教育体系结构,促使职业教育从“筛选的教育”走向“选择的教育”。随着职业教育类型理念的逐步深入,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升学渠道日渐畅通,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受教育者自主选择进入职业教育体系,满足大众对高质量、高层次职业教育的需求,畅通其职业生涯发展通道,让个体有更多的教育选择机会。

二、制约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与应用型本科的关系认识模糊

一是理论认识模糊。人才培养定位是职教本科发展的逻辑起点,如果不能够真正厘清与学术型和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定位的区别,就无法彰显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也不利于建立支撑职教本科发展的理论体系。但目前职教本科与应用型本科关系混淆,如部分学者提出,本科职业教育是应用型本科中的一个特殊亚类型,不应过分强调依托职业教育本科再向上独立发展硕士和博士层次的职业教育[1]。还有学者指出,针对现实中职教本科试点发展的困惑,可把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用应用型本科替代[2]。但也有学者认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重视物化技术对人的塑造与培养,既不同于工程教育,也不应单纯化归于应用型本科教育[3]。目前,亟需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对接劳动力市场需求,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深化对职教本科的认知。

二是实践探索类型特征偏离。2015 年,国家出台政策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学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变,但转型效果并未达到预期,其核心原因在于这些学校未脱离学术教育底色,仍采用传统精英型人才培养模式[4]。国家在引导向应用型本科转型不理想后,以期在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发展职教本科,但从当前实践探索来看,一些职教本科的发展思路不清晰,尚不能建立独立于普通教育尤其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独特人才培养模式。此外,高职与本科“3+2”或“4+0”联合培养项目在实践探索中,普通本科院校通常发挥“主导方”角色。从合作初衷来看,高职常以招生提高办学层次或者社会声望为内驱力,而不是系统化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不利于人才的贯通式培养。上述对职教本科的实践探索,均出现改革不彻底的问题。当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亟需从理论层面厘清与应用型本科的区别,确立合理的有利于系统化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基于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开发与中、高职相衔接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理论知识、综合素养的逐步提升。

(二)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基础薄弱

我国职业教育自1904 年癸卯学制开始到之后100 多年的发展,走过了从孱弱到蓬勃壮大、从借鉴模仿到自主探索的艰辛道路,初步形成了中职教育、高职专科教育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全面衔接,职教、普教相互沟通,教育、培训并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2019 年,职业教育类型确立,被视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次质变。作为类型教育,尤其是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关键期,亟需深厚的理论基础做支撑,但从目前研究类型来看,我国职业教育研究来自实践层面的总结较多,而理论演绎层面的研究较少,缺少对技术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发展变化趋势以及技术、技能形成及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的研究[5]。同时,从研究层面而言,目前研究多偏重中、宏观层面的研究,对微观层面的研究不足,如对职业教育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学习规律等缺少深入探索。

(三)人才培养保障体系不健全

一是制度建设不完善。从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轨迹看,2012 年,国家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开始探索“5+2”“3+2”“3+4”等职业学校与本科分段培养模式,由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教育理念差异,社会反响并不大,真正意义上开始职教本科试点是2019 年22 所学校成为职业本科大学。但由于试点项目起步不久,制度体系尚不完善,引发诸多问题,如学位制度不完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颁发何种学位证书尚未在制度层面确认;评价制度不健全,职教本科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以及社会效益等方面如何评价尚不明确;招生制度不完善,普通教育系列和职业教育系列的学生进入职教本科的招生考试方式尚不明确。

二是运行机制不畅通。职教本科在我国尚属全新的办学类型,运行机制不够畅通,保障机制缺乏,一些高职学校转型为职教本科学校后,人才培养模式偏离职业教育类型特征,逐步趋同于普通本科教育,违背了当初升格本科系统化专科培养职业教育人才的承诺;衔接机制缺乏,高职专科学校与职教本科学校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体系构建、师资培训等方面如何衔接,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等缺少有效沟通。

三、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路径

(一)保证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实现特色化发展

一是遵循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保证类型特征。教育部党组提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要始终坚守职业教育属性,保证育人方向不变。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提出,专科层次高等职业院校部分专业,如满足一定条件,经审批,可实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专科层次职业院校中实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有利于保证职业教育类型特征,但也存在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能力达不到要求、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科化等问题。解决上述问题,还需明晰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遵循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

二是进一步厘清职教本科与应用型本科的关系。职教本科产生于职业发展、扎根于职业实践,其逻辑起点是职业/岗位群发展,遵循着工作体系逻辑,而非遵循学科深化或分化的基本逻辑,注重工作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突出复杂工作问题解决的能力,区别以往传统精英式人才培养模式。而应用型本科同其他普通本科一样,基于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构建课程体系,注重系统化理论知识的掌握。只有从理论层面厘清职教本科与应用型本科的关系,确立职教本科特色发展道路,才能利于未来的长远发展。

(二)不断完善现代职教体系,构建技术技能人才生态体系

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协调处理好与其他层次职业教育的关系,能更好地完善现代职教体系,构建良好的技术技能人才生态体系。

一是打通学历教育体系,实现纵向贯通。“职教二十条”提出,开展职教本科试点,探索长学制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打通学历教育体系,一体化设计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学标准等,形成上下衔接的教育体系,做好中职、高职、职教本科纵向贯通的制度设计。

二是打通学历和非学历教育体系,实现横向贯通。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资历框架和学分银行制度,促进学历和非学历学习经历的认可和学分积累、转换。积极面向在校生和社会人员开展职业培训,一体化设计职前职后职业技术技能教育与培训,促进职业教育开放化办学,让更多的人可以随时参与其中,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

三是完善融通机制。完善互融互通的机制,将职业教育体系与普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体系内部、职前职后技能人才生态体系有效衔接起来,统筹各方资源,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三)科学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职教本科归属职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必须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

一是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形成错位竞争。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既突出“职”又突出“高”,既要区分于普通本科教育又要区分于高职教育,在保持中、高职办学特色的同时,还应立足于经济社会产业发展需求,强化理论教学的深度和技术问题的解决能力,突出本科教学的综合性、学术性,培养既有丰富理论知识又有过硬实践能力、具备“工匠精神”、综合素养高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是强化校企联合培养,彰显类型特色。职教本科应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高端产业,注重与产业学院长久、深层次的联合。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规律,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强化诊断解决跨岗位、跨领域技术难题的综合训练,提升学生技术应用创新能力、跨岗位迁移能力以及知识整合能力。

三是加强研究,深化课程建设。我国职业教育主要采用能力本位课程,开发的逻辑起点是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强调职业能力培养。近年来,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与职业教育发展的高移,以能力为本的课程模式能否继续适用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一些研究认为,能力本位课程是以模块化任务为内容的课程,承载不了系统化的综合性知识。但另外一些研究认为,新时代背景下,应不断完善能力本位课程,对能力本位课程模式中的工作任务、职业能力概念做出重新解释,并深化对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开发技术的设计,包括从概括性层面理解和分析工作任务,把职业能力作为关键课程要素进行开发设计,并将开发出的职业能力融入教学当中[6]。基于对能力本位课程模式的重新解释和概念内涵的深入探究,能更适应智能化时代对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也能满足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职业性和高等性特色保持的需要。

(四)重视微观层面研究,深化内涵建设

从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的长期发展来看,多偏重宏观和中观层面研究,微观层面研究不足。而只有微观层面研究的不断推进,才能推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鼓励教师参与课程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当前,虽然中、高职基本采用了我国本土化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但课堂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究其原因,自上而下的课程改革,多是由教育管理者、课程专家等组成,教师很少参加,故课程改革理念不能很好融入课堂教学。基于此,职业本科课程开发要注重教师参与。

二是深化职教本科学生学习机制研究,推动分类教学。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阶段,既有来自职业教育体系的生源,也有来自普通教育体系的生源,两种教育体系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心理、学习障碍、学习路径等,要深入探究不同类型教学,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五)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推动可持续发展

一是建立职教本科专业学位制度。从法律层面确立职教本科的专业学位种类、层次,并授予资格认证,这有助于区分其培养目标与其他类型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差别。

二是建立职教本科招生考试制度。制定区别于普通教育体系,且具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色的招生考试制度。同时,针对普通高中、中职毕业生或者专科层次学生,采取多样化的招生考试方式。

三是完善职业教育制度标准体系。“职教二十条”提出,“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只有建立国家层面健全的标准和规范,将标准化建设作为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才能真正解决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才能推动职教本科深入发展。

四是建立质量评价和督导制度。在国家层面健全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对职教本科办学、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保证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同时,完善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办法,建立定期、不定期督导评估和专项督导评估制度,全方位监督、诊断职教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状况。

猜你喜欢

职教层面应用型
江阴市三个层面构建一体化治理重大事故隐患机制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高三化学复习的四个“层面”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