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2023-06-05龚芳怡赵美岚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龚芳怡 赵美岚

摘要:偉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的结晶。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历史源头,伟大建党精神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时代性育人价值,是滋养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基于此,要把握好伟大建党精神基本内涵,理清伟大建党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逻辑关系,遵循伟大建党精神所蕴含的先进性、实践性、革命性和政治性为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事业提供高质量价值引领这一客观规律,探寻以伟大建党精神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路径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1]从实践的角度来看,伟大建党精神还是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百年的历史符号。广泛弘扬和传承伟大建党精神是时代命题,站在历史新的更高起点上,应当加倍突出伟大建党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之间的关联性,挖掘伟大建党精神的文化底蕴,发挥其教育功能,明确其价值引领,作为宝贵精神资源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事业。

一、伟大建党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

(一) 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伟大建党精神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指引下,经过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建党实践的酝酿和积淀而形成的。从萌发到成熟,伟大建党精神展现出了跨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在列强侵略以及当时中国封建统治阶级软弱无能的情况下, 中华国土变得满目疮痍,民 众苦不堪言, 中华民族陷入国将不国的困局。在这生死存亡之际,一些有着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将国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引入中国,致使其在国内广泛传播开来。这种内蕴科学性、人民性的理论,让充满惶惑和愤懑的中国人民看到了中国能够摆脱当前困境的希望和道路。就这样,一个高扬着马克思主义科学旗帜的政党出现了,他们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相一致,尽心竭力为民众谋取利益,积极投身于群众斗争实践,伟大建党精神从此萌发。奋斗百年路,撰写新篇章。一经成立, 中国共产党便承载着广大人民的希冀和重托,坚定不移地怀揣初心使命,前赴后继,砥砺前行,带领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成就了一系列光辉灿烂的丰功伟绩,孕育了彪炳日月的伟大建党精神,全方位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独有的风骨特质、品格风貌。

(二) 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中国共产党自创建之初便统揽大局,力行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坚持真理的同时,还在实践中持续丰富和发展真理,为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征程中夺取胜利、创造奇迹提供了思想引领和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志存高远,从大处着眼把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作为毕生课题,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本着实干精神为理想信仰艰苦奋斗,在时间旅途中留下了他们拼搏的印记,映射着伟大又宝贵的建党精神。“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在中华民族危难关头,中国共产党遵循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属性,将为中国人民谋求福祉、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初心使命镌刻于心。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敦本务实,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朝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阔步迈进,积极投身于革命、建设和改革,努力解决国内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这是中国共产党铁骨铮铮、作风优良的生动写照,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波澜壮阔中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从打败帝国主义侵略者、推翻腐朽的封建制度,到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制度,到全面改革开放,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这个漫长而又艰辛的征途中涌现出无数为了民族信仰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献出个人生命也要勇往直前的革命斗士。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继承敢于斗争、勇于拼搏、发奋图强的优良传统,当面临严峻的形势任务时,畏手畏脚不可取,敢于出击才是真。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对党忠诚是衡量中国共产党立场是否坚定的准绳,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综合表达。中国共产党铁一般的纪律性和深深扎根于人民的群众性是世界上其他政党无可比拟的。当今世界局势云谲波诡,要想傲然屹立在这复杂多变的风暴中心,要求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坚持对党的忠诚性和人民主体性,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因人民而兴。

(三)以伟大建党精神滋养思想政治教育

不管是对于过去、还是现在乃至未来来说,伟大建党精神都是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为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高质量的教育价值引领。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想要得到高水平发展,就必须做到吐故纳新,与时俱进,汲取伟大建党精神中蕴藏的人文精神养分,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进一步优化、内容更具有感染力。另一方面,为更好地实现伟大建党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可以从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素养导向出发,根据教学情境的不同、主体取向的殊异,多角度凸显伟大建党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的创新发展,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积极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精神世界架构。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合于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可以有效滋养思想政治教育,使之得以持续发展。

二、伟大建党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引领

(一) 持续的先进性: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强力量”

伟大建党精神持续的先进性表现在共产党先驱们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追求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守,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从思想上端本正源的总开关和施行政策举措的风向标。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怕苦不畏难,收拾烂摊子、跨过绊脚石、打赢翻身仗,风雨兼程不停向前奔赴,至今仍然焕发着朝气与生命力,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人有着强大的思想力量作为支撑。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理想信念教育,不仅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的内在根基有着积极影响,是精神之钙,对提高他们之于时代任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更是大有裨益。新时期下,要将伟大建党精神中蕴含的理想信念教育优势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自律自强、勇攀高峰的精神力量相呼应,促成坚定理想信念入脑入心入行,把民族复兴历史使命内化为自觉担当的源头活水。为此,要最大程度发挥伟大建党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内在和外在的教育作用,以 马克思主义强大的力量为他们的思想加固,树立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的意识,带引他们做最忠实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主动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 鮮明的实践性: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明方向”

伟大建党精神鲜明的实践性表现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便将初心使命牢记于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全始全终奋斗的方向。伟大建党精神是超越个人利益的集体精神,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循着时代发展的轨迹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创造性意识。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所阐述的观点:实践对认识起决定性作用。不论是理性认识还是感性认识均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它们都厚植于时代发展的客观实践中。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任务,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方针,中国共产党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发扬实践精神,铿锵有力朝着既定的目标大步向前迈进,领导中国人民一齐描绘了一幅又一幅伟大胜利的时代画卷。

学思践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领路人带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层层深入,一齐探寻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真谛,评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汲取中国共产党的成功经验,这些都可以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实践中明确方向,主观能动地提高他们自身的共产主义觉悟,使得他们的个人发展更加全面。除此以外,这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做出的生动诠释。面对当今世界带来的纷繁复杂的机遇和挑战,不同文明和多元文化相互激荡碰撞,时代飞速发展和千变万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思想上保持定力、在行动上站稳脚跟。伟大建党精神体系中所蕴含的实践精神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明确自身的奋斗方向,要将这种红色精神融入血液,实践报国之行,身体力行,为坚持传承并弘扬好共产主义理想信仰筑牢实践之基。

(三)彻底的革命性: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树榜样”

伟大建党精神彻底的革命性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将个人利益甚至生死置之度外, 自始至终保持的顽强特质和革命品格。中国共产党诞生于风雨如晦的旧中国,那个苦难的年代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革命型政党,持有与生俱来的革命自觉性,以革命斗争的形式探寻中华民族复兴的出路。在实现人民解放、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百年征程中,无数革命先烈、优秀党员以赤诚之心勇担重任,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艰苦奋斗,九死不悔。中国共产党人以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自我提高精神,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党始终充满生机活力。

越是伟大的事业,越是充满挑战,越需要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2]。无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奋勇拼搏、敢于斗争的彻底革命精神,还是中国共产党人身上所锻造的坚韧不拔的优秀品格,都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品德修养提供了精神指引,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和正确的标杆。即使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今天,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这种不顾个人安危进行伟大革命、伟大斗争的精神仍然具有时代价值,对当代青年有着积极向上的精神感召力,是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精神风貌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领悟参透这本教科书的内涵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汲取伟大建党精神的不二选择。

(四)突出的政治性: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蓄涵养”

伟大建党精神突出的政治性表现为任何一位中国共产党人的首要政治品质和政治态度是忠于党、不负民,这是无条件的、具体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讲政治是突出的特点和优势。”[3]中国共产党人只有接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不断增强政治判断能力,把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真谛,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举一动时刻体现着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培植已久的情怀与涵养,早已深入中国共产党人的骨髓。

中国共产党人克己奉公的道德精神,力促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对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更为深入透彻的理解,两者不是两个独立的个体,而是辅车相依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可以从伟大建党精神所承载的思想内涵中汲取时代精神养分,将领悟到的真义转化为奋进的动力,提升个人境界,牢记爱党爱国爱民,在任何时刻,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都是第一顺位的,做到知行合一,努力充实自我,提高本领,报效祖国。

三、以建党精神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 加强思政课堂教学教育引导,充分传承伟大建党精神

以伟大建党精神深化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思政课堂的“主阵地”作用。思政课堂作为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排头兵,需要以高站位和新角度去完善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使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是赋予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崇高使命,要求有意识地将建党精神融入思政教学,加强在课堂上的教育引导作用,促使学生体悟中国共产党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思想伟力和信念,感受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实践精神和集体意志,学习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大无畏气概,领悟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政治品格和大局意识。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何会应时而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中华民族和人民开辟新道路、建立新中国的问题,理清“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马克思主义行”三者之间的理论逻辑关系,搞懂过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原因,总结经验,探求未来如何继续取得成功。同时,思政教育者要学会以问题链的形式追问,让学生深度参与思考并在思考中引导出伟大建党精神和实际生活相结合的问题,把宏大的天下事讲成鲜活的身边事,让思政课堂活起来,成为“思想行走”的课堂,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进一步发挥思政课堂的育人功能,赓续红色基因,充分传承伟大建党精神。

(二) 借助网络平台推广红色文化,广泛宣传伟大建党精神

在如今这个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结合新媒体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更为便捷、更富有吸引力,使包含伟大建党精神在内的红色文化得以广泛快速传播开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4]这意味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占好网络平台这一重要高地。一方面,从网络平台推广的内容上看,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选择一些能表达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事件或者人物素材、图片集、影片集等,确保主旨明确。如,论述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坚持真理,怎么将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文章;讲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带领人民建立新中国的影片。借助新媒体的广泛影响力使之得到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也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查阅和学习。另一方面,从网络平台推广的方式上看,可以通过调查手机客户端、社交媒体、视频号等各类网络平台的使用频次,选择用户集中、兴趣度高的网络平台,有重点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利用互联网传播优势,可以创建网络课堂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递红色文化,宣传伟大建党精神,让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拥有更好的渠道了解党的筚路蓝缕,感受党的百年芳华,从而更加拥护中国共产党。

(三)注重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有效外化伟大建党精神

新时代的育人方法不应该局限于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教学,社会实践可以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延伸和理论实践的一个途径。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培养新一代青年成长为国之栋梁,在教学方法上应当将传授理论知识与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置于同一水平线,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伟大建党精神的感染力直击人心,可以把它当作生动教材,立足其育人功能,开展丰富新颖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课堂中常践常得、常悟常进,感受建党精神的思想伟力,提升思想境界,凝聚奋进力量。将一些学习类社会实践活动及一些服务类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红色思想传播的载体,以既生动又富有吸引力的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在把这种红色资源融入现实社会实践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了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伟大建党精神得以有效外化,能够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的认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38(03):1-7.

[2]侯贵星.自觉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N].河北日报,2021-11-05(07).

[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23.

[4]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337-342.

基金項目:2019年度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生态文明视阈下习近平总书记对民生建设理论的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9KS07;2019

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领域民生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向度研究”,项目编号:MKS19106;

2019年度江西省研究生教改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018年版)》‘四维融合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XYJG-2019-064。

作者简介:龚芳怡(1998-),女,江西宜春人,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赵美岚(1971-),女,江西峡江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李赫蛮)

猜你喜欢

伟大建党精神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意涵与特质
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宣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