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阈下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研究

2023-06-05朱妍胡会欣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产业学院乡村振兴高职院校

朱妍 胡会欣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出明确的总体要求,即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达到高潮。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通过建设产业学院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类技术人才,全面提升乡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明确了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的目标定位及功能作用,分析了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设策略,为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赋能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高职院校;产业学院

一、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的目标定位

(一)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高职院校建设产业学院,首先要明确其服务定位,选择好产业或产业链,从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国家将新一代信息产业等九大产业列为战略新兴产业。这些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1]。首先,各高职院校应扎根地方,加大力度建设产业学院,针对区域小企业大集群、小商品大市场的产业特征,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基地,形成基地、招生、就业、教学、科研一体化的“五位一体”育人模式,实施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其次,为适应产业集群发展特点,可以以校企共同利益为基点,建设校企利益共同体,打造实体化运作、产学研训创一体化的产教综合体,一步步深化形成产教深度融合模式,推动学校从“大校”走向“强校”。最后,各高职院校可将产业学院的建设置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或产业链中,梳理各自的主要领域和办学资源,特别是与重点企业合作的资源,分析这些领域的服务定位与产业的关系,明确产业院校的服务定位,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对接行业或产业链,以此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二) 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政策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于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 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乡村 振兴战略的实施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目标是按照产业 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 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 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发布中央一号文 件,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 出总体部署,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指明 方向[3]。就目前来说,即使我国已经进入城市化进程中期阶 段,城市化已达60%以上,但农村人口仍然众多,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仍需探索。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建设不仅能促进当地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的集约化、现代化,而且能真正将现阶段我国的科技创新运用在农业的生产和发展过程中,保证农业在我国的主导地位。

二、高职院校建设产业学院的功能

(一) 以技术服务带动乡村产业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也需要融入现代化的技术,需要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学校在建设产业学院时,需要将乡村振兴过程中涉及到的专业涵括在内。例如,职业教育中的数字化技术是将农业与数字化相结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因此,可与社会资本共同建设科技创新基地,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加大“互联网+”农产品工程建设,提高农业工作效率,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推动科技带动创新,创新引领发展。

(二) 为乡村振兴提供专业人才支持

乡村经济发展是国家各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对乡村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要搞好乡村经济,就要发展和扩大农业就业,持续发展经济,促进农业和主导产业的合作吸纳,增加收入,扩大农村繁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地人才,鼓励有能力的人返乡创业,鼓励学生村干部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当前,农村人才“引进难、流失易”现象依然普遍,解决好人才开发和农村本土人才培养问题,是农村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目前我国有3.14億农业生产者,其中只有约1%的人拥有农业专业技术。高职院校通过开设产业学院,能够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更加注重对学生农业相关专业技能的培养,实践性比较强,尤其是对于农村新型实用技术人员的培养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另外,高职院校可通过构建产业学院与农村地区进行合作,将学生输送到农村地区,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现代化和专业型人才,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能够给予农村最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推动我国尽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三、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资金投入较少

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大都是实用型专业,开展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学校建设产业学院不仅需要购置相关的器材来满足学生实践,而且还需要对教师进行专业化培养,需要花费大量资金。目前,国家虽然大力提倡高职院校开设产业学院,但对该方面的资金补助相对较少。高职院校开设产业学院不仅要根据目前乡村振兴的进程,引进相应的农业实验仪器、农业生产器械等,同时,还需要寻找和租赁相关的实验场地,各方面花费较大。因此,国家需对高职院校给予更多费用补贴,才能为高职院校建设产业学院提供资本。

(二) 教师参与度不够

由于现实的教学机制、薪资机制、职称评聘机制等方面影响,高职院校教师服务社会的热情不高,主动与农村、农民联系较少,多满足于校内授课教书。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农业类职业院校教师自觉肩负起发展农业、建设农村、富裕农民的重大历史使命,通过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创新,强化教师自身思想政治建设,使其增强乡村振兴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4]。另外,部分教师进行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不多,对于乡村振兴与各产业结合的理论研究也不够。这些教师虽掌握了专业的理论知识,但是与目前乡村振兴过程中各方面进展联系不够密切,不利于学校各学科的融合发展。

(三)实践内容有限

各高职院校关于建设产业学院虽然有一定的专业和理论基础,也开拓了一定的实践场地,但因地区差异,导致在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不相同。例如,有些种子在实践基地培育和生长过程中的成活率能够达到90%以上,但在进行实践过程中的成活率仅有70%左右。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各种变量和条件都是可控的,但在实际的乡村振兴工作过程中任何变量都是不可控的,与实验室的环境相差甚远。高职院校建设产业学院的根本目的是为乡村振兴服务,但因各种自然条件的限制,学生们的实践内容十分有限。

四、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建设策略

产业学院的建设是各高职院校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因此,各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转型升级为切入点,深度融合特色专业或使专业群融入产业发展,加快引企引教进程,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建设质量,使办学质量实现新突破。另外,产业学院是高职院校推进产教融合的重要形式。新时代背景下,产教融合应融入高职院校教学科研活动中,可搭建高职院校网络创业对接平台,建立互利共赢联盟,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良好基础。最后,产业学院的建设首先要解决专业衔接和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的问题。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需要将专业导向变为需求导向,实施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学校要围绕产业服务导向,融入特定产业链和创新链,根据人才供给结构变化,全面推进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就目前高职院校建设产业学院的现状来说,最重要的是缺乏资金支持。所以,政府应在推动高职院校建设产业学院的过程中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同时,搭建相关企业与高职院校联系的平台,一方面能够在技术和人才上互通,另一方面能够真正从实践出发进行教学,提高教育成效。另外,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承担起统筹、指导和协调作用,将产业院校的发展纳入地方发展规划,政府直接投资,进行产业院校师资建设、联合培养等专业指导,建立政府、学校、企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多方共建、多方共管、多方共赢的合作办学模式。

各高职院校在建设产业学院时,应针对不同需求,打造以结果为导向的教育模式,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在培养全过程中,着力解决办学与行业需求脱节、专业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将优质教育资源投入服务型领域。在产业学院的运作框架下,使产学研拥有共同的话语权,企业可以直接参与产业学院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而增强产业学院的决策权。行业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应通过优势资源和特色资源的有效整合,围绕人才培养的特定行业定位,科学选择专业发展方向,联合制定人才培养规划,打造针对特定产业链和创新链的人才能力矩阵和课程体系,建立更符合实际的学习环境,培养深度契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5]。

五、总结

乡村振兴工作是我国现阶段的重点工作,高职院校作为为我国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主阵地,应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中来,这不仅是各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教师在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之外运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良机,同时,建设产业学院也能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开辟一条未来参与乡村振兴的通道,为我国乡村振兴工作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杨波,张锐,李亚宁.行业特色高校产业学院的建设模式与路径研究:以 H省 Z高校为例[J].河南教育(高等教育),2021,513(05):22-25.

[2]黄继先.合格评定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J].质量与认证,2021,179(09):33-35.

[3]孙鹏.基于 Ucinet 的乡村振兴研究知识图谱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23):233-235.

[4]郭海红,毕德全,陈立娥,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职院校教师发展路径探索:以江苏农林职業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9, 165(27):92-93.

基金项目:2022年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河南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对接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2B880012;2022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乡村振兴视阈下高职院校特色产业学院建设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2YB0546。

作者简介:朱妍(1994-),女,河南中牟人,助教,研究方向:职业教育;胡会欣(1987-),男,河南中牟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责任编辑冯会利)

猜你喜欢

产业学院乡村振兴高职院校
产业学院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关于高职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产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