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龚丽萍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经验探析

2023-06-04刘贤良黄发港胡初向

广西中医药 2023年5期
关键词:肘窝心火丘疹

刘贤良,黄发港,胡初向*

(1.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江西 南昌 330004;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6)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AD 被认为是一种系统性疾病,患者常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其他特应性疾病。AD 患者常伴有剧烈瘙痒,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西医治疗本病主要是运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组胺等药物,其在一定程度上可控制病情,但存在不良反应多、停药后易复发等问题。中医学在AD 的治疗方面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降低疾病复发率、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方面有独到的优势。

龚丽萍教授系主任医师、江西省名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临床工作四十余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儿童AD 的诊治经验颇丰,见解独特。笔者有幸随龚教授跟诊学习,承蒙教导,受益良多,现将龚师治疗儿童AD 经验做一简要总结,以供同道参考。

1 对儿童AD病因病机的认识

AD 是与遗传过敏体质相关的、皮肤湿疹样改变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AD 属中医学“四弯风”“奶癣”“血风疮”“浸淫疮”等范畴。古代医家陈实功认为其发病与先天体质有关,在《外科正宗》中写道:“奶癣,在胎中,母食五辛,父餐炙爆,遗执与儿,生后头面遍身发为奶癣,流脂成片,睡卧不安,搔痒不绝。”指出在孕期时,因母亲饮食不当,过食辛辣刺激或肥甘厚味之物,机体阴阳失调,邪热入里遗于胎儿,致其先天禀赋不足,造成体质偏于阳盛的特点,从而出生后头面至躯干遍发皮疹,瘙痒剧烈。清代医家吴谦认为该病是由风邪引起,在《医宗金鉴》中云“四弯风……此证生于两腿弯、脚弯,每月一发,形如风癣,属风邪袭人腠理而成。奇痒无度,搔破津水,形如湿癣”。即四弯风好发于双下肢腿弯及脚弯部,是由风邪伤于肌肤腠理所致,奇痒无比,其则有渗出液。

龚丽萍教授基于小儿“五脏不足有余论”认为小儿生理上的“心常有余、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因饮食失调、禀赋不耐、外感淫邪等因素易转变成病理上的心火有余、肝火肝风有余及脾虚,根据五行相生相克规律,木生火、木乘土,可致心火扰神、脾虚失运、湿热蕴结肌肤而发本病。因此提出“心火旺、脾虚、肝火旺”为此病之重要病因病机。

2 基于“五脏不足有余论”论治

“五脏不足有余论”是明代医家万全在钱乙“脏腑虚实辨证”的基础上提出,即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的观点。万全认为小儿既有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一面,又有脏腑娇嫩、形体未充的一面,这对小儿疾病防治和护理具有重要意义。龚丽萍教授认为儿童AD 患者发病与其“特应性”体质、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有关,而五脏不足有余论是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概括,其与体质、遗传、免疫等高度吻合。龚丽萍教授指出,小儿属“纯阳”之体,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气有余便是火”,即生理上的有余可转化为病理上的亢盛表现,小儿肝常有余,木生火,肝火旺盛可导致心火炽盛,且小儿本就心火有余、胎火毒盛,故临床多见面颈部红斑渗出、烦躁不安、舌尖红等症状。且肝藏血,体阴而用阳,小儿肝常有余,易生风动火,血热炙盛时多见疹色鲜红,根据五行相生相克规律,子旺泻其母,龚教授指出临床治疗清心火同时亦应注意清肝泻肝以断其“源”。基于小儿肝常有余理论,瘙痒亦从肝论治,小儿肝常有余,肝主风,蕴热者更易生风,风动则痒;又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阴血亏虚亦致皮肤失于濡养,导致血虚生风,扰于肌肤而瘙痒,故临床多用龙骨、牡蛎等药平肝止痒。脾乃后天之本,脾虚则正气不足,不能抵御邪气,而脾主四肢,故皮疹易发于四肢,且儿童AD 患者多并见食欲不振、便溏等脾虚症状。心理因素亦是儿童AD 的发病因素之一,儿童常因社会家庭环境、学业压力、疾病瘙痒难忍等感到紧张、焦虑,肝之疏泄失常,木旺乘土,使脾土更虚,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故临床扶脾同时亦应注意疏肝平肝抑肝。

3 三因制宜活用

3.1 因时制宜 龚教授认为因时制宜之“时”不仅指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还应根据患者生理年龄、病程以及社会时代变化等多方面情况整体结合辨证施治。龚教授认为AD 患者心火旺,心火对应夏季,夏季心火旺盛,而临床上部分AD 患者病情常在夏季加重,根据五行理论,心火克肺金,肺主皮毛,此时患者皮肤常出现干燥、瘙痒、脱屑等表现,故夏季治疗时应考虑配伍养阴润肺之品,如生地黄、百合等。AD 患者在冬季容易复发,冬季对应肾水,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理论,龚教授认为此乃心火旺反侮肾水所致,故指出患者冬季时常应注重食补肾阴之品,以助长肾水、固护阴血,以防疾病复发,此即所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患儿脏腑娇嫩、形体未充,针对这一年龄阶段的AD 患者,龚教授用药常加顾护阴液培土生金之药,忌苦寒攻伐之品。

3.2 因地制宜 《素问·五运行大论》曰:“东方生风……南方生热……中央生湿……西方生燥……北方生寒。”可见不同地域温度气候不一,其对疾病所产生的影响亦不一。正如《时病论》云:“南方之人,体气不实,偶触粪土沙秽之气,即腹痛闷乱。”《素问·五常政大论》云:“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龚教授临床诊治门诊患者时常因地制宜,辨证施治,南方常处潮湿,尤其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湿热加之临海风盛,患者易患风、湿、热之病,故龚教授临床常加用金银花、连翘等清热利湿祛风之药。

3.3 因人制宜 因人制宜是指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等不同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龚教授诊治儿童AD 患者时结合万全所说“小儿用药贵用和平,偏寒偏热之剂不可多服”,认为清心火药大多为苦寒之品,临床需慎用寒凉之药,防伤脾土,同时重视补肺健脾、顾护阴液。因患儿对致病因素的敏感性及疾病发展的倾向性与其体质有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因人制宜的本质是因质制宜。龚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临床治疗小儿AD 时,在辨证的基础上结合患儿体质,尤其是肺脾不足较明显的患儿,遣方用药时常加入补益肺脾之品,从而调节体质,有效缩短病程、减少疾病复发。

4 注重情志疏导

AD 可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研究发现,63%患有AD 的儿童青少年存在精神障碍[1]。龚丽萍教授认为焦虑紧张或精神压力等负面情绪会诱发或加重儿童AD 病情。其认为AD 患儿日常管理的复杂性以及患儿及其家属对AD 认识的缺乏导致了这种精神问题的产生,从而又反向加重病情,形成恶性循环。龚教授在临床中善用柴胡、钩藤、淡豆豉等疏肝平肝、宣发郁热之品,认为情志抑郁或思虑过度,可使肝气郁滞,气机不畅,日久郁而化火,致肝火亢盛,燔灼血液,血热妄行,久之伤及肝阴,化燥生风而发为本病。与此同时,龚教授临床还主动询问患儿在学习、生活等方面所遇到问题,以亲切、幽默的口吻,积极耐心地对患儿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患儿以缓解其焦虑情绪和减轻心理压力,并与患儿及其家长进行沟通,让患儿对AD 有充分的认识,从而减少恐惧感,增强其对治疗的信心。

5 医案举隅

患儿,男,7岁,2023年3月25日初诊。主诉:四肢肘窝、腘窝出现丘疹、斑丘疹伴瘙痒1 年余,加重1 周。1年前患儿无明显诱因下四肢出现红色丘疹、斑丘疹,皮肤干燥粗糙,瘙痒剧烈,外院诊断为儿童特应性皮炎,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情仍反复发作。患儿于1周前无明显诱因下症状加重,肘窝、腘窝处见散在红色丘疹、斑丘疹,对称分布,伴抓痕、脱屑,四肢、颜面部皮肤干燥粗糙,颈部及额头可见数个新发小丘疹,自觉瘙痒剧烈,情绪急躁,纳差,夜寐不佳,二便调,舌尖红、苔薄黄,脉数。查体:四肢肘窝、腘窝散发红色丘疹、斑丘疹,部分融合,皮损鲜红,颜面部皮肤干燥,可见脱屑,无渗出、结痂。西医诊断:儿童特应性皮炎;中医诊断:四弯风(心肝火旺兼脾虚证)。治以清心扶脾、疏肝平肝之法,方用自拟三草清心汤,组成:夏枯草6 g,车前草6 g,灯心草5 g,牡蛎12 g,钩藤10 g,防风5 g,淡豆豉5 g,太子参10 g,茯苓10 g,黄芩5 g,五味子3 g,甘草5 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温服。另嘱患儿治疗期间坚持做好局部保湿,外擦屏障修复剂透明质酸修复生物膜(薇诺娜),早晚各1次。

2023 年4 月8 日二诊。患儿无新发皮疹,四肢肘窝、腘窝红色丘疹、斑丘疹较前消退,仍感瘙痒,影响睡眠,皮肤仍干燥、脱屑,舌尖红、苔薄白,脉偏数。守上方,加用苦参、地肤子各6 g,共14 剂,水煎,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

2023 年4 月22 日三诊。患儿四肢肘窝、腘窝丘疹、斑丘疹明显消退,瘙痒减轻,寐一般,皮肤仍较干燥、脱屑,舌尖红、苔薄白,脉数。守上方,加用麦冬、沙参各6 g,共14剂,水煎,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

2023 年5 月6 日四诊。患儿四肢肘窝、腘窝丘疹、斑丘疹基本消退,瘙痒明显减轻,纳可,寐安,皮肤干燥缓解,大便稍干,排便不畅,舌尖红,苔薄白,脉偏数。守上方,加用火麻仁5 g,共14剂,水煎,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以巩固疗效。

按:本例患儿6 岁开始发病,患病1 年余,加重1周,地处南方湿热之处,小儿“脾常不足”,先天脾胃虚弱,土不生金,“肺常不足”,肺的宣发功能减弱,卫气失司,外邪容易入侵,加之“心常有余”,小儿心火亢盛,湿热郁肤,日久可耗伤津液,致皮肤干燥。另久病致患儿情志不畅,易表现为情绪急躁、烦躁不安,舌尖红、苔薄黄,脉偏数,四诊合参,中医诊断为四弯风(心肝火旺兼脾虚证)。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患儿病久致阴血耗伤,故可见肘窝、腘窝处皮肤干燥粗糙。患儿情志不畅,反加重病情,分析其病机乃脾虚为本,心火肝火偏盛,热扰神明为标,故治当以清心扶脾、疏肝平肝为法。方中灯心草清心火除烦以泻心火;夏枯草、钩藤、牡蛎清肝泻火、养血平肝;车前草、黄芩清热利水渗湿、凉血解毒;太子参、茯苓益气健脾、生津润肺;防风祛内外风增强止痒功效;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五味子益气养阴生津,补肾宁心安神,平复偏亢之阳气;甘草调和诸药。二诊患儿仍感瘙痒,故加苦参、地肤子增祛湿止痒之功。三诊时,患儿瘙痒减轻,但皮肤仍干燥脱屑,故加用麦冬、沙参补阴润肺。四诊时,患儿皮疹瘙痒基本缓解,大便偏干、排便不畅,故加火麻仁通便。

本案患儿病程较长,龚教授把握其“脾胃虚弱,心火亢盛、肝火旺盛”核心病机,临床辨证论治,扶脾为本,辅以清心疏肝清肝之法,另结合患者“肺常不足、肾常虚”特点,加用补肾润肺生津之品。并嘱患者配合外用保湿剂,以减轻患者瘙痒,修复患者皮肤屏障。治病求本,兼顾整体,三因制宜,终获良效。

6 小 结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典型表现为瘙痒、皮肤干燥、慢性湿疹样皮损,可导致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生活质量下降。发病与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关系密切,父母等家族成员有过敏性疾病史是本病的风险因素[2]。龚教授主张从心肝脾论治儿童AD,其基于小儿“五脏不足有余论”及五行相生相克规律,结合其多年临床实践,认为小儿生理上的“有余”一旦受到干扰,则易转换成病理上的“有余”。龚教授认为临床论治儿童AD,清心扶脾是基本治法。同时考虑儿童肺常不足、肾常虚,儿童AD 患者体质以肺脾质为主,故遣方用药时常加入补益肺脾、顾护阴液之品。此外,还应结合患者所处环境、气候等因素,三因制宜才能更准确地把握病机。总之,临证时当以审证求因,辨证论治为原则,结合儿童体质,根据病情变化及病程阶段灵活地选法用药,以获良效。

猜你喜欢

肘窝心火丘疹
抽血为何总从肘窝处入针?
3例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珍珠样丘疹: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牛年生人终之气运气养生
猪年生人终之气运气养生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四) 摇头摆尾去心火
珍珠样丘疹: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推推肘窝治胃痛
养生“金窝窝”之肘窝
肘窝拍打护理干预对老年肺部感染退热效果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