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建设研究

2023-06-04张桂花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职院校

张桂花

摘  要: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作为保障“立德树人”教育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课程,需对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建设现实情况进行分析,了解与掌握思政课程建设的不足之处与发展困境,才能制定科学的整改方案。文章结合现实情况,在现有的研究与调查基础上,提出针对性、个性化的解决策略,如提高对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视度、转变教育观念、加强思政教育队伍素养,调整与优化教学方案,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建立健全教学评价考核制度等相关策略等,旨在有效提高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育质量与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3)06-0-03

在当前高职教育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均由以往知识本位教育理念逐渐转变为能力本位教育教学观念,就能力本位实质而言,强化技能训练在综合职业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通过树立良好的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大多数教育教学研究机构针对专业能力、综合职业道德能力进行评价。对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品牌、教育特点,立足于现代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实际情況、解决对策相互结合的新评估视角,深度探索与研究高等职业院校思政课程教学质量建设的针对性、有效性教育策略;其重点之处、创新之处在于将以提升教学质量建设为研究重点,将高职院校思政教学革新有效联系,以此来保障高等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稳定发展。

一、多角度分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建设

就历史与现实角度而言,一方面,立足于纵向角度,高等职业院校思政课程教学质量建设属于历史性环节之一,提升教学质量需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汲取先进的经验,并且还需保障教学质量建设效果。为此,通过对历史进行追溯与回忆,探索与发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质量持续性建设的本质发展规律性,对其中的建设经验进行总结与归纳,将历史成果作为基础,以此来保障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建设能够行驶在正确科学的发展轨道上。另一方面,就横向角度而言,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属于共时性、时效性问题之一,加快基础理论研究、实际状况之间的结合速度,正视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问题[1]。立足于系统化、发展观、全方面角度上,对各种影响因子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其在教学系统中的实际地位进行整体掌握,提高思政教学工作的建设质量、建设水平,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挥其实际功能与现实作用,保障教学工作的时效性、精准性。同时,思政教育质量各种影响因素共同搭建的系统框架不是单纯某种因子相互联系建立的,因子与因子之间具备一定程度的内在逻辑关系与结构关系,其中需将教学质量视为基本前提,将课程教学质量视为关键内容,学生耐受能力视为基础条件,教学条件能够发挥有效的保障作用,其他因素则能起到一定补充效果。此外,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学质量评价属于关键环节之一,且受到广泛重视,理论研究成果丰富,然而教学质量评价始终是思政课程教学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方面较为薄弱的一个重要环节。增加对思政理论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内容、评价指标等方面的研究深度与广度,可以切实提升教学质量评价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二、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建设策略

(一)提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度,转变教学观念

随着思政教育教学工作相关会议的召开,国家颁布了有关强化思政课教学质量建设的文件,旨在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建设的水平与质量。高职院校应该立足于“以德为先”的育人基础,树立“德才兼备”的重要育人观念,从思想层面、行动层面提高教师对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重视度与关注度,并且将思想政治课程建设放置于学院工作的突出位置,以此来实现优先发展课程建设工作[2]。高职院校需要对中国共产党、国家对思政课程建设相关的重要会议精神进行深度研究与分析,在有关文件的指导下,根据院校教学发展特色与具体情况,对思想政治课程建设环节中所出现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与观察,通过树立正确科学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观念、建立健全思政课程建设管理体制机制、优化与加快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速度、调整与提升办学条件等方面出发,以此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拓宽思政课程的教学渠道,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其教学主要阵地的积极作用。此外,高职院校还应该提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人育人中的积极作用的认识程度,切实寻找“差距”,弥补“短板”,发挥“长板”,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自身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建设与科研建设等方面经费的支持力度,加快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前进速度。

例如,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而言,采取案例分析,如老人跌倒“扶不扶”,教师在教学案例中扮演着“编剧”“导演”等角色,始终围绕着思政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应该牢牢抓住主要问题,对其展开全方面、多角度的分析,在此过程中有利于最大化发挥出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担当“演员”“观众”等角色,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强化其对信息的分辨能力与选择能力,在无形中加快道德行为的内化,帮助其树立积极健康的道德行为。此教学案例可有效保障“道德的功能与作用”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对于本章节其他内容存在密切的关联,对于第五章教学内容具备一定的贯穿性。

(二)组建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

各个高职院校应该严格根据中国共产党、国务院相关要求,切实加快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速度,时刻关注思政教师个人发展情况,提高对思想政治教师在日常教学、科学研究、学习培训及后勤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高职院校要在结合有关文件以及相关要求基础上,思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比值不得低于1:350,适当增加专业思想政治教师的人数,在此基础上还需严格规范专职思想政治教师的招聘指标,即刚招聘的思想政治教师应拥有至少硕士研究生的学历,具备思政教育或者马克思主义理论等有关学科的专业化背景,同时提升对思想政治教师的招聘或者优秀人才引进的监督力度,定时对其进行考核与评估,以此来保障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的质量与水平[3]。各个高职院校还应该促进思想政治教师专职化建设速度,不应该将思想政治教师“挪作他用”,保障教师能够安心从事教育工作。高职院校还应该不断提高对思想政治教师培养工作的重视度与关注度,设计与完善思想政治教师人才培养方案,鼓励与支持思想政治教师参与岗前培训活动、课程培训活动等,并且对其提供较为可观的资金支撑。

三、基于学生内在动力出发转变教学形式与考核体系

(一)调整与优化教学方式与形式,强化学生思政学习的内在动力

传统思政理论课教学活动通常采取大班教学模式,此种教学模式可能会导致教师在课程教学活动中只是单纯对思政知识进行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局面形成。所以各个高职院校应该主动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创新速度,提高学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首先,可采取中小班教学模式,将班级总体人数抑制在120人以下,不仅有利于降低教师对课程管理的困难度,还能够增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协作机会,在此基础上,还需将小组讨论等教学组织模式使用于课程教学之中,有利于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思政理论教学之中[4]。其次,思政课教师在现代多媒体技术使用于教学活动之中时,需主动应用与发展多种教学模式(如案例教学模式或者探讨教学模式等),开展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在情况允许下还需安排与指导学生对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参观,对其实施情境教学方法。高职院校还应该主动研究与合理使用网络教学客户端,建立健全网络教学教育管理平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化发展。此外,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而言,高职院校应该最大限度发挥好任课教师的特长,鼓励与支持思政教师开展模块化教学、专题化教学,主动调整与细化思想政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调动与激发学生对思政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以此来激发其对学习的内在动力,最终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例如,贵州省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和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500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制定具备较高信效度的问卷调查评估量表,随机抽取可能会对教学质量带来影响的因子,使用统计学软件SPS23.0对调查问卷及其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依次获得真实性、客观性的首要资料与信息,为理论研究结论给予良好的参考依据,对思政教学质量的挑战与优化给予实证案例支持,了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影响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性、逻辑框架、各个要素之间系统框架与相关运行体系、系统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等内容,最大限度整体化、动态化了解教学智联建设的内部逻辑关系与本质规律性。立足于系统外在修复角度与维护工程角度,对思政理论课程教学质量评估在内涵、本质、要素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与完善,促使教师转变“填鸭式”教学模式,树立多元化教学模式,如在课程教学中使用案例分析法、多感官感知法等,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内在动力,引导学生对教学知识进行深度思考,了解知识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有利于提高其对知识的掌握度。

(二)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评价考核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考核制度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对学生思政课学习情况的考核与评价;二是对教师教学状况的考评。首先,高职院校应该提高学生思政课学习情况考评的规范化、系统化,建立健全对应的考核评价体系。就学生思政课学习状况考核而言,需针对科目内容了解程度、课程出勤情况及作用完成状况等相关方面进行综合性考核评价。其中对于科目内容了解程度所采取的考核方法(如笔试、面试或者机试)比较多元化、多样化,在此基础上还需结合思政学科考核要求、教学特点特征实施闭卷或者开卷考试。其中学生平时考核成绩能够适度提高平时成绩的比例,学生平时成绩应该占据期末综合性考核成绩的30%[5]。其次,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日常教学情况的评价考核体系。完善与优化思政课教师评价考核体系,有利于提升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评价考核体系建设应该突破以往重视学历、重视资历、重视论文等关注倾向,将教师具体教学工作业绩、教学效果视为基本评价指标,根据教师出勤情况、教案设计质量、课堂管理质量、学生综合性考核评估成绩、学生对教师的主观性评价等一系列影响因素,对思政课教师进行系统化、综合性评估。例如,通过对学生采取笔试联合机试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如“教学语言”的评价内容“教学语言是否清晰、准确、简练、通俗、生动、逻辑严谨,是否运用普通话开展教学活动”等,为教师完善教学方式、明确教学目标、提升教学质量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针对教师评价而言,对于“教学目的”的评价内容“知识、能力、价值观目标是否明确,教学目的是否符合新课程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知识技能、能力培养、思政教育要求是否明确、恰当、可行”;“教学方法”的评价内容“方法选择是否灵活多样,是否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互适应”等,有利于帮助教师了解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及时纠正问题,转变教学模式。

(三)利用语言艺术,提高思政理论课的语言感染力

语言作为思政理论课教师讲授思想政治知识、教人育人的重要手段之一,语言艺术使用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思政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好坏。为了有效保障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思政教师应该尽可能提升自身课程语言艺术使用效果,将深厚的思政文化理论底蕴和语言艺术密切联系,促使学生能够“乐于其中”“听得懂”,提高其对思政知识的理解度与了解度,能够有所获得。所以思政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具备较高的精准性、严密性以及科学性;换而言之,教学语言应该与语法高度协同,言简意赅[6]。思政教师语言还需要接近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情况,将深奥的思政道德使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表现出来,将复杂的思政理论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进行揭示,促使学生能够有效掌握与了解思想政治知识,有利于丰富其情操。此外,思政教师教学语言需声情并茂、具备丰富的情感。究其原因,思政理论课属于具备较强理论性与思想性的课程,教材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比较有限,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懂得如何使用声情并茂的教学语言对知识进行讲解,语调应该保持抑扬顿挫,具备一定的启发性,有利于提高思政课程的凝聚力。例如,在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思政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类似案例,旁敲侧击,促使学生能够在其中受到良好的启发,领悟其中的道理,如讲解一些生动形象的教学案例(如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来讲解爱国主义,来吸引学生的专注力,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说服教学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建设的发展路径进行探究,提高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时效性、针对性是十分重要的。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育应该和职业院校教学品牌、教学特点特征有机结合,立足于实际情况,将提升教学质量作为重点内容,形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示范标杆,揭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建设是制度体系、观念文化与组织机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机理,并针对当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建设的困境,提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建设机制的实践路向,以此来保障职业教学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牛媛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研究——以“八个相统一”原则为视角[J].大庆社会科学,2022,13(1):154-157.

[2]马梦驰.民法典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基于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问卷调查[J].文教资料,2021,34(20):112-113.

[3]李慧静,邢卫红.“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现实意义、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才智,2022,27(34):42-45.

[4]梁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创新研究——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J].人民长江,2020,51(12):230-231.

[5]胡利琴.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考——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J].科技风,2020,17(6):107-108.

[6]李靖.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探析[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1,25(4):99-102.

(責任编辑:张咏梅)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职院校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