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帘》译作中叙事时间与叙事空间的再现

2023-06-04蔡苏露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叙事空间叙事时间翻译

蔡苏露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比较韦尔蒂短篇小说集《绿帘》的原文和译文,从叙事时间与叙事空间层面深入分析韦尔蒂如何建构叙事场景、把握独特的叙事节奏、通过环境描写和意象建构来拓展叙事空间,以此来探讨翻译作品当中如何客观再现原文的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

关键词:韦尔蒂 《绿帘》 叙事时间 叙事空间 翻译

小说探索人类经验通常要建立在时间和空间这两个有效要素以及两者共同作用的基础上。时间和空间通常被认为是理所当然存在的因素,直到作家在作品中将两者有意识的分离开来。韦尔蒂的短篇小说集A Curtain of Green发表于1941年,是韦尔蒂早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集一共收录17个短篇小说,描绘了美国南方动荡社会中被异化的各种边缘化人群,题材涉及到美国南方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通过比较这些短篇和它们的译本——中央财经大学吴新云教授翻译的作品集《绿帘》(此外笔者还选取了其中两个故事《爱心探望》和《老路》的其他译本),探讨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在译本中的再现。

一.定格叙事画面,建构叙事场景

韦尔蒂被公认是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人物。她的作品通常着眼细节,以小见大,并且充分融入她作为一名摄影师对画面捕捉的敏感性。我们先从叙事场景来观察韦尔蒂如何定格画面,通过延长叙述时距给读者带来无与伦比的感官体验。

《绿帘》中的故事通常从普通的生活场景开始展开故事叙述。故事集中第一个故事《莉莉·道和三女士》开篇描述了三位女士收到埃利斯维尔弱智人学校来信时的场景。韦尔蒂寥寥几笔对人物动作的描述和人物对话的再现就把美国南方小镇居民们七嘴八舌、百无聊赖的画面刻画出来。在叙述时距上,译文基本上与原文保持一致,表现小镇居民对于莉莉围观并妄加评论的态度。不过细读起来,译文中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原文这两个句子:

1.Everybody else in the post office wondered whats up now.(3)

2.“Till my husband went up and explained she wasnt bright, and so did everybody else.”(3)

译文1:邮局里的其他人都讶异起来,不知道这会子出了什么事。

译文2:“当时我老公走向前解释说她不怎么伶俐,别的人也这样解释。”

Everybody else 在原文中反复出现,强化指代小镇居民作为围观者的形象。在两个译文当中“Everybody else”分别被译为“其他人”和“别的人”。这种译文的不一致性显然与原文中的强化功能相违背,不利于建构韦尔蒂镜头中冷漠围观者的形象。我们在众多美国南方作家作品中都可以读到类似的场景,一群不相干的观众七嘴八舌地在议论着小镇中某件奇闻异事,他们虽充满了好奇之心,确终是一副事不关己的世俗嘴脸。如福克纳的《献给艾米莉的玫瑰》,哈珀·李的《杀死一只知更鸟》等均是描写南方小镇居民冷漠民心的经典代表作品。韦尔蒂同样深谙此道,能够轻松驾驭这一类场景。

故事集中的《石化人》也描绘了美容院里小道消息横行的这样一个市侩场景。故事中主要内容是美容院里的美发师利奥塔与一位客人孕妇弗莱彻太太的对话。故事主要由两个对话场景组成,下面我们梳理出两个场景的关键词。

场景一

时间:石化人被揭发前

地点:美容院内

对帕克太太态度

弗莱彻太太:好奇、八卦

利奥塔:崇拜

比利迷恋理发店

场景二

时间:石化人被揭发后

地点:美容院内

对帕克太太态度

弗莱彻太太:得意,嫉妒

利奥塔:嫉妒,怀恨在心

比利在理发店挨打

第一场景是理发店里美容师和顾客闲聊的场景。利奥塔一方面讨好自己的主顾弗莱彻太太,但是另一方面又在弗莱彻太太面前吹捧自己的新租客帕克太太的魅力。两人看似关系融洽,实则暗较高下。利奥塔给弗莱彻太太讲述流动畸人秀的所见所闻,显得自己绕富有同情心,殊不知她所述令人作呕。第二场景发生在帕克太太举报了石化人,赚取了奖金即将离开之时,利奥塔显然在向弗莱彻太太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利奥塔对帕克太太态度急转,嫉妒又怀恨在心,几日美好的交情毁于一旦。弗莱彻太太一方面得意自己不是当事人利益没受损害,另一方面又嫉妒帕克太太的飞来横福。韦尔蒂还在两个场景中用帕克太太的孩子比利·博伊的表现和他受到的对待来反衬两个场景中两位主要人物的立场改变,是点睛之笔。通过这两个对话场景的再现,弗莱彻太太和利奥塔这种市井小民的形象深入人心;石化人与帕克太太等故事中从未正面出场的关键人物暴露了其虚伪的面具;南方小镇上冷漠单调、以金钱利益为主导的人情世故跃然纸上。

我们可以从译文看出译者通过翻译很好的再现了这两个重要的场景。美中不足的是译者对对话语言的处理比较周正,与主人公“市井小民”、未经受过太多教育的形象不相符合。首先,人物对话中有许多语法和拼写的错误,在译文中基本上缺失了。其次,对话中有些词汇的翻译显得比较正式,不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对话是韦尔蒂建构场景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她通过地道的语言,娴熟的叙述技巧把這种南方小镇众人交头接耳,表面恭敬、背地对人恶言相向的画面真实地捕捉下来,翻译时译者应该极力从对话语言、人物形象去还原韦尔蒂建构的叙事画面。

二.时空同态的叙事节奏

韦尔蒂作为一位优秀的作家与一位优秀的摄影师,对于时间和空间都非常敏感。她善于在语篇中将时间和空间相融合,并置时空。下面以《钥匙》为例来分析韦尔蒂将时空并置的叙事节奏。从聋哑人艾伯特捡到这个“命运交给他的钥匙”之后,故事的叙述者就开始详细描述艾伯特和他妻子的一系列反应以及心理变化。接下来我们选取小说中部分内容,以段落为单位来标注叙述者的主要叙述内容。

1.艾伯特对埃莉的“激情演讲”(对话)—— 2.其他乘客的反应(环境描述)—— 3.艾伯特再次补充钥匙的重要性(对话)—— 4. 埃莉回应艾伯特——5. 艾伯特第三次重申钥匙的意义(对话)—— 6.旁观年轻男人的反应 (环境描述)——7. 车站的环境描述(环境描述)——8.车站其他乘客的反应(环境描述)——9.对旁观年轻男人的猜想(全知叙述者)—— 10.列车员告之艾伯特和埃莉他们错过列车(推动情节发展)——11.艾伯特和埃莉的反应——12.旁观年轻男人的反应——13. 艾伯特和埃莉开始交谈(对话)——14. 艾伯特的心理活动描写(全知叙述者)——15. 艾伯特和埃莉继续讨论(对话)——16. 艾伯特心理活动描写 (全知叙述者)。(从原文32页艾伯特与埃莉交流的段落开始)

前面我们提到,韦尔蒂将她的作品当做摄影中捕捉画面一样来进行创作,这个篇幅即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故事在缓慢的推进,16个元素中只有第10个元素在功能上直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叙事定格在这一事件之前和之后的短暂时间内。首先,人物对话是最常见的一种叙述时间与故事时间相等的场景 (scene)。人物对话前后共出现了5次,频率较高,而且对话穿插在情节的始终。通过这些对话,韦尔蒂真实地再现了故事的现场,让读者有更好的浸入式体验。其次,这些对话都是由艾伯特发起的,这充分凸显了艾伯特在捡到这个神秘的钥匙时内心发生的积极的变化。在一篇讲述聋哑人主人公的故事中大量的使用对话恐怕也是韦尔蒂匠心独特的叙事手法,充分地表现了男女主人公的寂寞与无助。此外,16个情节要素中环境描述2,6,7,8以及心理活动描写14,16 有规律的交替穿插在叙事当中,构成了叙事中对观察对象进行描述的停顿(pause)。对话延展了故事的叙述时间,而停顿静止了时间,来辐射此刻正在发生的事件的更大空间,如环境空间和心理空间。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场景(对话)和停顿在韦尔蒂笔下不断交替的出现,形成了规律交错的叙事节奏,让读者直观感受到时间与空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带来极佳的阅读体验。参照译文,译者从叙述内容和段落上很好的契合了原文的安排,因此也较好地保留了韦尔蒂这一独特的时空同态的叙事节奏。

三.建构意象与环境

韦尔蒂在多篇短篇中注重通过景物描写来建构叙事空间,并且她善于发展各种具体物意象来深化主题。因此在翻译时,译者应该注重突出意象和景物的作用。首先我们选取《一则新闻》中的一个段落来看意象的作用:

原文:The fire slipped and suddenly roared in the house already deafening with the rain which beat upon the roof and hung full of lightening and thunder outside. (13)

译文:室外滂沱大雨砸在屋顶上,电闪雷鸣中,雨帘垂落;屋内感觉已是震耳欲聋,此时火苗暗了一下,突然间又旺了起来。

此处译者应该注意到《一则新闻》中反复出现了“火”这个意象。韦尔蒂在前面故事里通过“火炉”“火”等意象来烘托家的温暖,让女主人公和读者都产生这样一种错觉,而实际上家对于女主人公来说是一个温暖的幻想,更是一种无形的束缚。在这一场景中韦尔蒂使用“火”来呼应女主人公情绪的变化。看到报纸中的一则新闻后,女主人公的内心如火苗一样此起彼伏,而屋外的磅礴大雨起到了一个衬托氛围的作用。相比较来說,译文中的语序削弱了火苗的主体性作用,而环境描写应该对应原文置于句末,起到一个衬托的作用。建议此处将译文调整为:

试译: 此时屋内的火苗暗了一下,突然间又旺了起来,滂沱大雨砸在屋顶上,屋外电闪雷鸣,震耳欲聋。

除了意象以外,韦尔蒂也非常擅长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主题。故事集的最后一个故事《老路》或译为《熟路》是韦尔蒂最出名的短篇作品之一。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位年老的黑人老太太菲尼克斯杰克逊一路千辛万苦,远赴纳齐兹小镇为孙子取药的故事。小说绝大部分篇幅都在描述菲尼克斯在路途上遇到的各种困境以及她如何乐观积极地克服各种困难。韦尔蒂用一个个详细、具体的场景构建了这一条满是荆棘的老路,勾勒了一个勇敢、坚韧、质朴而顽强的黑人老太太的形象。下面我们选取故事中的开头段落,用两个译本来进行比较,分析韦尔蒂如何通过环境描写建构叙事空间。

译文1:1.这是十二月里一个晴朗而又寒冽的清晨。在僻远的乡下,有一位头上包着红布的黑人老太太,正在横穿松林的小路上走着。2.她的名字叫菲尼克斯杰克逊。3.她身材矮小,老态龙钟,像祖父时代的旧钟的钟摆一样,左右摇晃着,不紧不慢地缓缓穿过阴幽的树影。4.她拿着一只伞柄坐的细小手杖,不停地敲打着前边封冻的土地,在宁静的空气中发出持续的沉抑的相声,就象孤寂的小鸟的啼啭,情思冥邈。

译文2:1.十二月的一个清晨,天气晴朗而冰冷。僻远的乡下,有位黑人老妇头缠红布,沿着松林中的小径走来。2.她叫菲尼克斯杰克逊,一把年纪,身形瘦小,在幽暗的树影中缓缓前行,步子稍稍有点左右摇摆,犹如老式座钟的钟摆让人半觉沉重伴感轻盈。3.她拿着一根用伞柄做成的细小手杖,不停地敲击着前方冰冻的地面,打破了空气的沉寂,形成一种低沉而延绵的喧响,像只孤单的小鸟啁啾鸣叫,引人遐想。

故事的开头场景读起来耐人寻味,交代了故事的主要场景,也奠定了小说的主要基调。笔者认真比较了两个译本,它们基本上传递出韦尔蒂在故事开始想要交代的主要信息,建构了这样一个空间: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位黑人老太太独自艰辛地走在一条树林中的小道上。这一叙事空间不仅仅交代了故事的开端,更为读者埋下了伏笔:菲尼克斯是谁?她要去哪里?她要去干什么?我们找到这些答案后再回头细读原文和两个译本时,就能更好地理解韦尔蒂的用意。

首先在措词上,笔者认为“old Negro woman”译为“黑人老太太”似乎比译为“黑人老妇人”更加合理,体现了故事叙述者对老太太的一种尊重和认同,而且这种认同感在故事后面的发展中一直在延续并升华。其次,译文1省略掉一些原文中比较具体的意向,如”the balanced heaviness and lightness of a pendulum”并没有表现出来。而译文2中把它译为“半觉沉重半感轻盈”有一些拗口。再次,在空间建构上,以译文2中的第2个句子为例,笔者认为译文中从句的顺序更加与原文契合,也更好的将黑人老太太的主动性体现出来。段落中的最后一句话是建构空间中的声音意象来衬托老太太的孤独与坚强,两个译文都没有很好的传递这一信息。

在故事开头情境空间内,韦尔蒂也暗示了时间的延绵。文中提到老太太的步伐犹如老式座钟的钟摆忽轻忽重,一方面既描写出老太太的笨重的体态,另一方面也强调了老太太鹤骨霜髯,经历了时间的洗礼。韦尔蒂在《一个作家的开始》中回顾童年时曾提到钟对她的影响。“我们听着钟摆声长大。”“我们终身都对时间非常敏感。这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至少很好,我能够由此几乎最早并深刻地体会到什么是时间顺序。这是我不自觉学会的事情之一,而且每当我有需要时它就会及时出现。”由此可见,钟对于韦尔蒂的有着重要特殊的寓意,借此读者也可以更好地理解韦尔蒂赋予这位黑人老太太固若钟表、历经坎坷的意义了。

总的说来《绿帘》译本整体上较好地再现了韦尔蒂的叙事风格,从内容和技巧上比较原滋原味的保留了韦尔蒂叙事的镜头感。不过从场景建构,叙事节奏,叙事空间等不同层面可以看到译者在一些细节方面的处理还是不尽人意。韦尔蒂的大部分作品还没有中译本,希望不久的将来韦尔蒂更多优秀的作品能被中国读者读到,也希望本文的分析能为感兴趣的译者抛砖引玉,也能促进翻译研究者们更多关注翻译过程中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的再现。

参考文献

[1]Welty, Eudora. The Collected Stories of Eudora Welty. New York: HBJ, 1980.

[2]Welty, Eudora. One Writers Beginning.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3]Welty, Eudora. The Eye of the Story: Selected Essays and Reviews.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8.

[4]尤多拉·韋尔蒂著,吴新云译,《绿帘》,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本论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副文本中的韦尔蒂作品研究》(项目号: 21YJC752001)、广东高校科研平台和科研项目《韦尔蒂作品中的童话与神话》(项目号:2020WQNCXC002)以及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共建课题尤多拉·韦尔蒂作品中的平行叙事研究(项目号:20022GZGJ263)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猜你喜欢

叙事空间叙事时间翻译
多义的叙事阐释空间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王家卫电影中的导演叙事与叙事“时间”
浅析《喧哗与骚动》中的叙事时间
《塔楼》的叙事研究
简析《孔雀东南飞》的叙事时空性
《格列佛游记》叙事伦理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