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代小说中的陶瓷茶盏
2023-06-02蔡定益
蔡定益
(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333403)
0 引言
清代小说创作十分繁荣,这些小说内有大量陶瓷茶盏的内容。小说当然是建立在文艺虚构的基础上,但毫无疑问很大程度也是对现实真实的反映。目前学术界尚未有成果对清代小说中的陶瓷茶盏进行全面研究,有鉴于此,特写作本文。
1 茶盏的不同称呼
清代小说中的茶盏被称为碗、盏、杯、钟、盅和瓯等。
茶盏最常被称为碗。如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四十九回:“丁丑摆了两盘上好油酥果品,揩抹了两个茶碗,倾了新泡的茶。二人一边吃着,便商量姜氏事体来。”[1]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右边几上汝窑美人觚——觚内插着时鲜花卉,并茗碗痰盒等物。……椅之两边,也有一对高几,几上茗碗瓶具备。其余陈设,自不必细说。”[2]清惜红居士《李公案奇闻》第二十九回:“(妇人)一边说,一边取了个茶碗,向灶上沏上开水,便叫后生递给李公。李公接过茶问道……”[3]清陈栩《泪珠缘》第八回:“春妍……便倒碗茶送与婉香面前,说:‘小姐不要这样,吃口儿茶,谈谈心罢。’婉香便含着泪,慢慢揭开茶碗,出了一会神,便喝了口……宝珠便站起来慢慢地走出出房门。回头见婉香还对着茶碗出神”。[4]清陆士谔《十尾龟》第四回:“阿根不觉看呆了。雨生拿起茶碗,觑阿根不防备,早放了点子不知什么在里头,倒出一杯送至阿根面前道:‘根兄吃茶。’”[5]
茶盏有时也被称为盏。如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韩樾子”条曰:“妇捺之使坐,小婢沏茗,茗尤香美,一旗一盏,不识何名。……韩顿首谢。秀立迴廊下,把茗盏,召韩问曰:‘居此几时矣?’”[6]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九回:“成氏夫人因宝云的奶公才从南边带来两瓶‘云雾茶’,命人送来给诸位才女各烹一盏。盏内俱现云雾之状。众人看了,莫不称奇。”[7]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胡四相公”条曰:“(张虚一)甫坐,即有镂漆朱盘贮双茗盏,悬目前。各取对饮,吸呖有声,而终不见其人。茶已,继之以酒。”[8]清佚名《小五义》第九十七回:“喽兵献上茶来。……徐三爷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上茶来就喝。龙滔、姚猛、史云,也就端起了茶盏。”[9]
茶盏也被称为杯。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十六回:“范姑子捧上茶来,盛公子不接茶杯。……少顷,宝剑拿茶上来,茶杯也是家人皮套带来的。众人喝茶时,也不知是普洱,君山,武彝,阳羡,只觉得异香别昧,果然出奇。”[1]清梁恭辰《北东园笔录》“山阳大狱”条曰:“先是伸汉坚不承,一日熬跪倦极,忽乞茶饮,命左右与之,伸汉执茶杯瞪目良久,遂吐实”。[10]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八回:“正想脱身,那个老者又献两杯茶道:‘斗室屈尊,致令大贤受热,殊抱不安。……’二人欠身接过茶杯。”[7]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五回:“家下仆妇们将带着行路的茶壶茶杯,十锦屉盒,各样小食端来,凤姐等吃过茶,待他们收拾完毕,便起身上车。”[2]
茶盏也被称为钟(锺)或盅。以下三例茶盏被称为钟(锺)。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迎春的丫鬟司棋与探春的丫鬟待书二人正掀帘子出来,手里都捧着茶钟,周瑞家的便知他们姊妹在一处坐着呢”。[2]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二回:“两人到庭上行礼坐下。龙文问了于冰籍贯,又问了几句下场的话,只呷了两口茶,便将钟儿放下去了。”[11]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五十一回:“琪官接取茶锺,随手放下,坐于一旁,转身向外。韵叟还要吃茶,连说三遍,琪官只是不动,冷冷答道:‘等冠香来筛拨耐吃,倪笨手笨脚陆里会筛茶?’韵叟呵呵一笑,亲身起立,要取茶锺。瑶官含笑近前,代筛递上。”[12]
以下三例茶盏被称为盅。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二十二回:“双庆儿送上茶来,绍闻奉过茶……九娃走上前来,磕下头去……绍闻一手搀起,那九娃就站在绍闻跟前,等着接茶盅”。[1]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二十八回:“忽听下边说道:‘雨前茶泡好了。’茶博士道:‘公子爷请先看水牌。小人与那位取茶去。’转身不多时,擎了一壶茶,一个盅子,拿至展爷那边,又应酬了几句。”[13]清石玉昆《续小五义》第六十五回:“山西雁要看里面景致,就蹿上树去,往下一瞧,院子里靠着南墙有两个气死风灯笼、一个八仙桌子、两把椅子,大红的围桌上绣三蓝的花朵,大红椅披。桌子上有一个茶壶,四五个茶盅,一个铜盘子。”[14]
清代小说中也有时把茶盏称为瓯。如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四十一回:“老者进去,取了一壶茶、几个茶瓯,拉众人去到水亭坐下。”[15]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七:“有游士借居万柳堂……古器铜器磁器十许,古书册画卷又十许,笔床水注,酒盏茶瓯,纸扇棕拂之类,皆极精致。”[16]清俞达《青楼梦》第十四回:“挹香……口中喃喃的念道:‘口渴,口渴,惜无茶吃。 ’爱卿听见,忙携茶瓯进房道:‘茶来了。’”[17]
2 茶盏材质一般为陶瓷
清代小说中的茶盏材质一般为陶瓷,如以下几部小说分别称陶瓷茶盏为磁瓯、瓷瓦、磁盏和磁盅。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十五回称茶盏为磁瓯:“门徒捧茶来,道士斥道:‘这样尊客,可是这等磁瓯子及这般茶品待的么?可把昨年游四川时,重庆府带的蒙顶煎来。’”[1]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六回称打碎了的茶盏为磁瓦:“这里众媳妇收拾杯盘碗盏时,却少了个细茶杯,各处寻觅不见,又问众人:‘必是谁失手打了。撂在那里,告诉我拿了磁瓦去交收是证见,不然又说偷起来。’”[2]清尹湛纳希《一层楼》第一十三回称茶盏为磁盏:“一时,众人都到亭上来,只见栏杆外放着两张条桌,上面放着茶杯、磁盏、各色托盘等物,那边有几个丫头扇火烹茶,这边又有几个丫头在风炉内燃火暖酒。”[18]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十八回将陶瓷茶盏称为磁盅:“忽见二房的小丫环小柳,从内里转出来,手拿着一折盅茶。……恰当转角时,与马氏打个照面,把那折盅茶倒在地上,磁盅也打得粉碎。”[19]
前代瓷窑烧造的精美陶瓷被称为古窑、旧窑、古瓷和旧瓷等。如清尹湛纳希《一层楼》第四回出现“古窑茶盅”,即古代瓷窑烧造的茶盏:“正堂内摆了筵席,各坐旁边,皆设一小几……又在洋瓷小托盘内摆了各种古窑茶盅。各色花瓶中插着岁寒三友、玉棠、香桂等新鲜花朵。”[18]又如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三回称茶盏为“旧窑茶杯”,也即前代瓷窑茶盏:“这边贾母花厅之上共摆了十来席。每一席旁边设一几,几上设炉瓶三事……又有小洋漆茶盘,内放着旧窑茶杯并十锦小茶吊,里面泡着上等名茶。”[2]又如清松云氏《英云梦传》第十三回出现“古瓷盅子”,即古代流传下来的陶瓷茶盏:“只见里面就走出一个小童,笑嘻嘻的手提着白铜茶壶一把,古瓷盅子一只,走近前来,斟杯茶递上道:‘王老爷请茶。’”[20]再如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九回出现“旧瓷茶碗”,即古代传承下来的陶瓷茶盏:“话言未了,苍头送上茶来,是两个旧瓷茶碗,淡绿色的茶,才放在桌上,清香已竟扑鼻。”[21]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十五回称茶盏为“景德俗磁”,也即景德镇生产的瓷器:“蔡湘奉上茶来,三杯分献。绍闻道:‘六安近产,景德俗磁,惶愧,惶愧。’”[1]景德镇是清代的瓷业生产中心。
3 白瓷茶盏
清代茶盏主流为白瓷,也有青瓷、黄瓷、黑瓷和红瓷等。
白瓷茶盏最为常见。如以下两部小说中的茶盏皆为白瓷。清郭广瑞《永庆升平前传》第六回:“方至后堂,见西边有八仙桌一张,一边有几凳一个,上边放有磁茶壶一把,两个细白磁茶盅儿。”[22]清竹溪山人《粉妆楼》第十三回:“祇听得外面脚步响,走进一个小小的梅香,约有十二三岁,手中托一个小小的金漆茶盘,盘中放了一白磁的盖碗,碗内泡了一碗香茶。”[23]
以下几部小说中的茶盏为官窑所产白瓷。清代官窑指的是清代朝廷在景德镇所设的为宫廷烧造瓷器的瓷窑。清遽园《负曝闲谈》第二十八回:“跟兔早把紫檀茶盘托了茶来,是净白的官窑。汪老二揭开盖,碧绿的茶叶,汪老二是杭州人,知道是大叶龙井,很难得的。细细的品了一回,又问:‘这水是什么水?’跟兔说:‘这是玉泉的泉水。’”[24]“净白的官窑”也即官窑烧造的白瓷茶盏。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当下贾母等吃过茶,又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来。……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贾母便吃了半盏,便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然后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2]茶盏被称为“官窑脱胎填白盖碗”“官窑”指的是茶盏是官窑烧造的,质量上乘精细,“脱胎”是一种陶瓷工艺,盏壁极薄半透明,像是脱去了胎体一样,“填白”也称为“甜白”,白色宜人如甜一般,也有说法是白色类似白糖故名。清无名子《九云记》第三十一回:“说些闲话之际,兰阳但见那老妈、丫鬟们在窗外纷纷忙乱,也有酌水的,也有扇炉的,也有彩茶的,也有涤杯的,不多时将茶泡了上来。……又有两只绿玉斗,又有一色的官窑脱胎填白盖几个。”[25]此段文字有关饮茶的描写是模仿《红楼梦》,将茶盏称为“官窑脱胎填白盖”,“盖”是指盖碗。
清韵清女史吕逸《返生香》第四回中的白瓷茶盏被称为“宣白磁杯”:“丹初燃炭于炉,挥以小扇。……丹初试茗已,选宣白磁杯,满斟进之曰:‘饮此足以解酲。’”[26]明宣德年间的官窑被称为宣窑,“宣白磁杯”是指宣窑烧造的精美白瓷茶盏,清代所谓的宣窑白瓷一般是仿制的。
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回中的白瓷茶盏被称为“粉定茶杯”,也即定窑款式的白瓷茶盏,清代定窑茶盏一般是仿制的:“赵家的忙着去预备茶水,捧上一只粉定茶杯,杯内满盛着绿沉沉新泡的碧螺春。”[27]
4 青瓷、黑瓷和黄瓷茶盏
除白瓷外,清代小说中的茶盏还有青瓷、黑瓷和黄瓷等。
以下两部小说中的茶盏是青瓷。清尹湛纳希《一层楼》第二十一回:“西边放着藏书的铁梨木长橱,上边摆了古皿茶具之类。璞玉随手拿起一两件看,都是真正汝窑细瓷的,况其托盘都是海棠、梅花式样的各色玻璃做的,精美异常。只因春日天气,橱上落了些细尘。”[18]“汝窑细瓷”是指宋代汝窑烧造的瓷器,属于青瓷,清代的所谓汝窑瓷器多为仿制。清德龄《御香缥缈录》第二十九回:“靠近这炉子的一张桌子上,安着一柄小小的玉碗,有一个金制的托衬着;特地从(慈禧)太后自己常用的几副茶具内挑出来的。以备盛着药给伊老人家去喝。在这同一张桌子上,远远地离着那玉碗,另有四柄白色或蓝色的磁杯,很齐整地排列着。”[28]“白色或蓝色的磁杯”是指白瓷或青瓷茶盏。
以下两部小说中的茶盏是黄瓷。清遽园《负曝闲谈》第二回:“足足等了一个多时辰,才见沈老爷捧着一把紫砂茶壶,一个黄砂碗,把酱油颜色一般的茶斟上一杯,连说:‘怠慢得很。’”[24]清石玉昆《小五义》第六十五回:“过卖吓的是浑身乱抖,说:‘……我说外头是门口,外头西边有个绿瓷缸,瓷缸上有块板,板上头有个黄砂碗,拿起来就喝,也不用给钱。谁叫你拿起人家的茶来喝?人家岂有不说的道理?’”[9]黄砂碗是一种瓷质粗糙的茶碗,呈黄色,故称。
清佚名《绿牡丹》第五十回中的茶盏是黑瓷:“桌上搁了一个粗瓷缸,缸内盛了满满的一缸凉茶。缸边有三个黑窑碗,内盛着三碗凉茶。余谦看光景是施茶庵子。”[29]
5 盖碗的普及
清代茶盏在器型方面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盖碗的普及。盖碗在器型设计上是上置盖,下带托,盖是用于保温防尘,也有利于保存香气,还可饮茶时拨去茶叶,托的作用主要是防烫。
在清代小说中,盖碗已经极为常见。如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二回:“贾琏忙也立身说道:‘好姐姐,再坐一坐,兄弟还有事相求。’说着便骂小丫头:‘怎么不沏好茶来!快拿干净盖碗,把昨儿进上的新茶沏一碗来。’”[2]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六十一回:“师徒离轩,出至胡同口,绍闻陪的上了车。德喜将暖壶细茶,皮套盖碗,以及点心果品,俱安置车上。”[1]盖碗带有皮套,是为了携带的便利。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八十二回:“早有禁子郝头儿接下差使,领艾虎到了监中单间屋里,道:‘少爷,你就这里坐吧。待我取茶去。’少时取了新泡的盖碗茶来。”[13]清佚名《刘公案》第七十七回:“(净和尚)两只手又一扳地下的高桌,把那些个盖碗咧、茶盘咧、瓷瓶咧这些东西都掉在地下咧,是‘哗啦’的一声不是?”[30]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二十七回:“诸三姐送上一盖碗茶,又取一只玻璃高脚盆子,揩抹干净,向床下瓦坛内捞了一把西瓜子,授与诸十全。”
盖碗有时也被称为盖钟或盖杯。如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中的盖碗被称为盖钟:“平儿站在炕沿边,捧着小小的一个填漆茶盘,盘内一个小盖钟。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2]清邗上蒙人《风月梦》第五回中的盖碗被称为盖杯:“和尚谢过,邀请众人到厅上坐下,道人泡了盖杯茶,捧在各人面前,又有卖水烟的上来,装了水烟。”[31]
盖碗之盖是茶盏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清代小说中涉及茶盏时常会提及盖。如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七回:“张老端过茶来,公子……端起来要喝,无奈那茶碗是个斗口儿的,盖着盖儿,再也喝不到嘴里。无法,揭开盖儿,见那茶叶泡的岗尖的,待好宣腾到碗外头来了。”[32]清佚名《林公案》第三十五回:“且说茶棚子里有两个特别爱喝水的茶客,店伙计刚正替他们冲过开水……哪知隔不多时,那两个渴死鬼,又在那里碰碗盖催开水了。店伙计心中发恨,只做不曾听得,不去理会他们。不道那二人不问情由,只把茶碗盖当当价碰个不住,再不理会时,茶碗一定难保。”[33]清佚名《杀子报》第二回:“那妇人奉上茶来,碗盖一开,一阵清香,却是武夷毛尖,连忙端起茶杯,呷了一口。”[34]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四回:“前任移交下来,一些是五只吃茶的盖碗,内中有一只没有盖子。这边点收的时候,那个跟班的一个不当心,又跌碎了一只盖子。无奈这跟班的又想自己讨好,不肯说是跌破了,见了老爷,只推头说是前任只交过来三只有盖子的,以为一只茶碗盖子为价有限。”[35]
6 茶盏之茶托
茶盏之托是配合茶盏使用的主要器具,主要作用是饮茶时防烫。清代小说中常出现茶托。如清佚名《走马春秋》第三回:“袁达领命,用一个金角炉,炉中焚香,放在殿上,斟上两杯茶,放在茶托内,即请殿下捧茶。”[36]清佚名《施公案》第四百七十回:“天霸与人杰……正说之间,忽见花园东首有个船厅,厅旁有石桥,石桥那面,见了两个十数岁的孩童,一人提着个灯笼,一人端了个茶托。”[37]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七十八回:“白福端着茶,纳闷道:‘这是什么朋友呢?给他端了茶来,他又走了。我这是什么差使呢?’白玉堂已会其意,便道:‘将茶放下,取个灯笼来。’白福放下茶托,回身取了灯笼。”[13]
配合茶盏之托常被设计成船的形状,所以也常被称为茶船。如题名明李春芳实为清佚名所撰的《海公案·海公大红袍全传》第二十八回:“复把一盏放在滚水之内煮至百滚,那盏儿自然是滚热的。烹上了茶,却不用茶船,就放在茶盘之上。待他来拿的时候,必然烫着了手。”[38]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四回也提及了“茶船”:“器物:便面、茶船。”[7]便面是宴会用来遮面之物,茶船即为船形茶托。清佚名《听月楼》第十一回:“只见远远来了一个绝美丫环,捧着一盘船茶,冉冉而来。宣公子不知这美婢捧茶往何处去。此刻口渴忘情,忍不住叫声:‘姐姐!将手内这一杯茶见赐与小生,以解渴烦罢。’那美婢……把脸沉下来道:‘相公们在花园游玩,自有书僮伺候送茶。婢子这杯船茶送与宝珠小姐吃的……’”[39]所谓船茶也即以船形茶托所托之茶。
茶托材质多为陶瓷,但亦有其他材质。如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四回中的茶托为锡质的:“(申守尧)一见端茶送客,正想赶着出来,以便夸示同僚。岂知那茶碗托子是没有底的,凑巧他那碗茶又是才泡的开水滚烫,连锡托子都烫热了,他见制台端茶,忙将两手把碗连托子举起,不觉烫了一下。”[35]清坑余生《续济公传》第一百九十三回中的茶托为银:“尽里一个描金朱漆茶洗,两边八只银托瓷盖碗,中间一对玉杯,两双镶金牙筷,当窗一对一尺多高的银台,插了两枝龙凤彩烛,挂了四张六角绣花宫灯。”[40]
7 茶盏的器型和纹饰
虽然很难从清代小说对茶盏的器型进行全面研究,但也透露出一些信息。在器型设计上清代有一种折腰的茶盏,被称为折盅。如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早有两个小小子……又去端出一个紫漆木盘,上面托着两盖碗沏茶,余外两个折盅,还提着一壶开水。”[32]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九回:“马氏……说罢,拿了那折盅茶,正要往春桂打过来,早有丫环宝蝉拦住。那瑞香、小菱和梳佣银姐,又上前相劝,马氏才把这折盅茶复放下。”[41]《廿载繁华梦》第十八回:“忽见二房的小丫环小柳,从内里转出来,手拿着一折盅茶。奈跑得快,恰当转角时,与马氏打个照面,把那折盅茶倒在地上,磁盅也打得粉碎。”[41]
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回中的“瓜楞茶碗”在器型设计上应是一种盏壁呈瓜棱形的茶盏:“那胜芝听着这班少年谈得高兴,不觉也忍不住,一头拿着只瓜楞茶碗,连茶盘托起,往口边送……”[27]
在茶盏的纹饰工艺设计方面,清代小说常出现五彩,五彩是一种多彩的釉上彩陶瓷工艺,颜色有红、黄、绿、蓝、黑和紫等。如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然后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2]成窑五彩小盖钟是明成化年间景德镇官窑烧造的五彩工艺盖碗,十分名贵,十分难得,故妙玉泡茶献给贾母,有奉承之意,而“官窑脱胎填白盖碗”虽珍贵,但为景德镇官窑当代所产,远不如成窑茶盏难得,故递给众人。清无名子《九云记》第三十一回中是模仿《红楼梦》:“春娘亲自捧了两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着成窑五彩小盖钟,斟上两钟,分头捧上两公主跟前……又有两只绿玉斗,又有一色的官窑脱胎填白盖几个。各人面前斟了海内,分上来。”[25]
清邗上蒙人《风月梦》也涉及五彩茶盏。《风月梦》第二回:“只见又有些拎着跌博篮子的,那篮内是些五彩淡描磁器、洋绢汗巾、顺袋钞马、荷包扇套、骨牌象棋、春宫烟盒等物,站在魏璧旁边,拱着魏璧跌成,魏璧在那篮子内拣了四个五彩人物、细磁茶碗,讲定了三百八十文一关。”[31]跌博是赌博之意,引文中的茶盏纹饰设计是五彩人物。《风月梦》第七回:“凤林邀请贾铭坐下,喊老妈烹了一壶浓茶来,亲自取了一个五彩细磁茶缸,斟了大半茶缸子恭敬贾铭。”[31]五彩细磁茶缸也即制作精细的五彩茶盏。
清曾朴《孽海花》中也出现有关五彩茶盏的内容。如清曾朴《孽海花》第十回:“回头一看,却正是他夫人坐在那桌子旁边一把矮椅上,桌上却摆着十几个康熙五采的鸡缸杯,几把紫砂的龚春名壶,壶中满贮着无锡惠山的第一名泉,泉中沉着几撮武夷山的香茗”。[27]所谓“康熙五采的鸡缸杯”,是康熙年间景德镇官窑烧造的五彩茶盏,之所以称为鸡缸杯,是因为上面绘有鸡的纹饰,一般为公鸡、母鸡和一群小鸡,鸡谐音吉,代表吉祥,也反映对多子多福和生育的追求。又如《孽海花》第三十回:“两人坐在中央放的一张雕漆百龄小圆桌上,一般的四个鼓墩,都罩着银地红花的锦垫,桌上摆着一盘精巧糖果,一双康熙五彩的茶缸。”[27]
清郭广瑞《永庆升平前传》第三十六回中茶盏的纹饰是青花,青花是一种蓝色绘图的釉下彩陶瓷工艺。“一个伶牙俐齿的童子,挽着漂白袖口,手拿海棠花的铜茶盘,内放着青花白的细磁茶碗,与广太倒过一碗茶来。”[22]青花瓷本来在明清时期十分普及,但在清代小说中并不常见,可能的原因是青花太过常见,司空见惯,小说作者没有意识地写入作品之中。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中茶盏的纹饰是御制诗:“一时,褚一官便用那个漆木盘儿又端上三碗茶来。老头子一见,又不愿意了,说:‘姑爷,你瞧,怎么使这家伙给二叔倒茶?露着咱们太不是敬客的礼了!有前日那个九江客人给我的那御制诗盖碗儿,说那上头是当今佛爷作的诗,还有苏州总运二府送的那个甚么蔓生壶,合咱们得的那雨前春茶,你都拿出他来。’”[32]清代官窑确实烧造过带有御制诗的茶盏。带有御制诗的官窑茶盏,陈曼生设计制作的紫砂壶都十分名贵难得,表现了对客人的尊重。《儿女英雄传》小说中的时代背景是清康熙雍正年间,茶盏上的诗可能是雍正帝所作。
8 官窑茶盏
清代小说中描绘的最珍贵、高品质的茶盏毫无疑问是景德镇官窑烧造的茶盏,有利于烘托豪华、富贵的气息。如清郭广瑞《永庆升平前传》第三十七回:“后面站着两个小童,年在十五六岁,面红齿白,十分伶俐,给那人打扇。桌上放着官窑盖碗、赤金茶盘,放着碧绿翡翠烟壶,漂白羊脂玉烟碟。旁边有两个水桶,内有南北鲜果。”[22]清遽园《负曝闲谈》第二十一回:“田雁门举目一看,那舱可以摆得下四席酒,就和人家的厅屋一般,四壁俱镶嵌着紫檀红木,雕刻就的山水人物翎毛花卉,无不栩栩如生。一切茶酒的器皿都是上等官窑,与上海窑子里残缺不全的碗盏,便有天渊之别了。”[24]以上两部小说中官窑茶盏的出现皆衬托了豪华的气息。
茶盏设计的精美,在清代小说中被形容为“精细”或“细”。如清佚名《绿牡丹》第二十三回:“船家又送进一大壶上好细茶来,两个精细茶杯。”[29]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六回:“这里众媳妇收拾杯盘碗盏时,却少了个细茶杯,各处寻觅不见,又问众人:‘必是谁失手打了。撂在那里,告诉我拿了磁瓦去交收是证见,不然又说偷起来。’”[2]正是因为是精美价昂的茶盏,才怀疑有可能被偷去了,要交出碎瓷为证据。
官窑精美茶盏甚至可值银一千两。清佚名《海公案》第二十八回描绘宫廷中太子设计故意让奸臣严嵩摔倒,导致严嵩将手持的茶盏打碎,太子扯严嵩到皇帝前告状,“太子奏道:‘……严嵩竟敢把臣的茶盏当面打掷得粉碎,欺藐殊甚。……想相国欺臣,就是目无君上,乞陛下公断。’帝闻奏,向严嵩道:‘太子好意相延,进宫讲书,你何故擅把御用的茶盏掷打,是何道理?这就有罪不小了,你可知否?’……帝道:‘我儿,你却要他赔还多少?’太子道:‘臣只要他赔一千两就是。’帝便宣谕道:‘相国,你不合误打碎了御盏。今着你赔还银子一千两,明日清晨缴到青宫去,并与太子负荆请罪。……’”[38]严嵩失误将御用茶盏打碎,皇帝让他赔给太子一千两白银,可想而知茶盏精美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