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的培养策略研究
2023-06-02李彦超
李彦超
(北京市朝阳区职工大学,北京 100013)
家庭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教育观念的转变,家庭教育在塑造下一代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需求日益多样化。但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知识和经验的不足,亟需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的支持。为了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培养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时期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的要求
新时期,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培养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才能更好地满足家庭教育的需求。
(一)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应具备扎实的心理学、教育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知识,能够准确地分析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家长提供科学可行的指导建议[1]。
(二)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需具备高水平的沟通能力,有效地传递专业知识和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同时,还需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
(三)具备创新精神和敏锐的洞察力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需关注教育领域的新理念、新方法,通过创新思维,为家庭教育带来新的变革。同时,需要关注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关系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新问题。
(四)注重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个性化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应尊重每个家庭和孩子的个性差异,为不同家庭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在实践中,要结合家庭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指导,避免千篇一律的模式化。
(五)注重自身成长和提升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需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在实践中要善于总结经验,关注新的教育趋势,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当前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培养的现状
当前,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培养体系不健全
目前,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的培养体系尚不完善,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大部分培训依赖于个别机构和专家的独立培训,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这导致培养出的人才在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方面的能力有限,不能满足家庭教育日益迫切的需求。
(二)实际需求与培训内容脱节
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部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培训内容过于理论化,与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这使得一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发挥作用,降低了家庭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实践教学与经验积累不足
许多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培训课程缺乏实践教学环节,导致培训成果无法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实践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对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实践教学的不足无疑会影响工作效果。
(四)职业发展前景受限
当前,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的职业发展空间相对较小,缺乏完善的职称和职业认证体系。这使得一些优秀人才难以在家庭教育领域实现长远发展,从而影响了整个行业的人才储备。
(五)政策支持与社会重视程度不足
在家庭教育领域,政府和社会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的政策保障不够完善,培训和支持力度相对较弱,待遇有待提高。这导致优秀人才难以投身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行业,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和长远发展。
三、新时期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的培养策略
(一)加大政策支持
1.明确培养目标。针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的特点和需求,应明确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沟通能力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在培养过程中,还要关注家庭教育的多元化,关注不同文化、不同家庭背景下的家庭教育需求,具备对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解和尊重,以适应家庭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2.加大政策保障力度。针对培养目标,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培养的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行业的发展。政府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应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培养的政策制度,包括制定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的培养标准、认证体系等,确保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的培养质量,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
(二)完善培训体系
1.建立健全培训体系。要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的培训体系,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师资队伍等方面。具体包括加强基础理论教育,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的专业素养;加强实践操作能力培训,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的实践能力;加强创新能力培训,培养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加强沟通技巧培训,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的沟通能力,构建一个包含丰富的家庭教育理论知识、实践方法、案例分析等内容的培训资源平台。这将有助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快速获取所需信息,提升自身能力。
2.建立长效机制。要建立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确保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包括定期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的培训需求进行调查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法,保证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注重社会参与
1.加强社会合作。未来应进一步提高社会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培养的关注度,提升各界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培养的重视。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如高等院校、培训机构、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民间团体等,共同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共享资源,优势互补,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的支持。例如,企业可以提供实践经验和资金支持,非政府组织可以分享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而民间团体可以为培训提供志愿者支持。通过这样的合作,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优势资源,形成多元化的培养格局,提高培训效果,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元化和全面性的支持,有助于实现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和创新。
2.提升社会参与度。我们应加大宣传力度,激发社会各界的参与热情,吸纳企业优秀人才和社会力量加入到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队伍中来。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借助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队伍带来新的活力和思路。同时,社会力量中的专业人士和志愿者可以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队伍提供多样化的支持和经验分享,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家庭教育领域的内涵,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的专业素质。通过跨界合作和交流,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能更好地了解社会发展趋势,把握教育需求,以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满足家庭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四) 建立多元化的培养模式
1.注重个性化培养。随着家庭教育需求的多样化发展,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多元化的培养模式是至关重要的。未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培养应更加注重个性化培养策略,针对不同家庭教育工作者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帮助他们发挥自身优势,提升专业素养。
2.实施多样化的培训和发展途径[3]。例如,针对在职教师,我们可以通过业务培训、教育实习等方式进行培养。这些培训活动可以涵盖诸如家庭教育理念、沟通技巧、心理健康指导等多个方面,帮助教师提高自身家庭教育专业素养,从而更好地为家庭提供指导服务;针对家庭教育专家,可以开展研究生教育、博士后流动等培养途径,以便让家庭教育专家在家庭教育领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进而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和指导策略。此外,博士后流动可以让家庭教育专家们有机会参与不同机构和团队的研究项目,从而加强专业领域内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家庭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进步。
3.实施跨界培训。我们还可以通过实施跨界培训项目,为其他专业领域的人才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方面的培训。这将有助于形成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家庭教育服务团队,以满足不同类型家庭的多样化需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有关部门和机构可以联合开展培训项目,共同为家庭教育领域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建立多元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家庭教育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满足不同家庭的教育需求。
(五)注重实践与创新
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探索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1.提供实践教学平台。应加强与实际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的对接,提供丰富的实践教学平台,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实习基地、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实践项目等,使培养对象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学以致用,提高实践能力。教育工作者可以尝试将培训内容与实际家庭教育需求相结合,通过实践教学、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培训对象在实际家庭教育场景中亲身体验,从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2.鼓励参与研究。还应鼓励培训对象积极参与家庭教育课题研究,培养其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鼓励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发挥创新精神,积极探索家庭教育的新方法、新模式,推动家庭教育的发展。
3.加强实证分析。应加强家庭教育的实证分析,关注家庭教育的实际问题和挑战,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六)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的职业素养
为了更好地满足家庭教育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我们要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的职业素养,有助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更好地与家长和孩子建立联系,应对复杂多变的家庭教育环境,为家庭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满足家庭教育的综合需求,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1.重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的心理健康。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在工作中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我们应重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的心理健康,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和关爱。同时,培养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对压力的能力,以保障他们的职业健康和幸福。
2.注重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培养应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创新教育、创新课题研究等方式,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够在家庭教育领域发掘和开发新的理念和方法。提高培养对象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加强与家长、学生的沟通与协作,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合作关系。注重综合能力培养,包括跨学科知识、跨文化沟通能力等。
3.鼓励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拓展业务领域。在培养过程中,应鼓励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拓展业务领域,如心理咨询、家庭关系调适等方面。
4.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的学术研究。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应积极参与学术研究,探索家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4]。
(七)注重交流与合作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培养应具有开放的视野,借鉴和引进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的竞争力。
1.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培养经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组织访问、学术研讨、合作办学等形式,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拓宽国际视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跨学科交流合作。家庭教育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通过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能够更好地掌握家庭教育的全面知识体系,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3.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有助于提高家庭教育政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政府部门提供专业建议和意见,推动家庭教育政策的完善和实施。
4.倡导与学校合作。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应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为家庭提供针对性的教育指导服务。
5.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应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与家长、教育工作者等共同探讨家庭教育问题,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的社会认知度,扩大业务领域,与社区家庭建立紧密联系。
(八)注重数字化融入人才培养
1.应加强科技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的培训资源,提高培训效果。
2.提升信息化素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应具备网络教育的相关技能,能够利用互联网平台为家庭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3.构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的互助与共享平台。我们应构建互助与共享平台,鼓励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分享经验和资源。这将有助于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的整体水平,推动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
(九)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的职业发展体系
为更好地激励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为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应完善其职业发展体系,为他们提供清晰的职业发展道路和晋升机制。
1.关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的职业发展与成长。随着家庭教育需求的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要注重更新知识,具备持续发展的意识,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拓宽知识领域。因此,相关部门和机构应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提供持续教育和发展的机会,支持其职业生涯的成长。
2.注重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的继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的培养不应仅限于初次培训,而应关注其继续教育。通过定期组织培训、研讨会、交流活动等方式,帮助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更新知识、提升能力,持续学习与发展,适应家庭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3.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晋升渠道。良好的环境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有助于减轻工作压力。明确的晋升渠道和发展路径也是关键。为员工设定合理的职业发展目标和规划,使其看到自己在组织中的价值和未来的可能性,增强归属感和对工作的承诺,从而提高整体工作积极性[5]。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也有其必要性。根据员工的工作成果、表现和贡献,为他们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激励,例如工资、奖金、表彰和晋升等。这些方式有助于激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从而实现其业务能力的长足发展。
(十)建立完善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评价体系
1.多元化评价方法是确保评价体系有效性和公正性的关键。传统评价体系往往过于关注教育者的学术成果和证书,而忽略了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和家庭教育经验。因此,在新的评价体系中,我们需要引入多元化评价方法,例如观察员评价、家长反馈、同行评价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家庭教育指导人员的实际能力和专业水平,从而促使他们更好地为家庭教育服务。
2.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的培养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包括对其工作情况的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综合考量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等多方面因素,确保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的培养质量。
四、结语
新时期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我们持续关注家庭教育的新趋势和新需求,进一步深入研究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的培养策略,加强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培养一批具备高素质、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用现代理念、科学精神、技术方法来满足社会家庭教育的多样化需求[6],不断推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培养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未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培养将会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国际化、科技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应抓住这些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为家庭教育的持续和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努力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整体水平,促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科学化、专业化和个性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