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赋能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以《骆驼祥子》为例

2023-06-01文霞荣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祥子骆驼祥子整本书

◎ 文霞荣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到“义务教育阶段要激发学生读书兴趣,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整本书阅读的经验”。[1]“整本书阅读”指在相对较为集中的时间里,完整地阅读完一整本书[2]。这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还能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3]。但是开展“整本书阅读”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不小的挑战[4,5]。

一方面,整本书阅读是一个完整的、自主的、持续性的阅读过程,对学生的阅读策略、阅读能力、坚持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对整本书形成一个整体把握,并明晰其中的人物和情节并非易事。此外,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可能会出现减退,也可能会遗忘之前所读的内容。

另一方面,“整本书阅读”教学对教师的能力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学目标要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形成丰富深刻的读后感受,养成良好的阅读方法和策略。此外,“整本书阅读”教学通常无法在一、两节课内完成,需要好几周,教师的教学设计也不再是单课设计,而是需要统整式的单元设计。

二、信息技术赋能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路径

笔者借助“Aischool 电子书包”和“智慧纸笔”平台作技术,构建了“课前导学,精准施材;课中导思,精准施教;课后导练,精准作业”的课堂。根据整本书阅读教学时间跨度长、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对全书整体把握和深刻体悟的特点,信息技术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赋能。

(一)借助多媒体技术,丰富作业呈现方式

“整本书阅读”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在几周的教学时间内一直保持阅读兴趣。因此,教师常常使用导读单、学习单、阅读笔记等阶段性作业,以及安排学生制作具体作品,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利用这些过程性和总结性的任务,一直推动学生的阅读。

通过Aischool 技术支持,学生除了可以使用文字这种线性的表征方式外,还可以使用表格、思维导图等结构化的表征方式,图片、微视频等视觉化的表征方式,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这种多样化表征的作业、作品,也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有效地推动学生持续地阅读。

(二)借助数据收集与处理技术,促进过程性评价

“整本书阅读”教学通常需要好几周的时间才能完成。只有终结性的评价是不够的,还需要在过程中实施过程性评价,这既能让教师时刻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及时调整后续的教学,也能够有效让学生保持阅读的习惯并调整阅读速度。

通过Aischool 平台布置过程性评价任务,并利用“智慧纸笔”大数据统计功能,极大地提高了过程性评价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效率,并丰富了分析结果呈现的方式。例如,教师发起线上调查、线上小测试等过程性评价,快速收集学生的回答并进行分析,当堂呈现学生的回答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除了处理量化数据外,计算机的语音、文字识别功能,可用于分析学生的作业、作品、回答的具体内容,将学生内隐的思维可视化,助力后续的深度讨论。

(三)借助网络直播间技术,提升翻转效率,促进深度交流

“整本书阅读”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表达、交流和讨论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采用“翻转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前阅读,并完成相应的导读任务,对书中的内容形成初步的了解。课堂上,师生围绕某些主题进行讨论,深化学生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和体悟。

网络直播间技术能够提升翻转课堂的教学效率,并促进师生之间的深度交流。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快速上传自己的学习任务,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成果分享到网络平台,教师也可以通过直播间设置网络讨论版,为学生的互动交流提供空间。由于借助直播间技术的交流能够突破时空限制,不论是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学生都能随时表达、交流想法,这大大提升了彼此之间思维碰撞产生火花的概率,有助于学生对书中的内容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三、信息技术赋能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

《骆驼祥子》是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板块的内容。整个教学进度分为五周,需要经历“初读—细读—精读—品读—重读”这一过程。教师每周执教2节课。在每周一,教师布置导读问题任务(见表1),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阅读,课堂上,师生基于导读问题深入讨论,完成相应活动。同时还要利用Aischool、直播间交流平台,在平台上学生除了可以和教师畅谈外,还可以在聊天区进行发言,原来的教师先讲学生再讨论,转变为教师讲和学生讨论同步进行,原来的小组讨论转为全班一起讨论,这不仅拓展了学生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也让学生的讨论能及时“反哺”教师的教学。同时“智慧纸笔”、iMindmap12 灵感“捕获”等技术也能及时整合、反馈大数据、将思维可视化,教师可结合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表1 《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设计

(一)初读:借助“闯关游戏”梳理关键情节

第一周是初读,学生要初步浏览全书,梳理出故事情节,《骆驼祥子》一书章节多,故事情节复杂,学生要一下子梳理清楚是有难度的。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依次点名学生回答,既花费时间,效果也不好。因此,教师借助问卷星设计了“闯关游戏”,在信息平台上发布,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设计了不同“关卡”(见图1),作为过程性的评价任务让学生完成。

图1 过程性评价任务“闯关游戏”的问题逻辑设计

在Aischool 平台上,所有学生都参与挑战“闯关游戏”。根据学生回答的对错情况,平台会以逻辑图为依据,给出不同的主线关卡和支线关卡题目。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测试题会自动跳转至下一个主线关卡。如果某个问题回答错误,则会出现“请重新阅读某几章之后再回答”的提示语,同时又会派生出几个支线关卡问题。当学生完成阅读闯关游戏后,系统会自动统计,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查看得分、用时、排行榜、错误题目和正确解析。许多学生为了刷新自己的排行,会多次挑战,不断减少用时,提升正确率。通过完成这个任务,可以让学生检验自己的阅读成效,并及时地回顾阅读书中相应的情节,以提升“闯关”的正确率。

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阅读推进”的平台:通过设计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唤醒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的主动意识,最大限度地推进学生阅读的成效,丰富阅读体验。

(二)细读:检索捕捉“闪回”理解人物命运

第二周是细读,细读活动是捕捉整部作品中重复出现的“闪回”,通过技术对文本进行检索,发现本书中重复出现50 多处与“钱”有关的片段,学生也在平台上晒出了51 处关于“钱”的批注笔记。“钱”贯穿了主人公祥子的始终,因“钱”生事,由“钱”识人。利用重复形成勾连,强化印象,探究祥子命运的变化,绘制命运走向图。在Aischool 平台上,学生提交的命运走向图“互相可见”。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点亮”“留言”实现互评。从课前到课中,再到课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评一直得以持续,最终学生在彼此之间的“点评”下,深入了解主人公的命运跌宕起伏,进一步完善命运走向图。图2 就是某学生在平台上提交的较为完善的祥子“三起三落”命运走向图。

图2 祥子“三起三落”命运走向图

图3 阅读活动“绘制人物命运走向图”参与情况

图4 祥子前后形象对比词云图

图5 “祥子的悲剧人生”内容重构思维导图

以“智慧纸笔”大数据统计反馈的学生参与情况可以发现,前两天参与回评的人数相对较少,这与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完成细读有关。教师通过信息平台的一键免费短信、语音电话提醒功能,提醒学生及时完成任务,并参与互评。经过提醒、互评后,师生之间的点亮、回复从总计84 次、平均1.45 次/人,上升到了总计189 次、平均3.17 次/人(见图3)。最终,学生在彼此之间的“点评”下,深入理解了主人公的命运跌宕起伏后,将自己绘制的命运走向图进行完善。

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交流互评”的平台:通过信息技术功能及时提醒和互相评价,教师也能及时发现学生阅读中的独到见解并给予反馈。

(三)精读:通过“词云对比”发掘社会背景

第三周是精读,学生要对核心人物前后的变化进行对比,并由此引出对当时社会背景的讨论。教师在直播间的留言讨论专区中创建了讨论话题“祥子形象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词云”生成技术,对学生在讨论区的发言进行了词频统计,最终用词云直观地呈现出了祥子前后的形象变化,使学生的思维可视化。通过观察这两张词云图(见图4),一目了然地看到祥子的前后变化,并顺利地引入社会背景对人物影响的讨论。

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讨论”的平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让学生轻松地理解了人物前后发生的变化,为学生创造了自由阅读、轻松分享的氛围。

(四)品读:线上模拟访谈品味作品主旨

第四周是品读,深入理解小说主题。教师在信息平台上发布了一个调查问题“祥子的悲剧命运在小说中是个例吗?”该平台很快收集完数据并自动统计。数据结果显示73.17%的学生认为祥子的悲剧命运并不是个例,26.83%的学生认为是个例。在此基础上,有41 名学生留言举例分析了“为什么祥子的悲剧命运不是个例”。教师立刻在课堂上使用表格,直观地在同屏中展示、比较多个学生的分析,共性问题一目了然。最后,学生成立访谈小组,撰写了模拟访谈实录,并且将各自小组的模拟访谈录制成微视频发布在平台上,互相交流欣赏,深入理解作者的意图。其中一组的模拟访谈实录示例如下。

采访地点:“走近名家”访谈社

采访对象:老舍先生(由学生扮演)

采访者:访谈社学生记者

采访实录:

问:老舍先生您好,请问您创作的源泉来自哪里?有现实根据吗?还是完全虚构的?

答:并非完全虚构,一次偶然的机会从一个朋友口中听说了他曾经用过的一个车夫的故事,小说中的许多故事情节都来源于他讲述的车夫故事。

问:原来创作的源泉来自有趣的交谈,那您为什么要塑造祥子这样一个人物呢?您想让读者读到些什么?

答:小说的主人公祥子曾经是一个美好生活的追求者,他试图反抗命运,改变自己低贱的处境。他曾是一只积极坚韧的“骆驼”,但他还是难以在当时的社会中生存下去。祥子是无奈的、无助的,他所有关于梦想的努力是苍白无力的。祥子的悲惨遭遇与社会大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纵观祥子生活的社会现实,反动统治下社会黑暗,加上资本经济挤压,时局动荡。“黑暗的社会环境终究击垮了祥子美丽的梦想”,人间地狱究竟是什么样子?善良的民众终究被病态的旧社会吞噬,淹没在历史的烟尘里。正是我文中所写的,“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

问:如果把您的作品结局改成大团圆结局,您能接受吗?如祥子和小福子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答:(老舍先生思忖片刻)我不会反对,但这个大团圆结局是不太可能实现的。毕竟祥子当时所处的社会就是这样一个吃人的环境,他的悲剧就是那个社会的产物。无论他具有多么美好的品格、多么强壮的体格,无论他怎么抗争,都逃不出悲剧命运的结局。因为祥子与现实的矛盾是不可调和、不可避免的。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抵抗时代的邪恶和黑暗势力的。毁灭和死亡是他最后的归宿,这个是必然的结局。

问:老舍先生,我们终于明白了您说的必然性,今天的采访收获颇丰,期待下一次和您的相遇。

答:我也很愉悦,希望你们能喜欢我的作品并且真正走进作品,期待再见。

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成果展示”的平台:将不同小组的模拟访谈录制成微视频发布在平台上,互相交流欣赏,促进了深度品读。

(五)重读:灵感“捕获”创作“内容重构”思维导图,学生思维过程再现

第五周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再推进“经典重读”,在重读环节利用信息技术iMindmap12灵感“捕获”功能,通过小组头脑风暴专题交流及时捕获学生发言灵感,创作内容重构思维导图。

首先,明确小组讨论的主题,如某小组确立主题是“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人生”;随后,以“悲剧人生”为联想的起点,组内学生分别联想到了家庭悲剧、性格悲剧、命运悲剧和社会悲剧四个方面,iMindmap12 软件捕获到学生对这一主题进行头脑风暴所涌现的所有灵感;最后,把学生头脑风暴联想发散过程中的所有讨论转变成对“祥子的悲剧人生”这个主题问题分析的内容重构思维导图,示例如图5 所示。

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思维捕获”的平台:利用iMindmap12 灵感捕获功能创作内容重构思维导图,围绕一个主题发散开来,不仅记录下小组头脑风暴过程中每个学生的观点,而且还能真实地记录他们联想和想象的具体过程。将内隐、瞬时思维可视化,易于评价,留存关键词和图形表达,便于复习,使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于某一专题层面得以深层次思考,使阅读的价值得以最大化彰显。

四、结语

多媒体技术、数据收集与处理技术、网络技术的赋能,能够更好地提升教师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提升思维品质。

对学生而言,在整本书阅读学习中,通过线上交流平台、线下小组讨论、自主搜集资料、自我整理笔记等方式,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也能把阅读方法运用到今后更加广泛的阅读中去,这对于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大有裨益。

对教师而言,信息技术赋能也为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了新思路。信息技术的加入不仅能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兴趣,还能快速地收集信息、处理数据,让教师时刻掌握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现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最重要的是,信息技术能够大大提升学生表达想法、互相交流的机会,这既能让教师听到更多学生的声音,也能让学生通过互相交流观点,走出单纯静态化阅读的束缚,对所读书籍形成更全面的理解。

猜你喜欢

祥子骆驼祥子整本书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分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因素
河北省卷《骆驼祥子》阅读
论《骆驼祥子》中祥子人生悲剧的原因
从《骆驼祥子》看祥子的多重性悲剧
试谈《骆驼祥子》中两大女性形象
骆驼“祥子”在唐朝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