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程集雅韵 校园文化赋新能

2023-06-01王彩霞

成才之路 2023年13期
关键词:大语文文化育人校园文化

王彩霞

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水平和精神风貌的重要体现。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但能提升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和专业能力,促进学生持久、健康成长,还能助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语文课程资源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有助于校园人文气息的形成。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独特性和重要性,有意识地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助推校园文化影响力发展,以营造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环境,增强校园文化育人功能。文章提出语文课程资源助推校园文化的策略,以期给相关研究带来参考。

关键词:语文课程资源;校园文化;大语文;文化育人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13-0077-04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学习环境能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因此,营造温馨而严谨、博学而奋进的学习环境是学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是语文学科最显著、最基础的特征。“大语文观”主张语文课程资源要与实践生活相结合,凸显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突出语文课程的文化精神建设功能。基于此,合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助推校园文化建设不但能丰富语文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提升语文教学效果,还能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有效达成校园文化育人目标。

一、语文课程资源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

1.语文课程资源概述

语文课程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文课程资源主要指在语文教学中一切有助于实现语文教学目标或可以服务于语文教学的各种条件的总和,其中包括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课内资源和课外资源,校内资源和社会资源,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等。狭义的语文课程资源仅指源自语文教师、语文教材以及各种地域文化的资源。无论是广义的语文课程资源,还是狭义的语文课程资源都不能局限于课堂,也不能仅是教材上的知识,而应走出课堂,跳出教材,到校园、自然、社会中去学习和积累,以此拓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让学生发现语文课程资源随处可见,生活的外延就是语文学习的外延,因此学生要学会做一个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感悟生活的有心人,以便更好地利用身边的语文学习资源。

2.校园文化概述

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对于校园文化的定义,学术界一直没有统一的界定。由大多数学者的意见可知,校园文化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校园文化通常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一切物质、精神、制度和行为文化,其主体是教师和学生。狭义的校园文化则着重指学生课外的一些精神文化生活。当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校园文化,以期给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潜移默化地给学生带来正向引导。具体来说,越来越多的学校注重校园的环境文化建设,以期给学生营造一个干净、美观,具有人文气息的学习环境。越来越多的学校注重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以期引导学生养成爱国爱家爱校、勤奋好学、文明礼貌、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等良好品质。越来越多的学校注重校园的行为文化,并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实践活动展示学生的一系列良好文化行为,以期使良好的校园行为文化得以发扬光大。越来越多的学校注重校园制度文化,并通过设计校徽、校歌,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彰显学校的文化特色,以期给师生带来归属感,促使师生共同为建设美好校园而努力。

3.语文课程资源与校园文化之间的联系

(1)语文课程资源的人文性有助于校园人文气息的形成。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之一,《论语》《三字经》《千字文》《古文观止》等诸多经典著作无不突出强调了人文性。语文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在完成字词识记、文章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引导学生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奋发向上的学习生活态度。由此可见,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然而,要想有效达成这一目标仅依靠语文课堂短短的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教师要设法将语文课内的人文精神迁移到课外,拓宽语文教学影响空间。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语文教学进行人文精神迁移的最好途径。相关研究显示,校园文化建设通常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如爱国、励志、感恩、书香、勤俭等,这些内容都富有浓郁的人文气息,都与语文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借助校园文化建设,把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性推广到整个校园,让整个校园充满人文精神和人文气息。

(2)语文课程资源的工具性有助于校园文化發展。语文的另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工具性,学生通过学习语文课程,可以提高识字、阅读、表达、写作等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同时,校园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无论是学校的校规、校训,管理制度,走廊张贴的励志、爱国标语,还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国旗下的演讲,学校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都需要语言这一工具。良好的校园文化需要优美的语言表述,需要激荡心扉的语句感染学生。健康乐观的语言氛围可以让整个学校充满活力,让学校成为学生学习学科知识和精神成长的心灵家园。由此可见,语文课程资源是校园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灵活地运用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可以助推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二、拓宽语文课程资源的使用空间,助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1.打造书香校园激励学生阅读

学生对课外知识持有天然的好奇心,阅读不仅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还可以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及创新思维能力。然而,当前部分学校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学校普遍存在课外图书配备不足、课外图书利用率不高等现象,这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阅读习惯养成以及良好校园文化建设都极为不利。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学校要做好图书的配备工作,新课标规定的学生课外必读书目,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三毛流浪记》《昆虫记》等,即使不能保证人手一本,也要至少保证学生可以轮换阅读。其次,学校要建立图书馆开放制度,并及时开辟阅读空间,设置阅读自习室,以方便学生自主借阅书籍。再次,学校要积极打造书香走廊、校园书亭,并鼓励各个班级开辟图书角,以此为学生在学校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自主阅读创造有利条件。最后,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图书馆、书香走廊的建设,以及班级图书角书籍的保管与整理工作,引导学生根据作者(如鲁迅)、成书年代(如唐代)、内容(如童话故事)、体裁(如科幻)、国别(如中国文学)等分门别类地创建图书索引目录,以此促使学生形成爱书、护书的意识,并逐渐爱上阅读。

2.用专栏和标语美化校园环境

学校可以组织语文教师在本校的橱窗、展板、文化墙、走廊以及各班级的学习园地等处开辟语文教育专栏,如在学校橱窗、宣传展板、文化墙上张贴学生书法作品,展示语文教学研究动态、语文学习方法等,在教学楼走廊、楼梯间等处张贴名言警句等,在各班级的学习园地中开辟“作文天地”“阅读拾趣”“心得撷英”等专栏,以此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美化校园环境。具体来说,学校可以用“弘扬本土文化美,浸润经典心灵美,行为文化素养美”作标语装饰校园文化墙,可以为学校建筑物设计对联,如“遵大路,讲道理,讲道德,双育同轨;登斯堂,学做文,学做人,两线并行”。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创编一些儿歌、顺口溜式的宣传语,如“穿戴整洁重仪表,备齐用品准时到;遇见师长问声好,相互问候有礼貌”。还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方法制作一些小标语,如在校园书亭、教学楼走廊设计“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等标语激励学生读书,在学校草坪或者花园处设计“小草微微笑,请您绕一绕”“花儿对你微笑,请你用心呵护”等标语警示学生爱护花草树木,在走廊、楼梯、教室设计“轻轻地你走了,正如你轻轻地来”提醒学生在走廊、楼梯、教室要保持安静等。

3.通过命名诗化校园景观

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命名”活动,为学校的道路、教学楼、各园区命名。例如,武威市凉州区某校将前院命名为“成章园”,取意出口成章,因为学校前身为距今317年的成章书院。将绿化林命名为“天梯园”,取意一为古凉州八景“天梯古雪”,二为1769年凉庄道顾光旭改成章书院为天梯书院。又如,笔者所在校利用空地开辟了一块菜地,刚开始学生们将菜园戏称为“开心农场”。对此,语文老师鼓励学生从古诗文中寻找灵感,为菜地起一个文雅的名字,于是有了“式微园”“东篱囿”“漠水圃”等颇有诗意的园圃名。另外,语文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给自己的班级“命名”,如“圆梦六年级(1)班”“奋进三年级(2)班”“起航一年级(3)班”等。这样的命名不仅可以阐述一个班级的核心文化,凝聚全班学生的力量,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主题,有效丰富校园文化,诗化校园。

三、挖掘语文课程资源的使用深度,助推校园文化活动发展

1.阅读活动精彩纷呈

“阅读”是学生应具备的语文基本能力之一,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方式,也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学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精彩纷呈的阅读活动,鼓励学生诵读千古美文,接受名家名篇熏陶,以此增加学生的课外积累,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效打造书香校园。例如,笔者所在校以诵读《凉州词》为校园特色教育形式,组织学生开展以“绝佳武威景,最美凉州词”为主题的系列诵读活动,形成校园处处见经典、师生人人诵诗文的生动局面。通过《凉州词》系列诵读活动,全校师生诵读国学经典的热情高涨,校园内传统文化学习氛围浓郁。在组织学生诵读经典时,语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如“唱—诵—舞—演”等进行经典诵读。唱,即教师组织学生用悠扬而美妙的歌声演绎经典,进行“古诗新唱”,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受到教育,陶冶情操。诵,即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领诵、齐诵、分诵等活动,促使学生在诵读中深入理解一些经典的《凉州词》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和表达能力。舞,即教师引导学生将经典诵读内容用舞蹈的形式展示出来,以此提高学生的舞台表现力,激发学生对《凉州词》的诵读积极性,促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诗词所蕴含的情感。演,即教师针对古诗词画面感强,短短的十几个字就能把作者的心情、思想情感以及当时所处的环境都表达得淋漓尽致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将经典古诗词以课本剧的形式表演出来,以此深化学生对经典古诗词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书写活动深入人心

“字如人面。”字被称为人的第二张脸,其直接影响着他人对自己的第一印象。学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书写活动,以提升学生对书写的重视程度,促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写出一笔好字,从而在整个学校形成良好的书写风尚,“写”出校园文化特色。具体来说,首先,学校可以组织相关人员成立一个书写活动小组,从制度和程序上为书写活动开展提供保障。其次,学校可以组织语文教师、美术教师以及其他书法较好的教师利用每天的第二节课后服务时间对学生进行书写指导,以提高学生的书写技能。最后,学校可以专门空出一间教室作为学生书法作品的展览室,还可以把学校的走廊、楼道等作为学生书法作品的展示平台,让全校学生随时都可以看到身边同学的优秀书法作品,从而让书法作品被展出的学生获得成就感,以后愿意更加认真地书写,也让其他学生的书写动机被充分激发,进而自觉地在书写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此同时,每个班级也要设置自己的书法作品展示角,用以展示本班学生的优秀书法作品,以此增强所有学生参与书法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通过书写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懂得中国汉字横平竖直、一撇一捺的真谛,还会在浓郁的墨香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3.写作活动别出心裁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最直接、最具体的应用形式,其最能反映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校刊、校报、“校园之声”广播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项目,都与语文写作教学息息相关。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为校刊、校报、“校园之声”广播撰写稿件,以此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另外,语文教师还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作文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征文活动,指导学生撰写演讲稿等,以此增强学生对写作的重视程度,促使整个学校形成良好的寫作学习氛围,从而为良好校园文化的形成创造有利条件。

4.听说活动渗透日常

听说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听说习惯是和谐校园、文明校风形成的前提和基础。美的语言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为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学校和语文教师都应在听说活动上下功夫。对于学校来说,首先,学校要把普通话作为校园语言,要求教师无论是在上课时,还是在课下与学生交流时都要使用普通话,并倡导师生积极使用“请、你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其次,学校可以在每天早上、中午上课前通过校园广播为学生播报一些热点新闻、好人好事以及文明礼仪方面的倡议等,以此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生活阅历,并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向善向美。最后,学校应积极组织各种听说活动,尽可能多为学生提供听说训练机会。例如,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站播音、演讲社活动、故事沙龙、诵读比赛,各社团换届纳新、社团干部的就职演说、工作汇报等都是锻炼学生听说能力的好机会。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使用富有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准确凝练、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诙谐幽默的教学语言,以便快速把学生带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陶冶学生的情操。在课前、课后三分钟,班会时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就校园景物、校园趣事、班级事务等发表自己的意见,畅谈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就自己看到的某些问题阐述观点,并与其他学生展开讨论。这既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勇于表现、善于倾听、敢于质疑、乐于表达的精神和品质,促使学生逐渐养成善于观察、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又可以对校园文化建设产生积极影响,为良好校园文化环境形成提供保障。

四、開发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引领校园文化精神风尚

1.建设富有本地特色的校园文化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丰富的语文课程对学生进行精神引领,以促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教学主题是“世界风俗人情及文化遗产”,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要在帮助学生了解世界风貌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文化遗产,关注身边的风俗人情。这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相关历史,懂得这些文化遗产和风俗人情所特有的精神文化内涵,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2.立足校园文化精神创设传统文化学习社团

学校应立足本校的文化精神,着力挖掘本校的人文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合理设置传统文化学习社团,以激发师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笔者所在学校便结合本校资源创设了一些传统文化学习社团,社团活动的开展构成了校园里一道道美丽的风景,这不仅可以丰富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还可以促使学生更加了解自己身边的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并积极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锻炼自己的集体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使学习活动意义深远。

五、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资源在美化校园物质环境、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提升校园文化精神层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以使学校的人文气息更加浓郁,使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葛高瑜.校园文化与校本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8.

[2]钱丰.联花墨韵沁校园———校园文化建设与楹联书法融合发展[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1(03).

[3]委玉宝.借书香校园建设之风,助小学语文阅读提效[J].教育观察,2019(29).

Chinese Curriculum Collection Elegant Charm and Campus Culture Empowers New Energy

———Boost the Development of Campus Cultural Influence with Chinese Curriculum Resources

Wang Caixia

(Huangyang Town Jingbian Street Primary School, Liangzhou District, Wuwei City, Gansu Province, Wuwei 733000, China)

Abstract: Campus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a schools educational level and spiritual outlook. A good campus culture can not only enhance teachers sense of professional belonging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promote students sustained and healthy growth, but als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chools. Chinese curriculum resources are the carrier of campus culture and contribute to the formation of campus humanistic atmosphere. Chinese teachers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uniqueness and importance of campus culture, consciously use Chinese curriculum resourc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ampus cultural influence, in order to create a humanistic campus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enhance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campus culture. This article proposes strategies for promoting campus culture through Chinese curriculum resources,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relevant research.

Key words: Chinesecurriculumresources;campusculture;bigChinese;culturaleducation

猜你喜欢

大语文文化育人校园文化
基于“文化育人”的校服研发与品牌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技术文化
“大语文”观下如何实施综合性学习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大语文”视野下的阅读培养方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