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负”视角下优化学生数学作业的策略探析

2023-06-01陈有存

成才之路 2023年13期
关键词:减负作业设计教学效率

陈有存

摘要: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与理解效果,经常会布置大量的作业,这不仅无法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会加重学生的课业压力。“双减”政策的出台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负”视角下,教师在数学作业的设计中应创新作业布置理念,开展作业分层设置,提高作业设置趣味性,增添作业设置元素,加强作业评价工作,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数学教学;“减负”;作业设计;教学效率;作业习惯;课业压力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13-0057-04

“增效减负”的主要目的就是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让他们能够一边学习,一边享受这个年纪该有的快乐。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全新的教育教学任务,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单一的作业形式以及枯燥的作业内容,为学生设计更加合理、有效的数学作业,从而在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同时,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从根本上提高作业布置的有效性。本文对“减负”视角下如何优化学生的数学作业进行探析。

一、数学教学中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点学习内容,但是由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普遍认为数学学习难度大,而部分数学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涉及大量的数学题目,增加了学生的作业完成压力,抑制了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主观能动性。

1.教学观念落后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为加速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与掌握水平,经常为他们布置繁重的学习任务,希望借助大量练习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与记忆能力。而部分教师出现了机械化教学的现象,只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数学训练题目,通过不断完成题目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某一类题型的解题套路。但学生正处于关键的意识发展时期,更想要探索新鲜事物,而不是对某一个知识或事物的反复学习。同时这个阶段数学学科的题型也较为简单,因此题海战术并不是数学教学的有效方式,甚至还会加大学生的课业压力,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他们心理健康与数学学习水平的提升。究其根本,是教学观念落后导致。

2.作业形式较为单一

部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形式单一,没有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和个性特征,导致学生对数学作业产生枯燥的印象,这十分不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也与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不匹配。同时,单一的作业形式也是低效的作业形式,与“双减”的要求相悖,更无法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学生两极分化的情况时有发生。

3.作业内容枯燥

枯燥的作业内容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厌倦的心理,这种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部分教师教学经验十分丰富,往往更加依赖自身的教学经验,反而对新颖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不够重视,所设计的作业内容主要是枯燥的练习以及知识点背诵等,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聚精会神地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巩固知识,作业有效性也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4.作业内容与现实失联

一些数学教师布置的作业主要是书面练习和课本内容,很少有实践性的作业,如查阅资料、实验、观察、探索、调查等,只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而忽略以实践为目的的学习。这就会导致数学作业失去应有的价值,使得学生难以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不利于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

5.作业负担较重

目前,我国数学教学存在大量的作业负担问题,这也是当前基础教育领域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近年来,尽管已经进行了一些努力,试图减轻学生的家庭作业负担,但是收效甚微。而想要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绝不能仅仅是一味地增加作业量就能达成的,必须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发展需要。

6.作业功能单一

一些学生对数学作业的态度是以完成作业为主,主要体现在准备考试、应付教师的检查、数学成绩的提高上。可见,目前数学作业的功能主要是巩固已学过的数学知识,而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知识视野的拓展、学习兴趣的激发等功能发挥得不充分。

7.过于重视成绩

数学作业中的一些特殊问题不仅来自作业本身,还受到数学作业考评制度的制约。虽然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学生、家长都更加重视综合素养的培养,但考试制度仍然使部分学生和家长过分注重成绩,忽视了学习过程。

二、“减负”视角下优化学生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

小学高年级是学生提升自身学习能力的重点时期,应重点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形成自主学习意识。为此,教师应基于“双减”政策设计数学课后作业,更新作业设计理念,明确作业设计原则,优化作业设计内容,丰富作业完成方式,加强作业评价工作,减轻学生的作业压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提供助力。

1.提高认识,更新作业设计理念

在课后作业布置过程中,教师应当形成新的设计理念,不再将作业作为提升学生数学成绩的工具,而是将其作为连接教育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纽带,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教师应严格遵守适度、适用以及适时等原则,也就是说在布置作业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作业难度与作业时间。具体来说,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教师应结合教学重点调整作业内容,在作业中融入生活元素和趣味元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大数”的知识后,教师可以形象的图片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蓝鲸体重十二万八千千克,体重相当于23头大象的总重量。教师可用形象的图片展示蓝鲸和大象,要求学生将十二万八千以数字的形式展示出来。图片能够提升作业内容的趣味性和形象性,便于学生理解,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这部分内容之后,教师就可以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他们布置实践性作业:我们学校购入了34套文学名著,每套有22本,而我们年级有244名学生,如果每人借3本,书够吗?如果够,还剩多少本?如果不够,还差多少本?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作业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还能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此外,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应对“双减”政策的要求进行分析,减少课后作业量,避免题海战术式的作业设计模式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具体来说,教师应该注意作业的难度与時间,必须能够被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所接受。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开展调查,向家长询问学生完成作业所需时间和完成作业是否困难,然后根据学生的情况对作业进行调整,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休息,从而更好地进行课堂学习。

2.整体把握,明确作业设计原则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他们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出现理解快慢的区别。但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通常会对全班布置统一的作业题目,通常会以全班平均水平为基准调整作业的难度。统一的作业内容没有考虑到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缺乏挑战,而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而言完成难度高。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从整体角度出发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估,根据学生能力差异进行层次划分,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难度的作业,落实分层设计原则,确保班级内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数学作业中获得成就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例如,在“多边形面积”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其分为ABC三个层次。C层次学生需完成思考练习类作业,了解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式,根据基础知识完成训练题目,结合题目内容计算图形面积。B层次学生完成能力提升作业,可以在掌握图形面积公式的基础上,解决简单的实践题目,了解面积计算公式的形成规律和原理。A层次学生完成思维拓展类题目,如在方格中画出一片不规则的叶子,利用所学习的面积公式进行转化,得出叶子的面积。又如,在教学“简易方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们的实际理解情况以及他们以往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情况布置作业。针对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掌握简易方程的求解方式,并进行多种不同类型的简易方程题型练习;而对于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则只需要掌握简易方程的基本原理以及一些简单的题型解答方法。这样,教师合理开展作业分层设置,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作業内容,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差异,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树立学习自信,逐渐提高数学素养。

3.形式多样,优化作业设计内容

针对数学作业形式多为理论作业,让学生完成数学题目的解答,这种单一的数学作业形式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情况,教师可以布置多样化形式的作业,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保持较高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在“双减”政策下,学生的课余时间有所增加。为此,教师可以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深入生活,了解生活和数学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例如,在“数学广角———优化”的作业布置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给客人泡茶的情境,理解优化的概念,使学生形成统筹意识。在泡茶时,烧水需要8分钟,洗水壶1分钟,洗茶杯2分钟,接水1分钟,倒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沏茶?教师可要求学生计算出心中认为最优的泡茶流程,并将泡茶的过程写下来作为作业上交。学生在完成某件事时通常是按照顺序完成,而通过统筹规划能够节省时间,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目标,因此实践类作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其认识到数学的神奇之处,而将这一过程写下来,能够使学生进一步思考统筹的意义,提升学生的时间统筹能力。在布置实践作业时,教师还应考虑作业的趣味性,要能够让学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喷涌出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例如,在教学有关三角形的知识之后,学生们便知道三角形属于一种极其稳定的结构。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利用笔、纸张等常见材料,制作三角形框架结构,并分析三角形的结构是否真的那么稳定。这种作业形式,能够有效延伸扩展作业内容,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4.信息技术,丰富作业完成方式

在对学生的相关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可将现有的教学资源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对传统的作业模式进行优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这种先进的辅助手段进行作业布置,为学生提供几个不同的Flash动画,通过模拟的动态演示,让学生根据所展示的动画的操作过程进行实践练习。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教师能够丰富作业完成方式,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例如,在“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利用Flash设计一个可以拉扯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从稳定性出发,探讨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为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梯形面积的计算,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利用电脑把相同的两个梯形旋转,然后把它们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这种实践性的作业,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与思考能力,又可以改善数学作业的效果。又如,在“七巧板”相关内容的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利用Flash等软件设计七巧板拼图作业,让学生通过模仿、设计、创造,加深对七巧板的认识。教师要让学生利用电脑实现对七巧板旋转和对称变换的操作,首先让学生模仿摆放出给定的内容,然后让学生通过一副或多副七巧板设计出教师给定的图案要求,最后利用七巧板自由设计图案。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可以在作业布置中引入网上交流学习平台,给学生创造交流和互动的机会。在网络学习平台上,资源共享是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分享一些好的学习资源。例如,在教学“小数加法”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网上学习平台分享自己的计算方法,或让学生在网络上寻找到一些好的资源与同学分享,还可以鼓励理解不透彻的学生利用网上学习平台请教同学和老师。这样,运算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通过分享和探讨进一步提高数学素养,而运算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可以通过学习和请教快速地掌握数学知识。人们普遍认为,阅读是语文学科的事,关于数学,学生只需要掌握演算步骤,这是错误的认知,忽略了对数学语言的认识。数学阅读类作业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知识,进而加深对数学的认识。教师可利用网络平台构建数学资料库,使学生能够在资料库中随意阅读一些数学资料。教师应针对不同学习水平、阅读理解能力学生的特点,提供不同的阅读资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资料库中找到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源,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目的。在阅读作业布置过程中,教师要严格控制每个资料的阅读时间,避免让学生在资料阅读上花费太多的时间,给他们增加负担,也应避免读得时间太短,让学生没有时间思考,使阅读流于形式。

5.多种方式,加强作业评价工作

在作业布置过程中,评价工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结合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一方面,要结合学生们作业完成情况,给予适当的鼓励与引导,确保既能够调动他们完成作业的主动性,又不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与自尊心。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不同,因此在完成作業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差异。教师在开展教学评价工作时,应结合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使作业评价能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此外,在作业评价中,教师可让学生进行自主评价,之后在小组内互评,并共同分析本次作业完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教师清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作业作为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内容,要求教师必须充分结合“双减”政策,减轻学生作业压力,提高数学作业有效性。教师应更新作业设计理念,明确作业设计原则,优化作业设计内容,丰富作业完成方式,加强作业评价工作,从而让学生在有限的作业中获得数学素养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郁燕.控量减负,创新增效———“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思考[J].数学之友,2022(08).

[2]刘国剑.“双减”背景下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J].甘肃教育,2022(08).

[3]王丽.回到数学本身: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浅议“双减”背景下的数学作业设计[J].小学教学研究,2022(18).

[4]包碧宏.“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思考[J].当代家庭教育,2022(12).

[5]马强,王秀存.“双减”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作业设计实践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35).

[6]李雪峰.“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的设计与评价[J].小学数学教育,2022(22).

[7]赖美玲.“双减”引领“作业”提质———小学数学校本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基础教育论坛,2022(14).

[8]王佳怡.创新作业模式助力“双减”启航———浅谈“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1+N作业设计探究[J].小学教学设计,2022(08).

Exploration of Strategies for Optimizing Students Mathematics Homewor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ducing Burden"

Chen Youcun

(Zhuanglang County Dazhuang Primary School, Pingliang City, Gansu Province, Zhuanglang 744603, China)

Abstract: In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ers often assign a large amount of homework to consolidate students classroom knowledge and improve their learning and understanding. This not only fails to achieve good teaching results, but also increases students academic pressur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eachers, requiring them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while reducing students academic burd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reducing burden". In the design of mathematics homework, teachers should innovate the concept of homework assignment, carry out hierarchical homework setting, improve the fun of homework setting, add homework setting elements, strengthen homework evaluation work, and thereb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Key words: mathematicsteaching; reduceburden;job design;teachingefficiency;homework habits;academicpressure

猜你喜欢

减负作业设计教学效率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