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内生逻辑及优化路径

2023-05-31李娜付鹏

教育传媒研究 2023年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思政

李娜 付鹏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高校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在于架构新闻传播教育的学科价值体系,构造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话语通道,参与舆论引导的国家协同治理体系;其内生逻辑来自媒介技术变革、高校教师评价转型和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价值需求。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应从环境系统论和学科特性观要求出发,以“四源头”“六落点”“三向度”协同提升课程思政实效。

【关键词】课程思政;新闻传播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习近平新闻舆论观

课程思政作为落实国家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对于新闻传播学这个与国家意识形态、社会舆论和文化建构密切关联的实践学科尤为重要。在网络多元话语稀释并争夺主流媒介话语权的语境下,社会核心价值体系面临被重构的风险;信息社会深刻发展和媒体生态剧烈变革不断给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提出新问题;媒介融合、算法黑箱、网络直播等媒介新样态挑战着人类观念更迭,对人才培养的适用性和思想性需求变得愈发迫切。“时代在变,社会在变,传媒在变,需求在变,新闻教育自然也要顺应变革的趋势,以满足社会的需求。”①2020年5月,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课程思政历经地方试点、思想凝练、政策跟进、宏观解读、推广实践等历程后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出现“泛意识形态化”“硬拉扯”“贴标签”等现象。现有研究重点关注“内涵诠释、元素发掘、方法创新和教学实践”,②容易在理论和实践之间出现逻辑性断裂,“没有把握课程知识与意识形态之间内在的、本源的和生成性的逻辑关系实质”,③对本学科课程思政的因果关联及行动网络缺乏系统认知。如何将国家教育理念和时代需求落实到人才培养实践中,明确具体学科课程思政的特殊性、必然性、内生性逻辑成为重要研究问题,本研究从系统论和特性观角度挖掘高校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的内涵、价值、逻辑和路径。

一、高校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的时代内涵

新时代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推进课程思政是教育发展与媒介变革的双重要求。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对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做出“48字”新要求;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近年国家出台了系列思政教育改革政策:《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关于深化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新文科建设宣言》《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围绕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相继提出的素质融合、思想性、价值引领等思政教育要求,构成当前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科深化教学改革的目标体系。(见下页表1)

课程思政是基于学科专业知识,形成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的教育方式,涉及目标、理论、队伍、资源、安全、教学、管理、评估、产出等多层级多因素的系统工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提出的核心目标是课程思政的实践落点,即“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新闻传播专业,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教书育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④综合目标体系和实践落点,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时代的内涵可概括为: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习近平新闻舆论观为指引,围绕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的目标,挖掘课程体系中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先进文化、客观真实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学生培养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传播者、记录者、推动者和守望者。

二、高校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

(一)架构新闻传播教育的学科价值体系

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相互融合和激发,并赋予静态教材知识以时代精神、文化内涵、学术规范、思辨逻辑、情操陶冶等隐性意义,延展了有限教育资源的作用空间。首先,显化和更迭学科专业知识价值体系:新闻传播学的专业价值体系和职业核心素养,要在知识与技能传授中去挖掘、解读、贯彻和导引,尤其随着国家发展和社会变革不断调适和更新。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提出新要求,“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再者,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价值体系:“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等话语,展演着中西方新闻价值和意识形态的碰撞与交锋;新闻传播学科作为社会柔性治理参与者,首要条件是坚定政治立场,践行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秉持政治性、责任性、求真性的基本范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能量、主旋律,时刻保持对西方知识的警惕和辨析。最后,回应和生产社会需求的价值体系:风险社会和技术变迁使公众对关系、利益、国家的认知日新月异,比如算法时代的新闻专业主义已经从传统的“真实、全面、客观、公正”,转移到“平衡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追寻客观事实与算法正义、兼顾个性化与公共性”。⑤学科所涉的意义隐含、业界进展、研究前沿、社会热点、话语交锋等,需要课程思政来提炼、补充或解惑。

(二)构建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话语通道

新闻传播学科和意识形态关系密切,课程思政对于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和社会(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具有双重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要科学应对网络时代的媒体传播,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和话语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要求强化高校政治安全,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课程思政正是高校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和话语权的主要渠道,在课堂讲授、讨论、发言或作业中,“阐释、支配、引导大学生对校园内外综合信息流进行认知、分析、理解、过滤之后,最终融合形成带有集体倾向性的群体思想意识”。⑥课程思政还要培养学生就业后自觉维护社会意识形态安全的能力,新闻传播实践既反映社会意识形态又受其制约,虽然意识形态本质上是阶层、立场、利益的综合体现,但具象在概念、事件、话语的策略性使用与传播中,是本学科学生必须把握的业务关键点。总之,要从普遍知识和学科特色建构课程思政:前者源于課程是“特定历史阶段进程中,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党的品质的集中体现和象征”;⑦后者源于新闻传播人才担负着的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等关系国家文化价值命脉的职责和使命。

(三)参与舆论引导的国家协同治理体系

媒体参与治理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隅,其参与手段体现在舆论参与、凝聚共识和行动动员,思政教育作为主线贯穿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目标层级:卓越人才—立德树人—国家治理—文化共同体。《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对媒体定性、主流舆论格局、全媒体传播体系、舆论监督和引导、网络治理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当前,各级政府账号入驻抖音或头条,学习强国成为媒体参与国家治理的典范,农村大喇叭在抗疫动员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务融媒体提升政府管理的社会沟通能力,各类媒介实践为国家舆情引导与社会治理提供了柔性解决方案,匹配国家从行政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如此媒介化社会背景下,强化学生参与国家治理和意识形态安全意识,有助于其跳出微观技术学习的狭窄视域,能够站在历史和社会全局视角下审视和实践新闻传播活动,并准确把握传播公共价值和治理要义。并且,课程思政深度教学改革还帮助学生在“知识、自我与社会”三领域交织中养成批判性思辨能力,进而在复杂媒介实践中保持警醒。⑧若把新闻传播教育对象拓展到活跃的普通网民、具有话语权的网络大V、专业纸媒内容生产者或宣传部门人员,课程思政还能成为正能量传播或者舆论引导的思想源头。

三、高校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的内生逻辑

(一)媒介技术革命对价值理性培养的新要求

媒介技术的发展赋权普通民众成为当前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参与力量,短视频、自媒体、网络直播造就众多传播大V,变革着社会话语权力结构。人们在享受技术红利的同时,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媒介融合更新了传播形态和叙事方式,使受众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空前放大,放任多元观点、情感与意识形态同场交锋,扩增了价值与文化的认同风险;媒介场域变得复杂而潜隐,算法推荐的黑箱、商业势力的趋利、视觉飨宴的沉溺、游戏劳工的异化、信息茧房的束缚、碎片娱乐的侵占、邪恶势力的渗透等,消弭着主流价值和奋进理想;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就国家价值体系认同等宏大主题,转而深嵌于青年网络冲浪、日常生活娱乐、虚拟迷群交往等众多微小琐碎的实践中。进而造成的结果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争夺愈发成为显性矛盾,价值意蕴若不能与媒介技术发展同步推进,社会将可能陷入空洞的意义失序空间。“理性思维与能力的培养、价值理性的倡导、交往理性与公共理性建设以及新技术理性倡导”⑨对于形成信息病毒免疫力至关重要。卓越新闻传播人才作为国家舆论的重要参与和建构力量,在技术喧嚣的时代反而愈发迫切,课程思政就成为价值理性教育的切入口。

(二)教师教学科研的评价转型与发展新路径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完成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经之路,是教师提升教研水平及实现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思政教育对于教育者的个体价值一直处于被忽略的状态,实际上它可以满足教育者的思想信仰追求、科学知识生产、精神家园构成等心理需求,并为生活和职业发展提供物质条件。⑩我国高校教师评价制度变革分为合格评价、职务评审和绩效分配三阶段,但内外双重因素促使教师评价制度和教育重心转向势在必行:中国政府每年投入的科技活动经费总量和论文发表数量都居于世界前位,中国已成为论文生产大国;计件式量化匹配绩效津贴评价方式,容易造成对原创成果、育人过程、思政教育等不易量化或者隐性教育因素的挤压。《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破除重科研轻教学和重教书轻育人理念,要求潜心教学全心育人;《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以强化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建设为首要任务”,多维考评教学规范、运行、改革、研究、获奖,完善同行专家评价机制,探索引入贡献评价机制,扭转轻教学轻育人境况等。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由单纯参照科研成果量化数据向教学实践和育人效果的转向,成为推动高校课程思政的制度逻辑和利益导向。

(三)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成人初显期认知变化与价值新需求

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的对象是处于成人初显期的媒介参与活跃群体,生理特征和教育背景塑造了本学科独特的教育受体,相对其他学科学生更有能力和兴趣参与传播活动。成人初显期指18~25岁青年具有认同探索、自我聚焦、不确定性和居间性等特征。高校学生的探索性决定了他们脱离中学高强度知识灌输和青春期迷茫躁动后,更有自发兴趣去探求未知领域,新闻传播学大学生常常关注同一国际事件背后不同国家的新闻话语表述和意识形态争夺。自我聚焦源于在脱离家庭血缘群体后,交往范围被同学群、趣源群、豆瓣小组、志愿服务队、学校社团等弱关系群体替代,认知和思想来源变得愈发广泛和不可控,觉醒的自我意识使其对带有思政标签的教育方式产生执拗性抵触。不确定性和居间性给思政教育带来风险和机遇双重效应,智媒环境下教育资源脱嵌学校场域成为显著特征,青年群体作为网络参与主体,既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澎湃新闻等制度性媒体内容,又追逐B站“翠花不太脆”,热衷于参与“杜甫很忙”“凡尔赛”“马保国”“葛优躺”等网络流行语的生成与传播。成人初显期的叛逆、茫然、抵抗、独立、探索、思辨,为高校课程思政实施提供了巨大的需求和发展空间。

四、高校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的优化路径

课程思政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不贴合问题,源于没有从系统论和特性观理解和实践思政教育。系统论强调从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区隔性、开放性、动态性、历史性和自组织性等审视研究对象,课程思政效能就体现在对课程在国家、社会、历史时空中价值的理解和挖掘。特性观认为“领域是解释的框架”“对于机体所面臨的一组重复出现的复杂问题,领域起着作出某种稳定反应的作用,这种反应包含着指向问题解决但往往难以通达的感知、编码、回忆和推论的过程”,“课程思政建设的普遍性要以专业学科建设的特殊性为前提”。

(一)以“四源头”挖掘课程思政价值要素

推动社会发展是学科思政教育的根本立场和价值定位,把职责使命、媒介生态、政策实践与教育产出作为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价值要素的四源头,是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职责使命上,围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逻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新闻传播学价值来源,牢记我国新闻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做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我国新闻事业的根本性质,以“48字”新闻舆论职责使命作为核心职业准则。融合生态下,培养学生公共传播意识,摒弃技术至上的工具崇拜和流量至上的利益崇拜,自觉参与到主流价值观塑造和传播中来;拓展面向公众的辅修课程、在线课程、公共课程、职业培训等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其价值辨识力和舆论参与力,保障社会意识形态安全。政策实践上,注重将系列教育文件相互关联和融合,思政育人作为理念,双万计划作为路径,新文科作为指南,卓越新闻传播人才2.0作为导引,思政理论课作为支撑,形成理论和实践、宏观和微观、通用和专业协同的思政教育体系。教育产出上,确保就业学生“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工作取向”,鼓励学生服务于乡村振兴、健康中国、国家治理、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文化强国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二)以“六落点”推进课程思政操作实践

系统环境能够支撑课程思政的时空价值,微观“六落点”则确保思政元素恰当呈现并落实到育人实践。新起点: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的价值引领和话语转译,回应媒介化社会中技术理性满溢后的价值理性呼唤,拓展虚拟社群、生活日常、融合媒体等沉浸式载体教育功能。新内容:融通理论课、业务课、公选课、实践课、思政课的知识体系,吸纳计算科学、心理学、语言学、逻辑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思维和逻辑,构建新闻传播学科发展新的增长点。新话语:寻找和构建解释中国现象的本土经验理论和学术话语体系,重视从传统文化、时代精神和地域文化中凝练价值话语,在国际传播生态中阐释中国立场、弘扬中国文化。新路径:结合生活语境和学生个案提升思政解释力,帮助学生疏解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恐惧和迷茫,拓展中国抗疫精神、红色新闻、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等事实性教育资源,为高校意识形态提供学科专业话语。新方法:引进短视频、可视化、大数据、VR、智慧教室等先进教育信息技术,拓展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推进多维教育资源的应用和开发,倡导探究式个性学习,以学术阅读提升课程理论深度。新范式: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鼓励研究中国传播实践的创新理论与人才培养互融互促,推进党建、团建和思政教育融合。

(三)以“三向度”保障课程思政引领效度

课程思政的根本任务是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融合,可从契合度、可见度和内化度检验其引领效度。契合度指价值体系与课程内容的匹配性,价值引领要在课程知识基础上进行生发或转化,使其具有可信性、科学性和系统性,防止由于生拉硬扯引发学生质疑或逆反。可见度指价值呈现与学生互动的显现性,紧紧围绕学生熟悉的生活社交环境,将思政抽象理念拓展到家国、关联上知识、具象到时事、落地到日常,在教师、学生、课程、环境间发生实质性精神交往。内化度指价值引领与学生认同的关联性,依据知信行理论模型,分析教育对象对课程思政的认知评价、价值识别、情感感知和行为意愿,构建高校课程思政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课程思政教育本质属于价值传播,涵化理论指出在受众主观现实形成过程中,媒介现实的话语、情感、技术、频率等都能促生接收对象的认同或改变,所以要以参与、交流、分享、共鸣等互动形式,综合运用两面提示、诉诸理性和感情说服等技巧进行价值观培养。当前,泛在媒体环境赋予高校庞大的教育资源和多样的教育形态,也成为难以精准调控的意识形态沁入路径,造成危机和机遇并存的隐性教育空间,由此,最大限度地开发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网络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推进具有学科特性的课程思政学理研究、模式构建和指标评估成为下步重点。

注释:

①张昆:《新闻教育的本质与使命探讨》,《新闻大学》2021年第2期。

②蒲清平、何丽玲:《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堵点、痛点、难点与应对策略》,《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

③⑦靳玉乐、张良:《要认真对待高校课程思政的“泛意识形态化”倾向》,《现代教育管理》2021年第4期。

④《教育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93.html,2018年10月17日。

⑤葉秀端:《算法时代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重塑与实践路径》,《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

⑥徐晓美:《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嬗变及重构》,《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0年第5期。

⑧张芹:《深度教学:高校新闻理论课程思政实践研究》,《教育传媒研究》2022年第4期。

⑨彭兰:《“信息病毒”的群体免疫研究》,《当代传播》2021年第1期。

⑩刘振威、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者的个体价值初探》,《思想教育研究》2021年第4期。

王宁:《“准成人期”:青年研究的新范式》,《青年探索》2018年第1期。

邓赐平:《领域特性观:领域普遍观的对立或补充?》,《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第3期。

张品良、唐雷:《中国特色视域下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教育传媒研究》2021年第3期。

(作者李娜系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付鹏系河北大学临床医学院党委秘书)

【特约编辑:李艳华;责任编辑:谢 敏】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广电工作者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头脑
浅论广播电视如何守护主流媒体公信力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下的我国媒介审判现象
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开启新时期新闻舆论 “供给侧”改革
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实践看记者道德修养的五个层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理论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