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语言修辞技巧
2023-05-31程辉
程辉
【摘要】网络语言是指人们在网络上交流信息并处理信息的交际符号,它是伴随着信息时代而产生的一种特殊产物。网络上使用的词语、短语或句子正在不断地流入人们的生活,从而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语言交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网络交际成为休闲娱乐和交换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网络语言因其独特的魅力而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语言变体。
【关键词】语言;网络用语;语用技巧;修辞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05-0113-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5.036
一、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语言已经代表着一种新的语言文化现象开始崭露头角,它带有一种强烈的求新求异的新奇感,主要出现在热点事件或网络活动中,如微博、网络直播等,经常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广泛流行于年轻群体之中,并通过该类群体的二次传播,达到盛行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年轻群体的心理特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极大程度地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规则,为现代汉语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素材,推动着现代汉语的变革与发展。形成于特定的网络语言环境中的网络语言,使用了许多的修辞现象,这些修辞手法的使用,能够让语言表达展现出极佳的表达效果。另外,现代网络语境是网络语言修辞产生的根本原因,在分析网络语言的修辞手法时,人们不能脱离网络语言存在的产生环境。
总之,网络语言既有创新、求异、形象、经济、幽默等特点,同时也具有简洁、动感、形象、口语化等特点,这与网络群体使用多种修辞手法是密切相关的,在修辞运用上具有很大的密集性和兼容性,可以接纳所有的修辞手法。其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比拟、借代、谐音双关、仿拟、婉曲、押韵、对比、摹状、反语、缩略等。
二、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也叫“譬喻”。①比喻的修辞手法在起到增加话语艺术性的同时,也相应地增加了话语的幽默性。网络语言中,比喻的喻体的选择也往往与网络生活密切相关。在网络语言的比喻中,“喻体”一定會出现,而“本体”和“喻词”则通常不会出现。由比喻手法构造的网络词语数量庞大,数不胜数。如:
(1)菜鸟
(2)潜水员
例(1)“菜鸟”在刚盛行于网络时,大多用语比喻电脑使用水平不高的人。随着在网络中传播的时间渐长,受众渐广,其含义的范围也逐渐地扩大,不仅可以用来形容电脑水平不高的人,而且可以用来形容新入行或水平不高的人 。如游戏菜鸟,比喻游戏中的新手或游戏水平不高的人。在这个比喻中,本体“水平不高的人”没有出现,只出现了喻体“菜鸟”。
例(2)比喻在网络上很少参加讨论却喜欢看别人讨论的人。“潜水员”将那些很少在群组或论坛讨论“冒泡”的人比喻成潜水。
三、比拟
比拟的辞格是将人比作物、将物比做人,或将甲物化为乙物。运用这种辞格能收到特有的修辞效果:或增添特有的情味,或把事物写得神形毕现,栩栩如生,抒发爱憎分明的感情。比拟是网络语言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比拟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网络语言的表现力。如:
(1)舔狗
(2)锦鲤
例(1)“舔狗”,指的是没有尊严和底线,只知道一味讨好他人的人。其通常用来形容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男女关系中,明明知道另一方不喜欢自己,却还是死皮赖脸地去追求,满足对方所有的要求;其次就是在工作和官场当中,一味地迎和上级,不管指令到底是否是对的,毫无原则和底线,将领导得喜好当作第一要义,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网友称这种人为舔狗。“狗”字所组成的词语在网络语言中十分盛行,通常带有一丝贬义。
例(2)“锦鲤”,指一切跟好运相关的事物:如有好运的人,或可带来好运的事情。
四、借代
借代就是不直接把本体即要表达的事物名称说出来,二是借用一种于本体相关的另一种事物名称来代替。借代历史悠久,如“丹青”代绘画。在网络语言中,借代能很好地起到以偏概全,以点见面的功效,从而在网络上达到出一种形象突出,艺术效果生动的奇效。如:
(1)白富美
(2)杠精
例(1)白富美,指的是皮肤白皙,经济良好,相貌出众,身材好,气质佳的年轻女性。“白富美”借代了“白”“富”“美”三个特征来代指女性。网民通过对“白”“富”“美”三个特性借代,生动形象的展现出了网络语言所包含的创意和活力。②
例(2)“杠精”中的“精”字的意义与“蜘蛛精”“白骨精”中的“精”字类似,即喜欢抬杠成了精的意思。该词用以那些形容非常爱抬杠的一类人群。“杠精”借代“精”字来代指那些做事超过一定程度的人。
五、谐音双关
谐音就是利用音同或音近的词素来达到所要表达的语言效果。谐音双关即利用音同或音近的词素条件使词语、短语、句子语义双关。在现代汉语中,谐音双关是十分普遍的语言现象。因此在网络生活中,广大的网民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创造力和智慧,创造出了许多具有谐音双关的网络用语。谐音的运用,使网络交际过程变得风趣、幽默、含蓄、朦胧。
(一)汉语普通话的谐音双关
(1)鸭梨山大
(2)煎炸小人
例(1)在网络用语中,鸭梨是“压力”的谐音,由此衍生出“鸭梨很大”“毫无鸭梨”等词。其中,“鸭梨山大”因与“亚历山大”谐音,而被广大网民使用,意为“压力像山一样大。”
例(2)“煎炸”谐音“奸诈”,此处既有谐音之趣,有又对小人的一种惩罚意味。
汉语普通话的谐音双关的例子在网络语言中大量存在。如 “砖家”,指发表毫无科学依据的学说的“权威人士”,其言论往往自相矛盾。这些人被网友统称“砖家”。
(二)汉语方言的谐音双关
(1)带恶人
(2)酿紫
例(1)“大”字在南方的诸多方言中读为“带”,所以“带恶人”即“大恶人”的谐音。由此,也衍生出了类似“带善人”网络用语。
例(2)“酿紫”的意思是“这样子”的连读。其谐音 “酿紫”。该网络词语都是通过网友从听觉上感知而来的。“酿紫”相对的是酱紫(这样子),都是福建南平方言。
(三)汉语与英语的谐音
(1)舔狗不得house。
(2)巴山楚水凄凉地,responsibility。
例(1)house本是英语“房子”的意思,因其谐音“好死”,故网友因为双关和语言婉转的缘故而引用。
例(2)本是一句古诗,出自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此处网友因为谐音的缘故在“巴山楚水凄凉地”之后接上英语“responsibility”以求和韵。
(四)数字的谐音
(1)886
(2)2333
例(1)“886”谐音“拜拜咯”。
例(2)因其与“呃,呵呵……”或“啊,哈哈”接近,所以用于表示哈哈大笑,同时“233”有时会演变为2333或者更多3跟在后边,表示笑得很猖狂或不能自已之意。
六、仿拟、婉曲、押韵、对比、摹状、反语、缩略
指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或句子中的某些要素或词,从而仿造出新的词语或句子。这些词语或句子大多是临时产生,而且产生于一定的语境之下。在网络交际时,轻松愉快的语境会让网民处于一种思维极其活跃的状态,从而容易灵感突现,不经意间就会使用仿拟的修辞去创造出一种幽默诙谐的言语,以达到吸引人眼球或者追求幽默、讽刺、调侃的效果。仿拟格式多种多样,这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了网络用语的丰富性和开放性。网络用语使用仿拟的修辞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句式仿拟
仿拟的对象大多经典的语句,而且仿拟出的新句基本上保留了原句的音韵和句式,内容则与被仿拟的对象意义关联不大,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趣味性。如:
(1)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仿自名意大利诗人但丁《神曲》“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二)仿篇
网络语言中,网民的仿拟对象一般都十分简短或是名篇,并且受篇幅和字数的影响,仿篇使用的频率不高。如:
(1)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夜来风雨声,不知死多少。仿自孟浩然《春晓》。
(三)婉曲
指的是在说明事物时,有意不采用直接说明的方式,或是在描绘事物和说明事物时不方便直接陈述。网络语言在使用婉曲的修辞手法时大多通过省略、谐音、拆分等手段来传情达意。网络用语在使用时大多是按照网民的意愿进行随心所欲的表达,因此,在面对某些不能直接陈述的话语时,网名大多会选择婉曲的修辞手法旁敲侧击,以达到可以表达出自己的意愿的目的。
1.谐音婉曲,如“石乐志”即失了智、“有猫饼 ”即有毛病、“深井冰”即神经病。
2.拆分婉曲,如“石更”指“硬”。
(四)押韵
又作压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個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或者平仄统一,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押韵可以使网络语言朗朗上口,增强网络用语的传播力。如:
例(1)“我不是随便的人,可我随便起来不是人”。
例(2)“功夫再高,也怕菜刀”。
(五)对比
即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也叫对照。
网络用语中,对比往往能鲜明地表现出网民的意图和倾向,从而突出表现两者之间的差别。如:
例(1)“别以为你穿黑的别人就不会骂你白痴”。
例(2)“我抽烟、喝酒、纹身,但我是个好女孩”。
(六)摹状
又叫摹绘,是摹写人或事物的声音,色彩和情状的一种修辞方式。在网络语言中,网民通过一些具有形象性的符号、字母、表情等方式来表达传情达意。有效的弥补了文字在画面感上的不足。如
例(1)“Orz”像一个人两手撑地,双腿跪在地上,埋头透的样子。形容被事情打败或者很郁闷的,表示失意或沮丧的心情。还有佩服以及膜拜的意思。
(七)反语
反语也叫“反话”,即刻意使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表情达意。反语往往是带有强烈的戏谑意味。如:
例(1)文体两开花。出自六小龄童对杨洁导演逝世的悼词中,其在该悼词中极力宣传其中美合拍的西游记,原本1分钟的视频,他用了一半的时间在做宣传,于是被网友调侃此举为“灵堂卖片”,于是网友们争相模仿去“文体两开花”的句式用以戏谑调侃。
(八)缩略
在网友在进行网络交际时,往往会使用偏向口语化的语言,因此,产生的网络用语大多伴随着省略,在节约精力和时间的同时,又能使语言更加生动活泼。网络用语的缩略方式有: 英语单词的缩略、汉语拼音的缩略。
1.英文字母缩略语
通过缩略英语字母的来表情达意,该类缩略的方法一般只保留英语单词或词组的大写首写字母。如:
例(1)GG。指Good GAME英文缩略。在网络用语中常常表达 “失败”“结束”“完蛋了”等含义。
2.汉语拼音的缩略
该类缩略形式保留了汉语拼音中每个音节的首字母。如:
例(1)BT。变态的缩略。
七、结语
网络语言的产生,传播,乃至于盛行,都离不开互联网的大规模使用。网络语言也越来越多地开始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其一种特殊的交际活动,在语言的使用策略上与正式的文学语言和日程语言大不相同。因此,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争议。一方面,网络语言诞生于数量庞大的网络使用者,其中年轻人为主。他们积极使用新型语言、追求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在创造新型的网络用语时,他们会无意识地偏离语法规范或有意识的背离正统语言规范的约束,以此达到语出惊人的表达效果。网络语言的传播速度之快令人咂舌,这不仅归功于互联网的及时传播和信息共享,也得益于网路语言自身的鲜明特点。网络语言最大的特点就是灵动和形象,其能在短短的两三个文字中表达出多种含义,而且在日常生活中的适用范围非常之广,形容事物也非常贴切。能表达出存在于正式语言的含义之外的特殊含义。
语言的可读性和描述力都会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网络语言的产生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而且,任何语言只要在使用就必然有新陈代谢,创新是事物的生命力所在,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推动语言的发展。这不仅对于网络语言而言,甚至对于汉语言也是如此。网络语言在具有一般语言的共性的同时,又有着自身的独特之处。因此,在看待网络语言时,公正的、客观的、发展的眼光是必不可少的。人们应该要着眼于汉语言自身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看到汉语言是不断发展的。因此,网络语言在修辞上的产生和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为汉语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全新的契机。
注释:
①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191页。
②李梅娟、王斌:《论借代和新词》,《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年第1期,第114页。
参考文献:
[1]朱晶松.传承与流变——现代语境下的网络语言修辞[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27(03).
[2]唐秀梅.仿拟修辞在网络语言中的应用[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7,30(03).
[3]马骎.从修辞角度看日语网络语言的形成[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8.
[4]窦小忱.网络语言的新修辞现象[J].语文建设,2014,
(21).
[5]牛培娜,胡开兰,吴小伟.修辞手法在网络语言中的运用[J].宜宾学院学报,2013,13(03).
[6]赵彩霞.网络语言及其修辞策略考察[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06).
[7]齐贵来.传统修辞手法在网络语言中的运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05).
[8]王文娟.浅析网络语言的修辞现象[J].才智,2010,
(31).
[9]钱晓燕.修辞方式在网络语言中的运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01).
[10]胡成科.浅析网络语言中的修辞现象[J].科技风,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