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期刊出版与新媒体融合的策略探讨

2023-05-31肖雯

传播与版权 2023年10期
关键词:新媒体融合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应用逐渐深入各行各业。随着传统期刊出版向着移动化、电子化方向转型,其与新媒体的融合程度逐步加深。这也是未来传统期刊出版业实现产业转型、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基于该发展趋势,文章研究了传统期刊出版与新媒体融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措施,以期能够促进传统期刊出版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传统期刊出版;新媒体;融合

传统期刊出版行业是一个涉及期刊出版审核、编辑加工、市场宣传推广等的综合化行业。近年来,传统期刊出版亟须与网络信息化技术融合以实现跨越式发展,而新媒体整合流媒体、聚合性媒体、算法推荐机制,形成新颖的媒体传播内容和媒体交互体验,因此传统期刊出版与新媒体深度融合,能够大幅提升傳统期刊出版的产业加速度,促进传统期刊出版更好地转型发展。

一、新媒体融合发展下传统期刊出版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新媒体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其以交互化、信息化为核心,以媒体聚合、新闻个性化分发和新闻要素的内容个性匹配为依托,可以有效实现信息传播的最大化和媒体内容的多样化[1]。

在线上,传统期刊出版主要依托自身建立的官方网站以及各类学术交流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其推广宣传的受众面相对单一。在线下,传统期刊出版往往通过定期举办沙龙、开展学术研讨,或者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等进行宣传推广,而这也限制了传统期刊出版的发展速度,导致其受众覆盖面较窄[2]。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新媒体特别是流媒体、交互型媒体以及社交网络化媒体成为信息快速传播的主流模式,传统期刊出版要想实现新跨越,就必须借助新媒体的信息分享机制来搭建自身宣传渠道。因此,传统期刊出版进行转型升级,加快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是其谋求可持续发展,进行更广范围的内容覆盖和宣传推广的必然选择[3]。

在传统期刊出版领域,出版社可以利用新媒体构建覆盖全网络平台的线上宣传框架,搭建新型传播桥梁,构建以交互化传播、体验式传播、聚合型分发传播、流媒体信息传播和近社交关系网络传播为核心的新型媒体网络机制,有效实现传统期刊出版的内容生成、期刊出版发行、排版管理和产品的市场宣传[4]。这样可以全面拓展新媒体的应用领域,进而拓展新媒体融入传统期刊出版的深度,推动新媒体在现代信息化社会发挥基础作用的能力,推动期刊出版行业高质量发展[5]。总而言之,传统期刊出版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能够促进传统期刊出版实现转型升级,实现传统期刊出版内容创新、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因此,传统期刊出版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期刊出版行业的必然选择。

二、新媒体融合发展下传统期刊出版转型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一)新媒体融合发展下传统期刊出版转型发展的现状

目前,我国线下传统期刊出版与新媒体的融合不断加深。笔者分析近几年的中国图书市场研究报告发现,从2015年到2019年,我国线上期刊型图书增长率年均达到12.7%,特别是电子期刊出版物持续高速增长,已占据出版行业总产值的一定比例。2021年末,全国期刊读物实现营收18.9亿元,同比增长5.5%[6],实现了较快增长。

在传统期刊出版和新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除了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新媒体技术应用和传统期刊出版之间也实现了深度融合。特别是新型信息分发技术、信息精准匹配技术和新媒体网络社交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不断助力传统期刊出版在宣传推广、信息精准匹配等方面的高效利用,从而促进传统期刊出版向自动化、数字化期刊出版方向转型[7]。这表明,新媒体对传统期刊出版的加持,使得传统期刊出版提高了出版效率,构建了全新的发展空间,实现了快速发展[8]。另外,传统期刊出版与新媒体深度融合还构建了传统期刊出版的多样化发展生态体系:以多媒体技术和电子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媒体聚合技术、信息分发技术、匹配式精准信息推送技术为核心所构建的信息分发机制改变了传统期刊出版的期刊出版物形态,对以纸质版期刊出版物为主的传统期刊出版结构进行全新塑造,形成电子刊物、移动刊物、3D图书刊物、虚拟刊物等多样化的期刊出版物。

(二)新媒体融合发展下传统期刊出版转型发展的问题

1.传统期刊出版的宣传推广相对滞后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以网络宣传推广渠道建设和新媒体数字化宣传为核心的新型宣传方式已应用于社会各行各业。而传统期刊出版在选择宣传推广渠道时,仍较依赖单一的线上网站和线下渠道。

在线上网站中,传统期刊出版主要依托官方网站、学术平台进行期刊出版物的宣传推广。但实际上,近年来传统期刊出版的官方网站、学术平台也呈现发展乏力态势,流量拓展能力受限,代之而起的是新型网络宣传、嵌入式宣传、场景交互式宣传、体验式宣传、融合化宣传等,而这些宣传方式都是借助新媒体通过要素匹配、数据传导和网络宣传推广的匹配升级逐步形成的。对此,传统期刊出版明显未能及时转型,这就导致传统期刊出版在网络宣传推广渠道建设上创新力不足,转型进程相对缓慢,其须加强对线上宣传渠道的建设探索和创新开发[9]。在线下渠道中,以社交网络化传播、近社交关系网络传播等为核心的社交网络关系宣传推广模式也需要借助新媒体的全面传播进行宣传拓展,如许多出版社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进行宣传推广。但传统期刊出版在期刊出版物的线下宣传推广中,仍以单一的科研教育机构等作为主要宣传推广渠道,这种宣传渠道触达人群相对较少,信息传播量受限,无法有效实现宣传要素的拓展,限制了传统期刊出版的宣传推广渠道全面创新以及网络化发展。

2.传统期刊出版的新媒体融合创新能力不足

当前,新媒体依托于网络媒体矩阵已构建起以流媒体和交互型媒体为核心的新型传播模式。新媒体借助新型gif图片、音频、视频、短视频和聚合新闻分发机制,利用大数据进行人工算法感知,将传统媒介要素和新兴媒介要素嵌合,构建了交互型、多元化、可感知的媒体传播空间。而传统期刊出版在内容形成、期刊出版流程、期刊出版要素的市场推广方面与新媒体融合还不足。

目前,许多期刊出版物仍以传统的纸质期刊出版为主,电子型期刊、网络型阅读产品以及交互型、感知型阅读产品的开发相对缺少,同时电子期刊、空间3D仿真阅读等环境的建设还不完善。这就导致长期以来人们对传统期刊出版物的认知产生偏差,其吸引力有所下降,诸多读者被其他新媒体要素吸引,从而转移注意力,这不利于传统期刊出版的高效发展,也会限制传统期刊出版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以笔者所在的期刊为例,期刊的发布形式都是纸刊,但很多实验,尤其是手术操作和方法等无法在纸刊上直观显示。

3.平台型网络期刊出版开发空间须建设和完善

随着传统期刊出版与新媒体融合,当前出版社亟须构建统一化的网络数字化期刊出版物聚合平台。然而,当前传统期刊出版系统中并没有相应的统一化的期刊出版平台,并且所构建起的数字化网络期刊出版平台之间也相互分割,对统一化的期刊出版平台建设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建设机制和建设要素。这就使许多数字化网络期刊出版物无法结合最新的媒体融合要素以提供兼容式服务,出版社也无法挖掘和开发更多形态的期刊出版物,这对数字化网络期刊出版物的扫描、刻录、期刊出版、交融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出版社对新兴的网络宣传服务、移动期刊出版服务和期刊出版支持服务以及期刊出版流程服务的开发能力不足,导致新媒体融合发展下传统期刊出版转型发展面临挑战。

三、传统期刊出版与新媒体融合的策略

(一)强化思维创新与实践期刊出版创新的融合

传统期刊出版与新媒体融合未来的前进方向,必然是思维创新和实践期刊出版创新相互融合,即传统期刊出版以新媒体要素及其融合性内容为基础,强化思维创新。例如,出版社可利用新媒体3D开发功能对传统的破损期刊进行3D转制,形成3D虚拟現实型感触期刊空间,其还可以新媒体流量分发机制为核心,构建起传统期刊出版的数字期刊要素的匹配化、个性化传输机制。借助于思维创新,出版社可大胆开拓,全面改造传统期刊出版的出版流程,对期刊的出版、排版、校对、印刷等流程进行线上化转型,将新媒体技术如移动传媒技术、短视频嵌入式开发技术以及数字化宣传技术与传统期刊出版深度融合,丰富期刊出版的多元化形式,甚至可对传统期刊出版进行流媒体数字嵌套,开发更多可视化、专业性强、垂直模式深的专业性期刊出版物,对不同的期刊出版元素进行充分的媒体融合,打造传统期刊出版一体化的新型期刊出版物。

(二)强化内容创新与市场需求创新的融合

出版社强化内容创新,结合市场需求来促进传统期刊出版和新媒体的全面融合至关重要。为此,传统期刊出版需要借助新媒体搭建媒体矩阵,基于市场需求进行多元化宣传推广,积极借助短视频媒体、流媒体、聚合性媒体和新型虚拟现实技术、体验感知式技术、3D开发技术等进行传统期刊出版的电子化、云上化转型,开拓更多的虚拟化期刊出版产品,以满足读者对创新型数字型期刊出版物的阅读需求。例如,美国一些期刊出版商就结合3D虚拟创新技术,将传统期刊中许多古代灭亡的古生物进行3D还原模拟,在虚拟环境中让读者真实地接触、感知和体验灭亡动物的生存模式,通过虚拟展示、内容嵌入将期刊出版内容融入虚拟演示电子图书中,进而极大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动力,使读者获得更优良的阅读体验。

(三)强化期刊出版发行创新和宣传模式创新的融合

出版社强化期刊出版流程创新,推动期刊出版流程和宣传推广模式的交互融合至关重要。在新媒体环境中,出版社应用流媒体传播机制,以线上社交媒体、流媒体、聚合性媒体创新期刊出版物的宣传推广方式,对期刊出版物的内容、知识、精彩要点进行核心提炼,并嵌入新媒体传播工具中进行更广范围的宣传推广,可扩大期刊出版物的宣传范围。此外,出版社还可将传统期刊出版内容进行线上化转型,通过设置议题、制造话题、实施推广、线上引流等扩大期刊出版物的宣传范围和宣传空间,实现最大限度的产品宣传和推广。

总而言之,新时代出版社要想全面、深度应用新媒体,使传统期刊出版获得新媒体资源改造,只有发挥积极推动作用,实现思维创新、实践创新、内容创新、市场需求创新、期刊出版发行创新和宣传模式创新等的一体推动,才能促使传统期刊出版和新媒体深度融合,构建新的高质量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1]蒋海军.新常态背景下中国教辅期刊品牌建设路径的思考[J].科技与出版,2016(06):128-132.

[2]李雪.科技期刊出版编辑全媒体融合思维的转变策略分析[J].中国传媒科技,2021(06):105-107.

[3]闾洪庆,戴木茅.“冰山”图鉴:2019年传统文化类图书期刊出版发行述评:基于图书在版编目(CIP)和当当网销售的实证研究[J].传播力研究,2020(11):120-121.

[4]刘德寰,王袁欣.内部改革与跨界协作并重:5G视域下VR出版媒体融合发展策略[J].编辑之友,2020(12):20-24,30.

[5]刘利芳.发挥好新媒体社会教育功能的创新研究:推荐《新媒体的社会教育功能及其传播模式》[J].新闻记者,2021(07):97.

[6]杨臻峥,郑晓南.全媒体背景下科技期刊品牌形象推广策略的探索[J].编辑学报,2020(03):291-294.

[7]杨华锋.媒体融合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调整策略研究:以传统媒体转型发展为例 [J].农场经济管理,2021(08):62-64.

[8]刘劲节,于洪洋,常盛.基于新媒体平台的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社会合作模式:以长春市图书馆为例 [J].图书馆学研究,2020(24):59-63.

[9]赵卓伦.组织与呈现:新媒体视阈下我国科技期刊传播策略研究[J].出版广角,2019(02) : 21-23.

[作者简介]肖雯(1985—),女,山东烟台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医药卫生期刊中心编辑部主任。

猜你喜欢

新媒体融合
一次函数“四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