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语境下传统乐舞的保护现状研究
2023-05-31阎晗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持续推进,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非遗保护现状究竟如何,需要多方面调查方可得出结论。由此,笔者选择河南省开封市非遗项目“宋曲子词”(简称“宋词乐舞”)为调研对象,通过采访非遗传承人与实地采风,对该项目的历史溯源、发展概况、保护现状等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不断提升学术素养,加深对非遗保护的认知与理解。
【关键词】非遗保护;宋词乐舞;传承发展;传统乐舞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5-0106-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5.034
作为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宋曲子词”(以下简称“宋词乐舞”),主要依据中原古曲,对宋代词曲进行旧曲新唱,通过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呈现宋代传统乐舞之风貌。非遗语境下传统乐舞的传承不仅有利于保持文化多样性,更有益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强化凝聚力与向心力。本文围绕“宋词乐舞”开展四个层面的研究:首先,以宏观视角对该项目的发展概况进行梳理总结;其次,以微观视角对其保护现状进行分类阐述;再次,针对保护现状进行问题剖析;最后,基于不足进行反思与建议,以加深对“宋词乐舞”的认识。
一、“宋词乐舞”的发展概况
史料载“反能饮井水,即能歌柳词”,说明宋词自产生之初,皆可吟唱。纵观舞蹈史可以窥见,早期音乐与舞蹈是集“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加之宋代重文轻武,崇儒尚学之风,使其舞蹈独有程式性、理趣性、雅化倾向的特点。由此推断,“宋词乐舞”的存在具有合理性与学理性。但由于常年战乱、曲调失传等因素,数以万计的宋词成为纯文学性质的读物,长期处于失声状态。因此,想要探寻“宋词乐舞”的发展脉络,需要从以下两个维度进行剖析。
一方面,从纵向历史维度上看,宋词的产生、发展、流变历经隋唐、五代、两宋等时期,时间跨越较大。检索文献资料,张英在《论宋词乐舞古乐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将宋词乐舞的发展分为五个分期。首先,“隋唐词”是萌芽期。盛唐、中唐的文人初尝词作,依声填词,已具音乐意识。其次,“晚唐五代词乐”是其先声。南唐作为我国词史上的第一个创作高峰,以词作歌舞娱乐之风浓郁,多数作品描绘歌舞宴饮的酬唱之景。再次,“北宋词乐”是兴盛期。北宋时,宋词以完整的词、歌、舞形式演绎传播,对于词的传唱、表演盛极一时。此時宋词乐舞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北宋前期,词曲多元化发展;中期,词曲迎来革新;后期,宋词乐舞的发展与集成,突出体现在词的格律愈益精严,又添词律的音乐美与形式美。最后,“南宋词乐”是其衰颓期。南宋中期,作词变为文人的专业,音乐、舞蹈渐渐被淡化。自宋词初创至南宋,短短百年迅速从综合性的乐舞变成割裂式的纯文学作品,走上僵化道路。
另一方面,从横向发展维度来看,当代民间艺人与学者的努力促使“宋词乐舞”踏上复兴之路。上述提到,由于不可抗的历史因素,尽管大量宋词得以保留,但其吟唱与乐舞形式已然消耗殆尽。为此,通过走访该项目传承人茹军,了解到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前往福建、北京、敦煌等地采风,多次拜访民间艺人学习中原旧曲,经过十余年的艰辛探索与反复实践,逐渐复原出遗失已久的宋曲子词。笔者通过实地采风得出以下结论:复原后的“宋词乐舞”形成“古、悠、慢、美”的表演风格;基本内容有“着宋装、说官话、唱宋词、跳宋舞、奏古乐”;节奏类型分为令、慢、近、引、歌头、序等;演唱形式分为小唱、飘唱、对唱、群讴等类型,演唱者手持拍板演唱,符合古人“执节者歌”的遗制;乐队形制包含筚篥、尺八、方响等乐器,按照古人的礼仪规范演奏古曲词牌;舞蹈清丽隽雅、古典妙美,兼具“竹竿子”与“花心”的程式化念白,符合宋代含蓄内敛,沉静纤弱之风。如今,“宋词乐舞”成为代表开封文旅的一张名片,是大宋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表演形式。
二、“宋词乐舞”的保护现状
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前文从纵、横向双维度对“宋词乐舞”的发展概况进行详细阐释,从理论层面给予读者更为全面的认知。关于该项目的保护现状,笔者基于专家访谈与实地采风,总结出“宋词乐舞”保护现状的三方面内容。
(一)深挖乐史,博采众长
尽管前文提到宋人争相吟唱宋词蔚然成风,但随着朝代更迭,婉转悠扬的宋词曲调早已消失。为了寻找遗失千年的古音,研究团队查阅海量历史文献,历经十余年研究,初步确立了该项目的三大理论依据与四大音乐文献,以此证明“宋词乐舞”存在的真实性与合理性。“三大理论依据”:其一,中国民族音乐学奠基者杨荫浏先生编著的《中国音乐史稿》。其二,郑孟津所著《宋词音乐研究》。其三,刘崇德《魏氏曲谱今译》。“四大音乐历史文献”:其一,南宋姜夔所著《白石道人歌曲》。该书共收集令、慢、近共17首自度曲,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唯一发现的乐谱宋词。其二,明代宫廷乐官魏双侯所著的《魏氏乐谱》,该书各曲多注“道宫、小石调、正平调”等八种燕乐宫调名,也称“明乐八调”。其三,清代乐谱集《碎金词谱》。其四,清代曲谱集《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用工尺谱记录唐宋词、宋元诸宫调、元明散曲、南戏、杂剧、明清传奇等曲调。基于厚重扎实的乐史文献,研究团队前往开封繁塔,透过塔中二十方乐伎砖研究宋代乐队形制;向板胡民间艺人张清华学习《上楼》《下楼》等版头曲演奏,向豫剧祥符调传承人王良英请教中原唱腔;前往福建泉州,拜访南音传承人学习三弦演奏;向河北省正定县专家请教北昆曲的演唱方式等。正是在理论与实践双向驱动下,团队逐渐复原出宋词吟唱的大量古谱与曲调,攻克了宋词如何吟唱这一难题。
(二)依据词曲,编演舞蹈
“宋词乐舞”作为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舞蹈是重要一环。田野调查中笔者发现乐舞中的舞蹈专业化程度低,较为僵化。为增强可舞性,笔者在老师的指导下,择定北宋词人秦观《行香子·郊游》一词进行编创。首先,创作基础源于文献史料。文献有:宋末元初词人周密《德寿宫舞谱》、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与沈括《梦溪笔谈》。其中,刘青弋在《〈德寿宫舞谱〉考释与复现》中认为“《德寿宫舞谱》产生于江南,在舞谱复现的身体体态方面,采用了一些江南舞蹈的三道弯的体态,这是一种以身体横向腆腮、冲肋、送胯、双腿曲膝形成的三道弯,从而使得女子舞蹈显得柔美俏媚……”奠定了宋舞柔婉纤弱之姿态。其次,动作原型始于出土文物。参考文物有四川泸县的宋代采莲舞女石刻、河南博物院的隋代乐舞俑、郑州博物馆的唐代乐舞伎俑,以及济源泗涧沟出土的乐舞俑等。再次,舞蹈编创遵循古樸风貌。编创过程中,笔者对出土文物进行拍照取样,对舞俑造型进行静态模仿,在照片排列组合中观察造型中的动势动态与重心移动。采用造型、动机等编舞技法,根据词曲内容建构出闺门少女游园赏春的作品结构,将一维静态图片变为三维立体空间舞句,给予作品故事性与生命力。参与该作品的编演工作,笔者从实践层面加深对于宋代舞蹈综合性、程式性、理趣性等特点的认知,更加深入理解宋代舞蹈的内敛含蓄、清丽雅致之美。
(三)走进课堂,传承发扬
为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宋词乐舞”项目于2014年走进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课堂,实现了非遗文化进校园的保护传承工作。该项目共开设唱、舞、乐、演、说五门课程,均由演出团队进行授课教学,课程介绍如下。其一,中原唱腔与宋词演唱,旨在培养熟练掌握中原唱腔发声特点、精通古曲谱演唱人才;其二,形体训练与舞台表演,通过手眼身法步的身段形体训练,积累舞台表演经验,培养舞蹈人才;其三,古乐器演奏实训,细分为尺八与筚篥教学、曲项琵琶与阮教学、古琴与琴瑟教学、奚琴与三弦教学,采取小班授课模式,培养古乐器演奏的后备力量;其四,竹竿子台词教学,通过一对一教学模式,传授宋代“竹竿子”在演出前与独舞演员花心进行的固定唱词念白,增强观赏性与戏剧性。该项目以课堂教学为核心,通过不定期排练、实景演出与专场展演的形式巩固教学成果,推进非遗文化的传承播扬。同时,该团队积极参与省市级文化展演与学术交流活动,于2018年参与由河南大学举办的首届“宋代艺术国际学会研讨会”暨宋词乐舞专场演出,首次在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会上进行成果交流与分享,获得多位宋文化研究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被河北大学刘崇德教授评价为“宋词乐舞弥补了中国中古时期音乐的断代史”。此外,团队也受邀参与拍摄纪录片《寻找遗失的声音》《追寻宋金时代的别样生活》,为非遗保护与传承贡献力量。
三、“非遗”语境下的问题与审视
“宋词乐舞”尽管在非遗语境下得到了长足发展,获得了宝贵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保护性发展背后的诸多问题也不容忽视。结合实地采风调研,笔者总结初以下两点问题。
(一)资金不足,系统化保护缺失
朴永光老师在《传承“非遗”之我见——以传统舞蹈为例》一文中详细谈到,尽管近年来我国非遗工作取得显著成就,但是依旧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要么把非遗舞蹈束之高阁,敬而远之,要么对传统舞蹈大肆涂鸦,使之面目全非;又如,政府相关保护部门缺失,未形成完整系统化的保护链条,导致资金不足,制度残缺,形成两难局面。开封市作为我国著名文旅城市,旅游业成为当地财政税收的重要支柱。但在实地调研中笔者发现,由于没有形成系统化的非遗保护体系,政府针对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除态度上大力支持外,在资金筹集分配方面却是捉襟见肘。在采访中,传承人茹军提及该项目申遗之前常常是自掏腰包进行各地采风学习与公益巡演。加之作为小众艺术,专业化与知名度较低,乐队人员与演唱者多为民间艺人,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本身就难以维持。资金问题不解决,对于该团队演出的经营与周转依旧是一个顽疾。同时,自2020年来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全国各地旅游业遭受灭顶之灾,没有客源、没有资金,导致众多旅游业每日愁于资金而苟延残喘。该项目团队受疫情影响,演出机会大大缩减,无法保证以往稳定的表演机会与固定收入。由此可见,制度完善与资金支持,对于非遗语境下的传承与保护极为重要。
(二)后继无人,老龄化问题严重
当下,我国“非遗”保护同样也面临着传承人断层与老龄化问题。笔者综合大量论文资料认为传承人断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外来文化的冲击。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外国商品、企业、资金流向中国市场,不可否认这一政策的确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腾飞,大大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政治的发展对文化领域的影响无疑是重大的。k-pop、 H-pop、Rap等流行音乐的冲击,成为当下快节奏社会中人们宣泄与释放的密码。其二,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做文化的人要有耐得住寂寞的那份坚守,更需要对传统文化的那份初心与热爱。发展前景不明朗、变现能力太弱等功利性与现实性因素交织,导致当下“非遗”尽管有资金支持,但是依旧处于后继无人,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以该项目为例,团队中古乐器演奏的艺人平均年龄55岁以上,占比60%,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虽然舞蹈演员多是在校大学生,但是人员流动性强,无法形成稳定的演出团队。因此,后继无人、梯队匮乏、老龄化严重等问题,也成为制约“宋词乐舞”项目发展的一大因素。
四、未来展望中的结论与反思
结合前文,从发展概况、保护现状、问题审视三方面对“宋词乐舞”项目进行深入剖析。针对非遗语境下的保护性传承工作,笔者从自律、他律层面给予几点发展建议。自律层面:其一,专家指导,打造专业化团队。邀请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研讨,以史料为根基,确保总体发展的正确方向,切忌脱离内容空谈形式。音乐、舞蹈二者应相互配合、彼此成就,杜绝舞蹈为音乐服务的错误倾向,全方位形成高水准、专业化、系统化的演出团队。其二,广纳贤才,激活内部积极性。面对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需要该项目面向社会召集多才多艺的复合型人才。新生力量的涌入,可以为处于老龄化的团队提供新思维、新视角、新方法,促进团队形成良性竞争,有效激活内部成员积极性。其三,兼收并蓄,取长补短促发展。向昆曲、南音、豫剧等优秀文化学习,集百家之长,补自身短板,实现“宋曲子词”的双创发展。他律层面:其一,政府助力,给予多方位保障。资金问题政府需要在态度上高度重视,在行为上给予支持。通过建立相关保护部门,形成完整的保护链条,环环相扣,层层嵌套,杜绝出现“无人管”“踢皮球”的不力监管。积极搭建文化馆、群艺馆、电视台等优质演出平台,扩大“宋词乐舞”的宣传力与知名度。多途径筹集资金,提供纳税、拨款、捐款等方式,保障该项目资金正常运转。其二,学校助推,建立多功能基地。大力推进非遗进校园,将高校作为项目的传习与实训基地,一方面有利于向广大高校学子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助于培养优秀学子,为团队发展助力。同时,社会各界要尊重文化、重视文化、热爱文化、保护文化,为非遗保护营造良好传播环境。
五、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曾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必须世代传承的文化根脉与文化基因。”回溯舞蹈史,“诗、乐、舞”始终相辅相成,西周时期的“制礼作乐”将乐作为治国的手段,用来稳固统治,安民兴邦;汉代舞蹈艺术逐渐从综合性中剥离出来,具有古朴质拙的泱泱汉风之貌;唐代舞蹈空前兴盛,异彩纷呈,成为舞蹈史上的璀璨明珠;宋朝舞蹈的程式化特征,标志着舞蹈艺术的成熟与定型……作为开封市非遗项目的“宋词乐舞”,始终秉持从历史出发,历经十余年复原湮没在历史长河的千年古音,得以让文化之花从容绽放。
参考文献:
[1]朴永光.传承“非遗”之我见——以传统舞蹈为例[J].舞蹈,2018,(04):47-49.
[2]张英.论宋词乐舞古乐艺术的发展历程[J].大学教育,2015,(07):21-22.
[3]赵晓思.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以宋词乐舞乐器伴奏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03):159-160.
[4]孙珂.宋词演唱走入课堂之初体验[J].戏剧之家,2016,(22):196+198.
作者简介:
阎晗,女,北京舞蹈学院2021级学术型研究生,研究方向:舞蹈理论与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