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唤醒文化记忆
2023-05-31郝如凤
【摘要】 中国故事是属于中国人民的故事,精彩的中国故事需要中国人民讲精彩。《人世间》对于讲好中国故事、有效表达中国情感以及寻找文化认同和集体记忆有着重要意义。文化记忆包括回忆、认同与文化的延续。《人世间》传达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是铸牢中华民族认同的重要资源,其跨区域传播是对文化延续的实践。本文将对《人世间》中的文化符号与文化记忆做进一步发掘与解读,这对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中国故事;文化自信;文化记忆;文化认同;文化书写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4-0097-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4.030
基金项目:《他者视域下“讲好中国故事”新路径探究——以华裔女作家汤亭亭为例》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55410192022)。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
“文化记忆”的理论可以从莫里斯哈布瓦赫的角度追溯到法国的社会学家。1925年,他提出了“集体记忆”,他认为“集体记忆”是一种群体的集体记忆,它是一种唤起、建构和规范记忆的文化结构。他相信,研究记忆是否存在于脑中的神秘角落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人们所处的群体、社会和时代的文化背景是否能够激励他们进行某种程度的回忆。扬·阿斯曼于20世纪90年代德国学者将群体记忆划分为“交际记忆”与“文化记忆”,即“文化记忆”是一种与某一特定社会或特定时期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信息。这样才能验证和巩固自己的地位。文化记忆包括记忆、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记忆”是指对过去的认识,“身份”与“政治意象”相关,而“文化延续”则是建立和维护传统。
《人世间》是作者梁晓声创作的一部以北部平民区为中心的小说,以一名周姓普通青年的生命历程为主线,从1970年代至2000年后,從多个角度、多角度、多层次地描述了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变和人民的起起伏伏。本文拟从《人世间》这一文本入手,对中国故事的解读及其深层的文化意蕴进行探讨。
二、回忆与叙述:《人世间》中的中国故事
梁晓声表示,“现在深入挖掘现实题材,也是一种讲好中国故事的方法。”长篇小说《人世间》以一种兼具纵向年代感和横向阶层性的叙事方式,描绘了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纵向的历史变迁角度来看,《人世间》从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从改革开放之前到改革开放初期、从攻坚时期到深化改革时期,以工人家庭的家族史,呈现出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从上山下乡到推荐上大学,知青生活、恢复高考、出国留学等种种社会变迁,再到下海经商、企业转型、工人下岗、个体经营、棚户区改造等种种变化,都显示出人民群众生活中的诸多坎坷与苦难。
从时代精神形成的历史过程看,周家三代各自反映出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时代精神。作为第一代国家建设者的周志刚,他身上体现出新中国建设时期的“集体拼搏精神”,周家兄妹三人代表了改革经历者—重现改革初期的“启蒙与变革精神”,周楠和冯玥则代表了改革受益者和推进者,即改革深入发展时期的“锐意进取精神”。梁晓声用叙述者娴熟的态度,在周家最后一次过年聚会中,抒发了自己对于秉昆一家命运的感慨与情感:知识,学历,机遇,权力以及个人对于生活的思考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改变着自己的命运,而更主要的还是时代的进步与变迁,那正是国家改革开放意义之所在。
在社会结构的横向层面上,从周家三代人的家庭史辐射到“光字片”这个小圈子社会,以此作为切入点,作家既大量刻画街道与工厂里的平民生态,又穿越底层社会门槛,把笔触伸向城市知识分子阶层,“老革命家”和老干部等生活场域,深入揭示不同阶层民众的生存境遇与关系,表现不同社会阶层民众的生存状态,普通人之间的人生挣以及人际关系之间的感情纠葛等,映射出平民百姓改变命运的勇敢精神以及各阶层民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
梁晓声在《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一书中进一步提出:商业时代,“阶级日益分化为阶级”,平民阶层的重新集结使他们“处于十分弱势的境地,时刻面临着陷入贫困阶层的危险”。《人世间》中以周家三姐妹的观念与意识形态为主线复原了中国社会家庭内各“阶层”的面貌。秉义是官方政治意识形态的表征,它有一种普罗米修斯般的渴望—知识和真理,公平和公正,他对于政治形势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性,是理想化道德的象征和道德法则的卫士。周蓉以知识分子意识形态为特征,骨子里透着反叛与理想主义成分,续写梁先生的浪漫乃至“牺牲”情结。而秉昆所代表的民间意识形态则传承父辈平民文化观念,“好人文化“和“民间正义”践行者。
《人世间》以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细节视为关注点,以一个工人家庭3个子女的人生轨迹贯穿中国社会50年来的生活画卷中,将家与国家紧密结合起来,正所谓“家为最小国、国为千万家”,形成“光荣与梦想”的“现代清明上河图”。
三、认同与契合:《人世间》中的文化符号
文化自信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人文化的家园,反映着中国人实现自我认同、相互认同、社会认同的基本逻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我国文化自信和塑造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文化认同就是对群体文化的认同,是个体受到群体文化熏陶而产生的情感。儒家文化所倡导的“礼之用,和为贵”,“中庸”更进一步传递出一种“和而求稳”的文化认同心理。“文化认同”,其核心就是对于一个国家基本价值观的认同。“文化认同”是团结该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且得以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此,文化认同构成了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此外,为复原小说的历史场景,引起更多观众的共情与认同,创作人员借助大量具有年代感的物件来呈现那个特定时代的面貌,包括大众澡堂、绿皮火车、粮票以及邮票都勾画出一幅幅生动的生活图景,同时展示着吉林市那个时代的面貌全景。在追寻真实记忆时,也还原了那个时代中国人的吃穿用行,其中搪瓷缸印的“为人民服务”,酱油厂水汽蒸腾的翻炒车间,响铃的自行车,有特殊含义的全家福,郑娟手拿着的糖葫芦,老门楣上挂的新春联,妈妈为周蓉编织的红毛衣……都留下了那个时代的印记。鲜明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特征,这些特征代表了老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也融合了现代年轻人对于这个时代的认知。透过还原人们所想象的空间场域来试图建构一种有关“历史记忆”的氛围,也借由怀旧气氛的格调来塑造观众对于人世沧桑的共鸣。
在拉康看来,“人类世界已经成为一个符号化的世界,所有的日常物品都已经变成符号”。人物是历史的主体,是承载集体记忆的重要符号。每位人物都获得了以人物为本位的符号象征—“名、权、利”。周秉义是“权力”的代表者,他毕生都在为了“仁义”而活,周秉义冷静智慧,理智沉稳,为官清廉和坚持原则亦始终如一。在他身上,既彰显着共产党领导干部党性强、使命感强、责任感强的优点,又折射出中国传统社会道德正人君子的优秀品质,充分体现了党性同人民性相交融,好官同好人相统一的特点,堪称百姓心目中正义之化身。周蓉所表现的“名”,是浪漫且喜好自由的知识分子,反映了一种个体精神,具有高尚的生命理想、敢为天下先、任性反叛、颇有洒脱不羁的气质。周秉昆是“利”的代表者,“好人文化”的实践者,在他身上折射出平易,憨厚,洋溢着温馨的人间烟火气息,同时也颇具敢于较真,不屈从于现实的倔强以及敢于斗争,孜孜以求的精神高尚。
中华文化符号与形象是历史演进过程中所形成的各族共有文化标识、各族共有记忆与共享映像、各民族密切联系的精神密码。文化符号与形象能够增进心灵相通与凝心聚力主要体现在其蕴含的内涵—尤其是精神价值上。
《人世间》歌颂的不是英雄们的智勇双全,而更多的是通过塑造大时代中普通人一以贯之的坚韧不拔精神以及人世间的温暖力量。他们无论历经怎样艰难和困苦的境遇,也改变不了人性中向善和向美的一面。其看似赞扬的是中国平民百姓的民族品格,实际上是对“中国精神”的诗性表达,更是对中国民族形象的有利展示。它所彰显的价值或者说民俗传统就是“孝“与“义”思想的继承,特别是“义”,形成一种普遍的价值信念,这充分显示出德性文化的价值基础以及社会认同在深度及广度上的差异。
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既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又有利于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创造出内涵丰富、意蕴浑厚的中国文化符号与意象,不仅有助于增强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也有利于在对外交往中彰显中华民族的良好风貌。
四、延续与传承:《人世间》中的集体记忆
集体记忆指群体或现代社会中人们所共享,继承及建构的事或物。《人世间》中借助集体记忆这一符号隐喻,传递了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诚如克罗齐所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文化记忆属于集体记忆,这是一种被集体共享的文化身份认同。文化记忆作为群体建立身份认同于集体记忆的外化,能取得某种社会认同,以角色为视角对文化内涵做进一步解读,让观众感受文化延续与发展的过程。《人世间》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全面展現了平民百姓的社会生活,经济文化,阶级关系,人际交往,意识形态和道德习惯。其中传递出来的文化记忆,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与文化资源,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整体的宝贵文化财富。
哈布瓦赫认为人的记忆唤起还需要外界事物对其进行激发,所以若要唤起个体记忆还需依赖群体外部激活即记忆激活。影视作品以构建历史场景、制造历史氛围感、塑造独特历史符号等方式激活了人们对于过往历史的记忆。
《人世间》聚焦于东北省吉春市的平民社区“光字片”,通过营造地理生存实景和东北普通群众精神世界所构建的地域标记。《人世间》中展现的工厂车间,酱油厂澡堂,饭馆等小空间,引发了特定年龄层观众对于集体主义生活的回忆,在上山下乡,周总理去世时,改革开放时等社会大变革时间点上,同样呈现出真实的历史细节。就此而言,对空间的呈现承载了社会生活的内涵,也常常暗含创作者想表达的一些思想或理念。
《人世间》之所以能够引起观众感情上的共鸣,是由于贴近现实生活,和现代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更是因为对于“家”的文化传承。家庭伦理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基础的部分,中国人注重血缘关系以此作为家庭结构的纽带,人们亲疏远近的远近关系就是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此外家庭不只是血缘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还是由无数小家庭构成的。当然,《人世间》引人注目之处就是在“家”。“家”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作为人生烟火升腾的地方,村村寨寨、各家各户、城镇、世间都是“家”。家,也是亲情,乡情和邻里情的承载者,更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滥觞者。《人世间》聚焦点从周家这个小家开始写,周家姐弟不管走到哪里都会牵挂这个家庭,同时又会为这个家庭所系念,家庭就是根本。同时又以过年为线索,一到过年的时间,家人心心念念的救赎团聚,这就是血中所带着的感情归属基因,最深最烈。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对“家”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和看不见摸不着的凝聚力。
所谓国家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的人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所塑造出来的,展现这个民族整体风貌与品质的一种内在气质。改革开放汇聚了中国智慧、承载了中国精神、拥有了深厚文化底蕴。而《人世间》把文化记忆带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语境,并赋予了它现实意义。读者从中得到同样的体验,记忆和精神价值标准体系,进而在个体和群体之间寻找联结点并完成身份的构建。同时,人也是文化记忆的传承者,并以创新性的新型方式使文化记忆持续存在。因此,借助电影媒介讲好中国故事,其意义就在于把文化记忆展现并让文化记忆在人的心中流传下来,另一方面,个体也能从群体记忆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与认同,让文化记忆代代相传。
五、结语
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家庭,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母题,深深地根植于各民族文化基因中,伴随着历史的流转而内化成为各民族文化心理密码。构建集体记忆能够延续当今社会文化记忆的蔓延,让更多年轻受众产生共情与认同感,从而进一步有助于大众构建集体记忆、铭记历史故事、感受革命精神、持续提升国家与民族凝聚力。
《人世间》正是通过对三代人在伟大历史进程中所做的斗爭,成长以及相濡以沫温情的叙述,塑造出一个有情怀,有韧性,有担当,有善良,有操守的中国人形象群体,从而诠释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它以中国故事的形式,将所包含的中国文化和价值观传达给了全世界。《人世间》的生活图景表现出社会“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以及大国“情怀”的内在担当,反映出“中国模式”的制度优势,“中国模式”一方面呼唤国人的文化基因,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模式”,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国际视野对于“中国模式”充满好奇和窥探。《人世间》以刻画人物形象与叙述中国故事来实现记忆建构、文化认同以及记忆延续的命题书写。
参考文献:
[1]梁晓声.人世间(上部)[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7.
[2]梁晓声.人世间(中部)[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7.
[3]梁晓声.人世间(下部)[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7.
[4]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9.
[5]孟君.中国当代电影的空间叙事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19.
[6]李丽.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路径[J].人民论坛, 2022,(07):123-125.
[7]陈琰.家庭事·国家史·民族志:《人世间》的审美意蕴建构[J].传媒观察,2022,(03):54-59.
[8]刘起林.《人世间》:重构德性文化的温暖与崇高[J].中国文学批评,2019,(04):25-30.
[9]王春林.《人世间》:民间伦理立场与史诗性书写[J].中国文学批评,2019,(04):16-24.
[10]陶东风.“文艺与记忆”研究范式及其批评实践——以三个关键词为核心的考察[J].文艺研究,2011,(06):13-24.
作者简介:
郝如凤,女,汉族,山西吕梁人,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