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诚”析
2023-05-31李思凡
李思凡
【摘要】 “诚”是儒家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观念,《尚书》《周易》《诗经》等早期儒家经典著作中都有“诚”的思想。本文把《四书》中“诚”的观念作为一个整体讨论,有助于把握中国古代哲学中“诚”的丰富含义和它的历史渊源,并希望从此探究中能对先秦儒家“诚”的思想及其价值有总体的理解。
【关键词】 “诚”;《四书》;《中庸》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4-0085-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4.026
一、《论语》中的“诚”
在春秋以前的典籍中,“诚”字多为助词,《周易》卦辞和《春秋》中未出现“诚”字,《论语》中“诚”字出现两次:“诚哉是言也”(《论语·子路》),“诚不以富”(《论语·颜渊》),这两个“诚”都是助词,意思是“确实”,因此从《论语》来看,孔子未将“诚”发展成为哲学概念。但孔子十分重视“诚”,孔子将“诚”的思想通过“义”“忠”“信”等条目贯穿在整个《论语》当中。
(一)《论语》中的“诚”思想的表现
1.强调真实自然的情感
孔子之前,“诚”是作为一种真实无伪的心理状态而出现的,它的对象是天帝鬼神。随着西周礼乐文化的兴盛,孔子在《论语》中将它引入到道德领域,它表现在孔子认为情感应该是真实无伪的。孔子本身就是个爱憎分明的人,当他得知颜渊去世的时候,他痛不欲生地说出了:“噫!天丧予!天丧予!颜渊死,子哭之恸。”这种发自内心的悲痛是孔子情感的真实反映。孔子认为“刚毅木讷近乎仁”,因为这些品格都是发自内心的,是人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
2.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真诚
“诚”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的要求是待人真诚。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朱熹将“忠”解释为“尽己之谓忠”,意思是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将“恕”解释为“推己之谓恕”,意思是将真挚的情感扩充到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相待。因此,“诚”还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相待。
(二)诚与信
《说文解字》:“诚者,信也;信者,诚也。”在《说文解字》中,“诚”与“信”是互释的。孔子也常用“信”来表达《论语》中的“诚”思想。《论语》中的“信”多数表示人和人之间要真诚相待。孔子以“信”要求自己:“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孔子曾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也。”子张问哪五者,孔子的回答是“恭、宽、信、敏、惠。”因此,孔子认为“信”是达到仁的必要条件。
(三)诚与仁
“仁”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诚”应该是“仁”的应有之意。《论语》中“诚”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强调情感的真实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仁能恶人”,因此“仁”强调的不只是“爱”,它也允许有合理的“恨”,最重要的是“真”,显然“仁”包含有“诚”所强调的“真”。可见“诚”不仅是孔子的重要思想,也是“仁”的应有之意。
二、《孟子》中的“诚”
现存文献中最早将“诚”提升为一个范畴的当属《孟子》, 在《论语》中,“诚”的思想主要作为道德标准出现,主要依靠道德的理性力量。孟子明确提出了“诚”的概念,认为“诚”具有天道与人道的双重含义:“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一)“诚”的天道观含义
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乎上有道,不信于朋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从人伦关系入手由内向外逐层推进,最后提出处理一切伦理关系的关键是靠自己的真诚,得出“明善”才能“诚身”的结论。孟子认为天之德为“诚”,他将人伦道德的根源归于天道,天决定了社会中的很多重大问题。
(二)“诚”的人道观含义
孟子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认为每個人都可以成为善人,但成为善人以及达到“诚”的境界的过程需要后天不断扩充、存养。使自己的诚信能够自觉、真实地表现出来,这就是“诚”的境界。
总之,在孟子看来,“诚”具有天道和人道的双重含义,“诚”既是天道的运行规律,也是人特有的道德品质。追求“诚”是人的本性,要达到“诚”的境界,靠的是心的“思”,人应通过“思”的途径使“人道”的“诚”与“天道”的“诚”取得一致,达到“人道”与“天道”的合一。
三、《中庸》中的“诚”
“诚”字在《中庸》一书中共出现了二十五次,可以说“诚”是《中庸》一书的核心范畴。《中庸》中的“诚”,从含义上可以分为天道之诚和人道之诚。从修养的层面上可以分为圣人之诚和贤人之诚。《中庸》以“诚”贯穿天人之际,用“诚”明确天道与人道的根本规律所在。
(一)反身归诚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获”是得,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认同,在下位的臣想要治理好国家,必须要得到国君真实的信任,如何获得在上位者的信任?要“信乎朋友”,在与朋友的相处之中要是一个真实可信的人,如何获得朋友的信任?要“顺乎亲”,顺不仅是顺从的意思,它是指处理好家族的各种关系和秩序。在儒家思想中,得到外在认可是一个由内向外、由近及远、由己及人的过程。要“顺乎亲有道”,就要“反身归诚”,反身不诚,是没有办法处理好这一切的人伦关系,如何做到诚?就要“明乎善”,不仅要是一个恳切真实的人,还要是一个有着充分的自觉和理性的人。诚是通过一种自反的精神过程来实现的,理解自己,把握自己叫作反身而诚。
(二)以诚为本
《中庸》讲“诚”最大的一个突破在于格局,“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拓宽了“诚”的格局,“诚”不仅是修养,而且上升到了人性与天命的高度之上,它既是天道之本,也是人道之本。“诚者,天之道也。”“诚”如何表现为天道,这表现了中庸对大自然,对整个世界运转规律的观察,在大自然中,万事万物都按照自己的本性自然地生长,这是天道。它把修养提升到宇宙的根本规律之上。“诚之者”是人的主观能动,人们像这个天道一样至诚无伪,实实在在地存在着,让人们的本性成为一种文明的形态,实现为一种礼乐的秩序,这就是人之道,人道是让人们的这个本性得以充分地、完整地展现出来的过程,这是“诚之”体现出的人的主观能动,自觉地实现自己的性,同时也自觉地实现天地之性。
中庸“诚”的格局:既是先天之根本,又是后天之自觉;既立足于“天命之谓性”,又是一个不断的、坚持不懈的教化方向;既是自然的,也是自觉的。中庸,从天人之际的高度上给予了“诚”更为深刻的理解,天道和人道的统一,把天道和自我本性的实现的人道统一起来,最后体现在“诚”的修养之上。
(三)诚之之法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对“择善而固执之者也”的说解,博学、审问、慎思和明辨说的是“择善”,“择善”是一个高度理性且充分自觉的过程,然后“笃行之”。“诚”是一个非常坚定和实在的过程,“诚之”包括了“择善”和“固执”,这恰恰体现了人的本质,人既是理性判断的存在,同时也是坚定不移“存诚”的过程,在人的自觉和人的坚守的辩证中,指向了人的本性的充分的实现。
(四)诚明之辩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诚是天道自然,明是后天自觉,一个君子的实现是先天和后天的中和。人能够获得道德自觉和人文自觉,是因为它根植于人中和的本质,“性”是从人的本质出发,让它自然而然实现走向“明”,“教”是通过义理的学习和反思,自觉地认识自己,从“明”实现自己的本质。“诚明”和“明诚”之间存在本体和功夫不同路径的问题,在儒家思想中这两种路径各有所偏,但二者之间又圆融无二。“诚则明矣,明则诚矣。”郑玄注:“有至诚则必有明德,有明德则必有至诚。”朱熹注:“诚则无不明矣,明则可以至于诚矣。”“诚”和“明”不可割裂,二者之间可以充分统一起来。
(五)不诚无物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物之终始”是宇宙万物生生不息的整体规律,违背了这个规律就不会有万物的存在。“诚”是宇宙万物的整体规律,“诚之”是君子的行为标准。人根本性的“诚”并非是“成己而已”,并不只是诚人之性,更要“诚物之性”。人成就自己的本质在于“仁”,成就物的本质在于“知”,“知”是对万物生生不息的规律的自觉,通过这种自觉把中和投射到万物之上,这是“成物”,“成己”和“成物”来自人的本质。
(六)至诚无息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这是以天地的境界帮助理解“至诚”的境界,“至诚”是宇宙万物生生不已的规律,它的特点是“不息”,“无息”是万物生生的延续,“征”的意思是信,是对万物生生不已的相信,在信的基础上才能够长久,长久才能够有积淀,才能有统摄一切规律的自觉。
四、《大学》中的“诚意”
(一)诚意的含义
《大学》系统阐释了“诚”的意义,“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是指人应该守护自己心中的道德意念,努力保持内心固有的良知,不自我欺骗。
(二)诚意思想的内在结构
1.至诚无伪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曾子用最贴近生活的例子来表达人对于自我的价值判断特别真切不容虚伪,就像闻到特别臭的气味避之而不及的状态。“自谦”是一个人能够独自领会到的状态。所以,慎独是自己的独知、独感和独会的东西,自己能够独自领会的东西,同时也是不受外界干扰的人的本性所在。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大学》)这节经文告诉我们慎独是依据人的本性,是人的本性的自然实現,慎独是一种自我完满,这种洒脱和自由源自人的道德本性不断充实的过程,肉体的充满和道德充满具有了某种统一性,慎独的结果是“心广体胖”的状态,这种形象向我们揭示出修养和人性的统一性。至诚无伪不仅是虚伪不真实,这个“无伪”和人的本性的真实有内在统一性。
2.至诚感通
《诗》云:“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大学》)“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尔雅·释器》:“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它的对象是玉,是由内在本质性价值的东西。这是修养的状态把它归结为“道学”“自修”“恂栗”和“威仪”(守礼)君子的修养:诚是不断地由内到外修养的过程,达到内在的充实,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外在的威仪,进而体现出君子的修养。通过内在的诚和外在的礼,综合修养的过程呈现出完整的君子的境界,这就是“有斐君子”,就相当于《论语》中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质彬彬是礼和诚统一的君子,这样的君子是不会被人忘记的。
《诗》云:“于乎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这段出自《周颂·烈文》,《大学》中的“不忘”:如何使君子和小人都不忘,从血缘关系中的不忘普遍到整体人际关系间的不忘。《诗经》中出现了“不忘”,而大学中把它阐释为如何实现各个阶层的“不忘”,当人实现自己的本分与本质才能不忘,本分和本质不是一个概念,从礼的规范到人性的建立,就是本分到本质的转变。“贤其贤而亲其亲,乐其乐而利其利”,其实就是“诚其诚”,就是通过自我本质的实现达到“没世不忘”的至诚感通。如何实现“不忘”,通过诚的努力来尽性,通过诚的努力来返回人的本质,实现人的本质的自觉与建立。
3.至诚不息
《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这些都是明德之治的法则。克,《说文解字》:“克,肩也。”意思是能够担当。“自明”中“明”的依据来自“自”,诚意的修身是一个不断自明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实现自我本性的过程,其本源来自先王的传统。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作新民。”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苟”是已经,“极”是彻底和不停止的意思,“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君子的修养是追求彻底的、追求极致的、追求自我彻底实现的、永不停息的过程。
诚意是生命自我安放的所在,“止于至善”是不断地朝向安定与至善,是君子彻底的、极致的追求,诚意是一个无息的过程,至诚不息意味着人的本质不停止的、永恒的自我实现的过程,因此诚意必然走向“正心”和“修身”,诚意就对应了“止于至善”,诚是无尽的,无所不用其极的,诚意的特点是诚意的无尽性,诚意是无止境的,从诚意能够不断进行品质与境界的生发。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梳理了“诚”思想在儒学典籍中的演变和发展,由此可以看出“诚”观念贯穿儒学发展的始终,并且在儒家密学中处于重要位置。“诚”作为沟通天人的载体,是成己、成人、成物的法门。先秦儒家“诚”思想,是中华文化一切美德善行之根源,是先贤的智慧心血,它逐渐成为规范人们行为的道德准则,对个人品德养成及后世社会思想道德规范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许慎著,班吉庆等点校.说文解字[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2.
[3]袁立新.《四书》“诚”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5.
[4]党苗苗.孟子“诚”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8.
[5]刘乾阳.先秦、两汉儒家“诚”观念研究[D].山东大学,2016.
[6]谢瑞娟.试论《中庸》的“诚”[D].华中科技大学, 2009.
[7]刘勃然.朱子“诚”思想探析[D].河北大学,2011.
[8]晉娜.《大学》“诚意”解读[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9(05):65-67+75.
[9]杨胜利.先秦儒家“中庸”思想的发展脉络——从孔子到孟子[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30(03):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