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西班牙到墨西哥:巴洛克文学的复现与增殖

2023-05-31顾笑奕

今古文创 2023年14期
关键词:墨西哥

顾笑奕

【摘要】 西班牙在巴洛克的世界化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17世纪左右这股华美繁杂的文风随着殖民活动刮到了墨西哥,带来了一个非常异质的文化现实。西班牙巴洛克的涌入是扩张主义的一部分,故而首先衍生出的是一种仅仅模仿欧洲典籍的文学,随着移民、政治动荡和经济变化对社会结构的冲击,社会主体开始自我分化,克里奥尔群体日益突出,通过巴洛克文本描绘殖民地对立而多元的现实,表达对自然以及人类生存的反思,抒发对种族和性别边缘性的抗議,对强加给殖民地的社会秩序和监管原则发起了挑战。

【关键词】 巴洛克文学;墨西哥;克里奥尔;殖民地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4-0047-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4.014

巴洛克是一种永恒的美学,论其起源,众说纷纭,其中西班牙是强有力的候补者之一,巴洛克最早的表现被认为是西班牙萨拉曼卡部分宗教诗人的曲折迂回的诗风。德国哲学家赫尔穆特·哈茨菲尔德是巴洛克的西班牙精神最积极的呼吁者,他认为这一风格的全面发展就发生在西班牙,而西班牙在巴洛克作品的世界化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①。大航海时代的西班牙将它的力量投射到新大陆,17世纪当国内文坛巴洛克风格盛行之时,这股华美繁杂的文风也刮到了它的殖民地,于是在美洲统一的基督教文化的表象背后出现了一个非常异质的文化现实。

提到殖民地巴洛克文学,无法绕开墨西哥。16世纪初总督迭戈·哥伦布将文艺复兴时代的精致音乐和诗歌带入圣多明各,在哥伦布家族与君主制产生冲突后,从16世纪末起,这种繁华的欧洲式的宫廷生活转移到了新西班牙的首府墨西哥城。在17世纪所谓的“总督稳定期”,历史见证了一批巴洛克诗人的活跃,如阿里亚斯·德·比利亚洛沃斯、马蒂亚斯·德·博卡内格拉、路易斯·德桑多瓦·萨帕塔、卡洛斯·德·西根萨·伊·贡戈拉等,其中“第十缪斯”索尔·胡安娜·伊内斯更是西班牙美洲巴洛克文学的代表。

拉丁美洲难以驯服的神奇自然是文学发展的异质性肥沃土壤,众多拉美作家以此捍卫美洲文学的独特性,然而当前的这种美学标准应当被视为巴洛克风格的复活,称之为新巴洛克,这种新美学的解读早已是多样的,有些甚至与西班牙传统相去甚远。本文将回归其丰富的西班牙传统,以墨西哥巴洛克文学为研究对象,将目光集中于西班牙巴洛克文学在墨西哥生根发芽的17世纪,或许只有通过对其根源的探究,才能理解在压迫下诞生的拉丁美洲文化的冲突性和独特性。

一、传统视角:西班牙大都市审美模式的倒映

不同于征服初期的兵荒马乱,17世纪的墨西哥呈现出动态的稳定,公共和私人宫殿辉煌华丽,马术运动、庆典游行和戏剧表演家常便饭,宫廷诗人用狂欢化语言歌功颂德,墨西哥的荣耀和西班牙的神化在颂歌中被混淆了。巴尔武埃纳的《墨西哥的伟大》写尽了殖民地宫廷奢华生活,在他另一首代表作《贝尔纳尔多》中诗人极力赞颂了西班牙血统的荣耀以及入侵者埃尔南科尔特斯和卡斯蒂利亚国王的功绩,与其说是展现拉美诗歌的火热,不如说是西班牙黄金世纪的大都市色彩:

谁能比得上勇敢的西班牙人/落拓不羁的姿态/温文儒雅的处事/和襟怀坦白的礼节?

谁看不到这些人的沉着和勇气/就像他们汹涌澎湃的河流一样/铿锵有力/带着金子包裹的水晶?②

(笔者试译)

诗人也完美遵守了巴洛克文学写作规则,在情节构思上着意造奇,塑造怪诞离奇的人物,上述华美壮阔的英雄史诗里充满了仙女、空中飞行、魔法师等典型幻象:

从魔术师的戒指里/一束华美的光束洒在他的脸上/在花斑猫后/空中的包裹一跃而起/从眼里喷射出火焰。③

(笔者试译)

西班牙诗人贡戈拉的作品繁缛晦涩,怪谲夸饰,令人眼花缭乱,被诗人们奉为经典,夸饰主义在新西班牙也声势浩大。

在欧洲陷入宗教混战之时,在美洲似乎没有发生什么。西班牙使自己的殖民地与宗教改革的现代化之风隔绝开来,拥有教育权力的宗教团体控制新教思想,避免如哥白尼、笛卡尔、牛顿等现代哲学家和科学家“损害信仰”。学校,如1523年成立的墨西哥圣弗朗西斯科学院,大多为半岛人和克里奥尔精英服务,学术也受到严格“阉割”,一切只是抄袭西班牙模式的。虔诚的宗教诗似乎构成了帝国官方语言的一部分,活跃的宫廷诗人渴望以在“权威”庇护下这样一种“合法”的方式展现才华而不受任何异端的怀疑。

二、克里奥尔精神:没有理由“向欧洲乞求完美”

巴洛克的夸张、激昂和过度的快乐构成了那个时代感情的一部分,而幻灭、失意和深沉的忧郁则构成了另一部分。

(一)克里奥尔意识的出现

17世纪二十年代开始的国际冲突让西班牙与美洲属地的关系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在历史的某一时刻,被压迫的群体开始积蓄力量,挑战霸权话语和它所依据的合法化原则,直到它们在社会整体中构成替代。与其他欧洲殖民地不同,美洲大量的种族间产生了一个广泛的阶层,这些在殖民地出生的西班牙人无法享受半岛兄弟的特权,在社会、文化等多方面无法获得归属感。诗人弗朗西斯科·德特拉萨斯在诗中哀叹道:

继母您对我们严格/对陌生人却是甜蜜虔诚的母亲/慷慨地与他们分享您的财产/却要我们分担您的损失/再见吧,忘恩负义的祖国/与养子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那么多年/以你的强烈顽固的厌恶/消耗着我们一一离开。④

(笔者试译)

西班牙巴洛克的涌入作为扩张主义的一部分,试图将这片土地统一在一个国王、一个神和一种语言周围,而人种混杂的城镇被移民、政治动荡和经济变化破坏了社会结构,孕育了新的不安和攻击性心理。历史学家普遍认为,美洲巴洛克的发展与克里奥尔人意识的出现过程相对,到1620年,被称为“克里奥尔主义”的复杂文化现象已经出现在了美洲殖民中心地区。

正如前言,宗教是巴洛克文学的重要元素,毫无意外,克里奥尔人的第一批作品是宗教灵修书籍,比如弗朗西斯科·布拉蒙在1620年创作了《没有原罪的圣母的金翅雀》,克里奥尔人和半岛人在宗教方面展开了谨慎的竞争,在部分宗教诗中可以看到一种有些肤浅的象征主义,试图将神圣和神秘的元素融入异教神话和希腊罗马诗歌的传统。

(二)多元文化社会的矛盾对立

卡彭铁尔认为美洲这个充满共生、形变、动荡和混杂的大陆一直是巴洛克世界,是巴洛克主义的福地,随着土生白人的增长,自我意识、新鲜意识、共生意识和土生意识蓬勃发展。⑤伴随着殖民、移民、奴隶贸易等,不同种族文化融合,传教士甚至帮助扩大了墨西哥纳瓦特尔语的影响范围,西班牙人借用了许多印第安人的词汇,特别是植物学、动物学和技术词汇,土著语言的句法影响也很明显。比如诗人马特奥·罗萨斯·德·奥肯多写道:

她们用辣椒酱⑥代替酱汁/她们烧蒙特苏马松⑦代替蜡烛/那些女士嚼着柯巴脂⑧/而她们的水果是马米果⑨。⑩

(笔者试译)

新西班牙知识分子对新大陆事物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关心,为家园的丰饶和历史的厚重所感动,比如索尔·胡安娜·伊内斯写道:

夫人,我出生在/富饶的美洲/黄金的同胞/金属的老乡/天赐之福/祖国没有其他地方可以炫耀。?

(笔者试译)

她清晰地感知到了印第安人对她的影响:

什么是神奇的汤剂/我祖国的印第安草药师/在我的文字里/施展巫术??

(笔者试译)

事实上,腓力四世继位之后,与低地国家的休战期满,经济面临崩溃,君主制处于瓦解的边缘,软弱的统治阶级却没有放弃奢侈的野心,不断增加美洲属地税收,强制捐赠和贷款。祸不单行,墨西哥进入了气候条件异常恶劣的时期,农田歉收和牛的高死亡率带来了可怕的饥荒。1629 年墨西哥城遭到洪水袭击。矿业生产问题日益严重,劳动力短缺,富矿逐渐枯竭,之前占墨西哥白银产量三分之一的萨卡特卡斯矿从1630开始出现长达 30 年的衰退期。西根萨在《1692年6月8日墨西哥城骚乱纪事》中浓墨重彩地叙述了印第安人和混血儿的暴动,带有危险的社会冲突和种族对立色彩:洪水和虫害毁坏了玉米和小麦作物,近万人起义并火烧总督府,高潮则是一系列堪称典范的迫害。西根萨的叙述并不一定是史实,他从克里奥尔人的角度展现了社会对立的戏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探究克里奥尔人在其中的角色可以从中窥探到克里奥尔人主体性和政治合法性在殖民权力背景下动态变化。

西根萨也曾描绘印第安人的处境:

……被赶出城镇的人,因为他们是本省最奇怪的人;他们因保卫家园而被撕成碎片,因贫困而被撕成碎片;遭受苦难的可怕民族你会发现另一个在痛苦中如此耐心的人;那些总是等待他们的痛苦得到补救的人,总是发现自己被每个人踩在脚下……?

(笔者试译)

但必须要指出西根萨以及当时大多数克里奥尔知识分子对人民的苦难表示同情,展现出了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态度,但在他们身上始终存在着对民众的怀疑、不信任,更倾向于继续认同西班牙人,并且在其体系内寻求更多的权力和声望,对于社会冲突和种族对立的解读往往基于实现自我主张的需求。

(三)人文主义精神与巴洛克风格的结合

克里奥尔人的精神不止于对国家和土地的关切。17世纪,新西班牙的克里奥尔艺术家们对一些科学知识,如数学、几何学和透视学,表现出了浓厚兴趣,这与克里奥尔人意识的觉醒相吻合,他们的社会和文化自尊心增强了。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对彗星的争议。1680年和1682年彗星的出现带来了集体恐慌,而一些克里奥尔知识分子试图对它进行自然主义解释,其中最积极的就是西根萨,他在1682年写下《哲学宣言》否定了以往对彗星的超自然解读,并提出了一些替代理论。他在几篇文章里指出数学分析的优越性,还与奥地利颇具声望的基诺神父进行了论战。在这西班牙文化斜向渗透到殖民地的最辉煌的时期,他明确表达了对欧洲人在科学知识领域居高自傲的不满:

……他们认为不仅是新大陆的印第安居民,我们这些偶然出生在这里的、拥有西班牙裔父母的家伙,也都是依照神的旨意两条腿走路的,或者说,即使使用英国显微镜,也很难在我们身上找到任何合理的东西……?

(笔者试译)

胡安娜修女的代表作《初夢》中也展现出了美洲巴洛克宇宙哲学。这首长诗以第一人称叙述了一个人的梦境,多种双关语、反转语、隐喻和新奇名词的使用让这首诗成为美洲巴洛克典范。在征服者科尔特斯到来之前,阿兹特克文化叙事诗歌和抒情诗歌、戏剧和散文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墨西哥东部的玛雅文化也留下了“拉美《圣经》”《波波尔乌》。生活在新大陆给了她一个不同于西班牙巴洛克诗人的宇宙视角。诗中最突出的象征物是金字塔,被征服前的文明虽然被摧毁了,但没有被抹去,那些微妙的美学、哲学和社会秩序仿佛随着血脉流传了下来,灵魂观察着浩瀚天球中星辰的运动,这个无限的空间概念是新宇宙学理论影响的直观体现:

就像雄心勃勃的火焰/从金字塔的顶端上升到天堂/人类的思想/也超越了它的形象/它总是向往着真理/——如果不是圆周/那就是直线划过的中心点/包含了无限的、所有的本质。

(笔者试译)

对宇宙无限的渴望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对边缘性的抗议,作为当时罕见的知识女性,除了对自然哲学的新思,这位墨西哥修女的作品中也显露出了当时带有异端色彩的人文主题——女权主义。无论是贡戈拉还是克维多,抑或“天才中的凤凰”洛佩德维加,文本不脱传统的男性凝视作风,女性只能成为刻画和烘托男性气质的二等公民,比如以罗马诗人奥维德的《变形记》为主题的十四行诗中,作家的目光始终停留在阿波罗身上以此探讨爱情的苦涩,达芙妮所遭受的痛苦却被忽略了。而索尔·胡安娜·伊内斯则赋予作品女性价值观,对霸权话语进行了真正的拆解,比如在同样以罗马神话为主题的《赞颂鲁克莉西亚的壮举》中,英雄主义气质不再是男性的专属时,女性话语和行为激昂壮阔,在意识深处留下了巴洛克式的强烈情绪反射。

在逼仄的公共话语环境中,教育和文化的权力都掌握在男人手中,索尔·胡安娜·伊内斯因为她的惊世才华受到了教会的警告,因为“修女只应一心读经祷告,只应侍奉天主,不宜念书作诗,更不应做科学实验,因为那是妖术”,对此她愤怒地责问:

女人啊,究竟为什么将我冤枉?/什么地方得罪了你?我只是想/使自己的理智变得崇高/而不是将它美化装潢。

……

我只愿在真理的追求中/消磨人生的空虚/而不愿在空虚中消磨人生。

(赵振江译)

在这些诗歌中巴洛克风格不再沦为简单的奢侈或颓废的迹象,而是以边缘地区边缘者的反脆弱性挑战公共话语的局限性,遵循自己的叛乱逻辑展现了一种强大并不断增长的颠覆性潜力。

远渡重洋的西班牙巴洛克早已超越了贡戈拉派的晦涩难懂、装饰过多,展现出了墨西哥鲜活的美感,甚至对欧洲文学造成了反向的刺激,或许正如西根萨所说,他们没有理由“向欧洲乞求完美”。

三、总结

雷内·韦勒克在探讨文学中的巴洛克概念时指出,西班牙是具有巴洛克精神的国家,16世纪早期的奎瓦拉到17世纪末的卡尔德隆都是表现这一风格的作家,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活力,从历史上看也是散播欧洲巴洛克精神的发源地。?美洲是语言、文化、种族混杂的世界,这种混杂性为西班牙巴洛克增添了创造力,17世纪左右西班牙的帆船将巴洛克风格带入了新西班牙,首先衍生出的是一种仅仅模仿欧洲典籍的文学,是十字架和剑下的宫廷艺术。诗人们完美遵守了欧洲巴洛克文学写作规则,追求新奇、夸张以及强烈对比,并以西班牙贡戈拉、克维多等大师为效仿对象,以歌功颂德竭力展现自己的才华。位于生产区最前沿的墨西哥见证了种族隔离的失败,渴望权力和荣誉的克里奥尔人在宗主国的权力游戏和合法化话语中试图实现自我主张,美洲古老的文明和哲学的介入使他们对于自然科学和人类文明的反思在空虚、可怖和痛苦的现实基础上展现了深刻的崇高,对于边缘性的关注与发声破坏了正统文学的基础,而且从更普遍的角度来看,更是对强加给殖民地社会的社会秩序和监管原则发起了挑战。巴洛克作为一种无限增殖的艺术,兼收并蓄,扩而充之,在墨西哥古代哲学和新时期人文主义精神基础上建立并展现出了新美学。

注释:

①Hatzfeld,Helmut:Estudios sobre el barroco,Madrid,Gredos,1966:432.

②De Balbuena, Bernardo:El Bernardo O Victoria De Roncesvalles: Tomo II: Bernardo De Balbuena,Mendoza, Argentina,2020:50.

③De Balbuena,Bernardo:El Bernardo O Victoria De Roncesvalles: Tomo II: Bernardo De Balbuena,Mendoza, Argentina,2020:20.

④Antonio Castro Leal:Poesías de Francisc o de Terrazas,México,Librería de Porrúa hnos. y cía,1941:87.

⑤阿來霍·卡彭铁尔著,陈众议译:《小说是一种需要》,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18页。

⑥原文chile原产墨西哥。

⑦原文ocote 分布于墨西哥等中美洲国家。

⑧原文copal 特指前哥伦布时期中部美洲文化中用于美洲萨满文化仪式烧香和其他用途的芳香类树脂。

⑨原文esapote 纳瓦特尔语。

⑩Antonio Paz y Meliá:Cartapacio de diferentes versos á diferentes asuntos, compuestos ó recogidos por Mateo Rosas de Oquendo, Bulletin Hispanique,1907:161.

?Sor juana Inés de la Cruz:Poesías completas,México,Ed.Botas,1948:344.

?Sor juana Inés de la Cruz:Loa para el Auto Sacramental de El Divino Narciso,vs:1-4.

?Carlos de SIG?ENZA Y G?NGORA:Obras,con una biografía del autor por Francisco Pérez de Salazar,México,Ed. Sociedad de Bibliofilos Mexicanos,1928:13.

?Leonard,Irving:La epoca barroca en el Mexico colonial,México,,Fondo de Cultura Economica,1974:297.

?雷内·韦勒克著,张金言译:《批评的概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72—73页。

参考文献:

[1]陈众议.西班牙文学:黄金世纪研究[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2]李德恩.墨西哥文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张宇.“巴罗克”概念的界定与通转问题[D].黑龙江大学,2008.

[4]赵振江.拉丁美洲历代名家诗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

[5]Alatorre A. Avatares barrocos del romance (de Góngora a Sor Juana Inés de la Cruz)[J]. Nueva Revista de Filología Hispánica,1977,26(2):341-459.

[6]Cámara F L. La conciencia criolla en Sor Juana y Sigüenza[J].Historia mexicana,1957,6(3):350-373.

[7]Luna J. La polémica de Carlos de Sigüenza sobre el cometa de 1680 a la luz de la construcción de la identidad socioprofesional en el Antiguo Régimen y del patriotismo criollo[J].Eikasia: revista de filosofía,2015,(67):171-192.

[8]Mora?a M. Barroco y conciencia criolla en Hispanoamérica[J].Revista de crítica literaria latinoamericana,1988,14(28):229-251.

[9]Mora?a M. El ‘tumulto de indios de 1692 en los pliegues de la fiesta barroca: Historiografía, subversión popular y agencia criolla en el México colonial[J].Agencias criollas,la ambigüedad colonial en las letras hispanoamericanas,2000:161-175.

[10]Peiser W. El barroco en la literatura mexicana[J].Revista Iberoamericana,1943,6(11):77-94.

猜你喜欢

墨西哥
墨西哥农产品对美出口额将达218亿美元
墨西哥智慧城坎昆
墨西哥湖屋
野性墨西哥,疯狂动物城
墨西哥中部墨西哥州7月5日发生一起爆炸事件 造成至少19人死亡
墨西哥小城街头
墨西哥卡车司机的一天
墨西哥
久逢甘露 2015赛季F1大奖赛墨西哥站
固特异投资5.5亿美元在墨西哥建轮胎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