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意蕴
2023-05-31向永慧李雪玉
向永慧 李雪玉
【摘要】 目前世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全球生态危机愈发严重。中国古代思想对于世界各国构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习总书记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明确人与自然共同体的核心即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当前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面临困境,从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中天人合一、知止节用、当观其全和以人为本等几个观念进行深入思考,对推进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天人合一;知止节用;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03-0072-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3.023
基金项目:宁夏大学2021年研究生创新项目《发展伦理视域下宁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新发展理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IP2021027)。
习总书记发表《共同构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为世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世界性方案,它的要义是推进实现生态和谐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蕴含着我国古代优秀传统理念,这源于习总书记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重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的发端即为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思想。要实践本思想就需要世界各国人民团结起来,勠力同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天人合一”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天人合一”理念作为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精髓,“天人合一”思想对于构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中国古代形成了以“天人合一”思想为精髓的原始生态观。“天人合一”思想视天、地、人于一体,天人之分,合而为一,强调人与自然内在统一,归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其“天、地”可理解为自然,“人”即为人。人与自然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老子为阐述“天人合一”观念的第一人,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意为任何事物都要遵循自然之道。庄子进一步提出“人与天一也”的说法。荀子曰:“天有其时,地有其材,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荀子·天论》),意思是天、地、人三者的职能互补推动宇宙的运行。自然可以孕育万物,人与自然万物同属于自然的一部分,“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王充《论衡》卷十八)。继而,北宋哲学家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既然天、地、人为一个整体,存在内在的一致性和联系,人类就应该以仁爱的态度来对待自然。“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章句上》),并向自然界学习,“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二十五章)、“与天地参”(《中庸》二十二章)、“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文言》),在帮助、促进事物实现自身潜力的参赞化育过程中实现自我,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休戚与共的最终目标。中国“天人合一”不仅指出了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关系,也强调人与自然间的血肉联系,追求三者间的整体和谐,反对人类对自然的破坏。
习总书记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继承并发展“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万物共生为一体的思维模式,对“天人合一”思想进行创新发展,使他与世界全球化相联系,充满生机与活力,是人与自然统一性关系认识上的新突破,树立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自然价值与自然利益相统一的新思想。自然的内在价值无论是在“天人合一”的生态观中,还是在习近平“和谐共生”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中,都得到了认可。作为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基本理念的“天人合一”自然观,也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的源头活水。
二、“知止节用”与“绿色发展”
在古代,人们的生产力水平还十分落后,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并没有明确地反对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而是追求万物同源,和谐共处,提倡控制自己的欲望,也旨在强调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儒家主张取用有节,要适度利用和索取自然资源,注重节约。孔子在《论语·学而》中提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意为:君子不必过度讲究衣食住行,能够果腹便好,住的方面也不需要过于安逸,展现了孔子的生活态度。孔子说:“君子惠而不费”,即道德高尚的人会给别人带来恩惠和帮助,而自己却不会浪费。可以看出孔子将节约视为君子的美德。荀子提出“强本而节用”,他提倡赞扬节俭的生活态度,认为人们在进行生产活动的同时,要注意资源的节约使用,如果可以做到开源节流便可國富民强。
道家思想也提倡节俭反对浪费。老子认为,因为过度的贪欲会给人造成众多的伤害。“祸莫大于不足也,咎莫大于欲得”,相反,“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了节用的重要性。不仅如此,老子还认为自然界是一种平衡性的存在,这种平衡性的存在不可以遭受到任何破坏,自然界本身就可以自己进行调节,从而保持一种平衡的状态,而如果因为人无限制的欲望和不节制破坏了这种平衡,那么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人们要“知止知足”,学会克制欲望,坚持适度原则,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确保大自然循环发展。庄子在老子“知止知足”的基础上要求人们要了解大自然的承受限度,在大自然可承受的限度内去生产生活,为明智之举。庄子认识到人无限的贪欲与有限的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着矛盾,继而提倡“少私寡欲”的理念,希望人们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减少自己的私欲与虚荣心,以便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习总书记提出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思想中,同样也主张社会生产必须节约并合理高效地开发使用自然资源。他认为人类已经在工业化进程中得到了惨痛的教训,应当高度重视,认真吸取教训,不能再犯类似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错误。面对资源过度开发的问题时,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战略,要坚持将节约和保护放在第一位,以自然回复为主,坚持绿色发展之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古代思想中,关于“知止节用”的思想将永不过时,一直发挥其重要作用且继续指导今后的生产发展。
三、“当观其全”与“系统治理”
生态环境自古在国人的意识中都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处理好整体与要素间的关系是实现生态系统治理的重点所在,同时也要协调好各要素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我国古代一些伟大的思想家从朴素的系统观念出发,将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如“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道法自然,万物一体”“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等观念,认为生态环境的治理应当遵循“当观其全”的原则。在老子的观点看来,如要确保自然生态系统的有序运行,就必须采用“抑高补下”“损有余补不足”的整体平衡法。《太平经》则有用以指导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原则“天者主生……地者主养……人者主治理之”。大自然是由天、地、万物、人和神几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其通过阴阳中和三气的交互作用,来生养自然万物。在《黄帝内经》中,就可了解到五行之气在人体内有着制约平衡关系和固有的秩序,如五行的秩序被破坏混乱,那这种平衡关系就会被打破,那么机体就会处于一种不正常的状态。“五气更立,各有所先,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也就是说机体内阴阳要相互协调。《齐民要术》《四时纂要》和《陈専农书》等都为传统农学思想的代表,都强调农业生态的系统性、有机性,主张农业生产应当实现因地制宜、因物制宜与因时制宜的高度有机配合。
在中国的社会发展史中,历朝历代对于黄河的治理充分体现了系统整体治理思想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也体现出了江河的治理与国家的治理是密不可分的。“疏浚塞”“朿水攻沙、蓄清刷黄、淤滩固堤”“治河之法,当观其全”等观念都用于统筹规划治水与治沙,从而实现江河治理与社会安宁的相协同。这诸多主张都具有系统性、整体性的特征,习总书记提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思想遵循系统性的思路,全面推进全球化的生态治理,注重协调生态系统内各要素的有机结合,把生态系统视为由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组成的“生命共同体”,主张将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同时注重在多个领域开展生态保护建设,实现生产、生态和生活的协调发展。
四、“以人为本”与“人与自然”
在我国古代儒学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本思想资源。“以人为本”是儒家用以处理人神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甚至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思维方式。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儒家思想将人放在重要地位。儒家经典中有很多关于人禽之别、认为万物之灵的论述。《易经》认为“三才”为天地人;《礼记·礼运》曰:“人者,天地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其认为天地以人为中心,张载认为“为天地立心”,认为天地的自我认识来源于人对天地的认识。除此之外,“以人为本”还体现在天道与人道的关系上。后汉思想家仲长统认为“人事为本”就是说天道是为人道服务的。天道就是自然运行的客观规律,人道则为人在为人处世中应当遵行的道德原则。儒家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先,仁者爱人,推己及人,提倡仁民爱物,民胞物与,将人的关爱延伸至一切自然万物。儒家思想认为任何万物都属于统一整体是其中的组成部分,他们彼此互通,相互依赖,反对将人与自然分割和对立起来,这有利于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进入新时代以来,习总书记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也表明了人对自然负有道德责任,应当培养和促使人们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道德情感。认识到如果人类违反自然发展规律,他们将承担自然报复的后果。习总书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也说明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物种相互关联,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生态系统,这恰好是人类生存所需的生命系统。把“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思想融入各个领域,按照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与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辩证关系,设定人与自然发展观的生命高度。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全球人民的福祉息息相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当充分考虑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未来和谐生态关系的期待,同时也肩负着对子孙后代的责任,在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绿色转型过程中,要将保护环境贯穿始终,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增加全球各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五、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超越发展
习总书记在《共同构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中提到,要坚持多边主义和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世界生态环境改善的新要求和新导向。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中,全球人民共同致力于环境保护和维护生态平衡已经成为必然要求。
坚持多边主义的要义为维护公平正义,强调在生态保护进程中国际间的相互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坚持多边主义即国际事务应当由大家商量着办,不应由少数国家掌握决定权,任何一个国家作为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都应当有权参与全球治理,通过协调磋商形成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方案。多边主义被实践与理论反复证明为解决全球问题的和平方案,倡导和践行多边主义是大多数国家共同的选择,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间的利益相互交融,倡导多边主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势在必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即要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落实相关可持续发展议程;各国自身还需不断强化自身的行动,为解决生态保护问题,提出坚决可行的措施,同时注重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深化伙伴关系,提升合作水平,共同致力于全球生态问题的解决。另外,各国在推进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应当信守承诺,做到言而有信,认真履行签署的相关公约及协定。
中国自始至终都是多边主义的积极践行者。中国一贯坚持和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努力促进经济发展。中国通过深化对外开放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为各国合作提供了更多机会,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更多动力。中方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倡导国家的平等,主张从全球视角提出解决方案,共同解决全球治理难题。注重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通过积极建设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中国将与国际社会一道,为世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基础。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是指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当共同承担保护和改善全球环境的责任,但是因为国家间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以及能力水平的不同,发达国家应承担主要责任。在国际气候领域,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大的环境保护责任,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以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为基础,《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实施以来,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体现出新的发展。习总书记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在推进全球环境治理与保护的过程中,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应自我区别,确定明确地减缓目标,都有义务去努力实现目标,拿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措施。因此,全球气候治理应当遵循各国广泛参与、平等协商的多边机制,任何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与否,都应当进行广泛沟通和协商,携起手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六、总结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不仅要求对中国进行生态化的改造升级,更要求世界各国间应当携手共创美好生态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一理念不仅为化解当前的生态环境危机提供解题思路,更为新时代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理论指导。“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赋予科学性,要充分把握这一科学性,就必须多方面地理解和把握其中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沈广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思想的哲学探微——基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1):99-105.
[2]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3:61.
[3]陆费達.四部备要·论语新编[M].上海:中华书局,
1936:131.
[4]冯达甫.老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245.
[5]习近平.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N].人民日报,2021-04-23(002).
作者简介:
向永慧,女,汉族,宁夏中卫人,宁夏大学法学院伦理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伦理学。
李雪玉,女,汉族,新疆石河子人,宁夏大学法学院伦理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