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青春之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3-05-31赵丽莎孙召龙
赵丽莎 孙召龙
【内容提要】2023年4月12日,第二届国际青年北京论坛成功举办。中外青年、专家学者和艺术家代表围绕“新时代·炫青春·向未来”这一主题,就“青年如何做好沟通中外友好的使者”“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文化之都赋能青年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青年蕴含巨大力量,是文明交流互鉴事业的主力军,也是推动全球发展的生力军。新时代国际青年期待发展、拥抱发展,在北京找到了赋能自身发展的平台和机遇。
【关键词】国际青年 北京论坛 新时代 中国与世界
2023年4月12日,由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和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第二届国际青年北京论坛在北京凤凰中心成功举行。来自28个国家的200余位中外青年、专家学者和艺术家代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会,在“新时代?炫青春?向未来”这一主题下,围绕“青年如何做好沟通中外友好的使者”“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文化之都赋能青年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高岸明,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徐和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胡正跃,中欧美全球倡议发起人高大伟,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上合国家青年平台成员、清华大学全球传播学生使者谷尼克,中国青年报社副总编辑董时作主旨演讲。
国际青年北京论坛的举办旨在为国际青年交流搭建平台,让国际青年感受北京作为中国首都的国际化和现代化建设成就,通过他们的视角讲述北京故事、中国故事。同时,促进广大国际青年结下深厚友谊、碰撞智慧火花,把所思所得付诸于促进中外友好的实际行动,以青年人的智慧和勇气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以青年友谊深化文明互鉴
十年前,习近平主席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十年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柱。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始终把青年看作推动社会发展的有生力量,鼓励青年在参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展现青春活力。而当下正是为世界文明互鉴的未来打下良好基础的时候。
(一)青年是文明互鉴事业的主力军
据联合国统计,目前15-24岁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六分之一,14-35岁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二。到2030年,青年群体的数量将增长7%,接近13亿人。青年蕴含的能量,并不仅仅体现于庞大的数字之中。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当代青年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是社会上最有生气、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
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正涌现出一批有志青年,他们冲破各种束缚,创造不同形式,热心推进中外文化交流。胡正跃建议,广大从事文化交流的朋友应继续加强学习和历练,知己知彼,融入当地社会;多交朋友,尤其是扩大本专业领域的国际朋友圈;注重资源整合和平台构建,邀请国际青年共同打造一批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双向平台;把握好中国和世界的重大双边和多边契策划和推动一批青年喜闻乐见的项目,写好文明交流互鉴这篇大文章。
青年群体较少偏见,是中外人文交流、文明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支生力军。于运全指出,在国际青年北京论坛的平台上,大家可以交流互鉴、共同成长,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在“国际青年说”圆桌对话环节,与会嘉宾一致认为,青年是公共外交的重要主体,通过青年力量带动国家间关系发展,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路径。未来青年可以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讲好中国故事,做好青年公共外交的工作。
(二)文化互鉴要包容看待不同文明形态
《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提出:“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着眼促进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的需要,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为推动人类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中国方案,也为青年更好发挥文明交流使者作用提供了具体指引。
高岸明呼吁,广大青年要拾起文明传承与友好合作的接力棒,用开放、包容的眼光看待不同文明,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青年智慧,为构建民心相通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胡正跃提出,文化互鉴要在互鉴上多下功夫,只有双向交流,才能使合作走得更远,更具活力和生命力。谷尼克表示:“让不同的文明成果在不同地点、不同人群中交相辉映,既是时代的课题,也是年轻一代的神圣使命。”其他与会青年表示,青年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需要宽容,要具有拥抱其他文化的能力,需要多元化的思维。“学习其他的文化,接受这种差异性,如果能接受这种差异性,就不会把其他人视作敌人,因为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村。”与会青年说。
(三)“青年友谊使者”搭建文明互鉴桥梁
于运全介绍,在策划第二届国际青年北京论坛时,以鼓励青年追求理解中国与沟通世界的统一、奉献中外友好与实现个体发展的统一为核心理念,设计了“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文化之都赋能青年发展”等讨论议题,并首次聘任“国际青年北京论坛青年友谊使者”,希望能够帮助广大青年加深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調动大家参与中外友好和文明对话事业的热情,并给青年个体发展带来帮助和启发。中国愿意为国际青年创造更多机遇和平台,让他们成长为具有国际视野、中国情怀的青春使者,成为中外友好的生力军。徐和建表示,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是历史赋予这一代青年的使命,希望通过国际青年北京论坛推动更多青年成为具有国际视野、中国情怀的青春使者。
“国际青年北京论坛青年友谊使者”获得者郝雁清在匈牙利、伦敦、中国都有过求学经历,深深感受到东西方文化教育的差异。他相信,不同文化的人走在一起,通过文化的沉浸式体验、开放和尊重的对话,可以消除偏见和误解。他希望能更深刻地了解中国,搭建中欧国家之间睦邻友好的桥梁。另一位“青年友谊使者”贺晓晴坦言,要向世界分享在北京发生的各种鼓舞人心的故事、友谊的故事、合作的故事以及创新的故事。她希望继续努力,从自己的专业和职业出发,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她认为,未来将会有更多的青年以不同的视角、多元的体验书写属于他们的全球故事,而青年们也有能力在不同的文化之间架起桥梁,“因为我们都是在不同的文化中长大的,这是年轻一代的优势所在”。
二、以青春朝气助推全球发展
青年迸发着澎湃的活力,是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是国家的未来和国际交往的活跃力量,“逆全球化”尤其不符合青年群体的利益。青年在世界交往舞台上的活跃表现,是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的有生力量,将有力助推全球发展。各方应以青年发展,促进国家发展和世界发展,将青年发展议程放在发展议程的优先位置。
(一)青年是推动全球发展的生力军
习近平主席曾指出,各国青年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以实际行动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助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共同谱写世界青年团结合作的时代新篇章。青年是国家的希望,也是人类的未来。青年应发挥作为推动社会发展、中外交流的生力军作用,在参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展现青春活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初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经济分裂很可能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成本,导致各国生产力和生活水平的降低。作为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青年更能把握住全球化带来的新机会,利用全球范围内流通的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实现就业创业。然而近年以来,由于个别国家对贸易、技术共享的跨境资本流动等施加限制,曾给世界带来繁荣和福祉的全球化正遭遇逆风。第二届国际青年北京论坛再次为世界人民团结发出青年之声,为全球发展进步注入青春之力。高岸明呼吁,有志深耕中外友好的国际青年,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大力倡导维护经济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系,参与共建团结、平等、均衡、普惠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
(二)中国经历帮助国际青年思考解决全球问题
中共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在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等方面作出了战略谋划。国际舆论普遍看好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前景,多家国际专业机构预测,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将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处于领先水平。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积极参与者和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为全球青年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遇。在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中国正在给世界各国的青年搭建丰富的舞台、创造更为多元的机会。
新时代新形势下,希望走近中国、了解中国、联通中外的国际青年越来越多。郝雁清感慨,中国不再是一门“选修课”,而是一门“核心课程”。国际青年在中国学习和体验,能够提升文化敏感性和自身竞争力,帮助他们创造更加和平繁荣的未来。贺晓晴认为,中国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迈进,希望利用所学的专业以及对中国的认识,让城市变得更舒适,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与会国际青年表示,中国很早就具备实现持续性发展的能力,巴西乃至全世界可以从中国学习到很多经验;东南亚青年正通过与中国积极对话诠释“向未来”这个关鍵词;喀麦隆青年多次前往中国各地基层学习,希望将中国的经验带回去帮助自己国家和地区发展;瑞士创业青年认为,越来越紧密的国际贸易促进了全球年轻人的互鉴认知,实现共赢;白俄罗斯青年实地探访中国脱贫攻坚带来的乡村变化,以个人在华求学经历,激励了更多白俄罗斯青年来华留学,学习中国经验。
三、新时代国际青年期待发展新机遇
青年蕴含着巨大能量,青年的成长和发展需要指引和良好环境,青年发展和青年诉求需要得到重视。本次论坛上,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发布研究报告,通过分析研究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等30余家国际专业机构近两年来发布的有关民调数据,对海外“Z世代”的群体特征和核心关切作了研究分析,勾勒出海外“Z世代”群像。研究发现,国际青年期待发展、拥抱发展。
1.海外“Z世代”期待本国政府为青年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美国“Z世代”中超过半数的人希望国家集中精力降低失业率和财政赤字,70%的人希望拥有行动力强的政府,能采取高效有力的措施解决国家面临的问题。60%的非洲青年建议政府在弥补教育经费不足、提供更多奖学金、提高教育质量等关键领域发力。72%的中东青年期待政府促进青年创业。
2.海外“Z世代”普遍认为人类命运与共
62%的“Z世代”认为,疫情使自己强烈意识到全球化背景下人类命运的休戚与共。在亚洲,超过一半的“Z世代”关注个人对世界发展应尽的责任,特别是在和平、粮食安全和减贫方面,他们希望能够帮助推动问题的解决。在欧美,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当地年轻人眼中最紧迫的问题。
3.海外“Z世代”对中国拥有更客观理性的认知
欧美“Z世代”对华持积极看法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年龄层,美英德等国认为应与中国合作的“Z世代”比例比整体水平高出约10至15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青年的对华友好态度更加明显,63%的非洲青年认为中国给非洲带来积极影响,约80%的东南亚青年期待中国和东盟关系不断深化。
4.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Z世代”在个人发展观方面存在差异
受新冠疫情和地缘政治冲突造成的经济衰退影响,一些发达国家“Z世代”失业率达到15%以上的历史高位,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更严重,部分国家青年失业率一度超过70%。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青年对职业规划的看法略有不同。美国和韩国“Z世代”在择业时较重视现时待遇而非长期规划,而76%的非洲青年希望在未来5年内创业。
5.海外“Z世代”重视社交媒体的信息和商业价值
在美国,80%的“Z世代”将社交媒体作为主要信息来源,法国和韩国年轻人最信任社交媒体意见领袖的看法建议。约86%的“Z世代”表示希望在社交媒体上拥有影响力以获取商机,超60%的欧洲青年希望在网络上实践自己的企业家精神。
四、新时代北京赋能国际青年新发展
随着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国际交往逐渐恢复,为面对面交流创造了条件,中外青年可以在中国各地以及国际其他城市广泛开展交流。迈上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国将给国际青年带来更多机遇,人文交流逐渐恢复为国际青年知行中国创造更有利条件。围绕做好国际青年工作,北京将发挥重要作用。
(一)北京历史文化底蕴助力国际青年发展
北京是世界闻名的古都,也是全球喜爱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人士向往的文化之都。北京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860多年的建都史,不仅是中国历史文明的代表,也具备丰富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以及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等灿烂多元的文化禀赋,为在京中外青年丰富精神世界、投身文化产业创造了良好条件。徐和建表示,从全国的角度看,北京是中华历史文化的重要承载地和中国的文化中心;从全球角度看,北京有长城、故宫等独有的文化遗产,是全球唯一“双奥之城”。对教育领域来说,北京的文化也成为一种非常特殊而重要的资源。北京“文化之都”的超凡魅力,对国际青年具有强大吸引力。
本届国际青年北京论坛两个分论坛中专门设置“文化之都赋能青年发展”分论坛,在活动现场展出了《戏曲北京》等出版物,以及故宫文创产品,展示北京文化。本届论坛突出文化之都话题,向国际青年展示北京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让国际青年感受北京文化的魅力。国际青年普遍表示,文化之都北京为国际青年成长成才、担当使命提供了机遇,愿意利用好文化之都的资源,在文明交流互鉴中传递青春正能量。
(二)北京致力于为国际青年发展创造更好环境
对于追梦人来说,北京已经是充满机会的沃土。北京是高等学府,跨国公司,外国驻华使馆、机构以及许多国际人士的聚集之地,具备独特而丰富的国际化资源禀赋,也带来旺盛的国际交流需求,是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缩影,通过创新创造,已经并将继续为国际青年提供更多成长和创新创业的机会。
在国际青年眼中,来到北京首先是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梦想。很多学子来北京都是为了学习借鉴中国的先进经验。在创新创业方面,北京已成为青年创新高地和向往的城市。在创新创业同时,人员交往必然带来文化交流。不同文化背景的青年会带来他们本国、本地区的文化,也会学习借鉴北京、中国的文化。
(三)北京為国际青年发展搭建机制平台
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中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过程当中,着眼2035年到2050年的发展目标,北京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全国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充分发挥首都区位优势,为全球青年人才提供拥抱未来、干事创业、宜业宜居的乐土,为国际青年搭建宽广的交流平台和聚力的行动平台,提供更多成长和创新创业的机会。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寄希望于青年。随着人口结构的改变,代表着未来的青年群体将成为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着眼当前和长远,向国际青年广泛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让其更好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积极参与中外友好事业,成长为融通中外的国际青年意见领袖,将为我国构建良好国际舆论环境、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汇聚磅礴力量。
赵丽莎系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孙召龙系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责编:谭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