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的内在旨趣、品质愿景与塑造路径
2023-05-31肖雅思
[摘要] 以文化人是以“文化”为载体的浸润式德育方法,是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必备品质。以文化人的起点在“人”,核心在“文”,关键在“化”,旨在启迪学生的人文智慧,涵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引导学生践行人文准则。在开展以文化人实践时,班主任可以积极创设活动场,唤醒主体的文化自觉;营造环境场,优化班级的文化环境;打造实践场,增强化人的实践体悟,从而建设具有班級文化特征和班级话语体系的班级共同体。
[关键词] 内在旨趣;品质愿景;塑造路径
以文化人是以“文化”为载体的浸润式德育方法。习近平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实质上就是重视人文教育、隐形教育,注重精神成长、思想提升,通过有意味的形式,长久地、默默地、逐渐地感染人、影响人、转换人。
以文化人是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必备品质。在追求高品质育人境界时,班主任要以班级文化为有效载体,让文化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紧密相融,强化道德修养,规范言行举止,提升生活质量,引导班级成员遵循班级共同体的价值观体系,在饱含班级精、气、神的班级文化环境中增强文化实践体悟,建设具有班级文化特征和班级话语体系的班级共同体。
一、以文化人的内在旨趣
1.目的在“人”:实现师生主体发展
以文化人,起点在于“人”,其终极目标是“以人为本”,强调认识文化自身,培养学生的文化思维和文化情怀,推动文化觉醒,在师生互动的文化活动中实现师生主体的发展。因为以文化人的落脚点在于人的发展,因此应着力于激发学生的文化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文化见识,提升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
2.核心在“文”:彰显文化育人价值
在班集体建设进程中的以文化人,是以中华五千年文明孕育出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是以党中央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不屈不挠、艰苦战斗的“革命文化”育人,是以扎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育人。作为一种文化育人的行为表达,以文化人的核心在于“文”。以文化为载体开展教育活动,文化育人的价值得到彰显。
3.关键在“化”:搭建品质塑造引桥
“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以文化人的关键在“化”。“化”是以文化人的中介,是一种育人方法,摒弃粗暴、简单的教育方式,强调间接、渗透的教育引导,以人类积累的所有文化财富为载体,潜移默化地教化、感染和塑造受教育者。
班主任要重视以文化人的渗透性教育特征,搭建积极的、塑造班集体品质的文化引桥,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化育学生的内心世界,感受文化的真实性、感染力,进而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班级品质的塑造、班级文化的建设。
二、以文化人的品质愿景
1.启思:启迪人文智慧
以文化人能夯实受教育者的人文底蕴,引领学生过一种充实、发展、高境界的文化生活,拓展学生宽阔且深邃的心灵视野,培养学生独立、自信、充满想象的独立个性。
以文化人的教育活动,追求一种无限超越的视角,指向学生的知识涵养,帮助学生拓展知识的边界,从而把“人”的知识、“生活”的感悟内化为学生的理性认知,进而发展抽象思维、推论能力,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
以文化人还能锤炼学生的情感意志,启迪学生的人文智慧,引领学生构建意义世界,陪伴学生积极探索、感知社会和生活,培养全面人格,实现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有机统一。
2.怡情:涵养人文情怀
列宁认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以文化人,能触发情感,陶冶情操,愉悦精神。要提升受教育者的文化素养,就不能重理性培养、轻情感教育。情感与理性分离将导致受教育者缺乏情感的共鸣,缺少人生的信念。因此,班主任在建设班集体、促进自我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中,要注重塑造学生的人文情怀品质,引领学生关注人格构建中的感性因素,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审美能力,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情感倾向。
3.导行:践行人文准则
文化及其内涵的价值观影响着人类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这一过程,正是人类文明行为养成的过程。以文化人,就是引导受教育者认同并践行文化价值观,聚焦学生内在修行和价值实践的有机统一,引领学生完成文化牵引下的内在思想和外在行为方式的统一转化,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践行人文准则,养成健康的人格,以一定的文化意识为基础,实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文化价值观的循环。
三、以文化人的塑造路径
1.创设活动场:唤醒班级主体的文化自觉
习近平指出,要注重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班主任应积极创设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班级文化活动场,依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充分考虑活动内容的体验性和启发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资源,开展形式丰富、维度多元的班级活动。
班主任可以组织文化意蕴浓厚的学术表达活动,将班级文化融入学术表达活动中。例如,在班级里举行文化主题的辩论活动,让学生探讨关于文化的困惑,思考班级文化的价值及意义,从而以文化为媒介,正确地审视自己,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实现人文素养的增长;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安排一些文化主题娱乐活动,来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调节学生的情绪。例如,播放文化主题纪录片、综艺节目,欣赏文化主题美术作品等,借助文学作品、美术作品、音乐作品、戏曲戏剧等鲜明的艺术形象感染力去陶冶学生情操,感染学生,教化学生;还可以安排一些互动活动,锻炼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加强同学间的友谊。例如,全班一起开展“飞花令”活动、“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传统汉服研究与调查”活动、“小古文课文剧展演会”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撬动班级文化建设的发展,让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活动成为班级文化的名片,使学生沉浸式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不同种类的班级活动中,学生体会团队合作的规则,形成具有班级文化特征的共同话语体系,培养了自身以集体为重、互相尊重、团结拼搏的价值精神。
2.营造环境场:优化班级育人的文化氛围
班级文化环境指向班级文化建设的物型空间打造,是以文化人的物质基础。“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班主任应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场域,以环境濡染法落实以文化人的目标。
班主任可以利用现有条件,营造开放和活跃的班级环境文化氛围,以循循善诱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受教育者在班级中的学习和活动,引导学生自觉学习,自觉遵守班级规章制度,努力树立良好的形象,增强以文化人的说服力、感染力。
班级文化环境建设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班主任可以召开班级文化环境建设大会,与教室的小主人们一起探讨班级文化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并制定具有明确目标、具体路径和有效措施的班级文化环境建设实施方案,为班级文化环境建设提供方向,以激发学生参与班级文化环境营造的热情与动力;可以请学生重新設计班级形象,以重新定义新的班级风貌,有效形成学生对班集体的认同感,不断获得更多知识及学习体验。
班主任可以聚焦班级文化环境的结构、风格和色彩,来优化班级的文化环境。班主任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不同的学科对教室进行布置,重构教室的空间结构,注重班级物型空间的文化功能性与活动实用性,确保班级的环境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同时舒适、安全与有序,进而保障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习热情;要积极整合“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班级文化环境,与学生共同提炼出班级的精神文化,并在教室的墙体上张贴班级文化的装饰,如贴画、手绘、宣传海报、宣传标语等,创设独特的班级文化氛围,从视觉上冲击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集体认同感和荣誉感。
3.打造实践场:增强班级化人的具身体悟
作为一线的德育工作者,班主任应把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有效整合德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积极打造以文化人的实践场域,开展文化实践活动,落实以文化人的实践性要求,让学生在班级实践活动中真切地获得实践体验,通过实践感受文化魅力,并把感受内化为自身的价值性领悟,最终外化为日常行动。
在建设班集体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打造实践场域,增强化人的实践体悟。
第一,走出校门,积极开展各类文化体验式社会实践活动。班主任要带领学生走出班门,走进校史馆、美术馆、博物馆、纪念馆等丰富的文化场馆,在社会生活中体验文化,推动“走出校门,高雅艺术进心间”“经典文学作品进班级”等优秀的文化经典实践活动进班级;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文化基地、寻访历史名人故居等,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获得宝贵的文化载体式实践经验。革命传统文化资源是珍贵的宝藏,文化景点对学生而言也是生动无比的文化课堂,既能带给学生美妙的启示,又能传递出丰厚的政治智慧、价值引导。因此,班主任要充分整合这些具有红色文化底蕴的革命传统资源,生动、自主地把教育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相结合,让学生在具体的文化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经历、参与,从而进一步认识社会,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创办班级“第二课堂”,依托社团提升文化的实践体悟。“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班主任可以借助多媒体,拓宽学生实践的场域,打造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文化实践性社团,陶冶学生的情操,进一步引领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受到正向的文化熏陶。
第三,结合班情和学科,安排一些调查研究类的活动,或者带领学生参加不同的文化仪式,以深化学生的文化理解。例如,为学生举办入学典礼、成长仪式、青春仪式。班主任还可以加强家校沟通与家庭教育指导,请家长带领学生参加婚丧仪式、祭祀典礼等。通过仪式的实践体悟,把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心中,形成强大的文化养成实践场域,达到以文化人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4.
[2]冯刚.坚守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N].光明日报,2015-11-10.
[3]杨小磊,高微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以文化人的系统解读[J].系统科学学报,2019(03).
[4]郭津含.习近平“以文化人”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肖雅思 江苏省无锡市积余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