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一体化建设研究

2023-05-30段益

关键词:内涵式发展思政课程爱国主义

段益

【摘要】结合《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文章重要内涵,研读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精神。目前《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课程因其特殊属性备受关注,研究课程思政视域下该课程大中小学一体化教学改革实施路径,从探索专题弄通内容体系、解析文化还原历史语境、抓牢思维促成有机结合、引导舆情打赢网络硬仗等入手,对推动课程内涵式发展、促成教师走向专业化专家化、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有特殊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课程;课程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内涵式发展;思政课程;爱国主义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860(2023)01-0091-06

中华民族蕴含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发展史,中华文明饱经沧桑却绵延发展、博大精深、传承不绝,其中最核心的内容通过沉淀、升华成为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并成为促进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强大精神力量。新时代的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才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要充分挖掘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观点,领悟经典智慧,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结合实际探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联,研究学校统筹推进大中小学《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课程一体化建设,这对于推动课程内涵式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意义重大。

梳理近期基于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研究成果,可得出学者们已经从各自领域进行了多方面分析。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从传播传媒角度分析、从生活应用角度探析、从现实传承反观历史等方面展开的,也有不少研究中国历史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构建的意义或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历史二者关联的,成果颇丰。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研究成果将《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作为一门课程进行系统探索的不多,研究新形势下该课程对人才培养的应用价值及具体实施路径较少,以课程思政视域探析通过该课程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新型人才的不多,通过该课程的一体化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专家化发展的成果几乎空白,而这应是目前思政课教师及课程思政研究学者理应探索的重要方向之一。

一、《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课程的显著特点

习近平于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建设好思政课的“六要”与“八个相统一”的具体要求,指明了教师创新思政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及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和水平的发展方向,也对思政课的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课程内涵式发展、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同向同行等问题作出了重要指示。2020年9月1日《求是》第17期发表了《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一文,文章延续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再次鼓舞了思政课教师,引起了思政课教師高度关注并持续研究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价值引领推进范式。《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课程就是一门极其重要且具有特殊思政功能的课程,它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一)授课教师的特殊性

该课程在大中小学阶段几乎均为思政课教师任课,思政课教师作为新时代“六要”与“八个相统一”的重要践行者,必须要认真“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的思想内涵,在提升自我家国情怀的同时,为新时代家国情怀的培养提供新思路,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2] 。在大中小学阶段都要持续探索以通俗易懂、感同身受、深入浅出“高端大气”的方式讲清40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建国70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砥砺奋进、180多年来中国人民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主题展开的艰辛探索、5000年来中国辉煌灿烂的历史及传统文化,这要求教师必须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和有为。

(二)不同学段的延续性

目前该课程及与该课程内容相联的课程在大中小学各学段都有所涉及。如小学阶段开设的《论语》《品德与社会》等课程,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等课程,不同地区的乡土历史文化教材或教科书都包含了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使用率较高的是:初中阶段学习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七年级中国历史<上下册>、八年级中国历史<上下册>、九年级世界历史<上下册>),高中阶段学习历史教材必修1、必修2、必修3(内容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对接,主要以专题讲授为主),大学阶段较多学校又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本科公共必修课)、《中国近现代史》《中华文化概论》(或《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等必修或选修课程来讲授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相关内容。从教学内容、教材体系及教学要求可看出,中学阶段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的内容并不简单,教师需要更多地探索不同学段学生学习的重难点从而提升课程的实效性,需要探索几个阶段如何保持知识、目标、内容、能力的延续性,需要探索教材使用的相对稳定、内容版块的及时更新、能力目标具体化包括与之相关的辅导读本的时序性、系统性和可读性,保证课程能常讲常新,通过教师提升能力保证课程持续发力、创新发力,让学生不间断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浸润熏陶。

(三)课程的实际重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的丰富内涵、价值引领和奋进伟力是立德树人的根基。在学校教育各阶段通过课堂主渠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3]23。通过《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课程中的教学与互动,有步骤有计划地融入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内容对于提高学生文化基础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文化浸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专业化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帮助学生应对多元文化的冲击从而传承民族精神提振文化自信必不可少。

(四)实际效果亟待增强

“传统文化教育旨在引导青少年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把握中华民族精神,践行知行合一理念,使青少年成长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4] 事实上,目前这类课程效果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部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不高,对具体知识的掌握不多,对传统文化的价值也不能够有全新的认识,无法够适应新形势下青年学生有效传承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的目标要求,因此这与新时代背景下培养高标准的时代新人是有差距的。如前所述,目前理论界就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如何有效融洽、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关联、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对行业性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及有效贯彻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等方面研究仍然需继续加强,教学实践中实际运行效果不佳及形成值得推广的经验不多,因此对以上问题的探所究必须持续升温。

二、课程思政视域下课程一体化建设具体实施路径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建设性和批判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性和多样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灌输性和启发性、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等“八个相统一”,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由此,守住主阵地主渠道铸魂育人,要基于《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课程上述的显著特点和特殊功能,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大中小学教育要在青少年“拔节孕穗期”有所作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在新背景下持续探索该课程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需要对《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课程进行务求实效的教学改革。事实上,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周勇教授2017年发文指出“国内人文社会学界虽然重视探讨国家复兴,但却不大关注课程改革,仿佛它是一件不值得留意、无关大局的小事”[5] ,提出当时应从当代世界历史进程审视新自由主义及其背后的资本结构在课程改革领域的可能影响与危险并在此基础上寻求新自由主义超越之路。此呼声振聋发聩,影响深远。但反观几年来的经验总结及时代要求所需,本课程的改革不应仅停留在基础教育领域而必须在大中小学一体化上下真功夫、苦功夫,也应在课程思政视域下从优化课程运作体系与提升教师专业化专家化上做大文章、好文章。

(一)探索专题弄通内容体系

对教学内容的优选和组织是进行课程教学的基础,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调整课程的规划和方向也是课程教学的必然要求。章节教学有利于学生厘清脉络,专题教学则有利于学生迅速抓住重难点,有利于课堂深入,有利于在高年级体现学科的学术性与前沿性。在各阶段《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课程或相关课程中都务必要将掌握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传承中华民族精神、践行知行合一理念作为核心内容,都需要落实《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应将爱国主义、厚德载物、知行合一等精神和价值取向以专题的形式抓早抓小、落实落地、坚持不懈。比如:小学阶段可采取以爱国故事、历史人物、发明创造等专题打基础;初中历史与文化教材则以通史形式进行脉络展示,但仍然可以采用章节教学与专题教学结合,在学生掌握学习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初涉相应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外交策略等方面的专题进行提升;高中历史与文化教学则进入专题化教育模式,增强历史知识在点上的教学广度和深度,其围绕问题推动热点、整合知识的“微点拨”“微分析”“微研究”的“微专题”备受关注且加以推广,以利于形成学生逐步提升解决历史学科问题的综合素质及关键能力;大学阶段的《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中国文化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等课程在教学中则实施突出参与式的知识专题以利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话语体系的转化,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更深层次地探究历史文化规律从而形成科学的历史文化观,利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青少年的理想信念并促进其通过实践形式的拓展等方式大力学习、弘扬和践行中华传统文化精髓。

(二)解析文化还原历史语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这为新形势下学校教育工作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大中小学在讲授、探讨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时,首先必须要认清历史与文化二者的相互关系,在颂扬辉煌灿烂、博大精深文化的同时要分析历史发展的客观背景及逻辑力量是认清文化之源。这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授者、传播者必须要将文化的产生和演变融入到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中,通过历史看文明,通过文明观历史,由此再分析历史的演进历程及文明的价值取向。通过认识璀璨的中華文明及伟大的民族精神并非是由哪一个阶级或阶层奋斗而来的而是由整个中华民族共同打造成的精神家园,由此推及中国人民创造的伟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都要在历史背景中分析、研究,避免把思想、文化作为无历史背景的“无根之水”进行主观臆测和推演。比如,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不能只看进程而不见内涵,应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一直与中国历史实际相结合,其实也就是整个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奋斗并运用中国历史、中国传统、中国话语、中国智慧去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程,要讲清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文化内生力。

(三)抓牢思维促成有机结合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其思维发展的推动者和引路人。在大中小学教学实践、改革、创新中都必须强调要抓牢思维进行思维创新,而思维创新意味着思维转向,但思维转向绝非思维替代。这仍然得反复探索《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课程教师如何主导、突出学生主体“主导——主体”双元教学模式,发挥师生双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抓牢思维,以“育思维”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在新环境下不断完善,拓展实践教学新形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他们在学习中甄别历史,在“引导——主动”中育思维。为保证教学效果,特别要分阶段强调知识预习的广度、深度、力度、精度,应该把文本文件、视频资料、课内延伸学习相结合,加强课前预习与课堂讨论的衔接性,探索创设情境、分组讨论、专题深入、课堂总结等比例与效果,在“课前——课中”“育思维”。利用校内外具有直观性、亲和性的富含历史及传统文化的地方德育资源使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效益最大化,在“课内实践——校内实践——校外实践”三位一体中抓牢思维。比如,教研活动的恰当设定、师生互动而形成的准确认识以及德育实践的持续进行,逐步培育学生的科学思维,使学生在认识我国古代灿烂文明的同时也认识到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历经风霜、艰辛探索、救亡图存的历史,明确“两个了解”“四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明确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最终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把旧中国逐渐变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如此,学生在了解国史国情具体知识的同时,也启发、抓牢了他们的思维,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热情。

(四)引导舆情打赢网络硬仗

以通信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为主要特点的“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其时效性、便捷性等特点,无孔不入、无处不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网络操作简单便捷,网络课堂层出不穷,海量的学习资源突破了时空限制,“包罗万象”的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的众多内容在各个平台上涌现,促进了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共享,青少年享受到了发展带来的科技成果。但是正如每个硬币都有两面一样,网络中所蕴含的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潮影响了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加之一些人别有用心、有意曲解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误导学生承认、模仿西方文化价值和生活模式。习近平强调:“要从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使全媒体传播在法治轨道上运行。”[6]这给我们提供了打赢网络硬仗的方向。比如,某些“隐形”或“显形”的平台仍然存在淡化甚至丑化中国历史的现象:从“帝国主义入侵究竟带来了什么”到“如何评价‘两个三十年”等近现代史十大教学难点问题,从淡化、模糊化甚至丑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到贬损或否定近代中国一切进步的革命运动,部分人处心积虑、谬论连篇。这些人企图否定中国历史与文化特别是1921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新中国的历史,否定近现代以来我国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否定已有定论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此,《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课程教师更有责任和义务厘清现代网络话语交锋特征,研究网络实践问题背后涉及的一系列认识和观念问题,建设好网络话语传播“本土媒体”,“掌握网络话语权交锋的规律,才能更好应对不同网络话语交锋,赢得网络话语权”[7] 。坚持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加强主流媒体话语引导,增强网络话语权构建的主动性。面对全媒體时代,教师必须有所作为,敢于啃网络“硬骨头”,敢于闯“网络关”,消除网络负能量,正确引导舆情,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这场硬仗。

三、新征程持续在教研实践中统筹课程一体化建设

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是立德树人的根基,持续探索课程思政视域下通过课堂主渠道、有步骤有计划融入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内容,对于锻炼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教师专业化专家化发展、提振师生文化自信大力传承民族精神、践行真情服务原则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必不可少。

(一)要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教学研究结合

习近平强调:“要研读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固本培元,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8]12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各个历史时期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及其凸显的先进文化都为《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课程改革提供了丰厚的滋养。因此,研究该课程一体化建设,要把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教学研究和《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课程的讲授有机结合起来,既要以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现代史为背景来阐述党史,又要说明党史在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现代史中的核心地位。要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真正共同发力的团队整体、分阶段分步骤循序渐进进行改革。

(二)要将教学实践过程各方意见梳理反馈

在研究该课程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时,还要注意将课程教学实施中如教科书一体化编写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整合与利用建议等详细剖析,将建议和发现的问题密切结合,将建议与有效解决问题提升课程实效性密切结合,对于这些问题和建议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各个层面都能及时进行信息反馈、详细解剖和调整提升。将学生、家长和社会对该课程认可度联系起来,把该课程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影响联系起来,及时回馈总结、综合管理。需要关注的是,目前在部分行业内有影响力的高校已经开设或正在开办的旨在为少数民族学生夯实基础、提升技能的特殊教学班模式——少数民族预科班中,《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就是这样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该课程在预科班中是基于中学与大学教育阶段之间的一门重要衔接课程,务必要研究该课程如何顺应中华民族复兴大局和搭乘“十四五”规划发展东风,将党的民族政策、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活动与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讲清楚,将国家建设、行业发展对人才素质所需与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对需求素质的促成讲明白,以史服人、以理服人、以德服人,通过该课程的一体化建设搭起师生桥梁、团结桥梁和心灵桥梁。

(三)要持续统筹推进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

要以此为契机,继续研究通过资料编辑、调研撰写、交流总结等方式方法,凭借资源共享、数据分析、反馈提高的优势,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分好学段、有序推进、持续保障,培育和弘扬以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为根基的学生爱国主义精神。要继续研究大中小学不同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该课程的课堂表达方式,统领好课程中理想、精神、道德等不同层面的内容,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理解更加真切、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共同理想更加入心、让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成为青年接续奋斗的精神动力、让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更好地承接。通过《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课程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课程改革全面发力、持续推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增强整体性、协同性、实效性,提升青年学生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最后,感谢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面上项目“‘八个统一意蕴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化发展”(项目编号:J2020-131)的资助。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 2022- 10-26(01).

[2] 秦书生, 艾万丽. 当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六个要求”——学习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J]. 现代教育管理, 2019(8): 43-48.

[3] 習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 人民出版, 2017.

[4] 任翔.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初探[J]. 中国教育学刊, 2019(1): 58-63.

[5] 周勇. 超越新自由主义: 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与课程改革[J]. 江淮论坛, 2017, (5): 18-22.

[6] 习近平: 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N]. 人民日报, 2019-01-26(01).

[7] 郑洁. 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J]. 红旗文稿. 2019(3): 29-31+1.

[8] 人民日报评论部. 习近平用典[M]. 北京: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5.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important connotation of the articl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s the key course to carry ou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r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ing People”, I studied the spiri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ers symposium again. At present, Chinese History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due to its special attributes. Research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the integrated teaching reform of universities, middle schools and primary schoo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cience of the course, starting from exploring the topic to make sense of the content system, analyzing the culture to restore the historical context, grasping the thinking to promote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guiding public opinion to win the hard battle on the Internet, etc. It is of special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conformal development of the curriculum, to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teachers, and to cultivate the new people who bear the great responsibility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Keywords: Chinese History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curriculum integration construction,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patriotism

猜你喜欢

内涵式发展思政课程爱国主义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高校教学管理内涵式发展思路探索
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内涵式发展与创新转型探讨
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结构要素及策略分析
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结构要素及策略分析
应用型高校学生创业教育探析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中专思政课程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