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对国家认同影响的实证研究

2023-05-30蔡林卢登会

关键词:国家认同大学生

蔡林 卢登会

【摘要】为了探讨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对国家认同的影响,本文采用网络政治参与量表和国家认同量表,对5所大学1475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该调查认为大学生网络政治新闻关注、网络政治观点表达和网络政治信息传播对大学生国家认同有正向预测作用。其预测作用依次是网络政治信息传播、政治新闻关注和政治观点表达。该研究结果为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网络政治参与;国家认同;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860(2023)01-0097-06

國家是国际社会中最重要的政治主体,其存在的意义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际安全[1]。经济全球化一方面拉近了世界各地的距离,增强了各国的联系和交流,另一方面也促使人们重新思考和界定自己和他人的区别所在。实际上,在全球化时代,国家的每个成员都有可能在“我是谁”以及“我归属于哪个共同体”等问题上感到困惑。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之间有密切关系,公民身份是国家认同的重要前提[2]。国家认同是国家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源泉所在,更是维系一个国家和谐发展的重要纽带,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3]。

一、问题提出

国家认同的概念来自中世纪法语“patriota”(爱国者),卢梭等人则其追溯到更久远的古希腊历史时期,即肇始于古希腊语“patriōtēs”(爱国者或爱父亲的人)[4]。当前,学术界一般将其划分为两类:一是文化性国家认同。文化是国家认同基本组成部分,具有信仰结构、民族遗产、风俗习惯等文化的同质性特征,国家的文化风格反映着国家认同形成的实际要素[5]。二是政治性国家认同,即个体对国家的政治理念、政治制度、政治体制等多方面地认可和接受程度[6]。国家认同是对国家政治共同体作为自己情感与身份归属的自觉认知[7]。国家行政力量地加强,进一步使政治性国家认同得以增强,与此同时也使国家对暴力手段地依赖逐步减弱。国家认同的政治建构也直接决定着现代民族国家的发展[8]。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根基,并作为中间环节使族群认同和政治认同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政治认同作为构建现代国家认同的主导因素,是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的最后归宿[9]。因此,本研究的国家认同主要是基于政治性认同来进行探讨。

有关国家认同理论大致可分为原生论、情境论、建构论三种。原生论认为群体或民族的存在是历史的自然发展过程,由血缘、语言、宗教、风俗等基本文化要素不断整合而成。情景论认为在一定情境中的认知主体,通常会借助自我的感官,利用直接经验进行认知,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人、行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不断形成关于国家认同的观念。建构论认为国家认同的建构,不是单向的行动,而是双向的行动。一方面有赖于国家对民众的国家认同建构,另一方面有赖于个人建构自己的国家认同[10]。也有学者基于政治性认同将情景论和建构论进行整合,提出了情境-建构论,主张国家认同是可变化的,国家认同会受到社会结构的制约和建构,当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就能影响国家认同的变迁。

个体的国家认同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会受到性别、年龄、血缘、城乡差异、身份成分、受教育程度等个体特征因素影响。在实证研究中,国家认同个体特征影响因素的文献表明既有一致的结论,也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大多数研究表明,男女生的国家认同没有显著差异[11]。陈昱岿[12]、赵锐和胡炳仙[13]研究证明,相对于男生,女生的国家认同更强,也更稳定。Coffé和Bolzendahl [14]、Siim [15]、Harrison和Munn[16]、姜金栋和孙瑞琛[17]研究认为农村学生国家认同显著低于城市学生。卢守亭[18]、张正勇[19]研究显示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国家认同差异不显著;史利平和柳翔浩[20]、赵锐和胡炳仙[13]等大部分研究显示大学生中学生干部国家认同及各维度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个体的国家认同除受到性别、城乡差异等个体特征影响外,还会受到政治体制、政治参与行为等因素影响。公民对国家公共政治的参与赋予个体政治效能感,是公民权的实现和公民义务的履行,也是国家认同的核心要义[21]。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公民政治参与受到学者越来越多地重视。事实上公民参与在古典政治理论中就是重要的核心概念。民主政治的精髓就是公民集体参与以造就有效率的政府。这一理念可以追朔自亚里士多德,他曾提出唯有参与公共事务者才能享有公民的权利。约翰·穆勒也认为公民的集体参与是自由民主的保障。而公民参与的行为包括积极(政治参与或协助解决社区问题)和消极(守法)的层面。在现代社会,个人对政治决策过程的参与(政治参与)和参与志愿组织等社会机构(社会参与)是现代民主社会不可或缺的特征和支柱[22]32。

有研究显示青年学生已成为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的中坚力量[23]。男高中生政治参与比女高中生更积极[24],也有研究显示在大城市中男生和女生政治参与差别不大[25],但在农村中,男生有更高的政治参与率[26] 。农村居民政治参与显著低于城市居民[27]。担任过学生干部高中生政治参与比未担任过学生干部更积极[28],也有针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研究显示学生干部网络政治参与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29] 。

在信息化时代,因网络具有便捷性、及时性等特征,青年人倾向于通过网络了解最新的社会政治信息,发表政治言论,这为青年人国家认同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情境。一些研究早已发现网络是青年人获得政治信息的重要渠道。夏守智[30]研究显示,与一般民众接受新闻资讯来源不同,20至29岁的青年中,有90%以上的人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来源,而且通过社交媒体获得政治信息目的性越强,其参与政治行为意愿就越大[31]。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拉近了政府与公民之间距离,增强了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积极性,有利于政治建设和政治社会稳定发展[32]。近年来,网络媒体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政治信息来源[33]。网络除了可以帮助政治精英动员与沟通外,对于政治参与较不积极的青年人也可能扮演重要角色。网络除了能够有效帮助政治精英建立社会网络渠道外,还可以降低那些积极参与政治公民的参与成本,为其提供多种参与渠道[34]。

一般而言,政治信息获得、政治意见表达和政治意见交换是政治运作的核心要素。从已有研究中可以归纳出以下三种网络政治参与模式:第一、网路可让选民更方便地搜寻到政府政策信息;第二、网络提供与他人讨论政治议题的渠道;第三、网络提供联络选区民意代表以表达意见的渠道。据此,本研究提出网络政治参与的三种形式,分别为政治新闻关注、政治观点表达和政治信息传播。其中,政治新闻关注指透过网络搜寻以获得政治相关知识与新闻;政治观点表达指透过网路与网友或朋友讨论相关政治议题;政治信息传播指透过网络直接向媒体组织、政治组织或民意代表联系并表达意见。

在今天这样一个全民网络时代,全球性网络空间战、全球性信息空间战和全球性思想空间战是削弱或强化国家认同的意识形态斗争三个主要方面。互联网已经成为西方某些国家对其他国家青年一代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工具,青年一代思想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冲击,使青年学生文化边界模糊、政治角色冲突、思想行为迷茫和国家认同弱化。与此同时,网络具有用户高度的行为自由性、开放性等特点,其消息一经发布,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就会呈几何级数增长,迅速扩散至整个网络空间,弥漫于人们话语氛围中,形成广泛的社会舆论[35]。如不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加以正确引导,不仅不利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还有悖于大学生国家认同感持续健康发展。因此,需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以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确保网络意识形态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网络政治生态环境。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法对四川5所大学1 517名学生进行调查,删除答题时间不足3分钟和超过15分钟的被试,剩下1 475名被试,其中男生589人(39.93%),女生886人(60.07%),农村869人(58.92%),城镇606人(41.08%),学生干部488人(33.08%),非学生干部人987人(66.92%)。

(二)研究方法

1. 调查工具

参考周小李、刘琪和王菁等学者关于网络政治参与和国家认同感的研究,编制了《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对国家认同感影响》问卷,问卷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个人信息,包括性别、户籍、学生干部、专业等信息。第二部分是网络政治参与,共9项,包括政治新闻关注、政治观点表达和政治信息传播3个维度,问卷使用李克特5点计分,1代表“从不”,5代表“经常”,分数越高表示网络政治参与越高。总量表及其分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0.83、0.86和0.84,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第三部分为国家认同,共7项,包括国家认同认知、国家归属感和国家责任感3个维度,问卷使用李克特5点计分,1代表“非常不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分数越高表示国家认同越高。总量表及其分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6、0.76、0.70和0.79,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2.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4.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差异性检验和回归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及其差异描述

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及其各维度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处于中等水平(M =2.71±0.76),政治新闻关注(M =2.99±0.93)和政治观点表达(M =2.86±0.92)处于中等水平,政治信息传播处于中下等水平(M =2.29±0.87)。由此说明大学生在网络中关注政治新闻,善于在网络中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但对网络政治信息的传播并不太热衷。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考查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和政治新闻关注、政治观点表达和政治信息传播三个维度在性别、城乡、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上的差异情况,见表1。

由表1可知,男生政治新闻关注、政治观点表达、政治信息传播和网络政治参与均高于女生,且差异显著,这与史利平和柳翔浩研究结果一致[20]。表明男大学生相较于女大学生,在网络中更关注政治新闻,更善于表达政治观点,更愿意传播政治信息,具有更高的网络政治参与度。

农村大学生政治新闻关注、政治观点表达、政治信息传播和网络政治参与均低于城市大学生,且政治新闻关注和网络政治参与差异显著,这与王丽萍、方然研究结果类似[27]。这表明城市大学生相较于农村大学生,在网络中更关注政治新闻,具有更高的网络政治参与度,而城市大学生和农村大学生政治观点表达、政治信息传播差异不大。

學生干部政治新闻关注、政治观点表达、政治信息传播和网络政治参与均高于非学生干部,且政治新闻关注、政治观点表达和网络政治参与差异显著。这与大多数研究结果一致[20]。这表明学生干部相较于非学生干部,在网络中更关注政治新闻,更善于表达政治观点,具有更高的网络政治参与度,而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干部政治信息传播差异不大。

(二)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现状及其差异描述

对大学生国家认同感及其各维度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大学生国家认同感总分(M = 4.43± 0.54)和三个维度国家认同认知(M = 4.47± 0.65)、国家归属感(M = 4.58± 0.49)、国家责任感(M = 4.23± 0.71)都处于上等水平。由此说明大学生认为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重要部分,认为国家认同意味着权利、义务和忠诚;大学生认为自己是中国的一分子,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最好最适合中国的制度;大学生认为自己有责任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国家政策方针与自己休戚相关,参与政治事务原因是因为自己是中国人。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考查大学生国家认同感和国家认同认知、国家归属感和国家责任感三个维度在性别、城乡和学生干部与否上的差异情况,见表2。

由表2可知,大学生国家认同认知、国家归属感、国家责任感和国家认同感女生高于男生,且差异均显著,这与陈昱岿[12]、赵锐和胡炳仙[13]研究结果一致。这表明女生具有更高的国家认同认知、国家归属感、国家责任感和国家认同感,在国家认同感方面需着重加强男生教育与引导。

城市大学生国家认同认知、国家归属感、国家责任感和国家认同感高于农村大学生,且国家认同认知和国家认同感差异显著,这与Coffé和Bolzendahl [14]、Siim [15]112、Harrison和Munn[16]、姜金栋和孙瑞琛[17]研究结果类似。这表明城市大学生在认知上相较于农村大学生具有更高的国家认同感,而国家归属感和国家责任感虽然城市大学生分数略高于农村大学生,但没有明显差异。

学生干部国家认同认知、国家归属感、国家责任感和国家认同感高于非学生干部,且差异均显著。这与史利平和柳翔浩[20]、赵锐和胡炳仙[13]研究结果一致。这表明学生干部具有更高的国家认同认知、国家归属感、国家责任感和国家认同感,在加强学生干部国家认同感教育与引导同时,需更有针对性加强非学生干部教育与引导。

(三)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对国家认同感的影响

采用分层回归Enter法进行回归分析。以性别、城乡和学生干部与否等人口学变量作为控制变量纳入第1层。以大学生网络政治新闻关注、政治观点表达和政治信息传播3个维度为预测變量纳入第2层,以国家认同感总分作为结果变量建立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大学生网络政治新闻关注、政治观点表达和政治信息传播均对大学生国家认同感有正向预测作用,预测作用依次为政治信息传播(β=0.33,p<0.001),政治新闻关注(β=0.16,p<0.001),政治观点表达(β=0.08,p<0.05)。

结语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网络空间”这一时代性新命题。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加强和创新互联网内容建设,落实互联网企业信息管理主体责任,全面提高网络治理能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再次强调网络综合治理重要性。2021年3月,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和管理,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36]。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构建成为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内容。为了提高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维系国家和谐发展,大学生首先要做的就是进一步提升其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国家认同,基于高度的国家认同,大学生才能在社会实践中践行其政治信念,完成其政治使命。基于本文实证所得出的结论,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背景下,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对策可参考如下建议。

(一)应用前沿媒体技术,提高大学生网络政治信息传播效果

本研究发现网络政治信息传播对大学生国家认同感预测作用最强,但网络政治信息传播平均值低于理论均值3.00,为2.29。在国家网络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要运用H5、VR、三维动画等前沿技术提高网络政治信息传播效果,通过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表现形式,让大学生获取新闻背景、专家点评、各方观点、文字、图片、视频等,以更直观方式让大学生了解政治信息,实现政治信息通俗化、互动式和沉浸性传播效果。

本研究发现,男生、城市大学生、学生干部政治信息传播分别高于女生、农村大学生和非学生干部,但只有男生和女生差异显著。建议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女生政治信息传播方式研究,多研究前沿媒体如何更有效地在女生中传播。

(二)建立有效引导机制,增强大学生对政治新闻关注

本研究发现网络政治新闻关注对大学生国家认同感预测作用仅次于网络政治信息传播,且男生、城市大学生、学生干部政治新闻关注分别高于女生、农村大学生和非学生干部,均差异显著。建议在促进大学生对政治新闻关注时建立有效引导机制。政府和学校在重视传统传媒力量前提下,要把重心向网络媒体转移,及时了解大学生关注网络信息动态,明确大学生群体关注的网络信息热点,合理引导大学生网民情绪,指引他们走在正确道路和方向上。还可以利用男生、城市大学生、学生干部对政治新闻关注分别高于女生、农村大学生和非学生干部的特点,加强男生对女生引导,城市大学生对农村大学生引导,学生干部对非学生干部引导。

(三)构建顺畅沟通机制,促进大学生政治观点表达

一方面要革新沟通载体,多在大学生喜好的载体,比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知乎平台发布政治新闻,表达形式也不局限于文字,还可以通过表情包、动态图、视频、漫画等形式鼓励大学生进行政治新闻观点表达。另一方面要激活沟通渠道,要充分利用政务微博、官方网站、社会论坛等平台作为管理创新突破点,发挥主流媒体舆论引导作用,掌握话语权、巩固阵地。加强对国内非官方媒体输出内容监督审核,充分发挥国内非官方媒体培育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作用,适度控制和加强引导外国媒体,搭建一个集教育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网络平台,延伸国家认同教育阵地的网络空间,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37]。

参考文献

[1] 鲁品越. 国家定义与国家治理体系新论[J]. 学术界, 2015(1): 5-10+322.

[2] 高景柱. 国家认同的危机与构建: 基于正义制度的分析[J]. 学术界, 2021(8): 51-58.

[3] 李智环.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论[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2): 88-93.

[4] HROCHM. The nation as the cradle of nationalism and patriotism[J].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2020(1): 5-21.

[5] KEILLOR B. HULT T. A five-country study of national identity: Implic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J].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 1999(1): 65-84.

[6] 马得勇. 国家认同、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国外近期实证研究综述[J]. 世界民族, 2012(3): 8-16.

[7] 周光辉, 刘向东. 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的国家认同危机及治理[J]. 中国社会科学, 2013(9): 40-54.

[8] 彭卫民, 赵春香. 现代民族国家认同的冲突与重构[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4): 5-12.

[9] 吴宁, 刘钰. 构建国家认同的要素探析[J]. 理论与评论, 2021(4): 44-50.

[10] 林尚立. 现代国家认同建构的政治逻辑[J]. 中国社会科学, 2013(8): 22-46+204-205.

[11] 薛婷, 陈浩, 乐国安, 姚琦. 社会认同对集体行动的作用: 群体情绪与效能路径[J]. 心理学报, 2013, 45(8): 899-920.

[12] 陈昱岿. 学校教育场域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共生—云南彝族阿细中学生的个案研究[J]. 民族教育研究, 2017(4): 121-129.

[13] 赵锐, 胡炳仙. 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基于Z民族院校的调查[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4): 51-56.

[14] COFFE H, BOLZENDAHL C. Same game, different rules? Gender differences i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J]. Sex Roles, 2010(1): 318-33.

[15] SIIM B. Gender and Citizenship: Politics and Agency in France, Britain and Denmark[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16] HARRISON L, MUNN J. Gendered (non) participants? What constructions of citizenship tell us about democratic governanc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J]. Parliamentary Affairs, 2007(3): 426-436.

[17] 姜金棟, 孙瑞琛, 陆明洁.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性比较研究[J]. 青年发展论坛, 2018(1): 66-75.

[18] 卢守亭. 大学生国家认同: 现状、结构与族群差异——基于9省(市?自治区)12所高校的调查[J]. 中国青年研究, 2014(11): 52-57.

[19] 张正勇, 熊莺, 原源. 三语背景下云南迪庆藏族中学生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学术探索, 2017(5): 67-72.

[20] 史利平, 柳翔浩. 跨境民族地区大学生国家认同实证研究—基于五省高校的问卷调查[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4(12): 73-78.

[21] KENSKI K, STROUD N J. Connections Between Internet Use and Political Efficacy, Knowledge, and Participation[J].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2006(2): 173-192.

[22] VANDETH JW. What i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23] 范军, 王晓琳. 非理性主义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20): 47-49.

[24] 郑建君. 政治参与、政治沟通对公共服务满意度影响机制的性别差异——基于6159份中国公民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5): 164-171+199.

[25] 胡荣. 社会资本与城市居民的政治参与[J]. 社会学研究, 2008(5): 142-159+245.

[26] 胡荣. 社会资本与中国农村居民的地域性自主参与——影响村民在村级选举中参与的各因素分析[J]. 社会学研究, 2006(2): 61-85+244.

[27] 王丽萍, 方然. 参与还是不参与: 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社会心理分析—基于一项调查的考察与分析[J]. 政治学研究, 2010(2): 95-108.

[28] 蒋研川, 刘佳. 大学生政治参与影响因素分析[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4): 166-171.

[29] 吴先超, 陈修平. 人格特质在网络政治参与中的作用研究—基于武汉市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5): 133-140.

[30] 夏守智. 社交媒体、政治效能感与台湾青年的政治参与研究[J]. 青年探索, 2017(6): 100-110.

[31] 刘志, 胡正文. 颠覆与重构: 台湾社交媒体发展对青年政治参与的影响—基于台湾政治选举数据的分析[J]. 东南传播, 2021(11): 29-32.

[32] 赵微微, 王毛毛. 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与政治社会稳定[J]. 现代商贸工业, 2021(29): 118-119.

[33] STEPPAT D, HERRERO L C, ESSER F. Selective exposure in different political information environments-How media fragmentation and polarization shape congruent news use[J].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21(4): 82-102.

[34] MICHAEL X, CARPINI D. Gen. com: Youth, civic engagement, and the new information environment[J].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00(1): 341-349.

[35] 周玉. 歷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的新特点及对策[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0(7): 115-123.

[36] 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文字摘要)[EB/OL]. 新华社, 2021-03-05, http://www.gov.cn/premier/2021-03/05/ content_5590492.htm.

[37] 袁玉芝. 教育对公民国家认同感的影响: 媒体使用的中介效应[J]. 教育研究, 2021(12): 95-104.

Abstract: To examine the impact of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n national identity, a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scale and national identity scale were employed, and a questionnaire was developed and administered to 1,475 students at the 5 universit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political news attention, the network political expression, and the network politica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had a posi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college national identity. The predictive role of intheorder: network politica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network political news attention, and network political expression. The results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nhancing college students national identity.

Keywords: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national identity, college student

猜你喜欢

国家认同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全球化会削弱国家认同感吗
国家认同视域下的核心价值观构建
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关系建构取向
历史教育与国家认同
从社会资本视角看中国政治发展的条件和路径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