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人才论述的三个维度
2023-05-30周彬彭文立孔燕
周彬 彭文立 孔燕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一系列有关人才的新观点和新论断。“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新“人才经”构成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成为人才强国战略的准则和指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党管人才原则、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培养“战略科学家”、打造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引进、使用”齐头并进的人才强国新举措,为下一步人才强国战略的贯彻落实提供了现实的战略保障和更高的战略要求。
关键词:新时代;人才思想;人才工作;人才强国
中图分类号:C9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4767(2023)01-0052-06
人才是国之重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系统剖析了人才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人才强国、什么是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1]。党的二十大报告更强调:“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坚持各方面人才一起抓,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2]36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论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的人才工作行动指南和明确的用人价值导向,具有独特的价值意蕴和重要战略指导意义。
一、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
关于人才在党的事业、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中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人才是第一资源”“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2]33~34。这些重要论述,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三要素理论中关于人的要素是最活跃的、最能动的思想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人才观在新时代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应用。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指引着行动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不断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人才论述、古代先贤有关人才观点、我党历代领导人的有关人才思想中汲取养分,又基于个人从基层到最高领导人的工作经历和大国治理实践,切中肯綮地总结并提出了“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的新“人才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的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地揭示了人才发展规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继承性和创新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思想提升到新高度。
在全方位培养人才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2]36。这是对毛泽东同志“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等人才培育理念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德乃立身之本,德才兼备方能成就大业。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鼓励人才继承中华民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传统美德,把个人理想与实现中国梦结合起来。”[3]108习近平总书记还明确要求:“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3]118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人才在当今国家间科技竞争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是创新事业的开拓者、实干家。面对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的现状,科技人才唯有自立自强,才能以全球的视野拥抱和谋划科技创新。
在全方位引进人才上,从引进计划到引进政策,习近平总书记都提出了明确要求:“要积极引进海外优秀人才,制定更加积极的国际人才引进计划,吸引更多海外创新人才到我国工作”[3]111。“要實施更加积极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领军人才”[3]122-123。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党中央实施的战略性引才工程使大批优秀人才心向往之,兴起了人才回流的新高潮,开创了“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人才强国事业新纪元。
在全方位使用人才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出:“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对待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1]在推进人才工作时,切忌“人要完人”“拔苗助长”等形而上学人才观,要允许失败,尊重人才个性,让人才特长和聪明才智充分涌现。优秀的人才千人千面,面对一些不走寻常路的“奇才”,不能吹毛求疵,不能让繁文缛节成为捆缚人才手脚的桎梏。只有创造良好的人才发展氛围,才能让人才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从而形成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
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党百年来人才工作经验的积淀和淬炼,是当前指导全党和全国人才工作的原则和指南,是深化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准则和指引。
二、新时代人才工作新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1]百年峥嵘岁月,党的人才工作指导思想经受住了时间的沉淀和实践的历练,不断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为解决不同历史发展阶段面临的人才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高度,高屋建瓴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作出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1]党中央从政策制度层面对人才工作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培养了一大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坚定拥护者,下好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人才先手棋。“我国已经拥有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不断优化、作用日益突出的人才队伍,我国人才工作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1]习近平总书记这一研判,对新时代人才工作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因此,面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切实推进“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质变转化,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实实在在的人才支撑。
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指导思想即“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1]。这一指导思想以重视人才工作的政治方向为基本原则,以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为战略目标,以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协同性为优化路径,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战略方向,充分体现了“党管人才”的政治性,“四个面向”的方向性,“培育、引进、使用”的全方位性,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世界性,充分表明中国已进入“人才引领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坚持“党管人才”,就是要依靠党的先进性开发和利用人才资源,从根本上统筹人才事业发展大局;坚持“四个面向”,就是要将人才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明晰人才发展面向的领域和维度;坚持“全方位培育、引进、用好人才”,就是要全方位构筑人才竞争的新优势,开拓群星璀璨、济济一堂的人才发展新局面;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就是要将创新人才工作融入世界发展的大背景中,增强人才效能和人才比较优势,推动我国早日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2]36只有从适应、跟进转变为引领世界人才发展潮流,才能争夺世界人才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牢牢把握主动权。
新时代人才强国戰略的目标即“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大幅增长……到2030年,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形成我国在诸多领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位居世界前列”[1]。这个举足轻重的“人才发展三步走”战略部署对不同的时间节点应达成的指标、完成的任务和推进发展情况都做出了具体的要求,具有目标明确性和逻辑递进性的特点,彰显了我党走“人才引领发展”之路的决心和恒心,意味着我国的人才发展事业进入了新的篇章和新的征程。当前,我国人才工作还处于人才强国战略的攻坚期,如何以“接力赛”的形式奔向加速期和冲刺期,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解决的难题。
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原则即“八个坚持”:“一是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二是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三是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安全,四是坚持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五是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六是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七是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八是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1]。习近平总书记以高度凝练的“八个坚持”将人才工作提升到了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面对人才工作的新进程、着眼于人才治理的新实践、围绕伟大复兴的新需要,“八个坚持”创造性地回答了“怎样建设人才强国”这一重大问题。当前,我国正处在培育世界一流人才强国的质变临界点,“八个坚持”的战略原则完善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理论宝库,为新时代人才工作提供了价值遵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才队伍建设和“新两阶段”人才战略时空布局的总体原则,为实现伟大梦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提供了实践指南。
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布局即“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1]。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可以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1],并要求“一些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也要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1],并从空间维度上明确地提出了“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的人才发展布局。面对新的发展格局,我党积极以整体思维进行战略谋划和人才空间部署,强化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空间支撑,强调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火车头”“试验田”的作用,同时也鼓励有条件的城市结合自身的发展优势,积极搭建聚集人才的舞台,打造人才的蓄水池,为实现雁阵效应、融入雁阵格局提供坚强保障。
三、新时代人才工作新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推进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理念和战略思路,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更是与中国伟大斗争实践相结合的积极探索,也是人才治理工作的现实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人才发展理念、谋划人才强国战略总体设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强国工作新举措,为人才强国战略的贯彻落实提出了现实的战略保障和更高的实践要求。
其一,坚决贯彻落实党管人才的基本原则。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是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历史自觉和政治自觉,是新阶段推进人才资源管理的重要抓手。坚持党管人才,有利于让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确保了人才工作队伍的向心力以及人才发展政策的延续性。新时代,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就要一以贯之坚持这一根本原则,用好党管人才的制胜法宝,厚植党管人才的制度优势,创作好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大文章。在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进程中,党要充分发挥其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引导人才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践行初心使命,恪守责任担当,实现个人动机与国家目标、职业理想与国家使命、职业责任与时代责任的相统一。
其二,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2]36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着力构建人才培养机制,切实改进人才评价机制,深入创新人才流动机制,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改什么”“为什么改”“怎么改”是深化人才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就要针对人才工作的阻塞点,破除束缚创造活力的陈规旧章和繁文缛节,形成一流人才的培养机制、评价机制、流动机制和激励机制,构建科学的人才治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建立健全责任制和军令状制度”[1],因为只有回答了“谁来负责”的问题,才能最终解决“怎样负责”和“负责什么”的问题,才能将这种“制度红利”转化为人才发展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责任主体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人才工作相关保障制度,以达到人才工作管理、监督、评价三位一体,确保人才工作的顺利推进。
其三,努力培养“战略科学家”型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2]35相对应的就是要培养战略科学家。培养战略科学家需要在科学发展的战略层面上进行指导和统筹、领导和实施,并做好顶层设计、确定技术路线。战略科学家不仅要对某一学科领域“极深研几”,还要敏锐把握全球科技前沿、洞察未来科技发展方向,站在国家利益至上的高度,为国家科技发展走在全球前列谋篇布局。中国要成为世界科学中心,需要在各个学科领域成长出一批战略科学家,并从长期和全球的角度统筹布局、谋划长远。与一般科技人才不同的是,战略科学家的形成和培养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2]35要充分发挥战略科学家的核心驱动作用,就要创造有利于战略科学家发挥能动性的创新平台,鼓励战略科学家参与国际重大科技项目,打造以信任为基础的科研环境,满足战略科学家的福利需求和发展需要。
其四,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打造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2]36大国崛起,培养一批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是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科技领军人才作为新技术的领衔者以及新领域的创造者,始终发挥着顶梁柱和主心骨的作用。推动科技领军人才全身心地投入科技创新事业,就要培植有利于科技领军人才崭露头角的良好生态环境,使创新事業的花朵竞相开放。只有激发科技领军人才攻坚克难的决心,才能在国际科技竞争与合作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造就规模宏大的科技领军人才队伍,才能使大国科技崛起成为国家崛起的强力支撑。新时代在科技领域要开创竞相创新、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打造举足轻重且迫在眉睫。
其五,“培养、引进、使用”齐头并进。在人才培养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2]34高校要着眼于现实需要,将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在人才的引进上,面对人才越来越向全球性城市集聚的总体态势,加强国际人才交流仍然是我国立足和引领科技前沿的必要路径。人才无疆界,在推进引智工作的过程中,要做到充分尊重、积极支持、放手使用。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天下英才”才会和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同频共振、同向而行,我国才能在世界发展大潮中后发先至、弯道超车。在人才使用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不管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只要是优秀人才,都可以为我所用。”[4]对优秀人才的使用要用当其时、用其所长、不拘一格,只有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准确把握他们的个性禀赋,才能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些论述充分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清晰勾勒出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崭新实践路径。
四、结 语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为了党的事业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战略目标而统筹人才工作,为我党我国人才事业指明了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论述视野宏大、内涵深厚、思想丰富,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新时代人才工作有极强针对性重要指导意义,为我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了行动指南。新时代孕育新思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阶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赢得大国崛起主动权的特殊时期,在构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为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建设人才强国提出了针对性方案,这必将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事业建设迈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N].人民日报,2021-09-29(01).
[2]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4] 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4月19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6.
Abstract: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has profoundly explained a series of new viewpoints and new judgments on talents. The "New Talent Gist" of "all-round training, introducing, and using of talents" constitutes a new concept of talent work and becomes the criterion and guide for the strategy of talent-rich country.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has put forward the principle of the Party's management of talents,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the talent development system and mechanism, cultivating "strategic scientists", build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leaders and innovation teams, and "cultivating, introducing, and using" talents to strengthen the country hand in hand, which provides a realistic strategic guarantee and higher strategic requirement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talent-rich country in the next step.
Key words: new era;views on talents;talent work;talent-rich country
[责任编辑:王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