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辩证思维
2023-05-30汪儒斌
汪儒斌
2022年湖北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卷(以下简称湖北卷)第4题如下:
4. 宋初《百家姓》以“赵钱孙李”为首,而唐末五代河西节度使张议潮割据敦煌时期形成的《敦煌百家姓》写本以“张王李赵”为首。二者排序不同体现了
A. 地域文化观念的差异
B. 崇文抑武政策的实施
C. 社会流动的日渐固化
D. 门第观念的历史遗留
结合唐末五代宋初的时代背景和本题材料内容看,不同地区姓氏排序的差异不属于文化观念;姓氏排序先后与崇文抑武政策也没有直接关系;唐末宋初时科举制已经实行了三四百年,社会流动的日益固化不符合时代特征,这样排除下来只能选D项。似乎选出正确答案并不难,但要以学生的知识、能力解释材料为什么体现了门第观念的历史遗留则恐怕存在较大难度。
难点之一在于学生一般缺乏中国中古时期具体门阀郡望的相关知识。一般教学中,学生会知道琅琊王氏、陈郡谢氏等一流高门,但像北方五姓七家、吴郡的顾陆朱张、会稽的虞魏孔贺等高门大族,别说学生,未深入接触过中国中古史的教师恐怕也未必了解。而要理解本题材料中《敦煌百家姓》写本以“张王李赵”为首的背景,就得知道“张”姓在中古时期有敦煌张氏、南阳白水张氏和吴郡张氏等几个大族分支,这里的“王”应该指的北方五姓七家中太原王氏、“李”则是北方五姓七家中的陇西李氏。[1]在河西地区,将敦煌张氏、太原王氏和隴西李氏这几个在北方影响力巨大,又与河西地区关系密切的士族排在当地《百家姓》的首位,确实是门第观念的历史遗留。但这些背景知识对于高三学生来说要求过高了。
难点之二在于学生对唐宋时代的一般认知与本题考查点存在不对称之处。学生一般都知道,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门阀的时代,随着隋代九品中正制的废除、科举制的建立,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时代过去了,皇权在打压士族的基础上得到加强。这一历史认知在2016年全国I卷第45题有充分的反映,此题应该是广大高三学子在复习备考时都做过的,原题如下:
材料:
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其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
唐太宗决心从谱牒入手,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编写者受习惯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6分)
据此题材料,唐太宗谱牒改革中传统门阀士族的等级被降低,皇族、外戚的级别被列为第一、第二等,这正与今年湖北卷第4题中宋初《百家姓》的“赵钱孙李”排序原则相吻合。赵姓是北宋皇族,钱氏是主动归附宋朝的吴越政权统治家族,孙氏则是宋朝的外戚。在本题第二问所给的参考答案中,明确提到“加强皇室地位”“抑制旧士族的影响”,可见与唐太宗谱牒改革原则相符的宋初《百家姓》,反映的也是宋初加强皇权的时代特征。有了以上认知,学生就不太敢认定唐末宋初的《敦煌百家姓》是门第观念的历史遗留了。
上述学生认知与考查点不对称所导致的难度实际上是学生缺乏辩证思维的结果,这是今年湖北卷第4题难点之三。众所周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被列为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首,那么辩证思维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又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呢?
课程标准指出,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辩证法是一种思维方式,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物质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事物都是包含对立统一的矛盾等。二者并非平行线不相交,更非对立,辩证思维乃是唯物史观题中应有之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以下简称《解读》)中,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概括为六个方面,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形态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法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都是辩证关系,不仅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还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解读》专门引用了恩格斯的话说明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2]此外,社会形态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显然是辩证思维运动观在唯物史观上的体现。
今年湖北卷第4题就体现出对学生历史知识的辩证性思维考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时间点,即唐末五代宋初。正式发布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虽然没有使用“唐宋变革”的概念,但在必修内容中仍然有以下表述:“认识这一时期(两宋)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说明我国史学界承认从唐到宋中国社会在各个方面都出现了重大变化。唐宋之际的社会变革是符合辩证法运动观的,辩证法指出,变化有量变和质变,只有量变到一定程度才会引发质变。作为唐宋变革表现之一的门阀势力的衰落与皇权的加强,不是断裂性的突变,而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的量变才能完成。唐高宗时宰相薛元超说自己平生有三恨,所谓“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3]。薛元超此言既看重科举出身,却又以不与传统第一流高门联姻为憾事,在今天我们看来岂不是矛盾了?这恰恰反映出历史发展的渐变性,在这一渐变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新旧因素交织并存的现象,尤其在唐末五代宋初这个唐宋变革的中间阶段,这种新旧兼而有之的情况会更加突出,这符合辩证思维中的矛盾论。
既然历史发展阶段存在新旧兼有的情况,那面对具体题目如何判断就是运用辩证思维的一大问题,即如何有效地针对材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今年湖北卷第4题对辩证思维考查的另一个方面。辩证法指出,一个事物内部包含多个矛盾,在判断该事物性质时要抓主要矛盾,但在不同情况下次要矛盾也可能会产生较大作用,这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对矛盾中也存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主要方面决定了矛盾的总体方向,但在具体情况下次要矛盾也可能发挥重要作用,这也需要结合情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唐宋变革中门阀势力衰落与皇权加强这对矛盾来说,主要方面当然是皇权不断加强而门阀势力不断衰落,因此这就是唐宋之际主要特征之一。但门阀势力的衰落与皇权的强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量变过程中,门阀势力会在某些特定情境下依然表现出一定的影响力,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史料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今年湖北卷第4题中,《敦煌百家姓》所给的情景就是传统门阀势力的影响力犹在,那就不能按照唐宋变革下皇权不断加强、门阀不断衰落的大趋势来做判断。
通过今年湖北卷第4题,检讨我们的教学和复习备考,还是要注重對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辩证思维能力培养的某些方面,广大老师一贯是十分注重、做得比较好的,比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对历史事件作用和影响的分析,老师们都会向学生强调要正反两方面看,都会引导学生做多角度的分析。据笔者观察,在学生辩证思维的培养上还有两方面值得我们关注。
一是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问题。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直观地体现为因果关系,重大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都会在教学中以既定的结论呈现出来。这些教材、教辅资料上的既定结论往往是宏观的、一般性的和基础性的观点,而考查时的情景往往是全新的、具体的、复杂的,需要调动运用所学知识重新构建因果关系,例如下面这段材料:
1620年至1660年间,欧洲市场爆发了贸易危机。1634年后,西班牙国王菲力浦四世采取措施限制船只从阿卡普尔科出口;1639年冬,许多中国商人在马尼拉遭到西班牙人和土著人的屠杀;1641年,马六甲落入荷兰人手中,果阿与澳门的联系也被切断。中国的白银进口量骤然跌落,而此刻正值长江下游地区高度商品化的经济急需更多白银以对付通货膨胀之时。
——摘编自魏斐德《洪业——清朝开国史》
这段材料揭示出欧洲价格革命对中国晚明社会危机的影响,我们在讲述晚明中国社会矛盾的时候一般不会提及。这段材料可以命制成一道选择题,或者与明清其他有关对外贸易的材料组合成一道非选择题,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世界近代史和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构建出欧洲价格革命对中国晚明社会矛盾影响的新联系。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横向(跨空间、跨领域)、纵向(跨时间)建构出超越既定结论、具有合理性的新历史逻辑联系,进而引导学生寻找史料、对发掘出的新历史逻辑关系进行史料实证的训练。尤其在高三复习备考阶段,可以设计各种复习专题引导学生完成上述工作。
第二个是历史分析的套路化问题,突出表现为要求学生按照死记硬背的各历史时期阶段特征套所给材料形成答案。这类答案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不论题目材料和问题是什么,都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结合材料中时代的特征作答。曾有老师针对笔者命制的武昌区调考题责问为什么不按题目中时代背景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来组织标准答案,可见这种套路化的思维方式对目前高中历史教学的影响之深。在2022年9月15日教育部举行的“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会采访活动的第12场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孙海波院长指出,高考题反套路、反对背素材、反死记硬背、反机械刷题。前述的僵化套路作为教学的基础不仅完全违背了中学历史教学的初心,也不符合高考考查要求。学生面对问题过分依赖概括出来的既定阶段特征会导致对历史发展渐变性的认知模糊;简单的套阶段特征而非灵活的运用阶段特征,是不善于抓历史问题的主要矛盾、尤其不善于结合材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表现,不仅对具体题目做出准确判断无益,更不利于学生史学能力、学科核心素养的训练和培养。
因此,今年湖北卷第4题,尽管从某种程度上看超越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但在引导学生以辩证思维认知历史,要求学生在正确解读材料的基础上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达成学生史学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等方面,给广大老师们提供了深刻的思考空间。
【注释】
[1]仍占鹏:《姓氏教材<敦煌百家姓>与晚唐五代的敦煌社会》,《敦煌吐鲁番研究》第十九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第187—200页。
[2]徐蓝、朱汉国主编:《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49—52页。
[3][唐]刘餗:《隋唐嘉话》,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