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背景下教师职业素养的培育研究

2023-05-30李洁明

关键词:专业化发展职业素养课程思政

摘要:新时代课程思政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日益受到关注,为了提高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和增强课程思政的实效性,文章基于教育实践中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存在政治理论功底不深、人文视野狭窄、教学能力不足的现实问题和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从政治素养、专业素养、道德修养和能力素养几个方面提出了教师做好课程思政职业能力的提升问题。关键词:教师;课程思政;职业素养;专业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3)04-0074-04

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全科育人的目标,2020年5月出台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了各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新时代高教40条”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本科教育全过程,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全面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随着课程思政的开展,教师如何适应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全新要求成为高校立德树人最为直接而现实的问题。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及要求

“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观,“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1]。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理念,课程思政具有政治与学术的双重属性。从政治属性上讲,要求教师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能从专业视角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对其人格、品行和价值观的塑造。从专业属性来讲,每一门课程都是专门、系统的学问,具有很强的学术属性,要在精通专业的基础上完成育才的使命。课程思政是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思政教育只有和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才会有生机和活力。从当前国内形势来看,我国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等重大问题;从国际形势来看,今天国际体系加速演变和深刻调整,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斗争日趋激烈和复杂,“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大变局要求大思政,大思政呼唤“大先生”[3]。可感知、丰富、真实的生活世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居所”,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真实根基[4]。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教师没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是很难从现实入局,在生活化的教育实践中,深度解读世界大势,做好“大先生”的。因此,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无论思政课教师还是专业课教师都面临着再改进再提高的任务。

二、教师实施课程思政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思政理论素养有待提高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塑造的工具,入脑入心是关键。其前提是要学生懂理论,信理论,既而能引导学生学会用理论去关注现实,领会理论解决并回应现实问题的学理逻辑。现实的突出问题表现为部分教师课程思政理论功底不足,教学中难以从理论的广度和深度对现实问题作出系统全面地阐释解读,或回避热点,或理论对现实解读浅尝辄止,思政课程讲授缺乏学术味,理论阐释现实问题乏力。因部分教师理论素养有待提高,并且人文社科视野狭窄,存在思政意识不足,思政素材匮乏,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课程讲授缺乏思政味,价值引领成了材料的堆砌和拼接,违背了课程思政的初衷。部分教师缺乏应有的职业热情和职业理想追求,知识获取方面,要么采取碎片化的短平快方式,要么就是本着实用主义的态度,对理论进行肢解,断章取义。课程没有理论深度和厚度,缺乏说服力和吸引力。

教学实践折射出当前课程思政教师队伍专业综合素养不足的问题。近几年,随着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推进,思政教师队伍得到了空前的扩大。2021年11月底,登记在库的高校思政课超过12.7万人,比2016年增加6万人。高学历、年轻化已成为这支队伍的新特点。在这支队伍中不乏跨专业者,部分教师缺乏社会历练,专业理论功底强,思政理论功底相对较弱,不能很好地将专业课程的学理性和思政课程的学理性在育人中有效衔接,存在学科之间的壁垒,对理论理解不深,解读不透,教书和育人不匹配。

(二)课程思政能力不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育理念的转变是做好课程思政的前提和基础。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新的教育理念突出了教育的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和以生为本的要求。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授课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但是仍有部分教师被旧的观念习惯所束缚,灌输大于启发,教学手段陈旧单一,忽視学习主体能动性的现象在大学课堂上仍然屡见不鲜。为深入了解高校课程思政教育中的问题,课题组针对学生和教师开展了网络问卷调查,采集样本1 515份。其中,学生对当前课程思政教育并不是很满意,68.12%的学生将其归因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生硬添加,50.17%的学生归结为授课方式陈旧,教学手段单一,38.88%的学生认为其原因在于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对教师开展课程思政胜任力调查数据显示,仅有17.7%的教师认为自己完全胜任课程思政教育。授课中能经常有意识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师仅占36.29%,偶尔融入的占到了50%。上述数据反映出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尚未实现从自发到自觉状态的转变,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突出问题集中表现为教学模式改革方面的滞后和无奈。

部分高校课程思政推进缓慢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教师对课程思政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的不足。传道授业本是教师的职责本分,在很长一段时间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化发展,使得部分专业课教师对其“传道”的责任意识慢慢淡化。课程思政是教育本真的回归之旅,意在将育人元素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通过隐性教育的方式,把传道与授业有机结合起来,提高立德树人的成效,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专业课教师既成的思想认识短时间内很难改变过来,加之部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机制的不完善,无形中助长了教师思想行为改变的惰性。观念惰性和行为惰性归根究底还是教师对课程思政教育的认识不足。部分教师对开展课程思政态度积极,但对课程思政和教育教学规律没有自觉的系统认知,不懂得教改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规律,不能正确处理专业课程教学和思政教育的关系,不懂得育人技能方法,忽视课程本身的建设和质量提升,刻意追求课程中的思政教育,结果不仅没有改变“两张皮”的问题,反而有一种矫揉造作之感,严重影响了专业课的授课效果。

(三)教师知识结构不完善

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于课程思政给予了高度重视,但课程思政效果不佳依然是当前立德树人的一个突出问题。此种现象除了课程思政建设体制机制不是很健全外,关键还在于教师本身。部分教师认为自身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不足是课程思政教育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它关乎课程思政元素的提炼和挖掘以及价值引领的方向,直接影响到课程讲授的广度和深度。业界学者对此也开展过相关的研究,杨建超从协同育人的视角对课程思政进行了理性审视,提出专业教师思政教学能力不足,人文学识狭窄,难以有效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5]。

部分教师知识结构不完善,学科视野狭窄,对自身没有清醒认识,不能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制订科学有效的系统提升计划,无形中会形成对课程思政意识和行为的制约,产生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

三、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从“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四个方面正确认识“培养什么样的人”问题。四个正确认识启示我们要以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实事求是的观点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的价值目标。新时代是一个知识剧增,信息高速发展深度交融的时代,是中华民族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为世界和平发展、为人类繁荣进步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时代,新的时代主题赋予人才培养特殊的时代内涵,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以德为先

“德”为立身之本,它是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角度抽象出来的道德行为规范,起着规范社会秩序,维系社会稳定,护卫国家安全的社会职能。加强德育教育关乎国家社会的前途和命运及个人成长。新时代的道德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渗透于大学生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成为其成长发展的重要价值引领。一个人的职业理想、职业追求、职业态度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的道德修养,从而决定了其职业发展前途。在人才培养的“五育”当中,“德”为人才培养的根本。根据笔者对就业市场的观察和调研,很多企业在人才招聘时,更注重对应聘者政治、道德修养的考察。在意识形态斗争日趋复杂的今天,加强德育教育就更显得尤为必要。培养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听党话,跟党走,富有创新意识和责任担当的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导向。

(二)以创新为重

科技革命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的方式和思维方式,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智能化、信息化的时代,深刻影响着经济发展的结构和布局。信息技术实现了万物互联互通,交融共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国际经济的接轨,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综合性、高端性的显著特征,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人才成为时代的新宠。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新医科的四新教育改革正是高校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一种典型反映。复合型人才是在多学科交叉渗透背景下,具有广博基础知识、较强适应性和创新意识的专才与通才的结合。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人才技术支撑。新时代的人才观反映到高等教育领域,客观上要求专业改造和课程调整具有科学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在做好人才培养基础工程的同时,着力于强有力的师资队伍的打造。

四、课程思政背景下教师职业素养的培育

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关键在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对青年的时代要求,师者首先要胜其职,唯有如此,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一)依托党建,不断提高教师政治理论水平

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客观上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和精湛的专业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良好的政治素养是教师做好课程思政的基本前提,是立德树人的根本政治保障。政治素养包括教师的政治立场、政治理论基础和政治思辨能力。教师要明确自身在时代发展中的责任和使命,弄清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以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价值所归。

教师政治理论水平的提升需要依托一定的载体或平台,要充分利用基层党建平台,把“四史”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融入其中,通过开展读史讲史、知识竞赛或专题报告等形式,引导教师自觉把政治理论学习当作人生的一门必修课,不断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政治信仰,增强看齐意识。面对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利诱和融媒体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价值纷扰,教师要自觉把自身职业发展和社会历史发展统一起来,增强政治敏感度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守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育人的初心和使命,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奋斗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坚持在大是大非面前,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明辨是非,释疑解惑,勇于捍卫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做好学生思想的守护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

(二)秉持师者初心,提升德育能力

教师的道德修养是其人格魅力的重要组成。教师的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教学的艺术不光表现为教师课堂传授知识的方式方法,这些都应属于教学艺术中对学生外在的激发因素,隐形的激发因素则是要依靠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实现的。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师的建议》中曾指出:“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教师的职业角色决定了加强师德修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师德具有净化社会风气,塑造人的心灵的巨大功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七一勋章”获得者、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扎根丽江山区,用对学生的全部爱心和无私奉献托举起山区孩子实现梦想的希望,其心有大我的家国情怀,教育为民的责任担当,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生动诠释了新时代的师德内涵。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良好的师德可以对教育产生巨大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师德修养是一个合格教师一生的必修课。

(三)丰富知识结构,提升专业素养

专业素养是职业素养的一部分,可以理解为教师在某一学科领域所应具有的专业敬业精神,专业技术能力,专业理论功底等。专业素养是教师学识魅力的核心组成。时代的变化赋予教师专业素养更丰富的时代内涵。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核心内涵包括价值引领下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精神的动态重构,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的拓展、教学艺术的革新和对教育实践的反思四个方面。价值引领下的教育理念决定了专业精神的内涵和成长的方向。知识的拓展与更新奠定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根基,教学实践中的反思成为助力教师成长的必备条件。

教师的学识魅力在于其拥有扎实的学识才干,能带给学生广阔的学术视野,教会学生获取一桶水的方法和工具,增强他们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和才干,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扎实学识是今天倡导的“四有好教师”的标准之一,强调了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重要性。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担负着向学生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具有深厚而广博的学识是教师做好专业教学的第一要务。

课程思政背景下,教师知识结构的完整性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要有系统扎实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同时要有广博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科学及心理科学知识,专才与通才兼备。庄子《人间世》: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梁文道在《悦己》中说:“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做好课程思政,尤其要加强与专业看似无关的通识知识的学习,通过广泛阅读人文社科方面的书籍,开阔眼界,提高自身综合养素和人生格局,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育人的智慧。保持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和学习积累,才能厚积薄发,富于创新的能力和才干。

新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实现中国梦的筑梦征途中,我们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诸多任务和挑战。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市场需求的变化,教育对象的个性化,教育理念的变化等,客观上需要我们对自身的思想和行为认真地审视,及时更新观念,执念于终身学习,补充自己的知识,完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思想之流,如潺潺流水,永不枯竭。

(四)更新教育理念,提升育人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6]。授业容易,可是要做“大先生”却非易事。课程思政从其立德树人的核心目标来看本不是什么新事物,是教师传道的分内之事,但课程思政背景下的“传道”相较于传统意义的“传道”要复杂的多。在“传道”的内容、形式和理念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观上要求教师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拓宽理论视野,在教育实践中应时而变,守正创新[7]。注重创新思维的培育,善于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懂得价值引领,才能顺应教育发展规律,不落伍于时代,向“大先生”靠齐。

教育是一门艺术,传道者不仅要能传道,更要讲究价值引领的方式方法,善于传道。教师要着重从课程内容的价值拓展和课程设计两个方面做好工作。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指导,根据课程性质从专业课视角对知识点背后的思政元素进行梳理和挖掘,以“盐溶于水”的方式渗透到专业课的讲授中,以此提升课程的价值内涵,形成和思政课协同育人的合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深度对接教育对象的学习需求,契合教育对象的心理特性,精心做好教学设计和引导,激发教学对象学习思考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切实提升“到课率”“听课率”与“抬头率”,使所传之道真正植入学生的心灵,化为他们的行动。

随着“三全育人”到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教师进行职业综合素养的提升已经刻不容缓。课程思政突出了育人的政治性、艺术性和人本性,试图打破传统专业课只进行知识传授的单向度育人模式,实现教育本真的回归之旅。在此背景下教师要有做好课程思政的信心和决心,树立立德树人的责任意识和对标“大师”的看齐意识,从传统教育模式的反思中不断总结教育规律,创新思维模式,积极参加各种课程思政专项培训和建设活动,吸纳新的教育理念和经验并付诸行动,做好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自觉把自身的职业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相统一,把育人与育才相结合,做好新时代青年的培育者和引路人。

参考文献:

[1]孟庆楠,郑君.基于“课程思政”的高校课程转化:价值、目标与路径[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

[2]国纪平.大变局中的中国与世界[N].人民日报,2019-09-25.

[3]李玉兰.思政课如何锻造“大先生”[N].人民日報,2021-12-28.

[4]朱孔军.回归“生活世界”:让思政教育“活”起来[N].光明日报,2017-07-13.

[5]杨建超.协同育人理念下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理性审视[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

[6]王敬东.习近平首次点评“95后”大学生[N].人民日报,2017-01-03.

[7]李洁明.习师德时代内涵 行高尚师德之为[J].学理论,2018(4).

猜你喜欢

专业化发展职业素养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农村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浅谈
认真开展教研活动提升英语教师水平
学科教学知识对培养体育教师专业化途径的研究影响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