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场域理论的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2023-05-30申宁宁

传播与版权 2023年1期

申宁宁

[摘要]文章在场域理论视野下,以播音主持专业的文艺作品演播课程为例,就课程教学内容的变更与生成、教学实践场的确立与激活、多场域融合课程及多维课程考核体系的建立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全媒体沉浸式教学体系建构的方法、路径、效果,为播音主持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场域理论;播音主持教学;全媒体沉浸式;多重考核

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发展面临巨大挑战,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根据教育部对大学本科专业的综合评价可知,应用型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发展不容乐观;而随着自媒体、有声平台的增多,网络视听主播等行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增多,播音主持专业又迎来了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新时期应用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路径,如何顺应时代、行业、学科、就业发展趋势,并进行完善和改进成为文章探讨的重点。

一、场域理论及课程概述

(一)场域理论概述

布迪厄提出的“场域”理论是实践社会学中的重要概念。一个场域是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形,而且是内含力量、有生气、有潜力的存在社会空间[1]。布迪厄主张在惯习、场域和资本三个基本概念的组合作用下,推动各类场域的生成和发展。

“场域”因在教育领域发挥作用而生成“教育场域”,教育场域指教育者、受教育者及其他教育参与者相互之间所形成的一种以知识的生产、传承、传播和消费为依托,以人的发展、形成和提升为旨归的客观关系网络[2],是以学校教育实践为共同价值目的的力量源泉。珍视和创建“学校”之外鲜活而丰富的教育场域类型,应作为未来教育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取向[3]。

在场域视野下,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即是一个具有自身惯习、逻辑资本的教育场域,这一独特教育场域因学科发展、职业空间、教学成效等存在各种各样的关系。因此,从场域视野观察、理解和分析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概述

福建省2021年的线下一流课程文艺作品演播的改革及建设方案,或可为应用型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教学课程改革提供参考。该课程依托场域理论,在成果导向理念指引下确立课程目标:以场域理论为基础,在正确文艺观和创作观的指导下,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文艺作品演播基本理论及创作方法,培养能胜任不同类型、不同题材文学作品演播与有声内容生产的融媒体演播人才。

文艺作品演播课程基于场域理论中“场域、资本、惯习”三个基本概念,构建了全新的全媒体沉浸式播音主持教学体系,打造了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多个维度的实践教学平台,并且基于资本(价值)干预概念促进了三个方面的融合:即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融合,校园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的融合,课程育人与社会服务的融合。应用型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课程可参考该课程的教学体系,通过设立多维度考核评价体系(课堂评价+场域评价)及高标准任务目标的方式,强化学生共融共通的艺术创作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变更与生成

惯习是既持久存在又可变更的,根据其“可生成策略”原则,把个体当下的境遇与过往的经验联系起来,能使行动者应付各种未被预见、可变动的情境。基于惯习的可变更性与可生成性,文艺作品演播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重构,通过导入专业理论、教学资源、教学案例、交互式课程,改进并生成新的教学内容,为构建全媒体沉浸式的新型教学模式筑牢基础。应用型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课程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可借鉴该课程的实践经验,灵活应用教学理论教材和教学资源。

(一)以需求为导向的教学内容重构

文艺作品演播课程教材目前主要使用2007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文艺作品演播教程》,因课程教材编著时间较早,其中的案例大多是早期文学作品的播读分析。近年来,随着自媒体和有声平台的兴起以及艺术语言表达的审美流变,演播类传播媒介和艺术语言样态也发生了变化。基于惯习理论的可生成策略原则,播音主持专业教学课程可结合前沿理论与动态,及时将理论和行业生态导入教学场,重构教学案例和内容。如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可以直接将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思政需求、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由此实现播音主持专业课程的实时价值转化。

(二)以互融为目标的教学资源应用

文本是演播的基础,在教学资源的实际运用过程中,教师主要从线上导入经典文学研读课程,在线下则与经典文学作品研读、媒介融合前沿等课程建立交互式课程组,从传统的单向度演播教学转变为与学生合作开展教学,以此实现文化的有效传播,增强播音主持专业课程的文化底蕴与艺术张力。

1.MOOC线上资源扩充课程外延

借助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慕课)平台提供的拓展性学习内容,一方面,学生能立足源流知识,了解作品的内容与作者的信息,根据其中的联系与渊源构建起知识网络,从而深化理解作品内核并自主进行语言创作;另一方面,教师可借助该平台的各类教学资源,为线下演播课程教学做好素材储备工作。

2.交互式课程组实现多学科融合互鉴

将传媒播音主持专业课程与文学作品研读、文化传播类课程组合成交互式课程组,教师在教学时可根据各课程进度对学生进行同步考核,将部分教学内容交由学生自主研读和探究,由此增强专业教学过程中知识的系统性、有机性。如文艺作品演播课程教师将“青年与家国”作为期末考核主题,让学生有机串联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运用跨时空叙事的方式完成文学作品再叙事与演播两个维度的课程任务;或通过与跨文化传播课程联合考核,依托播音主持专业的校内资源,联合推出“融合·互相”为主题的期末汇演,让学生结合中外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演播展演,从而促进他们对中外文化的理解与传播。

三、教学实践场的确立与激活

教育場域理论认为,教育者在实践教学中通过自身行为在教育场域的演绎和传播,使其教育理念融于场域空间,空间的反作用力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的行为和效果。独特的教育场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4]。基于场域理论的价值驱动、反作用力和激发性,播音主持专业课程可通过多空间、多情境、多维度的实践教学设计,最大限度地激发课程活力,促进师生的互动和交流,并使课程适配于更广泛的演播实践场景。

(一)校内校外实践场的确立

在融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专业面临严峻挑战,从专业前景角度考量,如何拓展播音主持专业的发展空间、开拓学生就业领域是专业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从课程价值角度考量,让学生以校内实践场为基础,直面时代要求、迎接职场挑战,是提升课程价值与活力的有效路径。播音主持专业课程将实践教学内容划分为课堂、全媒体、赛事三个场域,教师可将教学内容与可支配场域相互匹配,并在实践教学中生成产品价值,在独特真实的教育场域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二)线上线下实践场的激活

场域理论认为,场域空间的反作用力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的行为和效果。因此,播音主持专业课程在建设过程中,激活线上线下的实践场资源,是改革创新播音主持专业课程的要求之一。例如,文艺作品演播课程从线下资源和线上平台两方面出发,构建了和谐高效的教学实践场域。

1.依托线下资源开展教学实践

文艺作品演播课程通过动员教师与学生积极参与专业实践,与线下相关部门协同合作,完成了喜马拉雅平台公益类项目“小学生语文课文标准化范读”和“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的产品制作与推广任务;通过与相关部门签订合作协议,以《朗读者》《见字如面》《故事里的中国》《信中国》等公益类、红色经典类文化节目为教学案例,教师发挥教学引导作用,带动学生参与课程实践,从而达到思政教育的目标。

2.构建以赋能为目的的线上平台

文艺作品演播课程自开设以来,教师队伍积极拓展课程的内涵与外延,在挖掘线下资源的基础上,积极构建线上教学平台,让学生的课程作品有传播的窗口和平台,并借此平台获取有效的反馈与评价。该课程由于建立了专业自媒体平台账户以及开发了相应的课程实训项目,实现了课程作品的线上集纳、展出与推广目标,并通过场域的反作用力增强课程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活力。

四、基于价值(资本)干预概念下的融合与评价

场域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关系空间,也是充满竞争的动态关系集成。行动者通常按照特定逻辑构建场域空间,设定符合自身利益的运行规则,与此同时,场域关系力量的不平衡又会导致行动者为追求更多场域资本或更好的场域位置而持续竞争[5]。要想在教育学领域构建场域概念,意味着我们要从教育学的核心问题出发,即从“成人”的价值活动与社会实践本身去考察、使用和创造相关概念[3]。

因此,在有关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场域论述中,我们也可将资本概念理解为价值概念,将教学内容与思政素养的融合、教学成果与产制过程的融合、课程育人与社会服务的融合作为课程评价指标,设计出“课堂评价+媒体评价+赛事评价”多维度考核的课程评价体系,以此加强对学生媒体创作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彼此间形成良性竞争的动态关系。

(一)多场域融合以彰显课程活性

教学内容与思政素养的融合、教学成果与产制过程的融合、课程育人与社会服务的融合,指在价值(资本)概念干预下,在教学成果中融入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商业价值,这是在播音主持专业课程基础上进行的多向度价值建构过程。例如,文艺作品演播课程在2022年五四青年节时,于“散文播讲”的实践教学内容中植入红色文化,让学生以多位革命先辈和英雄的红色家书为创作素材,制作出以“青春的火光”为名的12集红色家书系列音频故事,该系列作品推出后被多家官方媒体宣传报道,表明多场域融合能充分彰显播音主持专业课程的活性。

(二)构建全过程考核、多场域评价的多维考核体系

若想在教学场域中建构有力量、有生气、有潜力的教学实践空间,实现课程的多向度价值,播音主持专业教师团队就要建立起多维度的考核过程与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在社会场域的持续发展。

1.建立过程性考核流程

播音主持专业课程考核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考核方式,教师就要将考核环节纳入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导入“内部评价+价值反馈”机制,沿着“评价—修正—再评价—再修正—成品”的路径,让学生通过比对各环节的标准,不断提高课程作业的质量,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2.确立多维度考核评价标准

播音主持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以往根据单一作品打分的评价方式,并在评价环节设计针对多个实践场域的加分项。播音主持专业课程教学要确立多维度的考核评价标准,就要以传统媒体播出标准、新媒体推广标准、专业赛事参赛标准为全课程的评判标准,为学生提供客观、经得起专业与市场检验的场域,不断地为课程成果、学生创作、职场空间赋能。

(三)多元素赋能深化思政课堂

课程思政是一项长期的教学任务,如何在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政培养,以更加生动、深刻的方式进行课程思政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例如,文艺作品演播课程的教学场域为课程思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实现了“课程+思政+价值”的良性循环。在播音主持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导入思政教学,让学生的作品能够通过多平台分发,他们的创作激情就会被最大化激发。由此,课程教学场域与艺术审美场域、社会价值场域便能实现有机融合,即形成有力量、有生气、有无限潜力的场域,播音主持专业课程也不再是单一的教学与实践,而是教学与实践融汇的教学有机体。

五、结语

课程建设是专业发展的基石,文艺作品演播课程在传统教学内容相对固化的情况下,通过构建全媒体沉浸式教学体系,打造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的教学实践平台,设立多维度的考核评价标准,创设融合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鉴于此,播音主持专业教师可通过教学手段为学生连接真实的职业场和充满创造力的艺术场,在此过程中,课程适用场域的发展也会对课程的改进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为课程源源不断地提供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路径,让师生在交互式的教学活动中创作出更具创造力和竞争力的学习成果,为播音主持专业课程建设和改革提供不竭的内在动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刘生全.論教育场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01):78-91.

[3]刘远杰.场域概念的教育学建构[J].教育学报,2018(06):21-33.

[4]宋桂杰.艺术硕士培养的“实践场域”教学模式的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8(21):103-105.

[5]胡小聪.场域理论视角下的中外建筑史教学探析:以应用型高校为例[J].大学教育,2019(08):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