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思政“金课”建设机理探析

2023-05-30李健胡兆凌

传播与版权 2023年1期
关键词:金课混合式教学思政

李健 胡兆凌

[摘要]混合式教学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主流模式,是建设思政“金课”、提升立德树人实效的重要依托。高校要充分发挥混合式教学在思政“金课”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必须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维度,厘清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思政“金课”的建设机理。具体来讲就是,科学设定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思政“金课”的课程大纲;合理设计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思政“金课”的教学内容;适当选取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思政“金课”的育人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思政“金课”;着力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思政“金课”的资源保障。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思政“金课”;建设机理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学生从大学里受益的最直接、最核心、最显效的是课程”[1]。基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的战略部署,文章紧扣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的目标要求,在厘清混合式教学内涵与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思政“金课”建设机制与方案。

一、科学设定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思政“金课”的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是一门学科进行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包含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以及学时分配等基础性重要内容。它既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评价学生成绩的必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估总体教学质量的基本准则。高校要深刻把握混合式教学的基本原理和思政“金课”建设的核心要义,也需要科学设定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思政“金课”的课程大纲。其一,高校教学要以课程大纲为桥梁和纽带,实现思政课建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新时代思政“金课”的教学大纲必须具有鲜明价值导向,即在科学把握教材整体逻辑与要点内容的基础上,实现对传统教材体系的升华和超越。只有如此,教师才能进一步在教学实践中“以真切关注不同学生群体的思想需求为共振点”[2],站在学生发展需求的视角,真正解决“学什么”“怎么学”“学得如何”等长期困扰思政课师生的现实难题。其二,高校教学要在课程大纲中准确区分思政“金课”与课程思政的关系。课程思政指思政课程以外的其他课程,其要发挥思政教育作用,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育人的协同效应。这也正好与思政“金课”建设目标相契合,因此,高校在编制课程大纲过程中应适当融入课程思政的目标、理念和内容。其三,高校教学对课程大纲内容设计要尽可能全面、详尽,充分体现思政“金课”的特点与要求。思政“金课”具有“两性一度”特征,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特点,这在客观上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载体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课程大纲应当从框架体系、目标、模式、方式、考核等方面着手,突出引导学生不断创新和持续性学习的价值导向,实现对以往某些思政课机械化、形式化教学大纲的“扬弃”和“超越”。

二、合理设计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思政“金课”的教学内容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3]。思政课教学内容作为联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要媒介,直接关系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程度。因此,高校需要合理设计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思政“金课”的教学内容。其一,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应具有融通性。具体而言就是,在教学内容的前端工作上,教师要立足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受教育者的学习实际状况,绝不能简单地根据固有知识框架进行内容照搬或传声,而应当将传授思想理论知识与塑造学生价值体系紧密结合,将现有的知识体系与理论前沿、社会动态等内容相融合,进而挖掘出崭新而有活力的思政教育元素。其二,教师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应具有适行性。即依照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师能够顺利完成预定教学进程和育人目标,达到提升大学生以思想政治为核心的综合素养的目的。“金课”与“水课”的明显区别在于“金课”教学内容的设置既契合课程的总体目标,又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在设置教学内容时,深入学习相关文件和政策的导向精神,深刻领悟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确保教学内容的符合度;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坚持以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为原则,增强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其三,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要凸显时代性。在设置教学内容时,教师不能简单认为大学生通过自学便能了解和掌握简单知识,而要在讲好教学大纲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深度挖掘和多维开发,引导大学生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的政策、方针、路线,培养学生筛选知识和辨别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对社会热点、民众关切等做出既符合科学和事实,又有深度、有广度、有新意的分析解读,从而展现新时代大学生应有的崇高的家国情怀。

三、适当选取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思政“金课”的育人方法

無论是传统教学模式,还是混合式教学模式,育人方法都是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以往的传统思政课堂上,“教师主导一切”的理念会催生单向、机械的灌输式教育方法,容易导致大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失语”现象,这必须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反思。因此,高校需要适当选取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思政“金课”的育人方法。其一,高校思政教学要在充分尊重思政课教师地位和作用的前提下,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育人方法的转变。“互联网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师生关系建立的前提和基础”[4],因此,高校思政教学应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成为引领大学生实现“求知”“求技”“求道”的领航人。高校思政课的育人活动也应明确大学生的教育中心地位,围绕促进大学生的收获和成长这一主题展开。其二,高校思政教学要推广启发式教学方法,以良好的教与学氛围,促使大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求知转变。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不断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互动性,由此提升大学生对课程教学的参与度和认可度,让学生在可知、可感、可见的鲜活教学中增强学习的兴趣度和求知欲,从而让原本相对枯燥的理论知识教学活动“转变为翻转课堂的良性互动”[5]。其三,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紧密衔接好线上与线下两种教学方法,增强大学生在思政课堂中的参与感。在现代信息技术和思政“金课”建设的宏观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学已经不再限于单一的教学方式,重视线下教学、创新线上教学方式,通过混合式教学理念把线上和线下两种育人方法有机统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所趋。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进一步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课程内容和育人目标迁移到网络教学平台中,最终达到线上线下两种育人方法合力共进、相辅相成的理想效果。

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思政“金课”

强调并实现学生在课程教学全过程的积极和有效参与,是国际社会公认的科学教育理念。鉴于此,高校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思政“金课”。其一,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创造良好的教学互动氛围,在教学设计上融入更多学生能参与互动的环节与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增强学生的互动兴趣。高校思政课教师可加大在课程考核中学生参与的比例,鼓励学生克服回避互动交流的心理,营造学生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与教学环境,只有如此,高校思政教育才能“在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基础上促进育人资源在其主观世界中的内化”[6]。其二,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增强其课堂归属感。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和引导者,应当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大学生树立课堂主人翁的意识,让其充分意识到参与课堂是提高自己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不断增强课程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高校思政课教师还要引导大学生充分挖掘信息智能领域的知识,使其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储备,鼓励他们从自己擅长的领域出发,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互动,进而在“主动参与—收获知识与能力—再主动参与—再收获新知识与新能力”的良性循环中实现自我成长与价值,增强他们对思政课学习的归属感、认同感和成就感。其三,高校要创设学生参与的多元教学环境。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思政“金课”,要求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局限于线下课堂,还应延展到线上课堂,甚至扩展到客观世界这个大课堂。在理念和技术运用得当的前提下,高校思政课的线上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方式和内容可以更加多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会更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会更突出。因此,这就要求高校思政教学突破传统的学习参与理念,高校思政课教师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勇敢地参与到新课堂、新环境中。

五、着力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思政“金课”的资源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7]。高校通过综合统筹各种人力、物力和技术的课程建设资源保障体系,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可推动新时代思政“金课”的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但就目前高校思政“金课”建设的实际状况来看,部分学校尚处于将某些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浅融合的初级阶段,未能系统审视并全盘构建起维护、支撑、促进思政“金课”稳步推进的资源保障体系。高校思政教育若想深刻把握混合式教学的基本原理和思政“金课”建设的核心要义,需要着力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思政“金课”的资源保障。其一,高校思政教育要重点开发和完善课程资源体系。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思政“金课”建设既需要技术平台的支持,也需要课程资源的支持,二者缺一不可。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着手组织骨干教师力量,统筹建设一批优质的思政课课程资源并向各个高校开放。高校也可通过购买服务或自主制作的方式,深度、系统地开发思政“金课”的相关课程资源。其二,相关部门要联合提供稳定的技术资源支持。混合式教学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对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思政“金课”建设来说,稳定、成熟的技术层面支持极为重要。这种稳定、成熟的技术层面支持,需要相关部门把技术人才培养、技术平台建设、技术软件开发、技术资金保障和技术政策完善五个方面协调起来,统一推进。其三,高校思政教育要有高素质的教师资源保障。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思政“金课”建设,要求作为教育活动引导者的教师具备扎实的知识理论基础,熟练掌握教学规律,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和手段,重视立德树人的育人工作。因此,高校需要培养并组建高素质的教学人才队伍,为思政教学工作提供高素质的教师资源保障。高校可通过内部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方式来储备有潜力的教师资源,也可通过外部引进的方式来招纳优秀的师资人才,同时从教学科研工作量、工资、福利、晋升等方面给予教师人才队伍相应的保障。这样才能增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探索混合式教学、进行思政“金课”建设的动力与能力。

六、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思政“金课”建设的战略部署,为新时代思政课的提质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而混合式教学则是牢牢把握这一机遇,并在实践中推进思政“金课”建设,进而不断彰显课程育人“深度”“厚度”“温度”和“含金量”的重要抓手。在混合式教学的基础上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8]的思政“金课”,高校需要明确课程建设机理,做好课程方案设计。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维度出发,高校可以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前提,科学构思思政“金课”的课程大纲,合理设计思政“金课”的教学内容,适当选取思政“金课”的育人方法,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思政“金课”的教学活动,着力构建好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思政“金课”的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2]冯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建设要素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9(08):62-66.

[3]人民网.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EB/OL].(2019-03-19)[2022-08-30].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0982234.

[4]刘刚,李佳,梁晗.“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学创新的思考與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7(02):93-98.

[5]冯淑萍.“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17(08):111-115.

[6]李健.基于“互联网+”的思政“金课”建设研究[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21(03):12-17.

[7]人民网.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2016-12-09)[2022-08-30].http://jhsjk.people.cn/article/28936173.

[8]孙燕,李晓峰.高校思政“金课”建设:困境、标准与路径[J].重庆高教研究,2019(04):75-82.

猜你喜欢

金课混合式教学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以本为本“金课”打造之精讲精练与发散思维在微积分中的应用举例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基于“金课”标准的《管理会计》课程改革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探讨如何打造“金课”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上的实施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