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在幼儿民间游戏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2023-05-30刘佳

关键词:民间游戏资源

摘 要:将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融入幼儿民间游戏教学中,可以发挥民间游戏寓教于乐与弘扬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本研究简单阐述传统文化教育在幼儿民间游戏中的应用优势,分析当前存在的不足,并通过充分挖掘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优势、强化教师传统文化教育意识、创设文化氛围、多渠道收集与整合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等途径促使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与幼儿民间游戏的相互融合,以便培养幼儿文化素养与推动传统文化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 教育资源 幼儿教学 民间游戏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1.049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传统文化教育应贯穿启蒙教育与基础教育整个教育环节。基于此,幼儿园应在幼儿民间游戏教学中加强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渗透,以便丰富幼儿的游戏活动与教育资源,让幼儿在游戏玩乐中了解与学习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知识等,对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幼儿传统美德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在幼儿民间游戏中的应用优势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多样,具有我国典型的民族风貌与特质,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党和国家大力倡导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趋势下,应从幼儿教学入手,将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融入幼儿教学中。在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增强幼儿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并为更好地实现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奠定基础。

一方面,在幼儿民间游戏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外来文化的渗透,人们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面临生存危机。大多民俗文化、传统工艺面临失传的问题。传统文化在幼儿的成长中具有引导、教育作用,需引起人们重视。在幼儿民间游戏教学中充分利用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对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融入幼儿民间游戏中,有利于丰富幼儿游戏活动与教育资源。游戏是幼儿教育的基本活动,尤其是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下,大力倡导寓教于乐。将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应用在幼儿民间游戏教学中,可以确保民间游戏内容与形式更加多样化,同时可以丰富幼儿的教育资源。如民间舞龙游戏,不仅可以增加幼儿对舞龙传统文化的了解,还可以增强幼儿在游戏中的团队合作意识与肢体运动技能。

二、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在幼儿民间游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利用不足

幼儿民间游戏与传统文化具有密切联系,二者可以相互渗透。将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融入幼儿民间游戏中,能够凸显民间幼儿的传统性特点,确保民间游戏发挥出最大化教学价值。然而在幼儿民间游戏实际教学中,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利用流于表面,未充分挖掘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优势,导致幼儿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无法充分发挥出来。一方面,教师未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在幼儿民间游戏中的应用价值,导致实际教学中利用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少,只在特殊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中稍微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在幼儿民间游戏中的应用还需要幼儿园资源、家庭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支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家庭资源与社会资源挖掘不足,导致教师无法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并将其融入幼儿民间游戏中。

2.教师的传统文化教育意识薄弱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丰富的教育价值。然而,受到国内外复杂环境的影响,多元文化的冲击导致传统文化发展受限,大多数教师传统文化教育意识薄弱,没有深刻了解到传统文化对幼儿身心发展、民族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导致幼儿民间游戏教学中未融合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无法发挥出民间游戏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一方面,受到现代化与西方化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以现代化文化教育为主,认为传统文化内容与幼儿生活实际较远,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另一方面,教师认为传统文化内容复杂深奥,不适合幼儿学习。部分教师对传统文化内涵认识不足,认为幼儿学习《论语》《三字经》等传统文化即可。

3.传统文化教育氛围欠缺

将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渗透到幼儿民间游戏教学中,需要传统文化教育环境支持。然而,在幼儿民间游戏实际教学中,无论是物资环境还是文化环境均有所欠缺,导致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应用不足,民间游戏开展不顺利。一方面,在物质环境中,缺乏资金与社会各界资源的支持,开展民间游戏的材料、设备等准备不足,无法确保民间游戏有序开展。另一方面,在文化环境中,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随着双语幼儿园、贵族幼儿园规模不断扩大,传统文化教育氛围严重欠缺。

4.传统文化资源收集整合方式单一

为了在幼儿民间游戏中更好地融入传统文化教育资源,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进行收集与整合,增加民间游戏的层次感与趣味性。然而,在實际幼儿民间游戏教学中,教师收集与整合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方式比较单一,导致民间游戏内容与形式固化,无法发挥出民间游戏的教学作用。部分教师从未开展收集工作,少数教师发动幼儿家长或社区人员收集,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收集与整理不完善,未系统设计民间游戏,导致游戏“虎头蛇尾”,通常出现中断或草草结尾的现象,致使民间游戏教学流于表面。

三、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在幼儿民间游戏中的应用策略

1.充分挖掘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优势

在幼儿民间游戏教学中,应充分挖掘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优势,将其与民间游戏融合,提升民间游戏的层次感,丰富游戏形式,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与自主性。首先,合理选择地方性特色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由于民间游戏与传统文化是人民生活的经验总结,使我国民间游戏与传统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在幼儿民间游戏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地方性传统文化,确保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与幼儿生活贴近,增加幼儿生活体验感。教师应遵循幼儿学习特点与成长发育规律合理选择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例如,江西是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红军打仗”的角色游戏,一组幼儿扮演“红军”,一组幼儿扮演“敌人”,双方使用玩具枪作为“武器”装备,并增加“战地医院”“过草地”“钻山洞”等闯关活动,模拟“红军”打仗与长征的情景,通过这个游戏,可以让幼儿直观感受到长征精神,锻炼幼儿身体素质。同时,江西景德镇是闻名中外的瓷都,具有浓郁的瓷器传统文化环境,教师可以组织“玩泥巴”民间游戏,教师为幼儿准备陶泥或橡皮泥等工具,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各种形状的陶泥艺术品,可以举办陶艺活动,将幼儿的作品进行展示。

其次,结合传统节日教育资源举办民间比赛活动,能够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传统节日教育资源应用在幼儿民间游戏教学中,并举办竞赛活动,加深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习俗的印象,了解我国优秀传统节日内涵,并对其蕴含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弘扬。例如,针对我国具有鲜明特色的春节、元宵节与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可以举办节日主题活动,开展猜灯谜、剪纸、投壶、旱地划龙舟等民间游戏,让幼儿根据个人的喜好选择合适的民间游戏项目,教师可以设置奖品激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在猜灯谜游戏中,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以图片的形式让幼儿进行看图猜谜,通过简笔画让幼儿能够简单明白图画的意思,进而完成猜谜活动。在剪纸游戏中,教师可以让幼儿发挥想象力按照自己的喜好剪纸,并将每位幼儿的剪纸作品展示出来,用相框装裱制成工艺作品放在室内展示区。通过一系列融入传统文化知识的民间游戏活动,可以让幼儿深刻了解到我国的传统节日人文风俗,在游戏中体验传统文化,提升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同时,在游戏中锻炼幼儿的竞技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强化教师传统文化教育意识

为了在幼儿民间游戏教学中加强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渗透,还需要强化教师传统文化教育意识。首先,幼儿园要定期开展培训,针对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与重要性等内容进行讲解,提升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并邀请优秀教师进行民间游戏教学示范,确保教师能够掌握更多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融入幼儿民间游戏的途径与方法,提高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其次,教师之间开展经验交流会议,加强教师的自我教学评价与经验总结。教师可以分享自身如何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幼儿民间游戏教学中的经验,针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商讨,以便提高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传统文化教育意识,更好地发挥出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在幼儿民间游戏教学中的作用。最后,幼儿园要设置专门的课研小组,重点探讨民间游戏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施方案,从民间游戏目标制定与传统文化渗透内容的选择与设计方面,通过多方的探讨与总结,之后将总结结果与教师分享,强化教师的传统文化教育意识,监督教师认真备课,观摩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内容,确保教师在幼儿民间游戏教学中更好地融入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并发挥出民间游戏弘扬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

3.创设幼儿民间游戏文化氛围

传统文化教育环境会直接影响幼儿民间游戏的顺利开展,需要创设幼儿民间游戏的传统文化氛围,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传统文化知识与文化素养。首先,政府部门需要给予资金与政策支持,颁布相关幼儿传统文化教育与民间游戏的文件与政策,提高幼儿园、教师、家庭、社会对幼儿民间游戏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多方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民间游戏传统文化氛围。同时,加大资金投入,为幼儿园举办民间游戏活动提供资金支持,确保民间游戏设施、材料准备充足,为民间游戏的顺利开展提供物质基础。其次,幼儿园与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在幼儿民间游戏中的应用作用,幼儿园应完善民间游戏材料与设施建设,在天花板、地面、过道、走廊等地方张贴各种民间游戏的操作流程与规则,营造良好的民间游戏文化氛围。可以将传统节日风俗图片、二十四节气等传统文化内容张贴在走廊上。教师可以根据民间游戏活动的课时安排情况在主题墙上张贴相关游戏的规则与内容。如舞龙民间游戏活动开展前,教师可以在走廊、教室主题墙等地区张贴我国各地区舞龙习俗的相关图片,并对将要开展的舞龙民间游戏规则与操作流程采用绘本的形式张贴出来,确保幼儿直观了解舞龙游戏。开展剪纸民间游戏时,教师可以播放剪纸相关的视频,将典型代表的“福”字剪纸、窗花剪纸、人物剪纸等作品张贴出来,让幼儿感受到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这种文化氛围下激发幼儿积极参与到民间游戏教学中,确保幼儿能够了解、学习与传承民间艺术。最后,发挥家庭与社会资源的作用,为幼儿民间游戏的传统文化氛围提供支持。家庭应积极参与到幼儿民间游戏活动中,为幼儿起到引导与示范作用,在家庭中可以增加传统文化元素的装饰或书籍等,培养幼儿学习传统文化意识。如张贴各种书法大家的书法作品、水墨画等,引导幼儿学习毛笔字与中国画,培养幼儿的传统文化素养。同时,幼儿园与社会资源加强合作,带领幼儿参观博物馆、人文景观等,让幼儿在浓郁文化氛围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4.多渠道收集整合传统文化资源

民间游戏起源于人民的日常生活,具有传统性、游戏性与娱乐性等特点,大多数民间游戏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淡出人们视野。同时,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逐渐没落。面对这些困境,教师在组织民间游戏的过程中要想更好地融入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还需要拓展收集与整合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与民间游戏的渠道。首先,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与网络平台,收集各种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将其与幼儿民间游戏相结合。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学习全国各地的民间游戏与各种传统文化资源,将二者进行优化整合处理,确保民间游戏与传统文化资源融合在一起。如在开展“丢手绢”民间游戏中,借助网络技术收集各种古诗词,教师可以将古诗词与该游戏相结合,可以让幼儿背诵一句古诗词,之后将手绢丢给其他小朋友,通过边背诵古诗词边玩游戏,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更多古诗词内容。其次,教师应通过与家长合作,向家长收集传统文化资源与民间游戏,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到幼儿的民间游戏教学中,并结合家长的意见,合理制定民间游戏规则,确保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与之相互融合,发挥出最佳教育作用。可以让家长带领幼儿参与到社区中的民间活动,如社区开展的手工编织活动、端午节包粽子等活动,让幼儿亲身体会到民间艺术的魅力。最后,教师之间要相互学习与借鉴,由于教师生活经验、生活环境、喜好各不相同,每个教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同。基于此,教师之间可以加强交流,共享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分享自身在幼儿民间游戏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经验与想法等,加强教师之间的互动,并增加收集与整合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渠道。

綜上所述,幼儿园应贯彻落实国家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相关政策,明确幼儿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接班人,将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更好、更深入地渗透到幼儿民间游戏教学中,培养更多的传统文化传承者,促使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参考文献:

[1] 李婉男《幼儿园民间游戏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研究》,《求知导》2021年第31期。

[2] 陈岚、罗昱《江西民间儿童游戏的教育价值与传承路径》,《现代教育论丛》2020年第2期。

(刘佳,1986年生,女,汉族,山东东营人,大学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民间游戏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