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小学英语课堂
2023-05-30刘伟伟
刘伟伟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不少学校为了追求英语教学的“专业度”和“纯度”,体现所谓的西方特征,忽视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小学英语教育的积极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机融合,分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应用价值、其与小学英语教学融合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旨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入小学英语课堂,进一步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英语 渗透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1.023
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世界影响力主要依靠两部分,一部分来自具有震慑力的军事力量、发达的经济和先进的科技水平;另一部分来源于每个国家自身的文化、思想、意识形态。在教学领域亦是如此,但就目前的教学成果来看,这一方面是有所欠缺的。尤其是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对于从未接触过英语的小学生来讲,学习英语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英语学习的切入点,能够提高学生对英语的接受度,便于英语教学的开展。
一、小学英语课堂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在英语课堂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发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仅对我国文化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发展也有着巨大影响。中华文化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儿女的血液之中,成为无法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中国优秀的精神品质是很有必要的,用英语传播中华文化,能在无形中增加学生对本国文化的关注度,使学生逐渐形成爱国主义精神。
2.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塑造健全的人格。比如《愚公移山》教会学生做任何事都要具备恒心和毅力,确认目标后坚定向着目标前进,不怕困难和失败,努力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滥竽充数》教会学生不学无术、弄虚作假的人终会被人发现,没有真正才干的人走不长远,注定无法成功;《曾子杀猪》这个寓言故事能够教会学生要诚实守信,许诺的事情不能轻易反悔,就算是父母子女之间也要言行一致,言出法随。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正处于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学校教育对其影响巨大。因此,英语教师要谨慎选择教学内容,选择那些积极向上、对人生有正确导向作用的文学作品和名人名言,帮助学生提升思想境界,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
3.有利于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使学生能够阅读和学习外国文学作品,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入小学英语课堂,能引起学生自主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和共通性,从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识。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对比,能够使学生在实际交流中,使用正确的表达方式和词汇,避免因文化不同和语言差异而导致交流失败或产生误解。从小学时期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大大减轻学生今后英语学习的阻碍和压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語素养。
二、小学英语课堂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小学英语教学过于偏重英语语言教学,忽略了文化的重要性
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对英语教学的片面理解造成的,认为学习英语只是为了了解外国文化,方便与外国人交流,没有认识到学习英语最重要的目的是借助英语这门语言将本国文化传播出去。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大部分英语教师都以分数判定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果。在这一教学观念的影响下,英语教学过分强调死记硬背,只要求学生学习英语单词,词汇和句子,忽视了语言的根本作用是传播文化思想。语言文字是信息的载体,是人们交流的工具,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能够学习和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并将自己国家的文化传播出去。
2.小学英语教师对中华传统文化不够重视,缺乏系统化的教学方法
通过实地调查和走访,不少小学英语教师普遍存在一个错误观念,即自己只需要负责英语专业知识的教学工作,教学内容只需包含与英语相关的知识。并且由于大学期间,英语专业的学生接触到的专业知识都是和英语相关的。相比于中华文化,英语教师对西方文化和语言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对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目前大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并没有形成将英语教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教学观念,也欠缺将两者融合的能力,错误地认为通过文化知识的讲授就能培养学生树立文化意识,进入了教学误区。比如,在设计有关传统节日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案时,通常从介绍传统节日的概念和相关的英语词汇入手,对学生来讲缺乏足够的吸引,也无法传授给学生真正有用的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和方式下,英语课堂无法将中华传统节日的价值内涵教授给学生,使英语教学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割裂开来,无法发挥英语课堂的实际作用。
3.小学英语课本中缺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
小学英语课本作为小学英语教师的主要教学材料,是小学英语教师设置教学任务目标和开展课堂教学的主要参考。然而,目前小学英语课本中西方文化占据较大篇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少之又少,甚至有些主打国际化教学特色的学校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从英语课本中完全剔除。英语课本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缺失,导致小学英语教师就算想向学生讲授中国特有的人文历史、文学艺术、宗教信仰以及传统节日等中华特色文化,也没有教学材料可以参考借鉴,这给英语课堂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来了极大的障碍,严重影响了二者的深度融合。
三、小学英语课堂融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措施
1.围绕中国传统节日进行英语教学活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涉及的范围很广,所包含的内容众多,中国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文化宝库的一部分。在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价值。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将中国传统节日与英语教学内容相结合,围绕中国传统节日组织教学活动。例如,在接近新年的那段时间,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围绕“新年”这一主题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新年快乐》这首歌曲进行新课导入,然后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跟唱,并随着歌曲舞动,感受歌曲中表达出的喜悦之情。通过轻松愉悦的开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英语教师可以依次播放中英两个版本的《新年快乐》,先播放中文版,再播放一遍英文版,并引导学生将两个版本中的歌词对应起来,便于接下来的教学开展。在歌曲欣赏和跟唱结束后,英语教师可以顺势抛出一个与“Spring Festival”相关的问题,比如,“春节期间都有哪些活动?”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取关键信息,并将信息转化成英语词汇书写在黑板上,然后对新单词进行学习。之后,英语教师可以安排分组合作,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新年时会有哪些活动,并选出代表用英文表达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要求使用新学的单词。最后,英语教师还可以拓展延伸教学内容,为学生介绍与春节相关的课外知识,比如“年”字的来历;“福”字倒贴的意义;压岁钱的来源等,在完成英语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能使学生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来历和历史。
2.将中国传统名言警句应用到英语教学中
中国传统名言警句是中华悠久历史文化和名人志士的智慧结晶,承载着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生活智慧,学习中國传统名言警句也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传承。因此,英语教师可以将中国传统名言警句引入英语教学课堂,通过将名言警句翻译成英语,带领学生学习新词汇,并引导学生大声朗读,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加深学生对中国优秀思想的理解。首先,为了更好地导入课堂,让学生能够接受和理解英语版本的名言警句,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在课前自行搜索整理相关的名言警句,并在课堂上分享交流。例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以翻译成“To learn without thinking is to be confused, and to think without learning is to perish.”“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可以翻译成“A young idler, an old beggar.”其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哀叹,劝导人们不要浪费时间、虚度光阴,应及时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借此契机,英语教师就可以向学生讲解这部汉代乐府诗集《长歌行》,并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人生态度和思想观念,继而自我反省是否珍惜光阴,是否存在浪费生命的不良习惯。
3.提高英语教师自身的中华文化素养
在强化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自身拥有的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底蕴。在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困惑时,教师是否能够及时解答。然而就目前的教学质量来看,小学英语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存在一定的不足,并不具备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英语课堂高质量融合的能力,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为切入点,广泛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使自己具备将课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相融的教学能力。学校要重视英语教师的教职工培训工作,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英语教师除了提高英语专业知识之外,应该主动接触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从而丰富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储备。同时,小学英语课堂加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根据实际的教学任务和内容出发,不能喧宾夺主,在英语课堂中穿插与教学内容毫无关系的中华文化是不可取的,小学英语教师要把握和平衡好这两者的关系。在进行教学内容选择时,也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爱好,采取有吸引力的教学方式,从而使英语课堂真正发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4.以英语教材为基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英语教师选择的中华文化内容不能与英语课堂教学内容脱节;两者必须存在一定的关联。在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结合小学英语教材内容选择符合课程主题的材料,所选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符合本堂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两者要有一定的关联。英语教师要善于发掘英语教材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同之处,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将两者串联起来,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例如,在“Colors”的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可以融入中国传统节日,围绕传统节日中与颜色相关的内容展开教学。春节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英语教师可以从中国春节的角度出发带领学生学习“Spring Festival”。英语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讨论在“Spring Festival”中有哪些“Colors”的相关内容,比如“red”就是中国春节很具有代表性的一个颜色,“red couplets”“red fireworks”等都符合“colors”课程内容。除此之外,传统节日清明节也具有鲜明的代表颜色“green”,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举手发言,介绍和“green”相关的清明节特色,如“Youth League”“leaf mustard”都是绿色的,也是清明节的特色美食。通过这种中西文化结合的形式,能够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除了掌握英语这门外语外,最重要的是通过这门语言将自己国家的优秀文化传播出去。
再如,在教学“Whats your favorite food”时,教师可以立足于教材内容,对我国的传统食物进行介绍。首先,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向学生介绍驴打滚、粽子、饺子、狮子头等食物的制作过程,让学生通过生动的视频感受到传统食物的美味。待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之后,教师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对我国的饮食文化进行探索与研究,比如“What eating habits do you know about our country?”“What a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culture?”等等,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利用课余时间了解我国的饮食文化及西方饮食文化,这样不仅能够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课堂上的有效渗透,而且还能强化学生的英语思维。
5.翻译中国优秀文学作品,带领学生朗读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小学英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智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文学作品,然后翻译成英文。小学阶段的学生仅靠课堂学习无法开拓和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以小学生的水平,他们也无法正确判断自己所选书籍的价值,需要教师为他们严格把关,选择有益的书籍或文章进行阅读。例如,中国成语故事《自相矛盾》《草船借箭》《一鸣惊人》等,都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一部分,这些小故事内容丰富有趣,对小学生来讲极具吸引力,这些寓言故事、神话传说虽然浅显易懂,但又具有深刻的哲理性,能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思想精神。同时能够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敢于开口发言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总而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促进我国发展、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思想财富。对于教育行业而言,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注重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教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尤其是小学英语教学课堂,小学英语教师要平衡好中西文化的关系,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通过中西文化结合的形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自信和认同,在今后的人生发展中能够依靠中国优秀文化中的思想精神克服重重困难,进一步实现人生目标。
参考文献:
[1] 胡河《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小学英语课堂》,《英语广场》2021年第3期。
[2] 赵书芳《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小学英语课堂》,《科学咨询》2021年第10期。
[3] 陈玉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分析》,《新课程》201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