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古所见洪州窑陶瓷款识

2023-05-30张文江

收藏家 2023年1期
关键词:考古

张文江

关键词:考古 洪州窑 陶瓷款识

洪州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六大青瓷名窑之一。窑址位于江西省丰城市赣江两岸的丘陵岗埠地带。洪州窑考古研究历来受到关注,历经从8世纪中晚期至今的文献研究和考古研究两个长期的研究阶段,1取得非常大的成绩,有关研究涉及窑址的发现、确认、命名、时空分布、源流关系、窑址之间的技术交流以及手工业的发展情况、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等等,从而对洪州窑的面貌有较为清晰的了解。研究表明洪州窑最迟在东汉晚期就能烧造出比较成熟的青瓷器,经三国东吴、西晋时期的发展,东晋南朝时期逐渐进入兴盛期,盛烧期一直延续到中唐时期,唐代晚期、五代时期衰弱,逐步退出市场,最终被南面丰城钳石窑、吉安吉州窑、北面景德镇窑所取代,前后延续烧造的历史长达800年之久,取得了非常突出的辉煌成就。2它与同时期的浙江越窑、金华婺州窑、湖南湘阴岳州窑、安徽淮南寿州窑齐名,是东汉晚期至五代时期重要的青釉窑场,是长江中游地区最重要的两个青釉瓷产区之一,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3

梳理历年考古所见洪州窑资料,发现一些器物器身彩绘或者刻划款识。这些款识有的表明器物制作或者生产的年月日期,有的标记器物使用者、订购者或者作坊主、窑工等生产者的人名姓氏,有的题写器皿制作者所在地或者生产地,内容涉及纪年、人名和地名。器型有点彩兽首流壶、四系罐、盏、盘、碗、格盘和窑具支座,器物时代集中在汉代和两晋时期。铭文款识特征不一,表现手法分为刻划、褐色彩绘,题写的程序和部位不同,内容丰富,体现不同时期的陶瓷发展历史、陶瓷文化风尚、社会发展状况,对研究洪州窑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洪州窑研究的深入。

一、纪年款识

彩绘在洪州窑青瓷器物上表明其生产年月日期的纪年款识,见于两晋时期洪州窑青瓷器,器型有点彩兽首流壶和格盘,分别为西晋和东晋,隶书风格,均是褐色彩绘在器物外底中间,对探讨洪州窑的发展历史具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其一,西晋洪州窑青瓷日期款识,见于1976年江西省南昌市绳金塔西晋永安元年(304)西晋纪年墓出土的青瓷点彩兽首流壶(图1)。4该壶通高12.3厘米,口径8.3厘米,底径9厘米。圆唇微撇,微束颈,溜肩,圆鼓腹,平底。肩腹交界处和腹中部分别饰一组弦纹,肩部一侧置兽首流,对称处塑扁平实心方形短尾,另一侧置对称横向半圆形系。口沿至上腹部用褐色点彩绘八瓣覆莲纹,流和系分别点褐彩,尾部涂抹褐彩,胫部一周9个垫烧痕表明器物是使用锯齿圈状间隔具。灰白胎,青釉呈青绿色,内外壁满施,仅外底中心露胎,釉面开冰裂纹片。外底釉上褐彩竖书“三日十□”四字,研究认为是西晋永安元年某月三日在烧造之前褐色彩书的。是洪州窑青瓷不可多得的具有明确烧造日期的纪年瓷器。

其二,东晋“咸康五年”纪年款识,5见于东晋洪州窑青瓷格盘(图2),直径22厘米,高3厘米。圆形,内底宽平,分隔成内外两圈,内圈圆形,外圈8个梯形格,直壁,大平底。灰黄色胎,青釉泛黄色,内壁满施釉,釉层局部剥落,釉面开细小纹片,外底露胎,中间褐色彩绘楷书“咸康五年”款识,颇有隶书韵味,外底面见明显的线割痕。咸康(335~342)是东晋皇帝晋成帝司马衍的第二个年号,咸康五年为339年。直接在器物上书写年号的洪州窑器物少见,该器是不可多得的洪州窑青瓷纪年标准器。

二、人名款识

两晋洪州窑青瓷器物上刻划或者褐色彩绘的人名款识,有“白武子”“陈”“朱”“年”等铭文款识,分别为使用者、订购者或者作坊主、窑工等生产者的姓氏,多数为生产者。器物类型有四系罐、盏、盘、碗,分为入窑之前褐色书写和烧成之后刻划两种,入窑烧之前褐色书写又可分为胎上和釉面书写,款识分别位于器物内底和外底面,字体有隶书和行楷,反映了两晋时书法艺术和社会流行喜好,对研究洪州窑的生产、销售、使用状况均具有重要价值。

其中西晋人名款1例,为“白武子”,隶书,系竖向刻划在青釉四系罐外底(图3),罐高6.8厘米,口径7厘米,底径5.7厘米。6圆唇,敛口,短领,丰肩,肩置四个横向半环状系,系下二周凹弦纹,扁鼓腹,平底。外底刻隶书“白武子”三字。灰白胎,青黄釉,内壁满施,外壁施釉不及底,釉面开细冰裂纹,部分剥落。系1958年出土于湖北省鄂州市西山西晋墓M2,为烧成之后刻划,极有可能是墓主生前使用的器物,为使用者墓主的姓名。

东晋人名款3例,褐色彩书,分别为“陈”“朱”“年”,应是作坊主、窑工或者订购者的姓氏,多数学者认为是制作者姓氏。款识都是在青瓷烧造之前书写的。根据彩绘程序的不同,分为两类。一类在素胎地上直接彩绘。如1958年出土于湖北省鄂州市西山高爐一区工地M9东晋墓的青瓷盏,7该盏圆唇,侈口,直腹,圆饼足。灰白胎,青黄釉,内壁满、外壁不及底施釉,外底足露胎,褐彩书“陈”款,釉和口沿上褐色点彩,基本剥落无存(图4)。

另一类在青釉釉面上彩绘,有“年、朱”款,极有可能是姓。“年”字款褐色书在东晋青釉平底盘内底(图5),该器1986年出土于江西省南昌市京山东晋墓,8圆唇,敞口,斜弧腹,平底。内底边缘和中心各有一周凹弦纹。灰白胎,青釉,内壁满、外壁不及底施,外壁近底局部可见垂釉现象,釉面开细冰裂纹。“朱”文款识褐色绘在江西南昌妇幼保健院东晋墓所出土的东晋青釉碗外底面。

三、地名款识

有关洪州窑地名款识,见于出土自丰城市石滩镇港塘窑址的支座,为刻划在东汉洪州窑窑具支座上的地名。支座,圆筒状,沿面外折,托面微内凹,腰微束,器腹上部镂刻对称半月形孔,是东汉晚期烧造承托大件器物所用窑具。9支座外腹壁刻划“剑邑”,系烧造之前,趁坯胎没有完全干透时,使用尖锐工具在圆筒形支座外壁上部划刻而成。港塘窑址所在地原为丰城旧县址,《丰城县志·古迹》载“富城旧县(在丰城富城乡富水西)”“即是雷焕获宝剑之所”,所以丰城也称“剑邑”。该地名显示“剑邑”不仅是青釉瓷器生产地,也是丰城的老县址“富城”所在地,该窑具为研究洪州窑与丰城的历史沿革和两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实物依据。

猜你喜欢

考古
考古资讯
这一重大考古发现是否意味着对Fairies所示的神仙不应小觑?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考古简史
三星堆考古解谜
考古发掘类展览策划的观察与思考
“考古”测一测
考古资讯
考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