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在“双减”背景下小学陶笛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实践

2023-05-30雷成靖

关键词:陶笛器乐双师

雷成靖

摘 要:在“双减”政策下,丰富学生的艺术生活成为减轻学生负担的强心针。美育视角下,小学器乐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艺术活动,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本文探讨在小学陶笛教学中如何向学生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陶笛 乐器 传统文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1.044

“双减”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教师应“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丰富服务内容,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学校音乐课作为艺术课程的主要力量,不仅要开足、开齐艺术课程,更要丰富课程内容,满足不同学生对艺术的追求。

当今学生对艺术的追求,不是纯技术性操作与练习,而是通过培养正确的审美理念,从而让学生获得对自身的“美”的追求,获得幸福感。艺术教育应抛开功利化的追求,通过美的艺术陶冶学生情操,帮助其放松精神,从而减轻过重的学习压力,获得身心的愉悦,同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在艺术学习中,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笔者在课堂实践中发现,小学器乐教学不仅能丰富音乐课的课程内容,还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的兴趣,从演唱到演奏,全方位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让学生真正做到热爱音乐、热爱生活, “双减”落地的同时,教学要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小学器乐教学何如得以有效开展,首先需要对学生学习乐器的情况进行分析。

一、器乐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2021年9月,笔者以合肥市小学音乐方玲玲名师工作室省级课题《线上线下融合模式的小学器乐教学》为依托,对合肥市小学1—2及3—6学段的学生掌握乐器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有效数据共有6352个。

1.学生乐器学习情况

从调查结果来看,70%以上的学生,喜欢演奏乐器,而在校外学习演奏乐器的学生数低于总人数的35%,说明大部分学生是没有乐器基础的,乐器学习没有得到普及推广,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学习乐器的重要性,这也是“双减”政策实施的意义,如果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学习乐器丰富课余生活,那么学习的压力也会减轻,艺术素养也能得到提升,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开展乐器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校外学习演奏乐器的学生中,以学习键盘乐器和弦乐器的学生居多。在大众眼中,键盘乐器更容易上手,而弦乐器的普及面也较广,学习管乐的学生很少,说明大多数孩子和家长对管乐器不了解,这就需要学校对学生进行管乐器普及,让他们了解管乐。

在管乐器中,我们选择陶笛作为学校的课堂乐器,因为陶笛有它自身的优点,如简单易学、音色优美、便于携带、音域宽广等。同时,陶笛的种类也有很多,有六孔、八孔、十二孔、三管等,演奏技巧由简单到复杂,音域宽广,可以根据演奏者的需要进行选择,同时,根据声部高低可以选择不同大小的陶笛,十分方便组建陶笛乐队,带学生体验丰富的音响效果。小学低年级入门可以学习最简单的六孔陶笛,中高年级可以选择十二孔陶笛来教学。

从数据调查结果来看,1—3年级是乐器启蒙比较好的時间段,通过对音高音准的训练、手指和气息的练习,在4—6年级一般就能有一定的收获。考虑到陶笛需要手指按孔结合气息吹奏,太小的孩子手指无法完全堵住按孔,气息支撑能力也较弱,有时遇到了长音的吹奏可能就无法胜任,基于以上特点,我们以二、三年级作为学习陶笛的起始阶段。

2.家校支持

学生学习乐器,也需要得到家长的支持,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和家长都很支持学校在音乐课中开设乐器演奏课,这样既可以不占用孩子课外休息时间专门去学乐器,也可以为很多普通家庭节约一笔不小的教育投资。学校作为教学主阵地,在师资力量和专业性上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认可。

1—3年级:

4—6年级:

在做调查之前,我们已经利用课后三点半课程,在学校开设了十二孔陶笛社团课程。在一年的学习中,通过教学,让学生们掌握了陶笛的基本演奏方法和吹奏技巧,学生不仅对陶笛产生了兴趣,还能在学校音乐会、艺术展演等活动中参与表演,提高孩子们艺术素养的同时,更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

二、学习乐器的重要性

教育部最新《艺术课程标准》提出“演奏时进行情感表达和音乐表现、开展音乐创作与展示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增强音乐理解、表现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学习兴趣,发展核心素养,身心健康成长等具有重要作用。”可见,在小学开展器乐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乐器的学习,“可以锻炼演奏者的手、眼、耳等多器官合作的能力,提高思维的多项性,促进智力的开发”。在训练技能的同时,巩固基本乐理知识,提高感受能力,将声音转化为内心听觉,通过演奏乐器的方式表现出来,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表现力。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不能一味枯燥练习技能,而应与课本结合,并充分考虑趣味性,根据歌曲的特点,甚至可以从一两个音入手,在游戏中学习演奏,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让器乐教学变得富有趣味。

三、乐器教学的有效实施方案

但是,乐器教学为什么没有得到有效实施呢?调查显示,50%的教师认为,在全班推进乐器教学,较难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因为人数较多、时间有限,教师无法对每个学生都做出专业的指导。与此同时,大多数音乐教师毕业于师范院校,以钢琴、声乐专业居多,对于其他乐器并不是很熟悉,如果开设乐器课,就需要教师自身先学习并熟悉这件乐器,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让乐器教学在小学得到有效实施,首先,音乐教师需要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1.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音乐教师的基本功除了课堂必备的钢琴、声乐技能,还需要掌握第二乐器,这对于音乐教师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大多数音乐教师毕业于师范院校,在大学里就有第二乐器的课程,但是工作后,由于不经常练习,很容易生疏。第二乐器的学习,不仅提高了教师的音乐素养,对于学生来说也是非常有益的。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安排,适当在教学中加入乐器演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也可以让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教师可以通过学校培训、社团学习、网络平台等方式参与乐器学习,选择第二乐器时,不只局限于旋律乐器,打击乐器也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提升音乐素养、提高课程质量,常见的课堂打击乐器,如非洲鼓、奥尔夫乐器等,在歌曲学习时,加入伴奏,能提高音乐的感知力,高年级学生利用身边材料自制乐器,既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还能提高对声音材料的感知力。

2.乐器教学的技巧

在音乐课堂中,我们可以采用乐器演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歌曲适合用旋律乐器辅助教学,有的歌曲适合用打击乐器辅助教学。如中高年级课本中的双声部歌曲,就可以通过用乐器演奏其中一个声部的方式,不仅能帮助学生建立音高音准的概念,更能让他们感受到双声部演奏的效果,帮助学生克服双声部演唱与演奏的难点。对于低年级课本中的歌曲,有些适合用打击乐器帮助学生提升兴趣,提高参与度,比如《过新年》就适合用锣、鼓等打击乐器参与演奏,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的欢乐气氛,也能让他们理解乐器伴奏对于歌曲情绪的推动作用。2022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新〈课标〉》中提到学生需要“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选择合适的课堂乐器进行简单的伴奏”,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起到发展核心素养的作用。

乐器教学可以围绕课本内容展开,有计划进行教学。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教师赞同围绕音乐课本来选曲教学,这样在每节音乐课上,预留10—15分钟时间进行乐器教学,不仅能对本首歌曲进行巩固,又能丰富教学内容,在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的同时,又能激发自主学习音乐的兴趣,这也是乐器教学需要得到实施和推广的初衷。

3.多维评价的作用

那么,如何考查学生乐器掌握的情况呢?有78%的教师认为可以通过组织班级音乐会,通过人人参与进行多维评价。学生具有差异性,有的学生从小学习乐器,有的学生并没有乐器基础,所以教师应该进行分层教学,设计多维评价方式,即通过纵向与横向进行评价,这样可以更加公平。纵向评价是与自身进行对比,可以从学习的态度、课外练习次数、演奏正确性等方面来评价,横向的评价则是考查这首歌曲之外的音乐素养,如跟伴奏音乐完整演奏歌曲、与他人合作演奏、编创音乐演奏等,多维评价可以满足对不同程度学生的评价,更加全面地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

多维评价可反哺教学,为教师分层教学提供方向。在教学中,除了齐奏、独奏的方式,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参与重奏与合奏,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编创能力,对音乐作品进行多声部创编,让学生感受多声部合奏的魅力。每位学生都可以得到锻炼,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培养创造力,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4.传统文化的渗透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而且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重要标志。我们要建立文化自信,扎根于自己的文化,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传承。在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唱奏民歌、主题音乐会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乐器教学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但是,想让乐器教学在课堂上有成效,還需要教师采用正确的教法,以及学生自主的练习。笔者考虑以上因素,与本校另一位音乐教师共同设计了一节融合乐器教学的双师课,在这一案例中,将小组合作、双师指导等方式用于乐器教学,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也让乐器教学有了显著成效。下面就将这一案例的设计特色进行分析。

1.双师教学

汤敏博士最早提出了“双师教学”的定义:在双师教学中,乡村学校的课堂教学由两位教师共同完成,一位是远端的优秀教师,一位是当地乡村的现场教师,借助互联网,每节课由两位教师配合完成。

基于以上特点,我们进行了新的探索,线上线下的两位教师,同时转为线下教学,且两位教师分工明确、相互辅助、主次分明,我们称为“A+B模式”。整堂课中,两位教师都有各自重要的教学任务,即学唱歌曲的教学由A教师完成,即为“主”,B教师伴奏、示范,即为“辅”,一主一辅,配合默契、主次分明;在器乐的教学时,以B教师讲解为主,A教师则通过示范、小组指导转而为“辅”,这个环节充分发挥了双师的作用,即双师指导下的小组,学习效果能达到最优化,每位教师各自承担几个小组的辅导工作,真正走近学生,发现学生演奏时的问题,及时纠正,关注到每位学生的演奏,让器乐教学这种难于实践操作的问题迎刃而解,让器乐教学变得简单、有趣。通过双师互动,提高了器乐教学的效率。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们探索“双师指导”与“小组合作”模式相结合,没有双师指导下的小组合作,是没有方向的,小组内没有明确的目标,更没有竞争合作的意识,而有了双师指导下的小组,能将乐器演奏得更加准确、专业,同时,指导教师不仅能关注到每个小组、每个组员的学习状态,还能增强小组组员的凝聚力,实现效率最大化,体现出小组合作的真正意义。

2.乐器教学的特色

本节课用陶笛教学,有它特殊的意义。因为《顽皮的杜鹃》这首歌曲中,反复出现的sol mi两个音,正是模仿了杜鹃的叫声,而陶笛的音色最为接近鸟叫声,用陶笛吹奏出杜鹃的叫声,能让孩子们身临其境,体会到大自然就在身边,从而融入歌曲所表现的情境中。

小学乐器教学过程中,方法很重要,枯燥乏味的练习只会消磨掉学生的耐心与自信心,围绕课本展开,让学生对熟悉的歌曲进行演奏,不仅可以巩固课堂教学,还能提升他们进一步探索音乐的兴趣。对于不同音乐基础的学生,因为具有个体差异,教师应该采用分层教学、多维评价的方式,对每位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并给予公平的评价,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乐器的乐趣,乐器教学也就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 崔学荣《音乐微格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

[2] 宋小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及策略探究》,《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年第9期。

(本文系安徽省电教课题《线上线下融合模式的小学生演奏能力提升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立项号:AH2020086)

猜你喜欢

陶笛器乐双师
民族器乐的传统与当代演释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我的陶笛梦
Música china en clave de Ecuador
谈器乐在初中音乐第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途径
关于举办“学院奖全国高等院校器乐比赛”的通知
略谈器乐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以《金孔雀轻轻跳》为例
相约中国长城 放飞陶笛梦想——“第三届亚洲陶笛艺术交流大会”即将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