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路径探析
2023-05-30刘倩倩
刘倩倩
摘 要: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思维、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受到教师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思维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难以渗透到高中历史教学中。因此,部分高中生在历史课堂上只是单纯学习历史知识,而没有汲取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所以,高中历史教师要结合当下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现状,有针对性采取教学措施,将中国传统文化灵活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本文主要结合现有的工作经验,从以教材为基础、以日常生活为依据、以实践活动为依托、以文化读本为纽带、以多媒体技术为支撑、以小组合作为途径、以历史故事为导向、以优秀节目为辅助这八个方面出发,探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路径,希望给其他学者研究提供新的参考视角。
关键词:高中历史 传统文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1.039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我国的文化特征,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软实力。因此需要在各个领域、各个阶段积极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让中国传统文化能够继续发挥活力,得以持续稳定发展。高中历史与其他学科不同,高中历史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学习和探索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涉及古代的经济、政治、艺术,其中蕴含了诸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空间更加广阔。
一、以教材为基础,渗透传统文化
教师要研读教材内容,梳理高中教材的知识框架,找到高中历史教材与中华传统文化之间的契合点,然后从二者的相通之处出发,渗入中国传统文化。比如,在学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借助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变化情况以及民族交融的情形,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各个民族的文化传承。同时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在民族交融过程中,哪些民族保留了独特的民族特色,哪些民族的民族特征逐渐汉化。民族文化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地域辽阔,民族种类较多。并且不同的民族由于受到独特的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在《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这节课中主要讲解的是北方民族的内迁以及北方民族的制度变化。那么在教师讲课过程中可以将南方的民族文化也融入课程之中,通过为学生讲解南方文化和北方文化的相关知识,能够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理解,并真正认识到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同时,在后续的学习和发展过程中,让学生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尊重每一个民族的民族特征和民族文化。纵观整个高中阶段的历史教材,古代史部分与中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并且内容丰富。其中不仅包含艺术文化,还包含制度文化、民族文化、科学文化、科举文化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立足于高中历史教材,为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知识。
二、以日常生活为依据,渗透传统文化
高中历史教材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因此,教师可以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切入点,将传统文化与教学内容相联系。首先,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强与学生的日常沟通,了解学生的生活,然后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依据,将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引入到课堂之中。比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和《西方的文官制度》时,其中涉及科举选拔制度,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对比中西方的官员选拔和管理制度,然后再重点讲述科举制度部分,让学生了解古人是如何上学的,古人是如何考试的。以及中国的教学制度是如何发展的。通过让学生学习我国的教育文化,能够让学生了解古人学习的不易,同时能够更加珍惜现有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其次,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历史的喜爱程度较高,课外阅读也主要以历史为主,甚至部分学生还参与过历史研讨兴趣小组,因此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敏感度相对较高。所以在讲课过程中教师也要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去讲解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比如,在学习《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时,就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所生活的环境,然后從村落的布局演变、规模变化、基础设施变动等角度出发,分享村落的变迁过程,以及村落是如何演变为城市的。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多与家中的老人沟通交流,了解村落中独特的文化。
三、以实践活动为依托,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实践的结晶,所以教师也要让学生从实践出发,在劳动过程中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首先,在开展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高中历史的教学内容给学生安排实践的主题。教师在选择历史实践主题时,既要通俗易懂,也要便于实践,避免让学生对历史传统文化教学活动产生抵触心理。同时,在确定主题之后,教师要明确实践的内容。其次,在实践活动完成之后,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身的实践内容。比如,在学习《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文化博物馆,通过文物直观了解古代绚烂的文化生活。在实践结束之后,教师要让学生结合实践活动,描述自己的文化之旅,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部分学生就对唐朝的唐三彩感兴趣,就撰写了一篇《假如我回到唐朝》的文章,描述自己与唐三彩的故事。还有部分学生对字画感兴趣,甚至还去临摹了《兰亭集序》。通过此类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文化是不断传承的,即使是在当代,文化也是与现代社会紧密连接的。最后,教师在开展实践的过程中,要坚持全面适度原则,实践活动既要包含丰富的历史知识,还要避免实践难度过强;既要让学生能够从实践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要从生活着眼,发现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四、以文化读本为纽带,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历史教材内容是有限的,但是传统文化内容是无止境的。所以如果单纯依靠历史课本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学生很难全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文化读本,帮助学生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出发,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比如,在学习《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这节课时,这节课主要是讲解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明清时期,我国德治与法治的发展情况。所以在此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法治文化和德治文化。教材中所涉及的德治和法治的演变相对有限,那么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推荐《左传》《中国通史》《中国法制史》等课外读物,让学生能够重新认识德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其次,部分学生的阅读需求不同,所青睐的课外读本也有所差异。部分学生对于理论性的历史材料兴趣相对较低,所以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推荐《明朝那些事儿》《清朝其实很有趣》等课外读物,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学习明清时期的德治与法治相关内容。最后,教师也要做好课外读物的筛选工作。同时,《中国通史》《左传》《中国法制史》所涉及的内容较多,但是高中生的学习时间有限,所以教师在给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时,可以先自行阅读,然后摘取与教材相关或者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部分,在课堂上进行展示,给学生减轻阅读压力。
五、以多媒体技术为支撑,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营造文化情景。比如,在学习《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时,教师会结合章节内容给学生讲解我国的运动文化。教师可以讲解我国传统的运动蹴鞠。但是大部分学生对于蹴鞠并不了解,虽然教师也讲解了蹴鞠的规则以及蹴鞠的演变历程,但是由于蹴鞠这项运动距离学生的日常生活较为遥远,所以在讲解过程中,学生仍然有诸多不理解的地方。此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截取影视片段等方式,将蹴鞠的过程、蹴鞠的规则以视频的方式直观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运动蹴鞠的魅力。其次,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延伸传统文化的学习知识。课堂上的时间相对有限。因此教师只能结合章节内容给学生渗透部分传统文化因素。但是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单纯依靠课堂时间是不够的。对于部分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利用这多媒体技术进行学习或者教师将相应的文化整理成课件或视频下发给学生,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最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传统文化知识的对比学习。比如,在学习《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将古代文化的迁徙因素以及区域文化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将现代人类的流动和现代文化的形成进行对比。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进行综合对比分析,能让学生明确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形成原因有哪些不同,并且能够站在古代社會环境,政治环境的基础上去认识传统文化。
六、以小组合作为途径,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每个学生所了解的传统文化知识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也有所差异。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传统文化教学工作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自己去挖掘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实现知识共享,让学生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去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首先,教师要给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5人左右即可,每个小组成员要担任不同的角色。比如,部分学生负责挖掘传统文化的主题、部分学生负责收集材料,还有部分学生负责材料整理和课堂演讲。其次,教师要引导小组合作,避免在小组成员讨论过程中偏离主题,导致小组合作缺乏相关的成效。最后,教师要设置某一个主题,然后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自行探索、挖掘该主题中都包含哪些传统文化因素。比如,在学习《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时,教师就可以以“货币”为主题,让学生对货币文化进行探索。在探索过程中,学生能够结合之前历史教材中的学习内容,对贝壳、金银、刀币、纸币、铜钱等各类钱币进行介绍。并分析各类钱币的优势和劣势。
七、以历史故事为导向,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在高中历史学习过程中会涉及诸多的历史故事,而我国传统文化在流传过程中也衍生出很多风云人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历史故事,让学生从历史故事中挖掘中国的传统文化。通过历史故事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以下优势。第一,历史故事情节丰富,学生在学习和阅读历史故事的过程中,抵触心理相对较小。第二,历史故事不仅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并且每个历史故事都有突出的风云人物,而且每个风云人物可以和当代的政治背景、文化背景、经济背景等诸多因素关联在一起,所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能够掌握多重历史知识。第三,部分历史故事学生有所了解和接触。所以学生阅读起来难度也相对较小。比如,岳飞的故事、文天祥的故事、李清照的故事,学生耳熟能详。因此,教师也可以从这部分经典的历史故事中,汲取相应的传统文化知识,帮助学生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在学习《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渗透我国的外交文化,可以让学生阅读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故事。
八、以优秀节目为辅助,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一直是国家和社会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所以在国内出现了诸多的传统文化节目,并且很多传统文化节目都是中英结合的展示方式。因此,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传统文化节目将传统文化知识渗入到高中历史课堂之中。首先,教师可以了解当下我国关于传统文化的优秀节目有哪些,并且每个传统文化节目的侧重点有何差异。然后再结合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学习内容,对文化知识进行有效融入。比如《我在故宫修文物》《上新了故宫》可以让学生从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让学生从文物身上探究中国传统文化。《舌尖上的中国》《中餐厅》则展现我国的饮食文化。《中国诗词大会》是以宣传我国古诗词文化为基础的一档文化节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不同的文化节目类型,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为学生渗透传统文化。其次,现阶段学生也可以从手机、多媒体等网络平台上获取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观看传统文化的相关节目。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也可以多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推荐相应的传统文化节目。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节目为主题,让学生主动分享自己所学习到的传统文化知识。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渗入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文化传承意识。同时也让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自觉承担起弘扬和宣传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但是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古代、近代、当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学习为重点,所以在渗入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坚持适度原则,避免将高中历史课堂转变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课堂。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紧密的贴合历史教材,多与其他教师进行沟通。然后从教学方式、教学安排、学生需求这三个方面出发,创新教学模式,将中华传统文化灵活渗入到高中历史课堂之中。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想法,明确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需求和喜爱程度,然后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提高传统文化融入成效。
参考文献:
[1] 廖廷文《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德育渗透的路径分析》,《文化产业》2021年第2期。
[2] 范振平《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德育渗透的路径》,《中学生作文指导》2021年第18期。
[3] 任佰玲《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