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2023-05-30张忠

关键词:信息技术传统数学

张忠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更加广泛,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挥其最大作用,能使教育教学不断取得进步。我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底蕴,需要进行传承与发扬,利用信息技术将课堂教学与传统文化底蕴结合,丰富小学数学教学的方式,能够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在进行教学方式创新的同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自身状况出发,利用多种优化教学手段,发挥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的优势,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与核心素养,为小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发展与进步做出突出贡献。

关键词:信息化 小学数学 传统文化 渗透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1.016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将信息技术引进到教育教学中,成为教师开展多元化教学的基础。在信息社会,充分利用其特性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成为提升我国教育效率的有效策略。我国传统文化是历史长河中的宝藏。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教育领域提倡的积极举措,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还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本文以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为研究目的,在拓展小学数学教学空间的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在剖析小学生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的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待将信息化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在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教育本身处属于文化的范畴。教育家顾明远教授曾表明,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不仅存在一定的矛盾,又可以彼此完善,教育现代化继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出两个标准:其一为民族性;其二为时代性,秉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核心理念,创建一个与现代社会特点相一致的民族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可以加深小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知。就数学学科而言,我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很多优秀的数学家留下了大量的优秀数学文化,这些数学文化为数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揭示出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真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使学生对我国数学历史知识进行深度剖析,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另一方面,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使教师的教学方式更加多元化,利用传统文化,对数学教材进行深层次了解,并进行数学知识的渗透,实现数学教师教学理念的创新,使其与我国不断进步的教育政策相契合。

二、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势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可以改变数学传统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科是比较抽象的存在,因此,随着年龄的增加,会出现各种学习问题,数学教师要针对这一现象,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以形象、具体的方式进行呈现,使学生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更容易接受数学知识,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與满足,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对小学数学知识进行整合,提升小学生的创造力与主动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在学习中要不断提升自我学习的意识,增强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出现的问题

1.教师缺乏对教学理念的正确认识

从教学角度来说,在应用信息技术时,小学数学教师并没有形成全面的教学理念。在进行教学时,主要依靠照本宣科进行知识传授,并没有将教学的重点进行深入剖析,没有根据学生的个体需求,进行教学方式的调整,导致整个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渗透不足,数学教学最终结果与预想的教学效果不匹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虽然很多教师明确了自己的教学目的,但缺乏对教学方式的正确认知,因此,很难找到合理的解决策略。

2.教学目标模糊

一些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育中,并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虽然在教学中运用了信息化教学技术,但没有进行多元化发展。因此,很难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进行传统文化渗入时,也是照本宣科,并没有灵活运用,导致学生无论从学习兴趣还是思维能力方面,都缺乏相对应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点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在保障数学教学顺利进行的同时,提升教学的质量。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并不注重教学目标的设定,只是按照教材按部就班推进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点了解得并不全面,教学中出现重方法、轻目标现象。由于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个性化差异,但教师并没有重视这一问题,缺乏与学生实际情况结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导致教学整体目标模糊化。

3.教学过程没有以学生为主体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发挥新课改教育政策的优势,依旧沿袭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意识到学生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从教师角度来看,其是知识的传播者,容易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导致教育传播的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状况严重脱离,在教学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灵魂人物,需要教师充分重视,并结合实际状况开展教学,因此,脱离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开展,既吸引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升不了教学质量,导致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存在严重滞后现象。

四、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1.树立人文素养教育的理念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想树立良好的传统文化渗透观念,需要在实际课程中,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充分利用教学目标的指引,将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内容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合理融合。小学数学教师要从思想上摆脱传统学分制教学的理念,不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判的唯一标准,重视对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的传承。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对思想的熏陶,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为小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对于教学来说,实践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需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求进行学生具体学习状况的调查与研究,并进行针对性的课前备课。

在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教师通过对学生与教学内容的确定,针对性提出问题,并以提出的问题为依据引进教学内容,在巩固之前学习的知识内容的基础上,开展新内容学习。在进行问题设置的过程中,教师要严格遵从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教学为重点,设置相应的问题。教师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不但要了解数学教材的教学内容,还要对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深入剖析,两者相结合分析教材中的重难点,并制定相应的解决与认知措施,使小学生在教学开展中,能够深入了解教材所学知识。在课堂学习中,小学教师要时刻观察学生的神情变化,尤其在讲解教材中的重难点时,一旦学生出现捉摸不定的状况,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学技能与教学经验,使学生能够对重难点问题进行及时掌握,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肯定,促进学生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全面掌握。

2.利用信息化的方式整合传统文化资源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课程教材的作用,根据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整合,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具体、丰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结合我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历史人物与故事的再现,通过引导性故事的讲解,将学生的思维带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借助历史故事,使学生能够在教学开展中集中精力,并愿意参与到教学中来。例如,在学习“圆周率”时,单一的讲解方式与公式套用,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造成课堂效率的低下。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方式,搜寻关于祖冲之与“圆周率”等相关的历史故事与经典,以动画与视频的方式,使教师的讲解更为生动,同时,由于学生对各种动画存在偏爱,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在进行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技术与传统文化资源,对所学知识进行升华,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体会古代数学家的精神,使其得到学习素质的培养,为小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目标奠定基础。

3.利用信息化的方式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教师将信息化技术与传统文化进行科学整合,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使学生学习变得积极主动。在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但会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还会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学者与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既有利于数学教学的开展,又能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素养,一举两得。例如,在进行小学加减法的学习时,教师会使用多种形式进行讲解,其中珠算就是一种典型的方法,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引领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民在珠算发明与改良中的重大举措,并介绍实际的应用例子,使学生了解珠算的源远流长,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树立爱国主义信念。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学生既能体会到信息技术的奥妙,又将传统文化进行了立体展示,使其从视觉感官到心理都能得到满足,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讲解变得生动形象,使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4.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

教师要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在营造课堂学习氛围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由于课堂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因此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成为评判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内容。课堂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表现自我,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在传统的课堂学习中,教师为了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一般都会利用提问的方式,希望在学生回答問题时,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但这种简单的问答方法,很难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不能成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方法。在传统问答方式的基础上,小学数学教师进行了创新与深化,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理念,在进行相关信息搜集的同时,将班级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在分组讨论之后,进行组间辩论,使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被突出,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在辩论与探讨的同时,丰富自己的数学知识。

5.加强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很多数学理论源于我国传统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生活经验。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工具,还原传统文化的来源,使历史重现,使数学知识变得生动,让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例如,在“轴对称”学习中,教师在讲解轴对称时,可以引入我国传统文化“剪纸”,使学生了解轴对称原理。由于单一的讲解缺乏生动性,很难使学生全面了解知识,因此,需要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讲解我国剪纸艺术,使学生在学习课堂知识的同时,得到更深层次的拓展。

6.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全球化的到来,我国在多个领域中都全面应用了信息技术,教学领域也不例外,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是一种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手段,成为激发学生兴趣的新型教学方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不但要提升我国优秀传统知识的使用率,还要强化对信息技术的利用,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在课前预习导入、课中教学开展、课后作业巩固等多方面,进行灵活运用,丰富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学中,由于数学的学习千变万化,因此在解题过程中,学生会出现退缩心理,降低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此时,多媒体教学工具能够调动学生的多个感官,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使数学难题迎刃而解,从根本上解决数学问题。

总之,现代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不但需要根据教材的要求,进行教学目标设定与工作的开展,还需要进行深度渗透,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作用,进行数学传统文化的渗透,使课堂教学与我国传统优秀学习理念与精神相结合,在探索数学知识魅力的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是著名的礼仪之邦,因此,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但会提升课堂学习的效率,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产生积极向上的精神与理念,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将两者进行完美融合,是现代教育最理想的教学方式,值得各科教师推广与利用。

参考文献:

[1] 尹盈欢、石娟《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爱国教育元素分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年第6期。

[2] 刘平义《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家长》2021年第29期。

[3] 李欣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实践——以“十二时辰与现代时间”为例》,《教育实践与研究》2021年第10期。

[4] 孙超桉《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21年硕士论文。

[5] 江萍《让传统文化滋养数学课堂——浅议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小学教学研究》2019年第1期。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传统数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