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策略

2023-05-30沈永霞

关键词:古诗小学生传统

沈永霞

摘 要:我国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有着许多值得发扬的优秀品德,国家十分重视弘扬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育是帮助学生知礼数、建立正确“三观”的重要学科之一。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还不足,因此教师一定要将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进行适当融合,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才能形成民族自豪感,也能够为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打下坚实基础,让学生成为负责任、有担当的接班人。

关键词: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1.007

语文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极其重要的一门学科,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与人交流,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的内在含义,帮助学生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意识到自身学科的重要意义。我国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将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积极向学生教学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明白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还能深刻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对以后的学习与生活都有极大的帮助与促进作用。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的是以我国五千年的优秀历史作为基础与主要教学内容而开展的文化教育活动。我国历史底蕴浓厚,蕴含许多优秀的行为准则等等,这些都是培养现代学生高尚品德与责任感的教学材料,因此通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帮助学生建立正确“三观”,同时还能让学生养成学习的好习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是对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与创新,但是由于适合小学生学习的传统文化范围与维度有限,从而导致部分学校很少增加传统文化教育的课时,丰富教学内容,甚至部分教师也很少主动将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进行融合,没有真正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

二、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1.提高学生自我修养,培养学生坚定信念

小学生的年纪尚小,对于事物的理解能力较弱,因此学生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这是坏事亦是好事。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优秀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自我修養,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年纪尚小这一特点,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课堂教学重点与核心。让学生明白提高自我修养、建立正确“三观”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教学是一种基础却又十分重要的课堂形式,它够帮助学生建立高尚的人格以及坚定的理想信念,能够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开展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理想信念,我国历史上有许多优秀的名人事迹,教师通过向学生讲述这些名人事迹可以帮助其建立远大的理想信念以及民族使命和责任感,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

2.陶冶学生情操,促使学生积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目前有许多家长溺爱孩子,这让孩子在感受家庭温暖的同时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不懂得体量以及关心他人。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传统文化,让学生明白理解他人,关心他人是一种高尚的美德与情操,一定要避免与人争吵甚至发生打架斗殴。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如前文所说,不同家长的教育水平有所不同,较容易忽视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不仅如此,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层面也存在或多或少的忽视情况,这些都会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忽视。但是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我国有着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历史。因此,作为未来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学习与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使命也是必须执行的“任务”。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将传统文化融于课堂教学中,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才能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与传承。

3.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实现中国梦、传承中国精神的重要方式之一。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群体之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认识到自身责任,将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课堂进行巧妙融合,培养高素质人才。

三、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1.外来文化冲击导致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偏低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与其他国家的交往更加频繁,这促进了我国居民更全面地了解世界文化,但与此同时外来文化也在不断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地位,首先在饮食上,目前肯德基、麦当劳等食物已经成为中国小学生的最爱;其次就是游戏,小学生年纪尚小,对于外界事物的好奇心很大,但是目前流行的植物大战僵尸、坦克世界等游戏并不是中国本土所开发。这些情况都说明外来文化已经“侵染”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这样就会导致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偏低,并不能培养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爱好。

虽然我国目前已经极其重视在学生的学习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但是部分学校以及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大打折扣,并没有形成很好的教学效果,主要还是因为部分学校与教师没有意识到弘扬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导致浪费了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影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认知。

2.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相较幼儿园来说增加许多,因此要想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加深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就需要学校自身意识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实际上部分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与形式缺乏创新、过于单一,只是让学生简单进行名著朗诵或者是古诗阅读,对于传统节日或者是国乐等民俗文化的教育却很少,这样让学生只是简单了解了古代文化的“皮毛”,并不利于学生养成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意识;其次,学校对于传统文化的课程安排缺少系统性以及整体性,学校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缺少整体性规划,只是简单以为传统文化教育只需要对古诗词有所理解即可,却忽视将传统文化与音乐、体育等课程进行适当融合;最后,部分学校的教学技术有缺陷,主要可以表现为缺乏从事传统文化教育的专业教师,师资力量不足,更多的是将语文教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者,这样就会阻碍中国传统文化的进步,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于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3.教师教学的缺失

从教师的角度来讨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可以从两方面进行:首先是教师的教育模式问题。教师在教导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总是将死记硬背作为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没有考虑到传统文化教育的特殊性,这样就会使教育模式过于单一,长此以往并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对传统文化学习产生厌恶情绪;不仅如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感受、缺乏示范朗诵,我国进行新课改之后就倡导教师将课堂归还给学生,但是部分语文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仍然会忽视学生的主观感受,更多是从自身角度出发进行课堂教学,这样就会让学生被动进行知识学习,并不能对传统文化知识产生深刻印象,且小学传统文化教学主要就是通过朗诵,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有时教师为了赶课程进度,会忽视诵读示范的重要性,最终导致学生只是简单理解传统文化,不能对其产生更深刻的认知与见解。

其次就是从教师自身的角度出发。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就是他们学习的标杆,因此教师一定要意识到自身行为的引导作用;教师首先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带动班级学生重视传统文化学习,但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却没有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真正意义,只是简单进行一些知识点讲解,并不重视延伸以及拓展知识。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但是部分教师为了减少工作压力会忽视对教学方式的创新,一味采取“填鸭式”教学方式,最终让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失去兴趣。

4.学生自身问题

如前文所说,小学生的年纪小,对于新鲜事物的兴趣较大,对于晦涩难懂的传统文化知识没有学习的欲望,因此不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学生自身对传统文化没有学习兴趣就会导致教师的教学难以开展,再加上目前各种电子产品出现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小学生的自控能力本就不强,学生将业余时间花在玩游戏上,这样就更会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失去兴趣,这个问题学生自身需要改变,更需要教师、学校、家长以及社会之间的相互配合,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

四、小学语文课堂弘扬传统文化的策略

1.在识字教学中引领学生感受传统文化

小学教育前期就是要培养学生识字看图的能力。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识字教学开始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教师要意识到不仅仅要培养学生认识汉字,还要让学生深刻理解每一个汉字所代表的含义,这样才能让学生从小就意识到汉字的魅力,更加积极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如教师在教导“一”这一汉字時,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其含义,还要让其明白“一”与“二”“三”等字的关联;如教师在教导左右结构汉字“好”时,为了学生理解其意思,教师就可以将其拆分为“女”与“子”,其含义就可以理解为有女有子就是好,对其进行延伸,目的就是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

2.重视古诗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就是古诗词,能够被选进小学课本的古诗词更是经典代,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古诗词的教学,这样也能加深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首先,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词朗诵,通过抑扬顿挫的阅读形式可以更加清晰地感受作者在作诗时的感受,更好地体会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这样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含义,增强学生写作以及理解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构建情境的形式来帮助学生学习古诗词,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德,为今后的学习以及生活打下坚实基础。其次,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对于那些一词多义的古诗来说,想要更进一步了解其内在含义就相对困难,也正是因为如此,许多小学生失去了对古诗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师就要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导《咏柳》这首诗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春游或者是观看柳树,这样就能让学生切实感受柳树的美感,加深学生对古诗的印象。最后教师要重视古诗所表达的深层次含义,这样才能最大化利用古诗、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如教师在教导《观沧海》一诗时,如果仅仅是让学生理解诗词的字面含义,让学生感受到大海壮阔,就不能充分发挥这首诗的教育作用,那么教师就可以将其与抱负联系在一起,这样就能更好地发挥出古诗所表达的昂扬向上的精神,不仅能够充分体现古诗的内在含义还能潜移默化培养学生勇往直前的精神。

3.引导学生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对于小学生来说除了要掌握基本的识字断句知识之外还要进行适当的作文写作,这样才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为了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师就可以将其与作文写作联系在一起,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学生学历以及知识理解能力的提升,就会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知,用较高的审美能力去面对生活,教师要鼓励学生用写作的方式去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乐观向上且真实的自己。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实力去鼓励学生通过古诗去表达对祖国的热爱,让学生用古诗的形式来表现自己,这样学生不仅能够通过古诗来抒发情感还能深刻理解古诗的内涵,从而培养对古诗的学习兴趣。

4.在体验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加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了培养小学会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师就可以从实践出发,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感受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教师可以利用知识竞赛的活动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如教师在教导爱国诗词之后就可以举行竞赛,学生要背诵出表达爱国情怀的古诗,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程度还能培养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关系,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还可以鼓励小学生发挥自身想象力,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适当改编,提升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教师还可以根据年级的不同设计不同难度的成语体验活动,如让学生说出代表愤怒、乐观等不同含义的成语,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教师还要注重向学生宣传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日,如春节、端午节等等,让学生在感受节日氛围的同时还要明白节日背后所代表的含义,学生对节日总是充满兴趣,那么教师就可以借助这种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来加深学生对话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要想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意识到自身学科的重要价值,不断优化教学方式,从学生的兴趣以及心理等角度出发来制定最佳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张丹《弘扬传统文化  使语文课堂绽放光彩——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新课程》2022年第17期。

[2] 杜丽英《传统文化走进小学语文课堂——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试题与研究》2021年第26期。

[3] 张鹏军《弘扬传统文化  诵读经典诗词——谈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的策略》,《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1年第3期。

[4] 吴婧《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太原科技大学2020年硕士论文。

[5] 李永梅《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引入与教育方式创新》,《名师在线》2020年第14期。

猜你喜欢

古诗小学生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老传统当传承
品读古诗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