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探究

2023-05-30赵静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传统

赵静

摘 要:写作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课程的关键组成部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认识到作文教学的重要作用,并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本篇文章简要介绍了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措施,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写作 优秀传统文化 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1.006

在新课程背景下,素质教育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但要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成绩,还需要将增强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重点。语言表达能力是小学生必须要具备的素养,需要教师主动引导小学生进行训练。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重视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并考虑到小学生的现实情况,选择最为适宜的教学方式,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展现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价值。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能够对语言教学效果产生较为直观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很可能会被传统文化所约束,导致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式过于单一,难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小学生仅仅能够背诵优美的词句,却无法深入分析这些句子的含义,这就导致小学生难以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

2.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较少

语言学习并不是短期就能够结束的,需要长期积累相关知识,尤其是提高写作能力,需要掌握较多词汇和语法。但是,在开展小学写作教学时,大部分教师并不重视小学生的知识储备,只是将知识灌输给小学生。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小学生很难了解到语文相关知识,在进行写作时难以运用适宜的词汇表现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就导致小学生对于写作缺乏兴趣。

3.写作方式固定

根据我国现实情况,当前小学生写作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就是作文过于表面化、形式化,这主要是因为小学生并不重视写作,在开展写作训练时,比较随意,并不具备真情实感。并且,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并没有要求小学生将写作和现实生活相关联,很可能会导致其写文章时生搬硬套。

4.不重视思维模式创新

想象力在小学生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小学生能否提高作文质量。但是,在开展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时,教师的思维模式较为固定,仅将培养小学生的语言知识作为重点,并没有意识到培养小学生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小学生在课余时间也并没有阅读文学作品,这就导致小学生的写作思维过于僵化,仍旧照搬传统模式,难以保障写作质量。

5.存在着过度模仿的情况

写作素材的积累主要是源自学生对于文章的阅读以及现实生活经历。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社会阅历不足,缺乏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很可能会照搬优秀作文模板。之所以会出现这一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很可能会要求学生模仿优秀作文形式,这会导致学生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这不但无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思维,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时,要将消除学生的思维定式作为关键,对于学生予以充分尊重,使学生主动进行发言。

6.要求较高

小学生在开展语文写作时,由于其表达能力和叙述能力存在问题,在开展小学语文写作时很可能会出現病句或者是错别字。面对这一情况,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小学生充满包容,以乐观的心态对小学生进行引导,使小学生能够主动改正自身错误,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除此之外,在开展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时,如果所制定的标准过高,很可能会导致小学生对于写作失去自信,不愿意主动进行写作。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将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和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非常关键的,能够有效改善当前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高语文写作教学质量,提高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相关人员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进行工作:

1.提高小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要提高小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小学生主动参与到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之中。当前,小学生尚未对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正确认识,也就是说,学生并不了解优秀传统文化,这就要求教师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立足点,加深小学生的印象,使小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正确认识,主动参与到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之中。

比如说,在对传统文化课文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寻找相关动画片,并进行播放,运用较为新奇的教学手段,可以使小学生更加专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比如说,在对于《盘古开天地》进行讲解时,可以运用多媒体等手段对于图片进行解读,使小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形成较为直观的认识,提高学习热情。小学生在对这一内容充满热情以后,就能够加深印象,在写作中合理运用知识,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写作中得到体现。当前,新课标对小学低段学生的写作要求并不高,只需要对故事进行描述。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需要讲解和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加深小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的印象,在写作时运用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达成弘扬优秀传统和提高写作能力的目标。

2.增强阅读能力

想要提高写作质量,就必须要进行阅读,只有当小学生的知识储备到达一定程度之后,才能够保障写作的质量。小学生最为突出的问题就在于不重视阅读,这不但是小学生的问题,也是教师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要对小学生的阅读进行充分关注,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小学生后续的阅读和写作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学生想要增强阅读能力,就需要阅读适宜的图书,并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和写作之间的联系,选择出可以反映优秀传统文化的书籍。当前,在市场中具有较多和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其中插入了一些彩色卡通图片,较为符合小学生的阅读需求。阅读能够在轻松的条件下开展,但是不能缺乏规范。因此,教师应该开设专门的阅读课程,并抽出一定时间要求小学生开展阅读。小学生在尚未阅读之前,教师需要告知小学生阅读技巧,使小学生能够正确进行阅读,而不仅仅是粗略进行阅读。在结束阅读以后,教师要能够组织小学生进行随笔写作,提高对于书籍内容的认识,引导小学生进行思考,从而使阅读展现出应有的价值。

3.积累词句

写作需要积累知识,所积累的知识越多,写出的内容也就越丰富,具有吸引力。因此,要加强文章和语句的结合,主动积累相关知识。积累是阅读的主要目标,知识的储备量可以影响写作质量,所以必须要重视知识积累。在开展知识积累时,需要教师展现出自身的引导作用,组织小学生进行学习。比如说,在播放和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动画时,教师可以要求小学生记一些经典台词,并对于其中包含的内容进行讲解。这需要小学生准备好积累本,按照要求对于语句进行积累,并通过翻阅积累本,进行二次或者是多次复习,获得更加新奇的感悟。即使是同一语句,在不同时期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小学生可以留出空间描写自己的理解,并对不同时期的理解进行对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小学生对于阅读的重视程度。

4.将历史和现实相关联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时,如果仅使用典故作为写作方式,很可能将历史呈现作为唯一观念,而忽略和现实的联系,导致小学生出现思维偏差。作文教学中要融入传统文化,特别是运用优秀传统文化,使小学生能够对于作文形成正确的看法和观点,更新自身认识,在新旧结合的过程中,具备全新观念。因此,教师要鼓励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运用所积累的词句,实现历史和个人的联系,推动小学生写作的个性化发展。比如说,在开展写作教学时,需要考虑到历史和人生,合理运用名人名言,对于作文进行优化,使作文可以让人眼前一亮。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传统文化和个人素养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小学生在写作中融入传统文化,表现出自身的看法和观点,对于社会和生活形成一定认识。

5.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

在开展作文写作时,要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增强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仍然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可能会降低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小学生对于写作教学缺乏积极性。因此,教师应该循序渐进,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并借助传统文化,增强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第一,小学生应该借助小组合作这一手段,改善语言问题,并通过自主分析和解读,使小学生了解到古人的看法和观点,并将这些典故运用到作文内,使文章具备文化底蕴,小学生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自身文化素养。第二,要鼓励小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进行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难度较低,但是无论是表达的内容还是方式,都具有浓烈的民族情感。最后,在作文教学中对于传统文化的使用,不应该仅被期中、期末考试所影响,还需要做好字词分析、句子翻译等,尽可能从文化角度对于文章进行解读。比如说,《两小儿辩日》可以使小学生对于文言文形成一定认识,并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形成辩证思维。教师可以鼓励小学生对于古人的思维进行现代化展示,这不但可以使小学生的作文更具深度,还能够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6.将传统文化融入写作中

实践在作文教学中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是小学生学习中的重点环节。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实践中,需要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写作的角度来进行分析,重点还是要使小学生具有进行表达的能力。在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教师可以设置和文化相关的题目,使小学生主动对文化进行探索,并借助所学的知识完成写作目标。除了课堂活动之外,大部分实践教学都需要在课外开展。比如说,在端午节中,可以使用多媒体,使小学生观看一些和端午节相关的节目,并挑选出其中具有趣味性的内容和父母进行探讨。一般情况下,开展实践活动的载体是手抄报,可以使小学生自由对题目进行选择,介绍端午节的来历以及其中包含的优秀文化精神,使小学生对于民俗文化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小学生带着任务开展学习和实践时,要表达对于学习活动的感想,对于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7.为小学生提供仿写的机会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人员也需要考虑到这一内容,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写作之中。需要注意的是,写作是输出,阅读是输入,两者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抓住这一机遇,小学语文教师在对文章进行讲解时,可以以文章作为立足点,要求小学生开展仿写,这能够在提高小学生阅读深度的同时,增强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化修养。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小学语文中大多数文章中都包含着传统文化,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教材,在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从而为小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支持,增强小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

8.进行主题交流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写作教学中,可以将传统文化作为写作主题,使小学生根据主题开展写作,并鼓励小学生进行沟通。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较为薄弱、缺乏理解能力,如果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遭受挫折,很可能形成自我放弃的想法,缺乏自我认可。还有部分小学生,并没有正确进行自我定位,如果取得成绩,很可能会过度骄傲,这不利于小学生后续发展。在这一情况下,教师可以对于谦虚、自强不息等传统美德进行讲解,鼓励小学生开展写作。教师可以对小学生的表现进行描述,并提供主题,要求小学生进行写作,这能够为小学生的自省提供支持,使小学生的写作更具内涵。

9.分层次开展写作训练

分层次的写作训练需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特征,这要求教师对于学生形成系统、全面的认识,有针对性地将写作教学和传统文化知识相融合,充分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從而确保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可以推动学生的健康、长远发展。比如说,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可以对传统文化图片进行展示,并对难易程度进行划分,要求学生从不同层次出发了解到图片的核心所在,将传统文化作为主题开展写作。在后续写作批改时,教师应该充分尊重不同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看法,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根据上文进行分析,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可以丰富语文教学,需要语文教育工作人员主动的进行探究,运用多种不同方式,完善教学手段。作文作为综合性和创造性较强的语言活动,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小学生对于文化形成正确认识,提高其文化知识储备,为小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于丽《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策略探究》,喀什大学2021年硕士论文。

[2] 杨卓《基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小学低段识字教学探究与实践》,辽宁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论文。

[3] 潘昕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集美大学2020年硕士论文。

[4] 张卉《小学语文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式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合肥师范学院2018年硕士论文。

[5] 靳志奇《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新课程》2022年第3期。

[6] 周子怡《小学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微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杭州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论文。

[7] 高文艳《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内容及其教学研究》,山西大学2021年硕士论文。

[8] 陈娇莉《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国学教育》,《小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年第3期。

[9] 吴婧《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太原科技大学2020年硕士论文。

[10] 李永梅《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引入与教育方式创新》,《名师在线》2020年第14期。

猜你喜欢

小学生作文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