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生活视域下的幼儿园科学教育实践与思考
2023-05-30王燕娇
王燕娇
摘要:幼儿科学教育是幼儿接触科学的重要途径。幼儿教师作为幼儿科学教育的组织者、引导者,要合理开展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以引导幼儿充分感受科学的奇妙,有效提升科学素养,实现全面健康发展。文章从找准课程起点、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兴趣,搭建问题支架、提高幼儿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反复试验、强化幼儿科学品质意识,重视感知体验、帮助幼儿树立科学精神,结合幼儿生活、积极进行科学活动反思等方面对快乐生活视域下的幼儿园科学教育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幼儿教育;科学活动;快乐生活;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10-0093-04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立项课题“快乐生活视域下的幼儿园科学教育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XQ21-073)的研究成果之一
幼儿园科学教育是幼儿初步接触科学的一种学习活动,是很多幼儿园开展的特色园本课程,以服务于幼儿为宗旨,以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探究兴趣、培养幼儿的科学精神为目标。在幼儿科学活动中,幼儿教师要做好幼儿的领路人,充分发挥好自身的教学引导者作用,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幼儿主动探索科学知识,鼓励幼儿多思考、多提问,以此帮助幼儿初步树立科学观念,提高思维能力,学会交流与分享。本文以“中班幼儿自主打包、搬运被子”科学活动为例,对快乐生活视域下的幼儿园科学教育实践进行探究,以期给相关研究带来参考。
一、找准课程起点,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兴趣
1.幼儿科学活动的开展要求
生活即教育,幼儿教育不能只局限在幼儿教学中,而要贯穿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幼儿科学教育也不例外,幼儿教师必须立足幼儿的实际生活,积极探寻课程生成的契机,组织幼儿开展生活化的科学探究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要创造机会,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自己的事情尽量放手让幼儿自己做。因此,幼儿教师要按照《纲要》的要求,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学习需要合理开展幼儿科学活动。
2.抓住课程生成契机开展科学活动
(1)抓住科学活动生成契机。本次科学活动缘起于幼儿园组织开展的幼儿两周一次将被子带回家洗晒的活动。以往,幼儿放学后,幼儿家长会进入幼儿园打包并提走自家幼儿的被子,而这次因疫情期间幼儿园实施管控措施,幼儿家长没办法进入幼儿园,打包被子、提被子的“重任”就都落在了幼儿身上。放学铃声一响,幼儿们都兴高采烈地跑向自己的被子,搬起来就走,但还没走几步,就有幼儿开始“求救”。很快幼儿们就都从一开始的信心满满变成了抱怨连连。幼儿们在搬运被子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如“被子太重,完全搬不动”“被子搬着搬着就散掉了”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幼儿搬运被子的效果。看到幼儿一个个不知所措的样子,幼儿教师要立刻抓住这个科学活动的生成契机,引导幼儿思考怎样搬运被子比较省力,个人的体重与被子的搬运效果之间的关系等。
(2)有效开展科学活动。在问题的引导下,幼儿的探究兴趣被充分激发,于是他们自发组成了称重小组,并在幼儿园中找到了各种各样的称重工具,如电子秤、磅秤、自动测量器等对自己的体重和被子的重量进行测量。测量后,幼儿们发现不同人的体重是不一样的,不同被子的大小和重量也是不一样的。另外,每个人对重量的感知也不一样,同样重量的被子有的幼儿觉得很重,有的幼儿觉得轻。基于此,经过讨论和亲自实践,幼儿想出了各种各样搬运被子的方法,如两人或三人抬被子、放在地上推被子、把被子放进袋子提着走等。
3.活动反思
搬运被子活动既能锻炼幼儿的生活能力和自我服务能力,又能促进幼儿动脑思考,发展幼儿的科学思维。幼儿在搬运被子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获得了大量的直观经验,并在发现中了解科学现象,懂得科学知识,体验科学乐趣。值得注意的是,在幼儿科学活动中,幼儿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信任,积极为幼儿创设自然、丰富、多样的环境,以帮助幼儿充分感知事物,有效激发幼儿对未知事物深入探究的兴趣,促使幼儿在操作中自主建构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和认识。
二、搭建问题支架,提高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1.积极搭建符合情境的问题支架
探究既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有效方法,又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目标。要想让幼儿对科学问题产生探究兴趣,幼儿教师就要积极搭建问题支架,促使幼儿在问题中不断接近科学本质,逐渐找到问题答案。值得注意的是,幼儿教师在搭建问题支架时,绝不能脱离幼儿的实际情况,必须要在充分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巧妙设计问题。例如,中班幼儿通常以直观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等方式获得知识和能力,这就决定了幼儿教师针对中班幼儿搭建的问题支架绝不能是传统的一问一答式的,因为传统的一问一答式过于呆板,难以有效激发中班幼儿的问题探究兴趣。在幼儿科学活动中,幼儿教师可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搭建符合情境的问题支架,以此驱动幼儿主动去探索、实践,并思考解决策略。
2.引导幼儿边思考边实践
幼儿教师为幼儿搭建的问题支架是幼儿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重要保证。在幼儿科学活动中,幼儿教师要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搭建符合情境的问题支架。在幼儿探究过程中,幼儿教师要观察幼儿的做法,鼓励他们亲自动手实践操作,并合理提出一些支架问题,以此让幼儿在操作体验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有效形成科学思维。值得注意的是,幼儿在探究支架问题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幼儿教师千万不要直接将答案告诉幼儿,而是要给幼儿时间,让幼儿亲自去操作、去体验。例如,在前文提到的“幼儿两周一次将被子带回家洗晒”的活动中,为了帮助解决在搬运被子时遇到的各种问题,幼儿教师引导幼儿边思考边实践,使幼儿充分感受到了重量的变化,知道被子的重量与被子的大小有关,而且不同人对重量的感知情况不同等。这时,幼儿教师可以继续为幼儿搭建新的问题支架,让幼儿自主探究“把被子装进袋子里的方法”:怎么样把被子装进袋子里呢?为什么别人装得那么容易,而自己却怎么装都装不进去?在问题的引导下,幼儿是这样探索的。小A:打包被子好难呀!袋子那么小,被子根本放不进去。幼儿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那要怎么把被子装进袋子里呢?小B:我可以用书包压一下被子。小C:我可以用玩具盒压一压被子。小D:袋子好小,被子卷这么大怎么塞进去呢?小E:根本塞不进去嘛!小F:被子把袋子都撑开了,袋子口怎么都合不上,拉链拉不上怎么办呢?小G:装被子的时候要把被子的长边对着袋子的长边,把被子的短边对着袋子的短边,这样更容易装。小H:两个人合作更容易。小I:要是搬起被子它就散了,可以按住被子,然后用袋子套住被子。幼儿教师继续提出引导性问题:你的被子适合用什么样的袋子装呢?小J:我得用一个大袋子。小K:我觉得可能要用一个有提手的袋子。小L:袋子质量要好点,以防半路破掉。小M:我想我们必须得先找到与自己被子相配套的袋子。在以上讨论中,幼儿教师引导幼儿通过看、听、讲、做等多种形式展开探究和学习。在讨论结束后,幼儿开始进行卷被子、折疊被子的探索,并在探索中发现了许多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枕头容易掉出来怎么办,被子固定不住怎么办。幼儿你一言我一语,都一边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一边试验着别人提出的新方法。幼儿从一开始想到使用各种重物压被子将被子变扁、变小,到发现每个人带来的袋子都是不一样的,再到想办法将袋子按照材质、颜色、功能等分类,最终一起挑选出了最适合的袋子。
3.幼儿在自主探究活动中的收获
幼儿教师借助问题支架启发幼儿思考,促使幼儿形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问题解决思维,这会让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幼儿在自主探究“把被子装进袋子里的方法”的过程中,发现了装被子的袋子的问题,提出将被子装进袋子里的各种方法,最后有效解决了问题。在选择装被子的袋子的过程中,幼儿通过尝试、分析明确了根据被子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袋子的方法,并发现有提手的袋子能帮助自己更便利地搬运被子。幼儿始终是探究活动的主体,他们能在问题情境下,自发自觉地参与探索,并在探索中获得有益学习经验。因此在幼儿科学活动中,幼儿教师要有效搭建问题支架,以促进幼儿自发自觉地进行探究,从而有效提高幼儿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反复试验,强化幼儿科学品质意识
1.引导幼儿通过自主讨论解决问题
幼儿在打包完被子后,就开始想办法把被子搬下楼。大部分幼儿都觉得拎袋子下楼梯是整个过程中的最难的部分,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省时、省力地把被子搬下楼呢?这时,有幼儿想到可以借助工具进行搬运。那么什么工具适合呢?幼儿们开始在幼儿园的各处寻找工具。这时,有幼儿提议道:体育室工具最多,咱们去那里寻找工具吧。这名幼儿的建议得到了所有幼儿的支持,于是所有幼儿一起到体育室寻找工具。小A:我觉得这个滑板车可以。小B:我这个网可以把被子网住。小C:我们可以用这根棍子,两个人一起抬着打包好的被子走。小D:我拿的这个箩筐也是不错的选择。小E:我可以跟小C合作。小F:我觉得可以用这个篮球车运被子。小G:我要用这个独轮车试试。幼儿们拿着自己想要的工具开始了各种试验,并沉浸在搬运的乐趣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多数幼儿都失败了。这时,小H绘制的思维导图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小H:我發现我们这些工具都没有真正帮到我们,还增加了我们的负担。小B:对,我用那个网运被子,结果用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把被子装到网里。小A:对,滑板车也没有帮到我,因为轮子根本没办法下楼梯。小H:我们可以在楼梯上建一个滑梯,这样可能比较省力。小K:平路我们搬得比较顺利,但是下楼梯就比较难了,我同意建一个滑梯。小H的想法得到了幼儿们的响应。有了前面的失败经验,幼儿们在建造滑梯时更具目的性,他们先一起制订计划,然后自由选择同伴,再寻找适合搭建滑梯的材料,最后分组试验。很快便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组幼儿将爬行垫平铺在楼梯上,当作滑梯。他们铺好爬行垫,放好被子后,只见被子缓缓地向下滑动,虽然有时会有停顿,但被子最终还是顺利滑下了楼梯。第二组幼儿将平衡木平铺在楼梯上,当作滑梯。他们铺好平衡木,放好被子后,被子很快就滑了下去。第三组幼儿将泡沫地垫平铺在楼梯上,当作滑梯。他们铺好泡沫地垫,放好被子后,被子平稳地滑了下来。在探索过程中,每一组幼儿都遇到了不同的问题,他们一起讨论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逐一解决了所有问题。三组幼儿试验都成功了,他们都很兴奋,都想把自己的好办法分享给大家。
2.通过试验强化幼儿良好品质
当幼儿聚在一起讨论用什么材料制作滑梯时,幼儿教师不要对幼儿选择的材料是否适合进行评判,而是要鼓励幼儿亲自去尝试。在尝试过程中,幼儿会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幼儿的坚持、专注等品格会得到强化。虽然第一次试验失败了,但也为第二次试验奠定了良好基础,如幼儿知道了应该先做计划,再行动等。在试验的最后阶段,幼儿能围绕试验中发现的问题及呈现出的结果进行交流,并对整个试验过程进行记录。最后,幼儿选择运用“平衡木+泡沫地垫”组合搭建滑梯,因为被子在这两种材料上滑动得都比较快。在进行组合拼搭时,由于泡沫垫容易散,幼儿经过多次尝试才成功。在幼儿成功搭建好滑梯后,幼儿教师要利用回顾时间,对幼儿的搭建成果进行评价,并对幼儿从无意识合作到有意识合作的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此帮助幼儿充分意识到团结合作力量大。值得注意的是,当幼儿遇到试验失败时,幼儿教师要及时调整学习任务,有效降低任务难度,让幼儿能基于自己的能力与其他幼儿合作完成任务,以免影响幼儿的学习热情。
四、重视感知体验,帮助幼儿树立科学精神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从装被子到运被子,再到将被子搬到幼儿园门口,无一不体现了科学的神奇和无处不在。科学活动是伴随思考、尝试的创造性过程。在幼儿科学活动中,幼儿教师要引导幼儿运用图示法将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绘制出来,以帮助幼儿概括出自己的发现,让幼儿学会整合经验,从而为幼儿日后进行更深层次的科学探究奠定良好基础。在幼儿科学活动中,幼儿教师要抓住每个瞬间实施教育,给幼儿空间,让幼儿追问、试错等,鼓励幼儿自行收集信息、抽取有用信息,试验、讨论、反思,并引导幼儿在此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当幼儿教师发现幼儿遇到问题时,要及时组织幼儿进行讨论,给幼儿机会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以帮助幼儿形成与他人沟通、共同解决问题的意识。中班的幼儿已经初步具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能够依据一两次的经验实现第三次的实践复刻,从而在不断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在幼儿科学活动中,幼儿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并及时创造条件促进新的幼儿科学活动的开展。例如,被子从楼梯上滑下来以后怎么将其搬运至门口,以及回园后怎么将被子搬运至楼上等,这不仅可以让幼儿科学活动更有价值,而且可以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五、结合幼儿生活,积极进行科学活动反思
1.针对幼儿科学活动内容
(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确定科学教育主题。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必须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幼儿教师应结合生活中的现象以及幼儿的生活经验合理开展科学教学活动。科学教学活动的主题要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并能引起幼儿的兴趣。科学教育内容广泛,幼儿教师在选择主题时应从最基础的内容开始,同时注意选题的代表性,并要给予幼儿足够的探索空间,以促使幼儿积极思考,提高思维能力。
(2)明确科学教育的目标。幼儿科学教育实际上是对幼儿科学潜能的挖掘,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认知与态度,促使幼儿主动学习科学知识,因此幼儿科学教学活动的目标应在能力培养与长远发展两方面都有体现。幼儿科学教育应在促进幼儿能力发展的过程中兼顾态度、价值观念、人格等方面的内容,以期在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与探索欲望的同时,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针对幼儿科学活动的指导策略
(1)鼓励自由探索。幼儿自我意识相对较弱,幼儿教师的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其产生影响。在科学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要给予幼儿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以便形成良好的活动氛围,促使幼儿愿意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
(2)恰当的启发与引导。启发与引导是幼儿教师在科学活动中的重要工作,每个人都会犯错,这是成长的必经过程,幼儿教师不要急于纠正幼儿的错误,而要鼓励幼儿自己完成。在幼儿出现错误时,幼儿教师只需给予其有效引导和恰当启发。
(3)动手实践操作。实践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幼儿教师应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以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促使幼儿通过实践得到有效经验,从而提高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科学教育是幼儿接触科学的重要途径,有助于锻炼幼儿的思维,提升幼儿的科学意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园所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需求。在幼儿科学活动中,幼儿教师要立足幼儿的实际生活,把握课程生发的价值点和发展点,激发幼儿对身边常见科学现象的探索兴趣,引导幼儿积极运用已掌握的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以推动实际生活与科学教育的有效融合,促进幼儿自主进行探究学习,从而有效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肖菊红.微项目視角下幼儿园科学活动存在问题与改善路径[J].基础教育论坛,2022(29).
[2]周奕苹.让幼儿体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以大班“霸王龙有多长”活动为例[J].幼儿教育,2022(13).
[3]林媛媛,鞠远方.回归儿童回归生活回归常态:2019年福建省幼儿园优质课例遴选活动的精神意蕴[J].福建教育,2020(16).
[4]孙延永,宋雨,周盼盼.依托主题绘本开展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实践探索[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2(09).
[5]余巧妹,王国超.STEAM教育视野下幼儿园科学教育走向[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03).
[6]欧美燕.基于“岗课赛证”融合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科学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究[J].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01).
[7]李颖.职初幼儿教师科学教育旨趣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上海市15所幼儿园教师的问卷调查[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1(06).
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Science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appy Life
Wang Yanjiao
(Affiliated Kindergarten of Quanzhou Preschool Normal School, Fujian Province, Quanzhou 362000, China)
Abstract: Early childhood science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children to contact science. As the organizer and guide of preschool science education, preschool teachers should reasonably carry out scientific inquiry activities to guide children to fully experience the wonders of science, effectively improve scientific literacy, and achieve comprehensiv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kindergarten science education strategy in the perspective of happy life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nding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curriculum, stimulating childrens interest in participating in scientific activities, building a problem framework, improving childrens scientific inquiry ability, through repeated experiments, strengthening childrens awareness of scientific quality, paying attention to perceptual experience, helping children establish scientific spirit, and combining childrens life and positive reflection on scientific activities.
Key words: earlychildhood education;scientificactivities;happylife;inquiry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