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度打造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3-05-30陈琳张希雅樊莎莎

高教学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新文科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

陈琳 张希雅 樊莎莎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传统文科改革的压力不仅来自其内部迫切求变的内生动力,还来自外部环境的巨大压力,出于对传统文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新文科应运而生。该文通过对文科学生及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分析新文科建设实施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重新定义文科学生的培养目标与定位。从构建新文科人才多维度培养的多层级理论教学体系、搭建新文科人才多维度培养的递进式应用实践平台和建设新文科人才多维度培养的校企联合教师队伍三个方面探讨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为进一步推动新文科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理论教学体系;应用实践平台;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11-0030-05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reform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the reform pressure of the traditional liberal arts not only comes from the internal motivation to seek for change urgently, but also from the great pressure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The new liberal arts emerge as the times require due to the reflec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liberal arts and the mode of talent cultivation.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liberal arts students and employe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lementation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liberal arts. Based on this, we redefine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positioning of liberal arts students. To explore the training mode of new liberal arts talents, we construct the multi-level theoretical teaching system, build the progressive 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platform, and build the school-enterprise joint teacher team,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further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liberal arts.

Keywords: new liberal arts; talent training mode; theoretical teaching system; 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platform; teaching staff

2019年4月29日,“六卓越一拔尖”計划2.0启动大会指出新文科建设是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2022年,由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同样表明要对现有学科体系进行调整升级,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进新文科建设,积极回应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

一  新文科建设发展进程

随着产业组织形态的变化,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在这个时代,分科治学的方式显然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求,信息化的普及,使得教育教学更加强调学科融合,而“新文科”的理念正好符合这样的时代需求。斯宾塞在1861年出版的《教育论》中提出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疑问,意味着传统文科已经无法满足新型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需要。1926年,美国出现了“跨学科”一词,起初并不引人注意,但随着学术研究的综合化不断加强,“跨学科”的概念便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1970年在法国召开了首届跨学科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1976年,第一份国际跨学科学术杂志《跨学科科学评论》(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Reviews)问世。尽管“跨学科”的概念逐渐被关注,但是在1970年以后,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型使得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之间的地位日渐悬殊,人文学科日渐式微的状况使得其面临着学科发展危机。

从1970年开始,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日渐繁荣,以高科技为特征的知识社会正在逐步形成。一方面,在国家产业竞争中,高等教育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产业分类中被明确界定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这样的情形,在由利奥塔编著的《后现代状况》中已经被提及:既然达到最好的操作效果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目标,这一目标也就理所当然地变成高等教育对整个社会的最大贡献,伴随高等教育的创造性功能,也创造出维持社会体系所必须的“技术”[1]。直到2017年10月,基于新科技和新产业带来的招生和就业危机,美国希拉姆学院明确提出了“新文科”的教学理念。自2018年10月开始,其对文科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重新修订,对29个专业进行重组,将新技术融入到哲学、文学、语言等文科类的课程当中,使学生能够进行综合性的学习。美国希拉姆学院提出的“新文科”的概念,主要是专业重组,即不同专业的学生打破专业课程界限进行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自美国希拉姆学院提出 “新文科”的教学理念之后,“新文科”的概念正式进入全球人民的视野。

随着高等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传统文科改革面临着来自其内部迫切求变的内生动力和外部环境的巨大压力,出于对传统文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新文科应运而生,其本质是要求学生具备理科的科学分析思维,并运用新技术对人文社科类问题进行再发现、再解析,真正实现多学科交融,是促进时代发展的创新之举。

新文科要求学生掌握编程、新媒体技术、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及GIS建模等方法。新文科的定位,不是组织形式的变化,而是教育内容的变革,旨在培养超越现有专业局限与学科局限,专业素养高、学术能力精、综合实力强且有创造视野的新人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单一型人才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新文科建设有利于培养具有文理交叉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在文理交汇后,又更加重视和凸显“文”的特质,使学生能够突破专业疆界,形成创新性思维和创造意识,增强文科学生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我国的新文科建设可以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是在新工科等一系列学科变革的思路下应运而生的。在2018年8月,我国正式提出了“新文科”的理念。随后,该理念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迅速蔓延,促使许多学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其研究不仅包括理论层面的探讨,也包含了在新文科背景下对于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研究。宁琦[2]梳理了国家与社会对新文科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需求,探讨了新文科建设的核心任务,为新文科建设寻找依据与路径;王学典[3]对什么是新文科进行了解答,他认为新文科强调学科融合,而且新文科建设的重心是将重学科轻问题的价值追求转变为重问题轻学科;王永[4]认为新文科建设应该明确新文科与新科技的关系、经典的现实意义与更新原则,也要对经典之学进行反思和超越,更应该注重对“表达”的训练,树立“大表达观”;刘曙光[5]认为新文科的发展,是传统文科的与时俱进、自我转型、自我变革,其主要转变在于两点:思维方式的转换和学术创新的发展。基于新文科的理念,范晓男等[6]提出了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体系;苏欣[7]重新研究了会计理论课程定位并提出设计思路;晏鸿萃[8]探讨了金融学教学改革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金融学创新教学改革方案;周星和任晟姝[9]阐述了戏剧影视学科人才培养的要求与策略;庚钟银[10]认为戏剧影视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应该构建复合型课程群;张燕[11]也认为戏剧影视学科应该强化学科交叉,并提升师资力量与课程品质。邱汉琴和陈东芝[12]以旅游类专业本科教育为例,探索新文科人才培养目标、计划、平台、模式和体系;赵新利[13]梳理了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面对新文科所作出的一系列尝试,希望能够为其他高校的新文科建设提供参考;李慧[14]研究了英语专业学生通识素养的提升路径,希望能够为我国在新文科背景下的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与帮助。

二  目前新文科人才培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文科学生对其专业培养方案的意见和建议,以更好地探索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我们以西北工业大学文科学生为对象,发放问卷500份,回收296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71份。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所在年级涉及大一(41.7%)、大二(11.44%)、大三(12.18%)、大四(13.28%)和研究生(21.4%)。在被调查对象中,女生占比61.25%,男生占比38.75%,符合目前文科专业女生普遍较多的现状,调查专业涉及管理(53.51%)、经济(18.45%)、法学(9.59%)、哲学(16.97%)和文学(1.48%)五大类。

对于学生的培养,究其根本,是为了在其踏入社会后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兴起,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培养出更加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文科人才。我们对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便于掌握其对文科毕业生的要求与期望,发放问卷220份,回收173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61份。本次问卷发放的用人单位类型包括政府机关(4.97%)、事业单位(14.91%)、国有企业(27.33%)、外资企业(9.32%)、民营企业(37.27%)及其他(6.21%)。涉及行业广泛,其中,来自信息产业、文化教育业、建筑房地产行业和银行金融业的较多,具体行业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本文发现目前关于新文科人才培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  课程体系不符合新文科人才培养理念

从用人单位的反馈来看,其认为文科学生学习理工科类课程是十分重要的,这个比例达到了52.8%,并且高達90.06%的用人单位认为文科学生需要学习计算机类课程。除计算机类课程外,有不少用人单位认为数学类、电子类、物理化学类、机械类及电气类课程也是文科学生需要学习的。对用人单位的调查,我们发现其更看重文科学生所具备的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从学生对文科培养方案的反馈意见来看,仅有14.02%的学生意识到现有课程设置很好地体现了新文科的发展理念。从培养理念来看,有高达72.69%的学生认为跨学科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表明在当今发展背景下,学生已经充分认识到新文科培养理念的重要性,这一意识正是社会发展过程所需。然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却有17.71%的学生对于学习理工科类课程具有较大的抵触情绪,造成了思想上的重视与现实实践意愿的脱节,为新文科的具体实施带来了困难。在新文科实施过程中,开设相关理工科前沿类课程是实施新文科发展理念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仅有15.13%的学生表示开设了相关培养类课程。由此可见,目前相关理工科课程的开设仍相对较为缺乏。前沿系列讲座是学生了解相关专业最新情况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调查结果显示,本科生参与理工科类讲座占比仅为40%,并且理工科类讲座的占比也相对较低。

(二)  实践平台不能满足新文科人才发展需求

从用人单位的反馈来看,有超95%的用人单位反映,在本科阶段开设实践类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对学校开设实践类课程表现出了强烈的渴望。对于文科类专业学生,用人单位希望其不仅可以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还希望其能够拥有良好的大数据分析能力,有利于挖掘数据背后的信息。现有文科类学生编程基础相对薄弱是文科类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的突出问题。根据问卷中对毕业生的调查结果发现,毕业生在工作单位中主要表现出问题是所学知识与工作实际相脱节,以及团队沟通能力较为薄弱。

关于实践平台的问卷调查结果表示,有14%的学生反映实践课程课时安排不合理,学生反馈的普遍建议是应该将实践类课程均匀安排在大一到大四各个阶段。另外,在现有实践课程中,理工科类实践课程提供不足,所能参加的竞赛项目较少。从实验室是否满足课程需求的调查结果来看,认为满足需求的学生比例达到87%,但也有9%以及4%的学生反映,目前现有实验室所提供的实验设施不能满足及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三)  教师队伍跟不上新文科建设要求

通过问卷调查,有超过50%的学生认为理工科类课程较难,不太容易接受,没有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另外,校外导师作为学生了解企业具体实践的重要途径之一,而调查发现,只有17%的学生表示拥有校外导师。此外,从各项比赛学校配备的指导教师来看,有超40%的学生反映获得了少量的指导或者是并没有相关专业老师给予相应地指导。

三  打造新文科人才多维度培养模式

根据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的结果,结合对在新文科建设实施过程中学生意见反馈的深入分析,本文提出了实现多维度打造新文科建设的措施,构建新文科人才多维度培养的多层级理论教学体系、搭建新文科人才多维度培养的递进式应用实践平台和建设新文科人才多维度培养的校企联合教师队伍,使得新文科人才多维度培养更合理,更能发挥新文科人才多维度培养的优势。

(一)  构建多层级理论教学体系

对于新文科人才的培养,首先需要建立合理的教学体系,将新文科的理念融入到文科课程当中,构建“系列课程+前沿讲座+辅修学位”三层级新文科学生多维度理论教学体系。通过构建该教学体系实现理论教学、信息技术与文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有机融合,为学生提供系统化的教学课程,理工科类辅修学位则更能为学生提供相关信息技术的教育通道,多方位、多层级培养文科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1  优化基础课、通识课、前沿课课程体系建设

针对现有课程体系不符合新文科人才培养理念,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对新文科的实施和优化进行改进。首先,优化通识课程的设置。在新文科的背景下,文科专业的通识课程不仅要包括文、理工科类基础课程,还应该包括服务于学校新兴交叉学科和学生创新能力发展需要的课程。把大数据、虚拟网络等顺应时代潮流的话题引入到通识课程之中,使得通识课程“通”而不“泛”,“高”而不“冷”,有利于强化课程的交叉性与时代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其次,完善专业课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作为学生学习的重中之重,其建设理应顺应大数据、网络化、智能化的潮流,不仅需要强化技术带来的教学方式的改变,也应该为文科学生增设与专业课程相关的数字化、大数据、互联网等课程。最后,增设前沿课程。由于高校的教育职能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对用人单位聘用应届毕业生时考虑的因素往往了解地不够透彻,所以,高校应该紧跟时代政策变化,结合基础课程特点,做好学校与企业信息的对接,从企业的实际岗位出发,设置符合社会实际情况的前沿课程。

2  开设前沿系列讲座

随着本科生参加大学生创新性实验与各类科技竞赛的机会逐渐增多, 培养本科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讲座作为触碰研究领域前沿,知晓研究动态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研究生拓宽视野。在大学中,通过对学生系统地开展前沿讲座,可使他们准确把握学科发展动态,培养其创新能力。因而,在新文科的背景下,保证前沿类系列讲座,以及涉及通识类的理工科类讲座至关重要。首先,应该保证前沿类课程的数量;其次,注重前沿类讲座的前期宣传工作,以针对问卷中反应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最后,在开展系列讲座后,应该注重学生对讲座的反馈情况,并且发挥网络化平台优势,对前沿类讲座进行现场直播或是录播。

3  设立理工科类辅修课程

首先,应当为选择理工科类辅修课程的学生提供指导,通过组织宣讲会,指派各辅修课程相关专业人员就课程设置、教学计划、课业负担等相关内容进行介绍,降低学生选择辅修课程的盲目性,使学生根据自身未来发展规划,个人兴趣特长选择合适自己的辅修专业。其次,在辅修课程设置方面需要结合文科学生特点,在学分、学时、课程设置等方面更有针对性,避免照搬理工科类课程培养方案,并且应当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设置相应的辅修课程类型。与此同时,辅修课程的设置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手段,在课程安排上尽量避免与主修课程相冲突,充分满足不同辅修目的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最后,重视辅修课程的考核方式。考核作為提升教学成果的重要方式之一,不应将辅修课程的考核流于形式,使学生真正在相关辅修课程中学习到知识。

(二)  搭建递进式应用实践平台

实施全面素质教育,要求克服书本教育的弊端,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及社会责任感。实践类课程的开设在对学生进行理论检验的同时,对学生的应用能力、软件实操能力的锻炼和提升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适应了数字经济时代的需求及每名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学生可以通过对实践类课程的学习培养自己的探究意识、对企业真实发生的业务情况有初步的认知,有利于转变并拓展其学习思维方式。

学校应搭建“实验实训+项目实战+竞赛检验”的递进式多维度实践平台,该平台既能满足基础性、普及性及面向全体学生的技能实践实训,又能提供递进式能力培养的通道。通过构建跨学科专业组队、实战化训练、专业化指导等实践模式,全面提升新文科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实践类课程改进方面主要应该采取的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修订实践类课程培养方案。从加强学生对新文科实验类课程理念的培养到丰富实践类课程种类,再到改进培养方案中的实践类课程时间安排。其次,建设更加丰富的实验室。通过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让学生远程体验企业的真实业务操作;通过建设创业实训室,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通过设定跨专业综合实验室,让学生适应职责岗位,以期提升学生综合发展的能力。再次,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鼓励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加入到实验教学的队伍当中,充分融合实验室的软硬件资源优势。最后,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新文科人才的培养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与企业合作,签订协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使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及课余时间接触企业实际活动,改善现有毕业生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

(三)  建设校企联合教师队伍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拥有高水平教学质量的基础,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教育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结构配比合理性及整体素质发展状况。新文科人才培养需要不同专业的教师教授相关课程,同样也需要文科类教师具备一定的理工科思维,由此对教师队伍的师资安排及师资水平等提出了更高地要求。

在新文科背景下,学校需要打造设计“校内与校外互补”“理论与实践结合”,多元化协同育人的校企联合师资队伍。根据新文科学生培养诉求,研究出打造校外师资侧重实践经验、校内师资侧重理论基础协同化指导的师资队伍路径;根据项目指导需求,提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团队建设办法;根据学校师资发展需求,建设校内校外师资结对、相互交流的促进模式,实现校内外教师组合的遴选与优化配置,保证多元化协同育人队伍的可持续性。

1  构建多元师资队伍

由于学科之间自身差异较大,新文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理工科类课程需要由相关专业教师进行讲授。因此,为了更好地实施新文科类培养方案,需要充分利用校内现有资源建立跨学院互助体系,并且利用校外资源弥补现有教学结构中的不足。

一方面采用多元化师资协同育人模式,通过组建跨专业团队,充分利用校内理工科类资源,由理工科类专业教师为文科学生教授相关课程。另一方面,将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进行互补,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既要引进能满足时代发展需要的理论教学师资,还要立足应用型,引进具有一定社会阅历和技能水平的行业、企业专家,优化师资的构成比例,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2  加强教师团队建设

针对学生反映的理工科类教师不能实现很好的教学效果这一弊端,首先应该是改进教学方法。理工科类教师在教授文科类学生相应课程知识时,教学内容应有所创新,教学方法有所改变,在所教授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方面应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有所调整。在具体授课过程中,要克服只注重知识、技能传授的倾向,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学科教学中体现出浓厚的人文关怀主义色彩。其次是引入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比赛,在鼓励学生参与各项理工科类竞赛的同时,应当为其配备所需的教师,予以相应地指导和帮助。通过逐步指导学生在比赛中如何做及如何在比赛中更好地呈现,提升学生学习理工类课程的兴趣,锻炼文科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最后是提升教师的水平。通过组织各项以教師为主体的赛事,鼓励教师参加教学技能大赛,以教学创新大赛等来促进教学得到内涵式发展;鼓励教师参加科研类赛事,获取更多的研究立意,提升其科学研究水平。另外,采用进修、短期培训、学历提升等手段,利用制度鼓励教师“走出去、到地方、进企业”,开展挂职锻炼、兼职、参与专项工作等活动,让教师以多种形式参与到行业企业工作中去,增强自身专业知识与实践操作的双重技能,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才培养要求。

四  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对西北工业大学在校文科类学生和西安市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研究梳理了目前新文科建设、人才培养中的各方面问题,重新定义了文科学生的培养目标与定位,从构建新文科人才多维度培养的多层级理论教学体系、搭建新文科人才多维度培养的递进式应用实践平台、建设新文科人才多维度培养的校企联合教师队伍三个角度提出建议。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本文提出了多维度的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具有文理交叉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使学生能够突破专业疆界,形成创新性思维和创造意识,增强了文科学生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其次,现有有关新文科研究更侧重于从学校发展及课程涉及出发,较少关注学生对新文科实施的反馈建议及用人单位对新文科的认可情况。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新文科建设实施现状,找到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为新文科建设相关领域的文献提供了新的拼图。最后,本文为后续切实提高文科类专业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应用实践能力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完善新文科建设提供参考。

本文的研究不足主要是仅针对以工科为主的学校开展了实际调研,覆盖面有限,未来的研究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学校和不同专业的学生分别展开研究,进一步从更多角度完善新文科建设。

参考文献:

[1] [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后现代状况[M].岛子,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148.

[2] 宁琦.社会需求与新文科建设的核心任务[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8(2):13-17.

[3] 王学典.何谓“新文科”?[N].中华读书报,2020-06-03(005).

[4] 王永.新文科建设的三个理论前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5):159-163.

[5] 刘曙光.新文科与思维方式、学术创新[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8(2):18-22,34.

[6] 范晓男,鲍晓娜,戴明华.新文科背景下“跨界融合”经管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6):88-90.

[7] 苏欣.新文科背景下《会计理论》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路径探析[J].营销界,2021(31):91-92.

[8] 晏鸿萃.基于新文科的金融学创新教育教学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14):136-137.

[9] 周星,任晟姝.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艺术学科综合性发展的思考[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142-150.

[10] 庚钟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课程设置[J].艺术教育,2020(5):15-16.

[11] 张燕.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戏剧与影视学科建设的创新认识[J].艺术教育,2020(5):13-14.

[12] 邱汉琴,陈东芝.以新文科建设引领中国旅游类本科教育的改革创新[J].旅游学刊,2020,35(5):1-3.

[13] 赵新利.新文科背景下广告学科变革与发展——以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的实践为例[J].青年记者,2020(1):67-68.

[14] 李慧.新文科背景下英语专业学生通识素养提升路径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4):151-15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项目专项项目(管理学部应急管理项目)“行业特色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制与路径研究”(72041010);省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战略科技创新驱动的经管类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序号10);西北工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低碳管理专业产教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ST2023JGZ06)

第一作者简介:陈琳(1977-),女,汉族,河北任丘人,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本科生教育。

*通信作者:张希雅(1999-),女,汉族,重庆人,硕士。研究方向为基金网络。

猜你喜欢

新文科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师资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