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晚清大变局中督抚的历史角色》
2023-05-30李嘉美
李嘉美
【摘要】 晚清时期,督抚权力不断扩大,在西方强势进逼下,中国社会发生巨变,督抚群体面对时局变化,思想观念随之发生转变,之后的历次变革,督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群体在晚清大变局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探究其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 晚清;督抚;思想观念;群体
【中图分类号】K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1-0083-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1.027
督抚为总督和巡抚的合称,属省一级最高行政长官,督抚制度滥觞于明代,起初为临时差遣,清代逐渐演变为一种定制。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督抚的权力运行以皇帝的意志转移,在整个行政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晚清正值中国社会向近代转型的艰难时期,督抚权力不断膨胀,推动了历次改革,其在大变局之中扮演的历史角色不容忽视。
学术界对于晚清督抚的群体研究不足,侧重于制度史、政治史、权力变迁,面对庞大的、人员构成复杂的督抚群体。刘伟在《晚清督抚政治》中提道:“在对督抚的个案研究中,存在着集中于少数几个督抚而忽视整体的倾向。”[1]个体与群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对督抚群体的研究离不开个案研究,只有在大量个体研究的基础上才能把握整体形象。贾小叶教授《晚清大变局中督抚的历史角色》一书从思想文化角度剖析,对督抚这一群体进行的整体性研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督抚活跃于政界,在已有研究成果中,群体研究多取从政治层面分析,基于此,贾小叶教授创新性地将晚清督抚群体置于近代中国社会巨变的大背景下,重点考察在西方文化冲击下、在近代社会转型中,督抚的权势变化、价值观念转变,探讨督抚观念转变对晚清政治变革的作用,揭示督抚在晚清社会转型中扮演的角色。
一、督抚群体特征
该书阐述了社会巨变中晚清督抚权力的增重与影响,从思想观念上探讨督抚的中西文化观,以经世致用的传统观念为逻辑出发点向西方学习,重点论述督抚外交观念的近代变迁,天朝观念主导下的督抚之理势、战和观,外须和戎,内要自强,既有理势之辩和战和之争,又有体制之辩到权利之争。由《马关条约》换约问题分析督抚废约主战思路;从政治变革比较督抚与维新派观念上的异同;在立宪运动中,督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却无法超越纲常名教;在教育改革方面,督抚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没有实现反而为革命爆发提供后备力量。
(一)督抚群体的权势变化
作者运用综合研究方法,在个案基础上概括整体特征,注重督抚群体与近代社会文化制度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反映晚清督抚权势演变。
明代督抚是朝廷派出的监督机关,清初,督抚無定员,乾隆中叶以后,督抚演化为地方最高长官,布政使、按察使分割督抚事权,皇帝对督抚直接控制。督抚依例办事并贯彻“以满驭汉”的用人原则,专制集权体制下的督抚形象“畏惧凛凛”。晚清督抚的人事变动最早可追溯到嘉道时期,重用汉人担任督抚并广开言路,为督抚权力膨胀准备了条件。太平天国运动是晚清督抚权力变动的转折点,朱云天认为,面对中央的经制军队已被太平天国消灭的局面,清政府只得听任中央权力的流失,容忍地方督抚自救过程中侵夺中央权力。[2]在清廷政策支持下,一批汉族士大夫崛起,督抚权力随之增重,表现在财权、人事权的增重和军权的扩大。面对西方的强势进逼,具有忧患意识的各督抚向西方学习,从洋务运动到清末新政,与西方有关的内政外交几乎都由督抚操办,更多的权力落入督抚之手,地方督抚权力体系得以形成。咸同之后,权力日益膨胀的督抚成为外交内政的实际决策者。“为督抚之幕”被有志者视为救世的理想途径,督抚在晚清政局中地位独特,颇具声势。
(二)督抚群体的价值观念转变
该书注重对晚清督抚思想观念转变进行剖析。作者运用比较研究法,将督抚与其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的他者进行比较,顽固派、维新派、西方传教士、侵略者、革命者等都不同程度影响着督抚观念的转变。
晚清督抚有着深厚的儒学素养,西方文化涌入使传统文化受到冲击,督抚经世致用,吸纳西学,步步深入。贾小叶教授认为,晚清督抚的文化观构成了清政府进行各项改革的思想指导。[3]与晚清进步思想家不同,督抚固有的知识结构、文化观念、政治地位限定了其认知、吸纳西学的深度,其思想表现出保守性。督抚西学观念的演进分为三个阶段:一是鸦片战争时期,督抚传统天朝观念中的无知与虚骄在船坚炮利下显现,战败的屈辱令其承认夷人长技,将“师夷长技”付诸实践,但是并没有冲破夷夏观念的桎梏,对长技的认识停留在实用的层面,缺乏对其时代内涵的发掘。二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期间,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的驱动下,督抚在洋务实践中加深对西学的认识,张树声认为“采西人之体以行其用”,在“西政”层面认识西学达到此时期的最高水平。三是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甲午惨败促使中华民族群体性的觉醒,知识分子走在队伍最前列,面对时局的变动,督抚不得不做出思考,张之洞《劝学篇》在维新思潮高涨之际带上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中体西用”的文化观将晚清督抚的西学观念向前推进一大步,代表了维新时期晚清督抚西学观念的最高水平。庚子事变后,顽固派势力削弱,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带有了普遍性取向,督抚西学观念的深化具有群体性。
督抚近代外交观念从“恩威并用”到“内要自强”逐步走出了天朝的虚骄,在半殖民地化过程中,督抚心中的正义之“礼”与强权之“势”冲突,在主战与主和问题上,围绕双方“势”之强弱与“理”之是非展开争论,面对西方的强势紧逼,督抚陷入理势冲突、战和两难的境地。只有自强才能申理,在势不如人的情况下,自强流于空谈成为督抚们战和两难的根源。
天朝朝贡制度下重义轻利的传统价值观已不适用新的形势,从主张“首重体制”到“舍理言势”“公然言利”,督抚的外交观念发生了深刻的转变,逐渐认同国际法、派驻使节、对外开放等国际交流方式。
(三)督抚群体扮演的历史角色
作者通过督抚在政治、教育、外交等方面的实践活动展示督抚在晚清社会大变局中的作用与影响,并从思想观念层面揭示其行为的内在理路。
1.废约再战的无奈
中日甲午战争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绝大多数督抚主张废约再战,一度影响到朝廷的决策。在与日作战问题上,督抚提出与日进行“持久战”并“乞援强国”,前者依靠自身力量,后者则依靠外力,此属国势衰弱下的无奈之举。求救于他国无异于“引狼自卫”,清廷在主战主和问题上摇摆不定显示其无能。
2.政治变革的限制
督抚地位特殊,维新运动兴起,督抚利用手中的权势参与变法影响政治变革的历程。督抚对维新事业的支持离不开维新派的游说,离开了督抚的支持,很多措施只是纸上谈兵。戊戌期间的科举变革能够开展就是维新派与督抚合作的产物。当政变发生后,督抚为求自保立马与康、梁等人划清界限。为挽救清王朝的统治,维护自身权力,晚清督抚积极推进清末立宪,但受传统政治文化观念和既得利益制约,督抚对立宪政治的接纳程度是有限的,要求不违背纲常名教,不损害其阶级利益和个人利益。
3.教育改革的违愿
在民族危机刺激下,督抚认识到教育在救亡图存的重要性,在推进教育制度改革方面功不可没,倡导开办新式学堂,变革科举制度,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从最开始的只是一些应急措施却缺乏系统的方案逐渐发展为相对成熟的改革中国教育制度的方案。督抚认识到留学教育的重要意义,不断组织派遣留学生,在实践中深入思考进而影响清末留学教育政策的制定。然而教育改革的结果背离督抚们维护清王朝统治的初衷,大批学堂学生和归国留学生转向革命,成为革命运动的主力军,晚清督抚的教育改革间接地为中国革命的发生准备了人才。
督抚封建“旧阶级”的阶级属性决定其无法成为坚定称职的近代化领导群体,他们有着难以摆脱、无法超越的局限,无法摒弃纲常名教,不能不效忠清王朝,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困于利益、情感和理性的冲突,左顾右盼,进退两难,一直处于矛盾之中。他们志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各项改革虽未能如愿,但在推进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意义上,晚清督抚“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二、研究特点
对督抚进行群体研究的著作,该书并不是先例,刘伟先生在《晚清督抚政治——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中运用社会群体的研究方法,把制度的研究与人的研究结合起来,把个体研究与整体研究结合起来概述晚清督抚的群体特征,注重从动态的权力变化和运作中寻找督抚制度变迁的轨迹,通过督抚的权力角色探讨晚清中央与地方关系变化的轨迹。与刘伟先生不同,该书的特点在于运用综合研究法,将各个时期的督抚视作整体进行综合研究,展示在晚清的社会巨变中督抚群体的整体特征;运用比较研究法,将督抚与同时代的思想家进行比较,揭示督抚这一群体在近代社会转型自身观念变迁的内在理路。
作者围绕督抚这一主体,将与其有关的顽固派、维新派、立宪派进行观念方面的对比,通过督抚兴办洋务、主张废约再战、办学堂、派遣留学生等实践活动,试图明晰督抚群体思想之转变,这种思路是新颖的,不失为一次有益的尝试。
该书最精彩的部分是关于督抚外交理念的近代变迁。晚清诸多外交理念不过是儒家伦理思想在对外关系中的延伸,随着藩属体制向条约制度的过渡,督抚逐渐放弃了旧有的天朝观念,开始接受新的外交观念,这一转变体现在督抚对“势与理”“礼仪与利益”乃至“国家主权”等诸多政治文化理念的审视与取舍中。“夷夏观念”的封闭性构成了“天朝体制”的文化基础。在“夷夏观念”中,中国人既没有近代的“世界”概念,也不具备近代“民族国家”观念,夷夏观念具有的尊卑界限塑造了封建士大夫鄙視外人,唯我独尊的虚骄心态。在对待外夷问题上,“以德怀柔远人”“以理服人”等以“和”为主旨的外交原则是儒家“礼治”思想在对外关系中的延伸。事实上,中国长期以来保持着强大的军事实力,周边属国归附不只是服其“礼”,更是畏其“势”。当督抚见识到英军的船坚炮利后,他们对敌我实力的分析才开始转变,日趋真切。在势不如人的情势下,督抚们逐步开始接受体现西方国家意志的外交之“理”,即接受条约制度和遵守国际公法。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守定合约成为各督抚的共识。弱肉强食、惟力是视这是近代外交的本质所在,驭夷之根本在于自强。李鸿章认为“外交之道与自强之谋相为表里”。在如何自强的问题上督抚们提出了超越传统的新内容,从求强到求富,从练兵制器到发展工商,对国势的讲求,体现了督抚观念由虚骄向务实的转变。面对中西冲突,清政府内部出现了主战与主和的争论。曾国藩在处理天津教案时,对敌我势力进行对比,认为自强未成故“办理过柔”,清议者则认为“精兵良将尚多”请战。无论主战还是主和都是以分析敌我势理强弱为依据的,并非主战者恒主战,主和者恒主和,督抚提出的“外须和戎,内要自强”的思想有其合理性。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采取和戎的方针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保存实力的方式。不论主战还是主和督抚内心都充满着矛盾,只有兵强力壮、国力强盛才能申“理”,自强运动没有改变清王朝国力虚弱的状况,理因势而屈,督抚陷入战和两难的痛苦。督抚虽有外交观念上的转变,但终究未能挽救民族危亡,究其原因,王学斌认为,晚清督抚在对外交涉中的表现有维护民族利益的一面,但总体上是妥协的,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不敢放手发动群众。[4]
三、关于本书的几点讨论
作者在进行督抚群体研究时更关注其思想观念变化,督抚作为朝廷官员,已有记载多见于政治领域,尽管思想观念方面的记载较少,作者还是层层爬梳展现督抚对于时局的种种思考,这种新尝试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对于督抚群体的思想是否可以通过几位代表人物一概而论还需商榷。
在探讨督抚外交观念的近代变迁时,关注到滋生督抚固有思想的土壤,即天朝制度、儒家伦理思想,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下,时局变化,督抚的思想必然受到影响,这一变化在外交上体现得最为明显。督抚在对外交往中所作所为代表的是清王朝整个决策班子的决议,此时的理势之辩,战和之争,体制之辩、利权之争,恰恰是督抚间思想碰撞的表现,可以说,辩与争便是晚清督抚群体思想特征,呈现中外冲击、内部碰撞的态势。
然而,作者之后提到的督抚与《马关条约》签订后的换约问题、督抚在政治变革中与维新派、立宪派的比较,这种论述方式虽然一定程度上明晰了督抚思想之不同,但是能否就此得出督抚思想的群体特征还需进一步研究。在此,提出两点不足:
一是从已发生之事反观督抚的内在思想,得出既有结论能否触及督抚思想的根本。《马关条约》签订之后,督抚的反应有其个人特点,张之洞得到消息后谨慎处理,刘坤一果断进言,沉默不语者亦有之,各督抚志趣不同,无法落实到群体性特征。分析督抚废约主战思路,一则条约过于严苛,二则目前中国布置稍定,关内外大兵云集,尚可一战。诚然,督抚有这样的考虑是实情,但是有这些思考的不止督抚,督抚思想的特殊性无从体现,督抚作为一个利益集团,他们关注的最根本问题作者也没有与其他集团进行区分。
二是由典型人物简单代表整个督抚群体。督抚与维新派合作,作者提到张之洞上奏痛言时局之危急与变法之紧迫“若再因循游移,以后大局何堪设想”、刘坤一称“不可不因时制宜以图补救”,陕西巡抚陶模恳请变法“今日者,创巨矣,痛深矣,善于谋国者不以胜而志满,不以败而气沮,艰难困苦之时,正圣主激励兴奋之日。易曰:“穷则变,变则通。”[5]由此,作者认为变法是他们的共同呼声,以上列举的人物都是主张变法者,这样的呼声占据主导,但是否也有保守落后的督抚存在?督抚群体当中的落后者又是怎样转变觀念从而形成群体特征的?作者在这方面的论述尚有不足。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史料,如督抚个人文集、传记、档案、报刊等等,一方面充实了内容,一方面说理有据,但是在资料的概括与归纳上稍显不足,显得烦冗。
参考文献:
[1]刘伟.晚清督抚政治: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2]朱云天.督抚制与中央——地方权力之争[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1).
[3]贾小叶.晚清督抚西学观念的演进——以沿江沿海督抚为中心的考察[J].中州学刊,2003,(05).
[4]王学斌.近三十年晚清督抚制度研究综述[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01).
[5]贾小叶.晚清大变局中督抚的历史角色——以中东部若干督抚为中心的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