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能更专心

2023-05-30温鸿洋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11期
关键词:团体辅导

温鸿洋

摘要:对8名二年级确诊ADHD的男生进行团体辅导,立足于多动儿童需求,以执行功能为理论依据,采用行为技术疗法结合家长团体辅导,并保持与班主任及时沟通反馈,有效提高儿童注意力水平,并降低多动儿童多动行为,改善情绪管理能力。

关键词:多动儿童;团体辅导,行为治疗;执行功能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3)11-0063-04

一、背景介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又称ADHD,是一种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为特征性表现的神经发育障碍,通常儿童期起病,部分患儿可以持续到成年期。目前,ADHD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增长趋势,2015年的175项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其患病率达到7.2%,中国人群中ADHD发病人群是6.26%。2021年《世界ADHD联盟国际共识声明:关于ADHD的208个基于证据的结论》报告显示,ADHD会对儿童和家庭带来巨大的影响,与正常发育的同龄人相比,ADHD青少年的生活质量存在很大的损害,情感功能和社会功能受到严重损害,学校功能严重受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注意障碍、多动冲动行为和学习困难,常见共患病有神经精神发育异常、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等。

目前,北京亦庄实验小学共有小学生2000余人,有ADHD诊断证明103人。由于部分教师缺乏对ADHD学生的了解及相应的教学支持,很多家长又缺乏对孩子多动行为的重视,导致很多ADHD学生处于被忽视和不合理教养中,问题行为不能得到改善,影响了班级整体氛围和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对此,学校针对8名二年级确诊ADHD的男生设计了团体辅导,该辅导立足于ADHD儿童需求,以执行功能为理论依据,采用行为技术疗法结合家长团体辅导,并与班主任及时沟通反馈,改善多动学生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二、理论依据

ADHD非药物干预包括针对各种缺陷的训练,如感觉统合训练、平衡功能训练、脑电生物反馈训练、执行功能训练、社交技能训练及各种心理干预、家庭教育、社会心理干预等。

认知行为团体心理辅导是指把行为治疗的理论和技术应用到团体辅导中,它可以很好地帮助确定成长目标,聚焦于外显行为,对不当行为和新行为进行客观评定,并采用学习原则促进团体成员的行为变化。

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EF)通常是指个体对思想和行动进行有意识控制的心理过程,核心成分包括转换、抑制、工作记忆、问题解决、推理和计划能力。而ADHD儿童通常存在执行功能缺陷,集中体现在抑制、工作记忆和转换方面。对此,本次辅导针对学生制定了执行功能列表。(见表1)

三、团体辅导设计与实践

(一)团体辅导设计

本次团体辅导者为学校两名专职心理教师(一名为团体带领者,一名为团体协助者),此外还邀请了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多动症治疗领域专家钱英医生作为督导。辅导对象为8名二年级男生,来自不同班级,均有ADHD医疗诊断证明,且均没有服用多动症治疗药物。学生由班主任推荐,获得家长和学生本人知情且同意后入组。

团体辅导采用封闭式、结构式、训练式。辅导目标:第一,在辅导中引导学生学会接纳和欣赏的方式方法,使其减少负性认知,提升自我接纳程度和自信心。第二,通过对学生进行工作记忆、认知转换、反应抑制、时间管理的任务训练,助其提高执行功能和专注力,从而降低多动行为。第三,在辅导过程中,通过学生接受情绪宣泄和表达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调整和控制情绪的方法,引导学生用更合理的方式进行宣泄和表达,从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

本次团体辅导设置为10次。每周五下午第二节课开展辅导活动,时长为40分钟。課前3分钟为回顾和作业总结,7分钟进行热身游戏,25分钟进行主题内容活动,5分钟进行总结、奖励及安排课后作业。每次团体辅导设置起始阶段、工作阶段、结束阶段,并设置了相关主题和作业,具体内容见表2。

(二)团体辅导探索

辅导的起始阶段为定向、探索、建立关系时期。教师任务是协助学生相互熟悉,彼此了解,促进彼此信任;澄清团体目标,建立团体规范和基本规则,让学生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每次活动结束前要留家庭作业,家庭作业又称行动计划,是认知行为治疗的重要特征,作业与当堂训练相结合,使在训练课堂学到的技能和改变得以延伸,并在家庭和学校生活中练习操作。同时,在辅导中要坚守正常化原则,对学生的多动行为和课堂不当行为给予正常化教育,避免病耻感,避免学生感到自责或者被标签化。

在工作阶段,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带领成员在探索与反馈中修正问题行为,获得成长。同时,关注学生在团体中表现出的各种情绪和冲突,帮助其练习表达,让其感受到被接纳和归属,进而跟随团体一起成长。

在团体辅导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技术就是行为技术疗法,通过辅导中的正性强化法和示范法等及时对学生的良好行为给予强化和激励,使学生出现的良好行为得以保持。比如,在“避免分心”主题辅导中,老师带领学生进行集体绘画,但阳阳(化名)总是时不时离开桌子,不是去找水喝就是拿别的书。对此,老师没有进行责备和纠正,而是等待时机,看到阳阳在画桌前集中注意力画了三分钟,就在阳阳又要离开时,老师说:“刚才阳阳很认真地在画画,老师都不好意思打扰他,让他帮忙去拿一张画纸。大家为阳阳的认真鼓掌……现在麻烦你帮老师去旁边桌子上拿一张画纸,谢谢!”阳阳收到老师的夸赞,很高兴地去拿画纸,然后很快回到画桌前,注视着老师。

对于学生在辅导中出现的积极发言,使用所学修正认知,学会等待,或者坐姿端正、情绪稳定等表现,辅导教师都会给予代币奖励,每节课结束时都会兑现奖励,促进良好行为的保持。在辅导中一直贯穿认知和行为的演练,在学生的偏差认知和问题行为被识别后,辅导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进行演练。再通过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到校园或家庭中练习、使用正确的行为模式。

在团体辅导结束阶段,教师帮助整理归纳团体中学到的态度、认知、情感和行为,引导学生对团体中学到的经验进行总结,便于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从而使成员继续改变和成长。

四、个案呈现

本次团体辅导主要以认知行为理论为基础,一个人的非适应性或非功能性心理与行为常源于不正确的认知。多动学生常有多动、冲动行为,他们的情绪来自其对遭遇事件的信念、评价和解释,情绪和行为又受制于的认知。因此,在团体辅导中通过大量实例改变学生认知,纠正学生针对常见事件的错误思维活动,并给予多动学生更多适当的解决策略,修正其适应不良的情绪或行为。如在“三思而后行”主题辅导中,用贝贝打架的故事说明不合理行为的后果。

师:贝贝生气时打人,会有什么后果?

生1:有可能回家被爸爸揍一顿,因为打架不对,贝贝成了坏孩子。

生2:谁让他们招惹贝贝,就应该打他们……

生3:会被请家长。

讨论完,辅导教师利用四格表引导学生分析生气打人的后果,见表3。

思维记录表技术以表格形式记录情境及儿童的自动思维、情绪或者反应结果,经教师引导后,讨论出更全面的对情境的认识和新的思维认知。通过多节课不断训练,让学生练习识别自动思维,激发正确的思维模式,并且查看记录下的自动想法,可以促进学生自发修改和校正不良认知。

例如在“换位思考,多角度考虑问题”主题辅导中,针对轩轩(化名)的人际关系问题,辅导教师引导学生即兴排演“收作业引发的冲突”。(排演过程略)

师:如果班干部没等你交作业,就把作业抱给老师了,你会怎么想?

生1:老师知道肯定又得说我。

生4:我讨厌这个班干部。

生5:我很生气,想打他一顿。

师:下面请小演员说说感受。

班干部扮演者:快放学了,我着急把大部分作业给老师送过去,剩下的让他自己去交。

未交作业的学生:我觉得他不喜欢我,故意不等我。

师:看来大家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待问题,有没有想过对方是怎么想的?

然后,老师利用二格表换位分析“班干部收作业都不等我”(见表4),以及解决办法,即不能着急吵架,班干部首先要了解同学迟迟不交作业的原因,而还没交作业的同学要赶紧解释原因,可以说明晚些自己去交给老师。从而引导学生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

在整个辅导结束后,我们收集了班主任对学生辅导前后学校行为的评价,根据班主任的反馈,辅导后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行为和多动行为显著降低;情绪爆发水平有一定降低;在对立违抗水平上无明显变化。实践证明,通过团体辅导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儿童的注意力水平,并降低多动行为,提升多动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

此外,家长也反馈,孩子在参加团体课程后更坐得住了,更加自信和有礼貌;能主动开始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完成作业;有了控制自己情绪的意识,与以前比,突然失控大闹的次数减少了;成绩提升明显,注意力得到明显提升,在课业上进步很大。

五、团体辅导实践反思

因为团体成员为多动症儿童,因此在团体辅导中存在成员规则意识弱的现象,对此一定要根据情况配备协助者进行协助处理。实践证明以下四种做法能有效促进团体顺利进行,以达到辅导效果。

第一,经常强调规则。在提问、互动中注意强调课堂规则,帮孩子们学习及遵守课堂规则,并使规范行为得到迁移。

第二,奖罚分明。对于守规则和违反规则的孩子,及时予以奖惩,进行行为强化,通过积极的行为强化帮助其塑造规则意识。

第三,对问题行为的解决。对于出现问题行为的孩子可以适当关注,但不能让其问题行为成为其获得注意力的方式。参加本团体的孩子注意力及一些行为肯定会存在一定的问题,老师要抓大放小,及时赞赏,让孩子获得自信和改变的动力,进而降低问题行为。

比如,在回答问题时,天天没有轮到发言,开始爆发情绪,“老师我也一直举手,你都没有看到我,我现在一张奖励卡片也没有。”老师就会回答,“天天同学看到其他同学踊跃发言并获得奖励,自己有些着急,说明天天同学也在积极努力地进步,老师要为此奖励一枚卡片。同时天天同学在感到不快时,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向老师表达感受,让老师帮助解决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奖励一张卡片。”这样学生就得到了理解和尊重,同时也收获了改变的方法。

第四,团体辅导中关系建立的成功,才是成员发生改变的核心要素。辅导关系是咨询过程——效果研究中的重要部分,因此辅导教师要高度重视自己在团体中的情感、态度及相应的表达方式,做到公平、温和、接纳,情绪稳定,塑造有趣、温暖、快乐的团体辅导氛围,让孩子们喜欢团体辅导,这样才会真的使成员受到影响,进而发生行为改变。

在“不着急,弄清楚再行动”课程时,小泽说看到弟弟跟妈妈说话,以为弟弟把自己考试不及格的事情告诉妈妈,就把弟弟打了一顿。结果弟弟只是跟妈妈说幼儿园被踩了脚,但是因为打哭了弟弟,爸爸又把自己揍了。小泽分享之后,大家都开始分享自己的囧事,辅导室里欢声一片,学生们在别人的故事里看到自己,也强化了凡事都需要弄清楚再行动的感受。

本次辅导也是家校结合的典型实例。在学校学生的十次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还设置了五次家长团体心理辅导。五次家长团体心理辅导主题内容分别是认识ADHD、设置改变目标、系统化思维、情绪管理和行为管理[5]。在活动中秉持对家长尊重和接纳的态度, 注意说话的方式,保护好孩子的隐私,及时对家长进行鼓励和认可,修通家校矛盾。团体辅导的力量在家庭间流动,推进家长思考、探索和解决。通过家长团体心理辅导,提高了家庭对ADHD的认知和教育能力。同时,在儿童训练和家长辅导中及时和班主任沟通反馈,让他们对孩子及时鼓励、肯定,强化行为改变成果。实践表明,在辅导过程中,班主任对孩子的鼓励和肯定起到了非常好的强化效果。

参考文献

[1]钱英. 注意障碍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心理治疗——系统式执行技能训练[M].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8.

[2]钱英,杨莉. 注意力家庭管理办法家长读本[M]. 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20.

[3]杜亚松.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模式干预[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4]周章毅,韦志中,王茜,等. 析“石头的故事”团体心理治疗技术的疗效因子[J]. 心理技术与应用,2013,1(1):61-64.

[5]歐文·亚隆. 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编辑/张国宪 终校/石 雪

猜你喜欢

团体辅导
班主任如何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策略
团体辅导对改善工科大学生学业拖延的实证研究
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的应用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高校二级心理辅导站利用团体辅导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团体辅导在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团体辅导对“90后”网络依赖大学生的干预研究
大学生负性情绪的团体辅导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