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交通运输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探析
2023-05-30穆歌
穆歌
摘 要:大数据已成为信息社会下各行业无法回避的新形势,信息的海量增长使得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大数据挖掘战略意义重大,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正处在做大做强的关键周期,利用好大数据趋势来实现交通治理现代化与信息化建设具有现实意义。文章从新形势环境对交通运输档案事业的影响入手探讨,结合实践经验,结合现状和问题,明确了在现有资源条件下交通运输档案信息化建设的4方面重点,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大数据背景下,城市交通运输档案信息化建设突围的4点对策建议,以期为交通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交通运输档案;信息化建设;重点探析
信息化与网络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与人信息交流形态与效率,激发了信息需求与创造力,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拥抱信息时代,在电子政务、数字图书馆、档案馆等领域,信息化与数据化均让现有的行业信息服务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迎来生机。这种契机对面临诸多管理难题的交通管理部门来讲也是重要的改革契机,交通机构的档案管理部门也应该顺应档案信息化的發展趋势,利用新技术来提升信息化建设的进度与成果,改变档案服务模式。
交通运输是社会经济的纽带,也是城市正常运转的载体,交通档案是城市道路建设与运行过程中形成的第一手信息记录,包括道路交通法规、规划建设、监督以及营业性交通工具的集中管理中形成的道路和交通工具的登记、行为等信息记录,是交通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性资源,由于涉及要素多、范围广、直面公众。因此,相关档案管理的难度较大、问题较多。在过去纸质档案时代,信息交互不畅以及公众信息需求尚未觉醒,没有得到有效的重视,而信息化的推进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交通档案的问题变得棘手和迫切。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转型的道路上,城市交通运输的档案信息不仅是智慧城市建设重要的数据基石,也是城市治理的重要一环,交通档案作为道路与交通工具登记、行为等要素的原始记录,也是国家增强社会治理的重要依据,交通运输部曾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交通运输档案工作的意见》,凸显了主管单位对交通运输档案的重视,交通运输档案管理与服务也要主动适应新的时代环境,积极拥抱新技术工具来解决交运管理与服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紧跟交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1 新形势对交通档案的影响
大数据的概念是建立在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快速迭代的基础之上,它强调的是信息的数据规模巨大、快速的信息流动、多样非结构化的数据类型以及单位价值密度低等特征,其意义不在于获取庞大的数据信息,而是引导用户不要迷失在无尽的数据海洋中,需要借助大数据工具进行深度解析与挖掘,从中获取有价值数据的过程,与其说大数据是新的技术工具,不如说是对信息内涵的又一次升华,从资料到信息,再从信息到数据与知识,它更强调的是数据的处理能力以及数据价值的增值能力,以达到帮助企业经济决策或精准化的产品服务。
交通档案的信息化成果使得交通管理部门及现场工作人员能够短时间掌握特定时段、特定区域的交通建设、施工、运输等正式情况,从而在交通出行规划、视频监控分析、应急指挥、防灾预警、执法的科学决策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这些能力是靠人工或肉眼难以识别与评估的,特别是在节假日交通管控、极端气象灾害、危重货物跟踪、超载违章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价值[1]。
因此,无论是交通道路网络还是交通运输工具的快速增长无形之中都使交通规划与监管过程中形成的档案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的特征,一定程度上使交通档案信息具备了大数据的海量、单位价值密度低、非结构化数据多的特点,而无论是公众还是交运管理部门对档案信息都提出了更高的诉求以及个性化的需要,交通档案信息化本身就是要将数字化的交通档案借助信息技术与数据工具实现采集、归档、调用、编研的智能化与知识化。
2 交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点
外部环境的刺激以及内部诉求使得加快交通档案信息化建设成为迫切的目标,基于大数据的理念与技术来加快推进交通档案的数据化、平台化建设步伐,从而改变问题与困境,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使交通档案朝着智慧交通与数字交通的方向迈进。
2.1 交通档案的功能定位有待重塑
交通档案记录是城市交通管理的源头之水,过去由于人工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实体档案整理与利用中的随意性、非连续性、非专业性、主观性及道德风险极大,档案篡改、缺失和损毁等问题频发,严重危及档案完整性与凭证价值,部分关键档案的信息的可能会对交运管理的决策与服务构成关键性影响。要想交通档案在大数据时代发挥出更大的价值,首要的就是确保档案记录的权威性,城市交通建设、交运管理推进到哪里,相关的档案记录就要同步跟进,把规划、建设或稽查等行动的全过程客观、全面地记录下来。作为原始记录,交通档案的凭证价值与数据价值应该被提高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只有交通运输的所有参与人意识倒档案的重要性,才可能在收集、归档与利用过程中认真负责地对待,而这是加强交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柱。
重塑档案定位的另一面是社会成员要转变对交通档案的认知,要意识到档案信息对于交运工作开展的重要性以及交通档案管理人员角色的重要性,只有内外认知的改变才能凝聚共识与合力来推进交通档案管理服务工作的革新。
2.2 关键信息技术渗透率有待提升
从多年来的电子政务实践中可以发现,信息技术在对公共服务部门管理服务的改善中具有无可比拟的效用。因此,加速推进交通档案信息化建设是适应大数据时代背景的必然选择。现阶段,在边远地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可能还有盲点,但基本的无纸化办公、计算机信息系统、移动硬件终端及应用等基础设施已经完成改造建设,网络化建设、关键技术的迭代升级以及系统响应与交互能力的提升上,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要在关键环节和关键技术上有所侧重。
提高终端运输工具的传感器普及率,要实现第一时间获取道路或交通工具的实时情况与档案信息的交互,需要在终端上普及北斗定位等信号传感器或感知设备,使其成为交通档案信息的中转站与系统交互的关键窗口。物联网技术能够将静态的道路与动态的交通工具乃至人的信息有限连接起来,从而形成蜂巢网络,为档案数据的实时交互创造物理网络条件。
2.3 滞后的新系统平台化建设有待加速
在交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交通部门虽然是垂直管理部门,但各地之前信息化建设的进度和水平也各有差距。这种差距是由经济发展水平所导致的,但各地的交通网络确实无缝链接,交通工具也无视这种差异,这就导致交通档案信息化的一致性难度非常大,交通档案信息的录入单位、档案信息处理单位及用户之间很难达到同步一致的条件;系统的建设需要长期持续的投入、可行性调研和开发调试,而大数据时代,信息的结构与量级时刻都处于几何级增长的状态,交通档案信息系统平台会长期滞后于交通信息化的诉求变化。
这种滞后性还体现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在大数据时代,各种新技术、数据格式与工具层出不穷,快速迭代。当选择一条技术路线建设系统时,就需要面对建设期内需求端和技术端两方面的变化风险,一旦出现重大变化,可能存在系统上线就过时的窘状,这就要求在快速迭代的技术环境下,交通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方案既要考虑地域差异带来的运行一致性问题,更要考虑信息系统的兼容性和前瞻性。
2.4 档案人才梯队有待补强
交通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交通、档案、物联网、网络工程、软件开发等多门类协同开发,这就要求交通档案管理团队既要懂档案管理又要掌握技术工具,现有的团队与要求标准差距较大;此外,由于人才引用机制与激励机制缺乏足够吸引力,导致外部的优秀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加入的积极性不高,交通档案的人才队伍在专业性与梯队建设上均存在严重滞后的问题;此外,不少地方单位在采购了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后由于缺乏必备的技能,导致设备系统的利用率低下,信息化建设成果有名无实[2] 。
3 交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点突破对策
认清大数据对交通档案管理的冲击与影响后,针对现存的问题,如何利用有限资源实现重点突破是当下交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点。
3.1 制度建设是基础
作为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的部门,顶层制度设计是快速推进的利器,将交通档案信息化、数据化建设摆在“一号工程”的高度,能够快速凝聚共识,形成坚强的战斗力从而保证信息化建设的进度与效果;要完善交通档案规章制度,依规归档,保证交通档案业务的全过程责任到人到岗,充分考虑交运行业特点,从时效性、完备性上加强交通档案归档的操作规章、技术规范、激励及绩效考评等制度机制的建设,保证业务队伍能以高昂斗志和战斗力投入档案工作中;针对交通现场管理的复杂性问题,可以在地方政府框架下,建立一套囊括交通、交警、城管等的区域性、跨部门的领导小组。通过打破部门利益壁垒,在涉及道路、交通工具等非敏感数据上,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开发与利用,并借助地方政务公共服务平台窗口来满足公众对相关档案信息的迫切需求;此外,跨部门领导小组机制能够在现场监管的跨部门问题上拥有更高的处理效率,这对于改进服务满意度来讲,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3.2 依托系统平台,做实交通档案服务
大数据时代对数据“藏到用”的转变,要求档案信息服务不仅要满足用户的需求,还要实现智能化、精细化,走在用户的前面,从被动服务转型为主动服务的模式,在档案服务的模式、工具、功能上做出突破性的创新,当前交通运输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还处于大数据时代的初级阶段,要解决数据格式、业务流程等问题就需要以平台化的方式来开发建设,这样能够最大化协调各方利益、缩小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差距。要以大数据系统工具为契机,大力推动交通档案系统的数据化、智能化和实时化,通过建设跨部门的交通公共资源服务系统云平台,简化工作人员归档、查档的流程,并通过物理和双线网络隔离的形式实现档案数据的保管与利用的分离,形成一站式、强交互的交通运输档案服务体系[3]。
在信息化建设中还需要重视数据安全问题,由于数据价值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使得电子化的档案数据外泄和暴露的风险骤升,除了建设异地灾备和以国资主导的数据中心外,还要从人员保密意识教育、密钥技术以及泄密惩戒多角度预防数据安全问题的发生,确保交通档案的证据性和有效性。
3.3 加强利用,发挥交通档案价值
交通运输管理是面向现场、前端的综合性的机构,不同于其他行业的档案部门“以藏为主”或“藏用结合”的模式,交通档案的管理更加强调利用,只有在利用中才能发挥档案价值。交通档案的信息 化建设并不只是将海量的档案信息通过电子化手段进行高效保管,档案的价值在于利用,为高速发展的交通运输事业服务[4]。
在交通档案基础数据库平台建设完成的前提下,可按照档案信息的涉密性与公众对信息公开的需求,将开放部分交通档案信息,方便用户的查阅和使用,在做城市交通路网规划与建设中可以针对特殊行业或特殊时段的交通档案信息的个性化需求,交运部门可借助知识地图、数据可视化等工具对相关交通档案进行纵向深度编研,比如在疫情防控、春运、自然灾害等特殊环境下,道路交通的安保隐患如果能够提前做出研判,就能够合理调配资源,实现精准管控和重点排查。
以交通主管部门为主体,整合多部门资源,建设独立的交通大数据运行、检测与应急指挥中心,将客货运、出租、危化品、渣土等车辆的GPS数据纳入平台统一监管,提高对这些车辆超速、疲劳驾驶、违章的行为的跟踪与监控,一旦发现监控预报,第一时间传达至司机与单位,第一时间整改。
3.4 加快人才体系革新
吸纳优秀人才是交通档案信息化运维的关键,一方面要从年龄、专业背景、工作经验、技能等多方面加强对现有团队的培训,提高基本业务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有竞争力的激励机制,吸引外部复合型人才的加入,通过两方面的共同努力,实现交通档案工作的人才体系革新,只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高效应对和处理交通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障碍与困境,守好档案数据安全的底线,利用好档案信息的价值。
此外,社会化共享共建的背景下,除了跨职能部门外,还可以在制度框架下, 以外包或聯合开发的形式来吸纳机制更灵活的社会组织、科研院所的参与,依托多元主体的合力来弥补交通档案的管理服务商的短板。
结语
大数据时代令档案信息化步伐越来越快,简单的纸质档案电子化的介质转变以及信息系统的存储机制转变无法满足数据时代下用户的需求及数据的增长,信息化是档案管理革新的起点而非终点,在数据为王的时代,收集、处理及驾驭数据的能力也逐渐成为了核心竞争力。面对数据、网络带来的新的发展形势,交通运输建设搭上大数据的技术趋势能够快速解决诸多管理难题,在道路规划、出行安全、公众满意度多方面的带来改革实效,从而助力社会治理与交通强国建设。
参考文献
[1]祁倩倩.城市公共交通档案管理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20.
[2]孙乐蒙.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交通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与创新策略研究[J].兰台内外,2021(2):4-6.
[3]唐钋,王兆轩.大数据在交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20(36):153-155.
[4]马文宇.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解析-以交通运输部门为例[J].兰台内外,2021(13):82-84.
(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交通运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