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分层学习目标设计
2023-05-30丁朝辰董瑞杰王于星
丁朝辰 董瑞杰 王于星
地理学习目标是地理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堂学习的关键导向,地理学习目标能够引领学生地理学习的发展方向,测量评价学生地理学习成果等。当我们科学地设置地理学习目标,并告知学生,学生就会对将要学习的地理知识产生预期和关注,有利于學生进入地理知识的习得阶段[1]。如果学习目标的设计出现偏差,必然会使地理教学实践进入误区。目前地理教师在学习目标的设计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为以下三个方面:地理学习目标设计没有针对性;地理学习目标设计没有层次性;地理学习目标表述不直观。
一、地理分层学习目标设计理论
地理分层学习目标设计是根据学生地理学习水平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根据地理知识分类难度,对地理学习目标进行分层,不同学习水平层次的学生对应不同能力要求的地理学习目标 [2]设计。而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地理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地理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拥有综合的辩证的看待地理问题的能力,具有从空间—区域视角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意识,以及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地理教学就是围绕地理核心素养这一目标展开并逐步逼近目标的过程[3]。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在地理分层学习目标设计的过程中,本文综合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教育分类理论和美国学者马杰的行为目标理论[1],并结合了地理核心素养以及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房超平老师提出的“三层目标”。
地理分层学习目标设计具有以下作用:一,使学习目标具有针对性:教师在设计地理学习目标时,需结合本班学情及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并依据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进行设计,这样的地理学习目标设计是有针对性的,是接地气的,利于不同班级、不同学情的学生以学习目标为主线,进行地理教材知识点梳理和学习。二,使学习目标具有层次性:学生对地理问题的看法和理解是有差异的,并且学习水平和能力也是有差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地理学习目标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层次性,将学习目标进行分层,不同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学生需要达到的目标也有所不同,这样的学习目标才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才是因材施教的。三,使学习目标具有可操作性:教师在设计学习目标的时候避免使用 “了解”“理解”“掌握”等这样含糊笼统的词语,而选择使用“列举”“描述”“总结”等更为直观外显的行为动词,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本节课的地理知识自己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也使地理教师明白该通过怎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达成这样的目标。
二、地理分层学习目标设计步骤
1.学生分层分组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认知的差异性、兴趣的差异性以及学习水平和能力的差异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合适的地理分层学习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4]。教师可以根据历次地理考试成绩结合课堂平时表现将全班学生合理划分为A(优等生)、B(中等生)、C(待优生)三个层次,笔者按照正态分布预设三层次学生比例为1∶8∶1,教师需按照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比例划分。A(优等生)学习主动性高,具备良好的知识基础,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具有辩证的看待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的能力或潜质;B(中等生)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有上进心,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有待培养,相对缺乏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或此类能力有待提高,地理成绩在及格以上;C(待优生)地理知识基础欠缺,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地理成绩不理想。
2.地理学习目标设置
学习目标的结构有五要素,包括行为主体、核心概念、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行为程度。[5]
设置地理学习目标的步骤为“七步走”(图1)。第一步确定学习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第二步分析《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确定核心概念;第三步扩展核心概念;第四步确定行为动词;第五步确定行为条件;第六步确定行为程度;第七步基于地理核心素养,最终确定学习目标。
3.地理学习目标分层
地理分层学习目标是基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而设定的层次性目标。例如上文笔者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那么就相应设计基础目标、拓展目标、挑战目标三个层次的地理学习目标。
基础目标属于识记和初步理解的初级层次目标,要求全班100%的学生都能达到,是C层次学生最低应达到的学习目标。在设计基础性目标时,教师要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关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为依据,结合章节内容包含的概念、原理、过程及各节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从学情出发,合理把握基础目标,以确保所有学生能在课堂上准确表述和熟记基础地理概念、原理、过程,使基础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得以落实,同时在其中渗透人地协调观,培养学生尊重自然规律、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的思维。
拓展目标属于应用和分析层次的中级目标,要求80%以上的学生达到该目标,是B层次学生最低应达到的目标层次。在设计拓展性目标时,教师可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在目标设计和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中从地理思维上要求学生清晰、准确地应用所学地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能够根据情景联系教材中的知识进行分析和归纳,并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质疑。在实践活动教学中,学生应能通过考察、实践和调查等方法发现总结地理规律,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区域认知力。
挑战目标属于评价和创造创新层次的目标,是供10%左右学有余力、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完成前面两个目标后,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一步达成更高的学习目标,是A层次学生应达到的学习目标要求。地理教师在设计这层目标时,可以依据地理课程标准对培养地理实践力的要求,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在真实情境中观察和感悟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6]。
学生分层与地理学习目标分层的关系为:A层次的学生要完成基础、拓展和挑战目标;B层次学生最低要达成基础和拓展目标;C层次的学生最低要达到基础目标(图2)。
设计地理分层学习目标时,需要教师从只考虑地理教材和地理课程标准的局限中脱离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结合本班学情,因材施教,讓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能有所收获。
三、地理分层学习目标设计实践案例
下面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为例,叙写地理分层学习目标设计。
首先确定行为主体为高一X班学生,新课标对本科的要求为“运用资料,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其中的核心概念为: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包括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确定核心概念后,对核心概念进行扩展: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知识点可以扩展为太阳辐射的概念,人类利用太阳辐射的方式以及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三个概念;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可以扩展为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太阳活动周期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三点。
在扩展核心概念之后就需要确定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行为程度,具体过程如表1所示。
最后结合地理核心素养,确定学习目标:①通过案例情景,学生准确描述太阳辐射的概念,归纳太阳辐射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增强区域认知能力,培养综合思维。②结合案例,学生说明人类对太阳辐射的利用方式,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③结合视频图片,学生完整列举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正确说出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主要影响,培养综合思维,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④学生准确绘制太阳圈层和太阳活动的示意图,培养地理实践力。
完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学习目标设计后,依据本班学生分层,进行学习目标分层,为了更加直观容易理解,省略了地理核心素养的关键词,结合课本实例扩充了分层学习目标(表2)。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地理分层学习目标能为地理学科知识能力的教与学引领方向,是地理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的“指挥棒”。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应根据学校课程改革方案的要求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根据本班级的具体学情以及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因材施教,设计操作明确的分层学习目标,使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地理分层学习目标的引领下循序渐进地进行,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引领学生地理学习的发展方向,测量评价学生地理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 温健慧.高中地理学习目标编制的研究[J].地理教学,2015(12):30-32.
[2] 张清,柴鑫鑫,张扬.地理教学中分层递进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策略探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下半月),2016(4):17-1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18.
[4] 谭会慧.基于混合学习的地理分层教学实践研究[J].地理教学,2016(9):17-19.
[5] 高凯.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学习目标设置——以“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1课时为例[J].地理教育,2019(S1):17-18.
[6] 黄玉玲,王美莲.设计三层学习目标 引领高中物理教学方向[J].求知导刊,2021(6):49-50.